常识政策汇总

2021-09-19 综合 86阅读 投稿:男人歌

1.政治常识的套话

高考政治常识专题知识点汇编01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1.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一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统一。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3.民主与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

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7.我国民主政治建设:(1)必要性: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如何建设: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②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③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办西方政治模式。④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人民民主。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8.我国的国家职能:①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包括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和各种犯罪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③文化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包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包括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⑤保卫职能、交往职能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职能。

理解:(1)履行国家职能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包括:党的机关、人民政协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2)要全面把握各职能的名称、基本含义、意义和行使方式。

(3)要注意把握同一事例可能体现几种职能。区分体现某种职能与有利于处理某种关系的不同。

9.政体类型:(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2)比较议会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

比较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内容略,详见课本P20~23) 1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要把握他们的不同内容,从而区分这四种职权)(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4)人民代表:①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性质和法律地位)②如何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人民代表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因此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5)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高三政治常识主要观点汇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 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它包括了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它主要包括: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准的。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 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不是很高,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更多的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3.求各种法律法规条文汇总

百姓故事 监管动态 案例速递 维权信息 维权时评 法制观察 法行天下 法治聚焦 立法动态 常用资料 法律条文 法律法规条文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禁止传销条例 直销管理条例 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复习政策

语文着眼能力善做减法和归类 一、善做减法,变“多”为“少” 语文基础知识是选择题,涉及面广。

尤其是语音、文字两题,处于试卷开头部分,不少考生觉得此类题复习时面宽量大,不容易短期取得显著成效,干脆放弃复习,考试时随便“撞大运”,填一个任意答案算了,结果往往一分未得。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善于做减法造成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复习内容中减去初高中课本中从来没有出现,报刊上也不常见的冷僻字;其次,我们可以减去在平时学习中已掌握了的“熟悉字,再次,分别整理“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汇编表,每一次复习训练时,每掌握一个字的字义、字形,就从汇编表中划去一个。一般来说,对学习成绩中等程度的学生而言,此类字一般都不会超过100个,消灭这些难点,费时并不多。

做对这两题,语文成绩至少提高6分,这个付出,其实是合算的。其实实词、虚词、成语之类的题都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二、善归类别,变“繁”为“简” 病句题是部分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因是病句类型五花八门,各种病例千变万化,加之现在各种训练习题集中,辨析病句训练,动辄“一百题”,“一百例”,让人头大。

其实,这是我们对病句病因不善归纳造成的错觉。只要掌握了常见语病的基本类型,如语法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清等,我们就可以将千变万化的病句一一归类,它们的“病理特征” 就很容易被我们识别,难逃“法眼”。

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几种常用的辨析手段,如成分分析法,仿造类比法,逻辑整理法等,做病句题就可以得心应手,稳操胜券。如修辞题,文言虚词题都可以用归类整理的方式。

三、重视规范,变“可得分”为“必得分” 有些同学认为,规范训练应该在平时,高三就应该追求训练的“大运动量”,这个观点其实是极其错误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三复习备考更应该讲求规范。

我们平时考试失分,检查一部分不是“不会做”,而是做得“不规范”。 规范首先是程序规范。

例如试卷完成顺序可以有个人习惯,但必须遵循相应的时间分配原则;作文写作速度有快慢,但审题、构思过程不能省略。部分同学不构思、不列提纲就开始写作,这种粗制滥造得不了高分。

四、着眼能力,变“悲情应试”为“尽情展示” 语文复习备考,说到底是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查,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例如古诗词欣赏,就要培养学生感受意象、感悟意境的能力;散文阅读,就要培养学生抓主旨、扣关键词、选关键句,筛选信息的能力;写作,则要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等。高考复习训练中如果我们抓住了能力培养这个根本,同时能辅之以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注意总结相应的解题技巧,那么学生进考场就不会像上刑场那样“悲壮”,而应该像是走向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大舞台,去尽情地展示自我。

数学落实考纲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针对考生目前的状态,首先要求老师要研究高考,尤其要研究考纲对考生的要求。近几年的数学命题趋势,逐步形成了实际问题数学化、高等数学初等化、学科问题综合化、问题内容创新化、形式结构开放化、自主探究课题化。

针对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学生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复习。

部分学生过度强调自己的自学过程,忽视了老师的引导,这是非常不好的。 针对高考,一般不要猜题,考生及老师要做的是落实考纲的要求,主干内容重点考、新增知识加大考、思想方法更深入、突出思维能力考核、在知识重组上做文章。

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考生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常见的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思想在试题当中的渗透,在复习中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复习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重视平时的调考和联考的作用。

这种考试有很多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考试心理,其次可以检验一下教和学阶段性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点掌握好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好。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复习中不善于总结,复习。

其实最好的复习是达到最优的效果。老师在这里首先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掌握基本知识,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回头看,善于总结。 复习中很多同学都会出现一个问题:平时学得很好,但考试却不行。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考生对课本上的基本内容不熟,对常见的数学方法不熟,也不善于总结。平时也没有按照高考的要求去参与训练,训练不能应对高考的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把不懂的搞懂,其次要把搞懂了的变为会做;把会做的变为单位时间内会做,最后要把会做提升为做对。 贡献时间:2007-05-24 19:36:07 英语掌握词汇善于判断推理 英语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

比如做阅读题时,要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注重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在阅读训练中,要选好材料,最好能跟高考的要求保持一致,或者难度稍大一点也可以。

阅读材料的生词只要不超过太多,对学生知。

5.股票常识中政策引发的热点其作用是什么呢

政策与制度的动向对热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于这类热点的投资要注意紧跟政策的方向,调整自己的投资结构。

例如,2004年消费升级类股票开始吸引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们的视线,贵州茅台作为消费升级热 点的典型代表,自然得到万般宠爱。2004年上半年,股市整体行情走势较强,下半年大盘走势较弱,而贵州茅台却能始终保持震荡盘升的逆市涨升行情。

该股2004年初向上突破了中期压力线,在90周均线上方整固一个月后再次持续上 行,四月初创新高后步人中期整理,七月除权后则再现强势上攻态势。随着中国加人WTO以及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外资并购板块成为2002年贯穿市场的主线之一,也成 为年内主要的盈利机会所在。

在这种背景下,长安汽车(000625)年度涨幅59. 8%,换手率420. 3% ,振幅100.08%,12月31日收盘价8. 10元。

6.政治常识 国家制度按高考内容的知识总结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并且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当家作主的地位。

(4)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真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决定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的各级因素);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方式)。

(6)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都得到发展和不断进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首先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需要国家、发达地区的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7)我国的宗教政策: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度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9)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各国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0)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常识政策汇总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