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简短
一要见面倡导作揖礼,不要握手和拥抱。
二要外出上班戴口罩,不要胡乱丢口罩。
三要居家防护多锻炼,不要聚集少见面。
四要涉鄂人员须隔离,不要隐瞒不报告。
五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要烟酒少熬夜。
六要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要随意乱吐痰。
七要室内通风常开窗,不要密闭吹空调。
八要五楼以下走楼梯,不要总是挤电梯。
九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不要异常不就医。
十要众志成城有信心,不要恐慌乱传谣。一要见面倡导作揖礼,不要握手和拥抱。
二要外出上班戴口罩,不要胡乱丢口罩。
三要居家防护多锻炼,不要聚集少见面。
四要涉鄂人员须隔离,不要隐瞒不报告。
五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要烟酒少熬夜。
六要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要随意乱吐痰。
七要室内通风常开窗,不要密闭吹空调。
八要五楼以下走楼梯,不要总是挤电梯。
九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不要异常不就医。
十要众志成城有信心,不要恐慌乱传谣。
2.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简短
一要见面倡导作揖礼,不要握手和拥抱。
二要外出上班戴口罩,不要胡乱丢口罩。三要居家防护多锻炼,不要聚集少见面。
四要涉鄂人员须隔离,不要隐瞒不报告。五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要烟酒少熬夜。
六要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要随意乱吐痰。七要室内通风常开窗,不要密闭吹空调。
八要五楼以下走楼梯,不要总是挤电梯。九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不要异常不就医。
十要众志成城有信心,不要恐慌乱传谣。一要见面倡导作揖礼,不要握手和拥抱。
二要外出上班戴口罩,不要胡乱丢口罩。三要居家防护多锻炼,不要聚集少见面。
四要涉鄂人员须隔离,不要隐瞒不报告。五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要烟酒少熬夜。
六要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要随意乱吐痰。七要室内通风常开窗,不要密闭吹空调。
八要五楼以下走楼梯,不要总是挤电梯。九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不要异常不就医。
十要众志成城有信心,不要恐慌乱传谣。
3.预防传染病的日常做法
预防传染病的日常做法: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政府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强卫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二、防疫措施
疫情发生以后,应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根据疫情和灾情,因地制家地制订突出主导性措施的综合性防制方案。
(一)管好传染源
1、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1)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是法定报告人,其它行业的职工、干部、居民等各类人员也都有报告的义务。
(2)报告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病种分甲、乙、丙三类,共计35种,各类病名详见附录。
(3)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以内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
2、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措施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作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除患者外,病原携带者常常也是重要传染源,也应争取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无害化,因为各种传染病的携带者对于传播疾病的重要性不一样,处理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可参照本书各种传染病防治措施的相应部分。
对密切接触传染源,可能受到感染的人,应采取应急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医学观察,隔离或留验等措施,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3、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家禽),应尽可能加以治疗。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如鼠类),则应杀灭,并处理好尸体。
(二)切断传染途径
对许多传染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常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但因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如对肠道传染病,重点在搞好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理及环境消毒;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重点是空气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对虫媒体染病,应以杀虫防虫为主;某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由于传播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切断其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主要有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以及给予高危人群预防性服药两大类,具体作法详见各种传染病的防治部分。
4.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一、控制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显性感染者)、隐形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控制传染源首先要隔离病人,因为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一般在疾病高峰阶段大量排细菌或病毒,但很多传染病在出现症状前已排毒或排菌,如流腮病人在腮腺肿大前6天已能排出有传染性的病毒,这就是为什么将病人隔离后仍继续出现流腮病人的原因。
所以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隐性感染者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不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只通过免疫学检查才发现。
在大多数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中,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远远超过病人(10倍以上)。隐性感染当病原体被清除,即获得对该疾病的免疫力,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也是可怕的传染源,如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痢疾、伤寒、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带菌者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可无任何症状,不易被人发现,但可将携带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所以,对有菌痢史及近期有腹泻者,入托入园时一定要做大便培养。另外,还有一种叫潜伏期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现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成为携带者。
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现感染。 二、切断传染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传播途径。
冬春季节好发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尘埃等传播,开窗通风的方法简便有效,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效果也不错,必要时戴上防护口罩等。夏秋季好发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食物、苍蝇、不洁的手、玩具、及日常生活用具接触等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的确是“病从口入”,所以,切实做好饮食卫生的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日常生活用具要清洁,玩具需消毒等。
要消灭“四害”,尤其是灭蝇。 三、保护易感者:易感者是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如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小儿缺乏对疾病免疫力,故提高其免疫力,除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外,更重要的是按时预防接种。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麻苗、小儿麻痹症糖丸、百白破的接种。我国政府实行免费为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等)也是保护易感者的措施之一。
5.传染病防治常识
尽量少去人比较多的公共场所!增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应该了解以下知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疫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及疫情发生以后的防疫措施。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传染病未发生时的一般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外环境加强管理(如“三管一灭”等项工作);抓好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重点人群定期健康检查(如对托幼机构、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开展卫生宣教等。 在灾区由于卫生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生活物资供应困难,居民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各种传染病发生及流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应加强一般性预防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制订救灾防病预案。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好政府参谋,根据当时当地灾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救灾防病预案,并且迅速恢复、加强三级卫生防疫网,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2、搞好卫生宣教。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作好救灾防病卫生宣教工作,使救灾防病知识深入人心,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各项救灾防病工作。
3、加强卫生监督。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彻底清理环境,特别是对粪便、垃圾、污物等环境污染物作好处理,有组织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保护易感人群。在灾区居民中有针对性地普种疫苗,加强重点人群的保护。
5、强化疾病临测系统,保证防商信息畅通。
6.春季防传染病知识
初春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望采纳谢谢
7.疫情时期应该备点啥生活用品
1、干粮储存品:相对必需品来说,干粮储存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般用的比较少。
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替代部分的必需品,成为应急最适合的选择,特别是在物资匮乏和稀缺的情况下。比如:方便面、压缩饼干、锅巴、干货、罐头、八宝粥、燕麦等等。
2、冷冻食品: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冰箱,因此平时也会购买一些冷冻的食物。一般这样的食品有存储时间较长的特点。
所以,如果足不出户的话,在家里存放这些食物是非常好的选择。比如:冷冻猪肉、牛肉等肉禽类,火锅丸子、汤圆、饺子等速冻食品。
3、营养替代品:因为人体每天都必须要摄入充足的营养,比如维生素、蛋白质等。如果长期没有营养或者营养不均衡,抵抗力就会下降。
因此,在无法购买新鲜蔬菜、水果、鲜奶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营养品的带入吸取。比如:奶粉、维生素片、蔬菜包等。
扩展资料:疫情期间乘坐公共交通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尤其要全程戴好口罩,减少接触外部设施。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上车前,在站台上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有序排队上车。行驶途中,可以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与周围人闲聊,不要在车上吃东西。
到达目的地后要用流动的清水或免洗洗手液洗手,确保手部干净,再摘下口罩。如果没有流动水,可以用手消毒剂,或者用消毒湿巾擦拭。
将外穿大衣挂在通风处或直接晒在通风处,用酒精棉片擦拭钥匙、包包表面进行简单消毒。
8.疫情当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众所周知,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十分严重,各个地区都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在,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中;那么,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应该做个“老实人”!这场战“疫”,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怎样打赢? 保护自己的同时,服务社会 这里的“老实人”,指的是相信国家、相信自己、积极服务社会的人。
面对疫情,我们为什么要做一名“老实人”呢?因为只有相信国家,我们才能有动力和信心;只有相信自己,我们才能为之努力和拼搏;积极服务社会,我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与意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实人”呢? 积极配合工作人员 我认为,应该有三个考量标准:“第一,积极为自己和家人做好防护措施;第二,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指挥,完成信息的测量与收集,如果是学生,应主动配合好学校的相关工作;第三,积极承担疫情防控与监管责任,我们要明白,疫情防控工作,人人有责!” 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在自己和家人没有做好安全措施之前,我们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安全措施,做好家庭的消毒工作,勤洗手,带口罩,做一个谨慎细心的老实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调查时,我们不应该逃避、隐瞒事实,而应当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因为只有他们的工作进展顺利,我们的日常生活才会逐渐美好;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学习和关注有关疫情防控的知识,并且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分享、转发,帮助身边的朋友学习正确的知识,避免被某些不正确的谣言或者方法所误导,甚至伤害! 尽力而为,帮助他人 总之,疫情防控期间任何人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我们应该做一个“老实人”;在保护好自己和身边朋友的同时,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福祖国。
9.疾病的安全知识有没有啊
预防传染性疾病安全常识 人们一听传染病往往“谈虎色变”,产生恐惧心理,传染病是可怕的,但也是能够预防的。
只要我们了解传染病一些基本的常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预防,就可以保证我们平安健康的生活。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传性的特点,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
传染病能够传播流行,必须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罪魁祸首”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而那些能够传播病原体的动物或人就是传染源,如痢疾病人是痢疾的传染病源。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方式侵入健康人人体引起疾病的途径就是传播途径。如流脑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将带有流脑疾病的飞沫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种带有病菌的空气后,病菌随之进入呼吸道,就可引起流脑。
易感人群是指那些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种传染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只要堵住传染病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因此,控制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具体措施: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
有些同学自认为身体健康,抵抗力强,思想上麻痹大意,有病拖延不去及时检查治疗,结果误了治疗期并传染给同学和家人,无意中害人害己实在不该。同学们一定要结合不同季节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病理特点,加强身体的观察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患传染病,对可疑情况也要在家隔离观察,最好暂时不要到学校。
(2)早发现,早报告。报告疫情,对控制传染病流行十分重要。
有些同学自身对传染病就有恐惧心理,顾虑重重,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有意隐瞒拖延。同学们一定要以对他人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正视传染病,一旦发现传染病要立即以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老师、学校和向有关医疗卫生部门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3)早隔离、早治疗。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一旦发现患有急性传染病,已经确诊者就要及时请假隔离治疗,并根据病种和病情确定住院或在家隔离治疗。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对传染病人所污染的教室、宿舍、厕所等地方要及时消毒,以消除外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病人离去时进行彻底的消毒,病人仍在现场的要针对排泄物、呕吐物进行一次随时消毒;病人用过的餐具、茶具等应煮沸消毒,煮沸30分钟或暴晒4—6小时。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建立必要的卫生制度,定期对教室、宿舍、厕所进行清洁卫生的扫除,在厕所等场所洒一些生石灰进行消毒。 3、提高免疫力 (1)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
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2)按照传染病流行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由于我们生活在牧区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要高度警惕传染病的传播。学校又是我们的聚集的场所,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免疫力还不够完善,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差,我们同住在一起学习、生活,相互之间接触频繁,加之一些同学的卫生习惯不好,卫生状况不好,容易引发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麻疹、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学校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预防;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痛,腹泻,排脓血和黏液便等症状,并有排不尽的里急后重的感觉。
中毒性痢疾,以高烧、抽风为主。 痢疾菌存在于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中,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苍蝇和污染人的手,经口感染。
预防痢疾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做到“四要三不要”,即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有病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消灭苍蝇,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 2、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肝脏。
根据肝炎病毒类型,可将肝炎分为甲 乙、丙、丁、戊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肝炎的主要症状是腹部不适或发胀,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恶心,乏力,大便变稀而色浅,肝脏肿大,压痛等。
部分病人出现黄疸症状。 肝炎的传染源是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被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污染了的东西,食物、用具等,而在进食前又未洗手,就可能把病毒吃进肚子而受感染。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注射或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如共用饮食用具而感染。
肝炎预防要采取综合措施。 (1)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的排泄物及其穿过的衣服,用过的餐具、书籍等进行消毒。
(2)加强个人卫生,做到进食前,便后和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互用餐具,洗脸用具。 (3)注射预防疫苗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起病急,病程短,传播迅速,常引起爆发流行,主要表现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