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经济量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而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2.知识经济的标志特征
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 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 。
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 高新技术的发展,缩小了空间、时间的距离,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物质条件。
全球经济的概念不仅指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流通。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全球化的经济与知 权产权保护密切联为一体。
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
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
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
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
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
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
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带来更好的际遇。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有利于在新的世纪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之路。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而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则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迅速扩展令世人瞩目。
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是指区别于以往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首要依托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但是,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是新事物,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
盖茨的主要产品是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
所有这些表明,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
3.经济常识有那些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关税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4.经济常识的复习要点
一、经济常识复习提纲(001~054)
001、商品的含义、判断标准
002、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条件、类型
003、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004、价值的含义、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本质属性
005、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以及实际运用
006、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关系
007、为什么说商品生产者要千方百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008、货币产生的四个过程以及产生的根本原因
009、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010、“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如何理解?
011、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的含义、为什么具有这些职能,如何执行这一职能?
01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013、纸币的含义、产生
014、我国人民币的发行权、发行机构、主币和辅币
01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价格总额、流通速度)
016、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决定
017、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什么?
01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019、物价上涨的因素
020、对待金钱的态度
021、价值规律的含义、特征、内容、表现形式
022、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遵循价值规律?
02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024、什么是公有制?
025、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
026、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性质判断——73页)
027、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
028、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一主体地位?
029、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如何发展国有经济?
030、集体经济的含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031、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其优越性
032、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033、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含义、性质、基础)
03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
03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必然性是什么?如何坚持?
036、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一个原则?
037、我国的其他分配方式是什么?如何判断?
038、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其必然性是什么?要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
039、狭义的市场和广义的市场的含义
040、市场经济的含义
04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含义、根本决定因素、表现、重要性)、竞争性(含义、存在原因、怎样进行竞争)、法制性(含义、作用、怎样做/态度)和开放性(含义、决定条件)等一般特征以及内在关系
042、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⑴、what:含义、目标、任务;(2)、why:必要性(不是万能的、有缺陷和不足、二者结合);⑶、how: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的含义以及表现、法律手段的含义以及作用、行政手段的含义特点和要求)、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0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what:特征/why:意义/how:从四大支柱入手
044、从分配制度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045、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046、什么是市场主体,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什么?
047、企业的含义、作用和设立程序
048、什么是企业法人?企业、企业法人、公司等区别
049、企业的分类
050、公司的含义、分类。
051、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
052、什么是股票、股东、股息,股票价格的计算
053、股份制的含义、性质判断、国家或集体控股的意义
054、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重要作用以及存在问题(为什么要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发展?
。.
5.经济常识 经济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一、对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概念性认识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
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第一,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投资与消费是密不可分的。
消费创造出投资的动力和新的投资者,是投资的最终完成和最后检验,是投资的目的;投资则创造出消费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第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在短缺经济阶段,生产能力不足,商品供不应求,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而在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供大于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
第三,二者互为增减关系。在出口已定的条件下,在国内需求结构中,消费的比重扩大了,投资的比重就要缩小;反之,投资的比重扩大了,消费的比重就要缩小。
第四,二者互为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扩大投资、发展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高投资,低消费影响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多体现在工业和房地产的发展上,消费多体现在第三产业里。
投资率长期偏高,加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会导致另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第三产业增长滞后于第二产业。2008年,贾汪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3%,而第三产业增长率为14.2%。
在今年前三季度,受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扩内需政策的共同作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4.8%,而第三产业为13.0%。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第二产业,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愈加不合理的趋势,不仅影响到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会影响到其它各类型、各层次结构问题的调整,最终将影响全区宏观经济总体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产业增长的滞后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对于通过扩大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三)高投资,低消费失衡的影响因素增多。
1、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促进消费增长的不利影响可能增加。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是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与收入分配政策紧密相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力提高和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倾向。2008年,贾汪区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为0.43(全国为0.51),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且呈拉大之势。
从城乡不同人群看,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比分别为1:0.12和1:0.27,从数值不难看出,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很大,而贫富所占人数的比例悬殊也很大。这表明,没有一定的收入支撑,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还只能长期“潜伏”。
这种新情况值得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否则,将会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正常升级,甚至危害社会稳定。2、体制性弊端可能导致投资过度扩张和经济大幅波动。
目前,我国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很多。主要是产权关系不清、风险责任不明、投融资约束机制不健全,银行借贷受政府干预现象仍有发生;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投资产业后的回报,受政绩和地方财税收入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投资参与过多。
在此体制、机制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很可能导致投资的过度扩张和较大起落。这一状况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不利。
(四)用科学发展观消除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障碍。首先,发展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消除投资中的无效增长成分,避免重复和盲目投资,对目前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行业在准入以及税收等方面进行政策控制,同时采用经济手段,在过热行业实行扶优扶强的策略,加快大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重组兼并消除过剩和重复建设。
其次,要调整使用国家投资的结构和方向,将其重点放在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等民生方面。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的公共设施领域和城市化建设方面,比如加强小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以降低消费综合成本。
第三,要把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由紧盯GDP转到就业目标上来,通过繁荣活跃三产增加就业岗位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