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招语文文学常识

2022-09-24 综合 86阅读 投稿:贪世间

1.三校生自主招生语文默写和文学常识的范围

自主招生的文学常识范围也是我们平时所应该熟知的文学常识,通常考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第一”类型的或者是关于诗人作家的常识性东西,我可以给你举些例子: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等,关于这些东西,平时多背诵多记记就好了,推荐你看看 这篇文章,总结的很全面,包括了很多易考常见的文学性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2.文史哲、语文科自主招生备考攻略有哪些

上周周刊推出《“名家给力‘被联考生’”特别策划》后,得到了广大高三学子及家长的热烈反响,本周,我们继续请名家及去年参加过自主招生的学长,提供文史哲、语文科等备考攻略。

[文史哲篇] 最难以入手准备 ■文:以人文诉求为价值取向 文史哲是考生最难入手准备的部分,也是学生决胜负的关键。 具有多年自主招生考试辅导经验的资深辅导专家、上外附中英语高级教师胡迦在这方面颇有心得:今年自招考试时间延后,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潜心准备的绝佳机会。

文史哲部分的笔试成功往往还会自然延伸到后期的面试中。 胡迦认为,考生要了解,文史哲部分以提高人文修养为宗旨来考察学生,命题思维整体以人文诉求为价值取向。

如复旦“千分考”语文部分不仅考察古代汉语中的汉字结构、字词理解、语法结构、修辞及现代汉语中字音、形、标点符号、关联词、成语俗语和病句,更要求学生掌握中外文学文化常识和美学基础知识。如,结合名句选择最切近的美学观念,或要求学生选出不符合中国或外国古典美学观念的名家学说。

练兵:培养“大语文”素养的命题思维 关注重量级的文学人物,如今年是“十月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去世百年祭,考生应有意识地了解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和他批判现实主义的文风。如有时间可拓展阅读书籍,尤其准备“千分考”时不妨多看看胡守钧、骆玉明、钱文忠这些复旦学者教授的著作,通过有效的文化资源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后期的面试打好基础。

推荐书目:通览章培恒和骆玉明共著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西方卷)、《西方美学史》、《西方文学理论史》,积累一些美学、文艺理论、艺术常识的基础,挑战一下与“通识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培养“大语文”素养的命题思维。 ■史:重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历史 “史”较注重考察学生的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历史,特别是“千分考”重点关注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文明历程中的“三最”:最重要的历史人物、最重大的历史事实和最优秀的文明成果。

练兵:做些模拟练习 考生可根据全真考题做些模拟练习,如,按顺序把俄国的城市圣彼得堡地名变更的顺序,按照政治形势演变更迭正确排列出来,这也可以延伸到日本首都的几经变更;结合目前朝鲜半岛紧张形势对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的性质进行分析;中日历史上佛教的几次重要交流事件。 推荐书目:插图版的《欧洲史》、《美国史》、《异端的权利》和《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以最短的时间基本掌握古今中外的大国家、大城市、大人物、大事件,做些摘记,用图表或笔记的形式串联起来以便记忆。

■哲:找哲学发展的线索和基本流派 “哲”可谓是最难掌握的部分,在“千分考”中并入政治测试。 备考时找出哲学发展的线索和基本流派,如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苏菲派、伊壁鸠鲁学派等代表学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

练兵:了解国内外时事,多看深度新闻报道 在短时间内把代表理论、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系统地学习记忆,毕竟“千分考”以选择题为主。 对于2011年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内外时事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不要两耳不闻天下事,多看看《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的深度新闻报道。

推荐书目:针对性地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初步》、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特别推荐书目 胡迦指出,如有时间,可深读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所著的《人文探究》和《议论文写作新战略》,这两本书有效地把文史哲中社会、文化和人生的话题结合在一起。

相信广大考生通过对自主招生考试的准备、通过阅读积累,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摆脱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零碎无文化底蕴、有零碎观点无基本观点的局面,真正地完善个性和人格的培养,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语文篇] 主抓区别,觅备考“捷径” 本市语文名师周萍认为,高校自主招生的目标是通过其自行命题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某些学科领域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考试难度略大于高考,但小于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笔试VS上海卷高考 整体而言,自招笔试并没有统一的命题大纲,虽然原则上为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

但命题思路和风格和上海卷高考完全不同,如,上海卷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相对弱化,强调语言的整体理解,但在某些自招试卷中,对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要求却相当高,而这恰恰是上海地区考生的“软肋”(就其题型和内容而言,更接近外省市地区高考试卷的风格)。 再如,某些自招考试对文化方面知识的考查要求非常高,其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以及文艺理论,西方文学和文艺理论,甚至还涉及到美学,虽然只要求学生达到“一般了解”而非深入理解,但这些内容其实已远远超出高中教材的范畴。

自招考试的阅读和作文部分,从诞生。

3.语文常用的文学常识,

(一)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点--21点,二更21点--23点,三更23点--1点五更3点--5点.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拂教名词,指拂、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32.溢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五)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

4.语文文学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七、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

(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

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

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八、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

2017上海自招语文文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