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法律小常识

2022-12-27 综合 86阅读 投稿:滥调

1.我们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给大家理清一些常用但易被误解的法律概念。

1.法人和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是法律拟制之人,自然人是一个与之并列的概念,一个自然人是万万成为不了法人的,只能成为法定代表人。2.妇女刑法中对妇女的规定是已满十四周岁的女性(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大家通常理解为非处女。

3.死缓不是关两年再执行,而是给犯人一个不死的机会。被判死缓的人类似于坐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下,两年不故意犯罪就可减刑为无期,有重大立功还可减至25年,但故意犯罪的话剑就掉下来了。

4.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是侦查阶段被侦查机关列为有犯罪嫌疑的人,不等于罪犯、犯人、犯罪分子。根据我国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5.无期徒刑罪犯表现得好都会减刑,羁押期限不少于13年,基本不会关一辈子。6.消费者协会不是政府机构,其决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消协牛逼是因为消协老大一般都是隔壁工商局退休的王伯伯。

工商局对商家和消费者的纠纷处理决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通过仲裁和诉讼才具有。7.警察警察一般大家所指为人民公安,按照《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8.交通肇事不是所有开车撞人的都是交通肇事,有的根本不构成犯罪,有的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9.吸毒吸毒是不犯罪的,藏毒贩毒等才犯罪,吸毒仅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10.嫖娼嫖娼也一般不犯罪,黄海波是被行政处罚了个够呛,嫖宿幼女是构成强奸罪的,有其他行为触犯其他罪名依该罪名判罚。11.枪支不仅持枪是犯罪,持有弹药也是犯罪,具体请参照《刑法》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12.结婚结婚是靠领证,而不是靠婚礼,办了婚礼没领证,在现在《婚姻法》上连事实婚姻都不构成(刑法仍构成重婚)。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13.私生子非婚生子女是可以上户口的,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程度与婚生子女相同。14.领养领养小孩不是双方达成了合意就可以的,具体参照《收养法》,要求多多。

15.违法和犯罪违法不等于犯罪,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只有在除刑法外的部门法无法调整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刑法,所以一个侵权行为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就调整完毕的,千万不能再用刑法兜底条款来判处,如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等,这有违法理。16.债债不等于欠钱。

法律上的债的原因可以有“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方允诺”等,欠钱的债仅仅是合同所引发之债。17.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只能在侵权之诉中提起,并且不适用刑附民或遭遇刑事犯罪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

因为自然人的精神其实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但是法律只有如此调节方能一定程度弥补被害人的痛苦,所以适用比较苛刻。18.肖像权侵犯肖像权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没事发微博上那个不是侵犯肖像权,可能侵犯隐私,名誉等权利。

19.定金定金不等于订金,签合同交定金才能确保不会对自己不利。定金合同双方所负担相同的风险,但交订金时,其惩罚性是单方的,仅对交付方适用,不对收受方适用。

20.权利权利不等于权力。一个是right一个是power。

后者是强制性的支配力,由国家享有。21.合同合同并非一定要签一张纸或者一叠纸,可以口头成立合同或者推定成立合同。

比如一言不发去买一瓶可乐,推定当事人有订立合同之意思表示,合同可成立。22.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等于日常所说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复杂太多,不好展开介绍。

23.第三人第三人不等于平时说的“第三者”,第三人是相对于法律关系当事人之外的人所言。24.人格法律人格在法律上是指权利能力,不同于平时大家所说的“我以人格担保”。

25.善意恶意有朋友提到了善意,法律中的恶意亦不同。善意在民法中可解释为面对无权处分人(代理人)的权利外观不知情且尽到了审慎的义务,如善意取得制度一般可阻断物权的追及效力。

恶意与善意相反,语境不同解释也不同,一般可解释为明知或虽非明知但怀疑行为缺乏法律根据或相对人缺乏合法权利而故意为法律行为等。26.抢劫法律用语中不包含抢夺行为(排除转化型抢劫),一般街上一妹子包被夺大喊“抢劫啦!”,其实多半是抢夺罪。

27.醉酒醉酒在法律中有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后者一般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不是所有的酒驾都要悲剧的。另外,前者在法律上不影响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以及其犯罪行为的量刑。

2.我们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给大家理清一些常用但易被误解的法律概念。

1.法人和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是法律拟制之人,自然人是一个与之并列的概念,一个自然人是万万成为不了法人的,只能成为法定代表人。2.妇女刑法中对妇女的规定是已满十四周岁的女性(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大家通常理解为非处女。

3.死缓不是关两年再执行,而是给犯人一个不死的机会。被判死缓的人类似于坐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下,两年不故意犯罪就可减刑为无期,有重大立功还可减至25年,但故意犯罪的话剑就掉下来了。

4.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是侦查阶段被侦查机关列为有犯罪嫌疑的人,不等于罪犯、犯人、犯罪分子。根据我国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5.无期徒刑罪犯表现得好都会减刑,羁押期限不少于13年,基本不会关一辈子。6.消费者协会不是政府机构,其决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消协牛逼是因为消协老大一般都是隔壁工商局退休的王伯伯。

工商局对商家和消费者的纠纷处理决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通过仲裁和诉讼才具有。7.警察警察一般大家所指为人民公安,按照《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8.交通肇事不是所有开车撞人的都是交通肇事,有的根本不构成犯罪,有的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9.吸毒吸毒是不犯罪的,藏毒贩毒等才犯罪,吸毒仅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10.嫖娼嫖娼也一般不犯罪,黄海波是被行政处罚了个够呛,嫖宿幼女是构成强奸罪的,有其他行为触犯其他罪名依该罪名判罚。11.枪支不仅持枪是犯罪,持有弹药也是犯罪,具体请参照《刑法》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12.结婚结婚是靠领证,而不是靠婚礼,办了婚礼没领证,在现在《婚姻法》上连事实婚姻都不构成(刑法仍构成重婚)。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13.私生子非婚生子女是可以上户口的,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程度与婚生子女相同。14.领养领养小孩不是双方达成了合意就可以的,具体参照《收养法》,要求多多。

15.违法和犯罪违法不等于犯罪,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只有在除刑法外的部门法无法调整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刑法,所以一个侵权行为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就调整完毕的,千万不能再用刑法兜底条款来判处,如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等,这有违法理。16.债债不等于欠钱。

法律上的债的原因可以有“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单方允诺”等,欠钱的债仅仅是合同所引发之债。17.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只能在侵权之诉中提起,并且不适用刑附民或遭遇刑事犯罪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

因为自然人的精神其实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但是法律只有如此调节方能一定程度弥补被害人的痛苦,所以适用比较苛刻。18.肖像权侵犯肖像权必须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没事发微博上那个不是侵犯肖像权,可能侵犯隐私,名誉等权利。

19.定金定金不等于订金,签合同交定金才能确保不会对自己不利。定金合同双方所负担相同的风险,但交订金时,其惩罚性是单方的,仅对交付方适用,不对收受方适用。

20.权利权利不等于权力。一个是right一个是power。

后者是强制性的支配力,由国家享有。21.合同合同并非一定要签一张纸或者一叠纸,可以口头成立合同或者推定成立合同。

比如一言不发去买一瓶可乐,推定当事人有订立合同之意思表示,合同可成立。22.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等于日常所说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复杂太多,不好展开介绍。

23.第三人第三人不等于平时说的“第三者”,第三人是相对于法律关系当事人之外的人所言。24.人格法律人格在法律上是指权利能力,不同于平时大家所说的“我以人格担保”。

25.善意恶意有朋友提到了善意,法律中的恶意亦不同。善意在民法中可解释为面对无权处分人(代理人)的权利外观不知情且尽到了审慎的义务,如善意取得制度一般可阻断物权的追及效力。

恶意与善意相反,语境不同解释也不同,一般可解释为明知或虽非明知但怀疑行为缺乏法律根据或相对人缺乏合法权利而故意为法律行为等。26.抢劫法律用语中不包含抢夺行为(排除转化型抢劫),一般街上一妹子包被夺大喊“抢劫啦!”,其实多半是抢夺罪。

27.醉酒醉酒在法律中有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后者一般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不是所有的酒驾都要悲剧的。另外,前者在法律上不影响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以及其犯罪行为的量刑。

3.有哪些日常应该知道的法律小常识

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涉及法律知识,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或者不懂。

认为这个和生活离的比较远这个是不对的想法。我整理总结了日常生活会遇到的如下:夫妻中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分居两年以上的,一方向法院提出离婚,经过调解无效的,法院可以判决离婚;离婚后,孩子归一方抚养,另一方有权利探望孩子。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如果想保护自己家或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施毒物等,否则等待的将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如果您获得了赠品或者奖品,但赠品或奖品存在质量问题,那您照样可以向销售者提出维修,调换,或者赔偿。如果您与房东订立的房屋租赁合同没有期限,那么您就可以随时解除这个租赁合同,但是要按照约定结清房租,返还房屋。

如果您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因为司机紧急刹车等不是您自己故意等行为而受伤,那您可以向公交车公司索赔。 如果您宴请宾客或者亲朋好友一起喝酒时,一定要注意当出现有人醉酒时,要及时通知其家人和送医院救治,否则,就会因未尽合理的注意和救护义务而承担责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不要因为欠债的人不还钱而把欠钱的人拉到自己家或者其他地方,不让他回家限制他的自由,这样可能会涉嫌非法拘禁。如果你现在还很年轻,却很关心年老后退休金问题,那么你首先应该关心是你单位是否已依法参加了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将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望这个能够帮助大家知道更多法律相关知识,明白法律还要遵守法律,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4.小学生应知道哪些法律知识

(一)、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2113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5261路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

②上、下车不4102要拥挤;

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

④乘车时不1653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专:

①靠右侧靠边行走;

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

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

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属…

5.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哪些

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有: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5、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6、如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

7、如果未满18岁得孩子也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注:诉讼时效为2年)

9、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伙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等待的将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6.法律小常识10条

小学法律小常识10条:

学生骑车时应注意安全:

1、不要用你的头和手伸出窗外;

2、下车时不要拥挤,

3、不要用武力夺取机动车;

4、不要把东西扔出汽车。坐在前排的人不应该和司机交谈,这会影响司机的安全驾驶。

学生走路时要注意安全:

1、走在右边;

2、不要追逐,玩游戏,在公路上玩球;

3、过高速公路时,要看清前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斑马线或立交桥,要走斑点线或立交桥,不要闯红灯!不要乱扔过往车辆。

防拐卖小常识:

1、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

2、单独外出时不要喝陌生人的各种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或其他食物,不要到荒凉或偏僻的地方玩耍。发现坏人,或者碰到紧急的事可以打110报警救助。

3、不要随便买路过摊位上的烤羊肉串等东西吃,路边的东西是不卫生的,吃了很容易生病。

7.为了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小明所在

(1)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制度的区别在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据此作答.(2)此题考查违法行为,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分析,联系教材知识作答.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材料中乘客携带汽油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3)此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仔细分析材料内容,多角度思考作答.该男子触犯了法律,被依法拘留,表明法律的强制性、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等等故答案为:(1)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行政违法行为(3)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②凡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或者是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法律小常识有什么

1、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不合格时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作为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有证据保全意识,在证据保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⑴买卖合同及相关的票据(送货单、发票等);⑵产品原物、遗留物或照片;⑶产品制造者、销售者的证明(产品的票据、信用卡、保修证);⑷有关部门质量鉴定证明;⑸产品不合格产生的经济损失证明。

2、一个12岁的小学生与一家商场订立的购买一台价值一万元的电脑合同,该合同是否有效?答: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当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所以,如果这位12岁小学生购买一台价值一万元电脑的行为经其父母同意后即为有效,如果不同意即为无效。3、当消费者与经销者发生争议时,可解决的途径有哪些?答: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解决;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4、消费者入店购买商品时,如不慎滑倒摔伤,店主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答:商店在进行营业时负有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如果是因为地板过滑(有水、有油等)使顾客摔伤,店主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地板或其他店内设施不存在安全隐患,那么店主就不用承担责任。

5、在交通肇事赔偿中可以要求及应当赔偿的项目有哪些?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赔偿后,受害人及致害可以要求及应当赔付以项目的费用:(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6、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解除合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答: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却可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8、首先提出离婚的一方就要在财产和子女问题上吃亏吗?不少人在想要离婚时都会有这种顾虑,其实是一种误解!夫妻双方无论谁先提出离婚请求,根据婚姻法所规定的精神,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受国家法律保护。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同时,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自会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公正处断,绝不存在谁先提出离婚,谁就吃亏的问题。9、继承遗产是否要缴税?目前我国尚未开征遗产继承税,所以在继承时并不需要交纳遗产税。

但是,根据2006年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14号文)的规定:无偿受赠不动产的,需要全额征收契税,目前税率为3%。可以看出,在继承不动产时不论是否法定继承人,其受赠的房产都要征收契税。

10、诉讼时效答:诉讼时效,是指民事诉讼中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定期限。超过了诉讼时效,虽可提起诉讼,但所主张的权利则不受法律保护。

诉讼时效分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是两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起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诉讼时效均为2年,因此在发生纠纷时最好及时采取措施,或是向律师进行咨询。

你知道哪些法律小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