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常识课程小结

2023-01-02 综合 86阅读 投稿:荼靡

1.求一篇美术学习心得 200字左右

原发布者:李鹏亚

美术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东关小学孙莉2011年10月24日----2011年11月2日我到河西学院参加了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非浅。虽然仅几天的时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

2.美术鉴赏心得体会200字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3.关于学习美术基础的体会

不论你是年龄多大,先开始学画画时最容易出现的烦恼就是为什么老是画不像。

“画不像”于是成为了影响我们心情进一步学画画的最大绊脚石。于是我们画一笔就用擦子擦一下,最后画了半天发现什么都没画出来,再看看时间越看越急。

“画不像”成为了打击我们自信,毁掉我们学习激情的拦路虎。也许你看了下面的几点建议后会有所帮助。

第一、学画画之前,用几张废纸面对你要画的物体随意勾勒,不用擦子,不要关心画的像还是不像。在画的时候尽量不要看自己的画面,而是一直专注观察你所画的物体。

第二、画错了怎么办?画错了的地方在旁边重新勾勒一遍,但是不要再原来画的地方作很小的调整或则重复。这样的话会把线条画的很死。

改动可以稍微大些,往往我们画不好是自己约束了自己。既然要改,放开手改明显些更好。

这个明显不是你下笔加重。比如:把物体画瘦了你可以改的比你看上去的更胖些。

第三、关注观察物体的轮廓,不管你画的东西有好复杂,它的轮廓始终是由一条线圈起来的。花大量的时间专注轮廓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价值的。

往往我们画不像是因为眼中的看的内容太多,导致我们无从下手,从局部出发忘记整体,越画越不像。而扎扎实实画好轮廓你最后会发现原来在轮廓中间的部分原来如此好画。

第四、画画的时候切记不要太过无关注自己的画面,宁可观察物体的时间花得多些,都不要看自己的画面。因为缺乏自信的自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想法。

下笔越轻越好,便于修改这样可以不用擦子。画画其实很富有人生哲学,越快否定过去越难面对现在。

过去的错误恰好是修正现在方向的坐标。希望总结的小小几点建议能对初学画画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另外在成都学画画推荐到成都极典个别指导画室。

4.如何加强美术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你在那些方面有所收获

一、加强美术知识的学习方法: 1、用教学VCD,名家的套装VCD,边看边学着画; 2、多思考、多领悟、多苦练; 3、先学国画,且先画小写意,开始可专画几样,有功底后才学着画其它的; 4、学画的同时还要学书法; 5、有一定水准(练2-3年)后,拜行家、名师学习。

二、通过学习美术的收获 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在美术上,我国发展的尤为迅速,从古到今,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描写的是淋漓尽致,发展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的张择端费劲精力所作的一幅惊世之作。

驻足在这幅唯美的画前,被它的美丽与精致所深深得吸引住了。 在网上还有一些文献上查找了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了解到《清明上河图》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时期,首都清明时节郊区、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北宋年间的卞京,城内河流贯通,交通发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

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

粗略的看一看,杂乱无。细细的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等。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景色的。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

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快要撞到桥上了,这一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

张择端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其生活气息。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一、内容丰富。

《清明上河图》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八百一十五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

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业,饶有无穷回味。 第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

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不得不佩服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与经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发挥这种想象力与创造力,创建美好的家园。

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护好这些绝无仅有的财富。几个星期的美术鉴赏课程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去发现身边的平凡的美丽。

而这些东西显然是平时的课本上无法领悟到的。当学会去欣赏身边的美丽时,生活也必将如艺术品那般生动。

5.急

心得一:每个孩子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家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艺术天赋,画不好画。其实任何儿童都应该接受艺术教育。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缺乏艺术才能,其实这有些杞人忧天的成分,是我们在并没有让孩子尽力去尝试之前盲目的结论,许多孩子的艺术潜能就因艺术教育经验的缺乏或赏识教育的缺乏而被窒息。如果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就能按照孩子的接受能力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孩子的艺术潜能一定会有最大程度的展现,孩子的专注性,观察力,想象力,自信心等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孩子会因此而受益终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

教画心得二:要注意保护儿童独特的个性

学习不是一个自动成熟的过程,绘画艺术的掌握并不是给孩子一些纸和工具任其随意的涂鸦就能够达到目的。必须引导儿童对色彩、形状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必须使他们逐步学会观察、理解世间万事万物……这一切又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儿童的耐心、自信心以及合作精神等意志品质的过程,是一个激活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精心呵护儿童绘画兴趣的过程。

1、在儿童初学绘画时,我首先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鼓励儿童直接用彩笔勾勒描绘所要画的东西。由于儿童的观察与表达方式在发展变化之中,画的不准确或者画不下来可以认为是正常现象。应鼓励儿童从一开始想好后就要有果断的态度,大胆尝试,即使有的部分画的不理想,也无须有太多的顾虑。只要画出主要造型特征,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可以进一步深入细节描绘。这样儿童才会有信心、有胆量去探索和尝试,提高自己的绘画表现能力。例如:在学习《我最喜爱的车》一课,我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对照真实的车辆进行写生,学生从不同的位置画同样的汽车,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所看到的汽车形状也就不一样了,表现在画面中的作品也就千变万化。由此儿童获得了对物体变化的接触和理解,提高了客观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

2、当儿童学会了一些绘画表现方法和技巧后,启发儿童积极想象、创新,就成了儿童绘画教育的重要目标。

(1) 现实生活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所以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引导他们重新认识已经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重新发现新内容和意义,这样孩子的心灵之窗才会洞开,想象力、创造力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 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障。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教师研究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当前教学改革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学好新知识与技能,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动脑筋、想办法,象导演一样精心策划着每一个教学细节。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个他们不曾经历过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应当使学生有一种新奇感,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做实际上是给教师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教学要不断的创新。其次,创设学习环境,思路应当开阔。学生的活动场所不应当局限在美术教室,要把思路扩大到社会、教室之外、网络、博物馆、大自然等。要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还要注意保护儿童独特的个性。千人一面,是创造的大忌。

附一些可能有用的网址

教育科研心得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师心得体会:

http://www.xwjy.org/tresearch/a/1433069072cid00001

6.美术的基础知识

美术学习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组成,课外的自学在美术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不会课外自学。

进行美术自学除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之外,还需要有一套自学的方式方法。不同的人,不同的自学目标,会有不同的自学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提高自学认识,强化学习动机

对自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从自学意义上考虑,它是激发学生自学热情和学习动机的首要环节,若对自学意义缺乏正确认识,自学就很难付诸实践。因此,强化学习动机是推动美术自学的内部动因。

二、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计划

仅有认识和动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明确的自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是学习进步的动力之一。很多学习美术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美术家,这种目标就促进了美术学习。可以认为,没有内在动力,恐怕任何事情都难以做好。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目标,使目标不能太远太高,也就是说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三、利用学习环境,学会自学方法

学习环境是学生自学的外部条件,如教室、宿舍、图书馆等。这些环境是学生无法改变的,只能充分利用。比如教室里一般有较充足的教具和宽敞的场地,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练习,图书室、资料室是美术信息的窗口,要利用课外活动去翻阅浏览、增加信息量。

自学的内容很多,方法也可以各异。如读书方法就有泛读、精读、抄读、速读、跳读、比较读等,技能练习方法有:临摹、写生、默画、速写、观赏等;知识积累方法有:搜集整理资料、写体会笔记、摘抄文章警句等;总结方法有:阶段性总结、知识技能总结、改进学习的总结等。

总之,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方法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否则就要调整方法。任何方法都是为目的服务的,为了提高自学质量,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出更为适合的自学方法。

7.请大家帮我写一篇选修课《美术鉴赏》的心得体会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但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fine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总之,在汉语中我们有”艺术”与”美术”两个词,它们的含义不同,指称的范围有别,而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词:”art”,它既用来泛指一切艺术门类,也用来专指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部分:美术,甚至美术中的一个方面:绘画。这便是东西方在”艺术”和”美术”两个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上的差异

8.跪求上美术课心得

例文1: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里,我了解到了xxxxxx,在xxxxxx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xxxxx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也对书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扩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通过这学期的美术课,我以前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得到了纠正,如xxxxxx,在这学期的美术课里,我最喜欢的是xxxxx这节课,这节课xxxxxx

总之就这么写xxxx处写自己的实际情况

例文2:

上好美术课心得2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迷彩服》这一课里,教具收集大量图片,制作几件动物的迷彩服。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播放了一段Flash音乐欣赏,在学生自主表现的时我准备了典雅和温柔的歌,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而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美术常识课程小结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