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的州情常识

2022-11-30 综合 86阅读 投稿:念情

1.有谁知道湘西的一些人文常识

基本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面积15486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6万人,其中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

自古以来,湘西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异,民风淳朴。境内自然景观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独特神奇。湘西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河纵横,洞穴成群,名胜迷人,既有全国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又有工艺精湛、风格独具的古建筑老司城祖师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块洞天福地。

湘西的美在于山。巍巍武陵是湘西的脊梁。高耸入云的八面山呈现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塞外风光”;莽莽苍苍的高望界,林海绵亘,荫天蔽日,珍禽异兽不绝于野;四季绿意诱人的南华山,有如一只栖息于湘西山地的金凤凰。

湘西的美在于水。山青水秀,滔滔酉水是湘西亘古不息的血脉。两岸青峰对峙,青幽迷人的猛洞河享有“天下第一漂”的盛名;静谧的皮渡河,修竹夹岸,十里长廊一画屏;而澄明浩淼的栖凤湖,则是湘西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湘西的美在于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奇山异水赋予了湘西人这种神韵。湘西人既有着“红灯千盏人万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辉煌艺术,又有着谊侠尚义的古道热肠和淳朴的民情。

神奇的土地自有其神奇的物产。银杏、水杉、香楠等名贵树种生长于此;油桐、生漆等特产声名远播;古丈毛尖、保靖岚针茶,香飘四海;黄莲、杜仲、黄柏、天麻等使湘西成了华中著名的天然药库。60余种地下矿藏又为湘西铸造了一只“金饭碗”。花垣有“锰都”之称。湘西好酒湘泉、酒鬼名甲全国,声震海外。

风土人情

土家住房多依山建筑,一般是长方形,三间,中为堂屋。房屋建筑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顶盖瓦;有的编竹为墙,茅草为顶。

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

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丧葬:行土葬。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礼仪与禁忌: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

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2.湘西的风俗人情

苗族“六月六”歌会

“六月六”是苗族祭祀祖先的节日。泛腊耳山苗区(铜仁、松桃、凤凰、花垣、秀山等地)有苗族青年天灵射杀皇帝的传说,皇帝查知刺客是苗疆的天灵,天灵被害,据说被害这天是六月六日。于是,每逢此日,苗胞便云集将军山下,吹哨呐、唱苗歌、跳鼓舞,祭奠先烈,祈祷吉祥,祈祷未来和希望。

清晨,赶歌会的群众已成群结队,在山头、溪边、公路两旁攒动,许多身穿对襟开衫、头缠花黑条巾,手拿带钓小花布伞的年青小伙子,在一群群盛装俏丽的苗家姑娘中穿来游去。如果男方看中女方,就用小花伞去钩对方手、腰,小小的花布伞成了沟通情愫的工具了,如果姑娘看中小伙,就频频传送秋波,使眼色。

苗族花鼓

苗族花鼓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苗族花鼓,它是一种慢鼓,鼓声雄壮浑厚。据收集,凤凰苗族花鼓的套路就有一百多种。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到坪场进行鼓舞表演赛。

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苗族求爱方式赶边边场

苗族的“边边场”风俗,奇异精巧,别具风味。苗族男青年,一旦长到十八九岁,就开始了谈情说爱,他们利用走亲访友的方式多方与姑娘接触,初步掌握了一些情况后,就可以进一步的试探。试探的方式是利用赶场的机会主动去找姑娘,多是在地角场边,或者在行走的路途中,进行试探活动,故曰赶“边边场”。试探的方式是奇巧的,男的与姑娘见面后,就以向姑娘讨东西的方式来试探姑娘愿不愿意相交。比如在赶场的途中讨糖、讨果子,在山上相见讨菜、讨水。一旦讨东西成功了,说明姑娘愿意和你相交。

苗家花带

苗家花带,织花带,是苗家姑娘最盛行最喜爱的一种习俗。在苗家,从女儿长到七八岁起,母亲就要教她做针线活,待到十岁左右就教她学织花带,如果母亲技艺不高,还要请寨子里花带技术最高的妇女来教。有的女孩子,从母亲或姐姐那里初步学到织花带技术后,就在本寨子邀同龄伙伴,三五个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艺。待到编制技术日趋成熟之后,姑娘也大了,就往往一个人躲在房中编织出色鲜艳的花带,表达少女的爱情。苗家姑娘,往往拿自己编制的花带作为礼品相赠,特别是姑娘有 了意中人,就把花带作为爱情的信物相赔,以表示以身相许,爱情纯真。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介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位于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之间。管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2015年,湘西州常住人口为263.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8.36万人,城镇化率41.1%;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7.21%。2015年湘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元,比2013年增长9.2%。1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4.湘西的民俗风情

苗家人服饰 汉族人的服饰与外地无异,土家、苗家人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家族男子老人,穿无领大袖满胸衣,青年人,头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着对胸衣,多排布扣,裤子为青、兰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妇女,头结发辫,缠以白布帕或青丝帕,不包人字路。

未婚女子,有的将发辫垂于背后,而更多的是盘于头上,婚后则将发辫改挽成髻,束于网套。衣长大无领,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边开襟胸,襟胸和袖口滚有寸宽五色花梅条或丝绣花条。

裤亦喜兰、青布,白裤腰,裤脚大而短,口沿上端贴花梅条,或丝绣花条。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绣花。

劳动妇女不习惯穿袜,多用青、白布裹脚。耳上吊金银质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银戒指,胸前挂"牙钱",上系有银练、银铃、银牙扦、银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时叮当作响。

苗族妇女喜在颈上戴银项圈,上系有银练、银牌、银铃等,头裹青花布怕子,比土家、汉人的长。 土家族小孩(包括汉族)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巴"、"风帽"。

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成化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 禄寿喜"等图案和美术字外,还在帽子的前沿缀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帽后吊银牌、银铃。不论男女,小手腕都戴银圈,银圈上吊有空心银锤和银铃。

这些服饰,近年来只有在小孩和妇女盛装或大喜大庆之时才能看到,一般已不常见。 苗家赶秋节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

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

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

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

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

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

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而有的地方相传是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寻得种子回来,种五谷获得丰收,于是苗族先民称这对男女为秋公秋婆,赶秋节就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

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哭嫁艺术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

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儿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

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见娘哭娘,见婶哭嫁。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

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

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如“哭妹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粮唉,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送一闰,为何不问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

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苗族婚俗习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

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

5.湖南湘西的习俗有什么

我们说的湘西其实主要指湖南西北部的湘西州,其代表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

湘西州的土家族、苗族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他们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历史和文化,养成勤劳俭朴、勇敢无畏、诚实爽直、耐艰苦、重感情的民族性格和道德风貌。

在土家族、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嫁娶、节庆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无不具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民族特色。 土家苗族习俗 l、吊脚楼:为湘西各族人民一种传统建筑形成,又称"吊楼子"。

吊脚楼为山野式"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有与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90℃直角形。

吊脚楼外设走廊,二面称"转角楼",三面称"走马楼"。栏杆多花格, 县柱称"吊瓜"'或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

柱、防还雕有龙风、喜鹊、花卉等。民间吊脚楼上多为闺房,卧室或织锦、打花之处,底层为谷仓、柴房,也有底层下临溪流,泉水叮咚,别有情趣。

山寨吊脚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风光美。湘西州部分镇临河民居也建有吊脚楼,如吉首峒河街,凤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镇、茶洞边城及龙山洗车河等,历来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极大兴趣。

2、火堂:又称火坑、火床,为湘西农家颇有特色的生活场所。一般为中堂右前间,铺地楼板,火堂围以长条石。

火堂内置铸铁三角架,不准脚踏。上方吊炕架,挂腊肉、野味、豆腐、辣椒等。

平时,全家人围火堂做饭、聚餐、烤火。客人至,无论土家、苗族,皆盛情邀客围坐火堂边,烤火饮茶;饭时,一大锅腊肉或野味,一大碗米酒或包谷烧,碰碗举箸,其乐融融。

饭罢、摆古、唱歌,直至深夜,甚至围火堂铺被而眠。 3、银首饰:苗族妇女与男青年喜爱之饰品,造型精美,多为银制。

银首饰有银冠、银钗、耳环、项圈、嵌肩、手镯、牙钎、石尾等。项圈有轮圈、扁圈、盘圈三种,重有四两至一斤不等。

轮圈四棱突起;扁圈形扁,上镂花;盘圈以空心银条盘绕而成,有五匝、七匝之分。牙钎即银链,由两块镂刻银牌和多根银链组成,下吊牙钎、挖耳、小刀、金瓜锤等,分两层或三层,层次多者美。

后尾用银制花草藤叶连缀而成吊手后背。 4、嫁娶婚俗:以歌为媒,境内土家族、苗族男女相恋,多以歌为媒。

苗族更为普遍。苗族青年男女通过赶场、赶秋、樱桃会、挑葱会等场合相识后,遂开始约会。

约会一般以草标为记。约会时即开始唱歌,先唱"访名问姓歌",如同姓不再对歌,以兄妹相称。

如非同姓则以对歌了解情况,加深感情。多次约会对歌,遂以歌相互赠物、如项圈、手镯等。

至此,情感已达高潮。女方真心相爱,也以歌词暗示。

双方私订终身后,男方请媒人到女家求婚。 "桐子开花一口钟,二人相恋莫漏风; 燕子衔泥紧闭口,蚕儿吐丝在心中"。

"郎是青藤爬过沟,妹是沟边花石榴; 青藤缠树缠到死,树死藤干两不丢"。 5、哭嫁:土家族婚俗。

新姑娘出嫁前,都要哭嫁,少则三夜, 多则半月。届时,村寨中相好姐妹都来陪哭、对哭。

哭嫁内容十分丰富,有"哭父母"、"哭吃离娘饭"、"哭栽花"、"哭离闺门"、"骂媒人" 等,离别、恋念、喜悦、激动之情交织在一起。哭嫁歌语言真切自然,情感直挚强烈,句式自由灵活。

歌由情发,情随歌起,泪随歌涌,委婉动人,如"嫂劝妹": "后园有棵离娘树, 离爹离娘无其数; 后园有朵离娘花, 离了穷家到富家," 再如"骂媒人": "你做媒人想喝酒, 山上猴子哄得走。 好比我家馋嘴狗, 东家走了西家走"。

6、拦门礼:土家族、苗族婚俗。土家青年在结婚前一天,男方派花轿、乐队等队伍到女家迎亲。

女方早在门口摆大桌拦住门。男方至门口时,女方执事人以歌声与男方执事人讲拦门礼。

一般为盘问姓名?为何而来?走旱路、水路?"婚烟根把"等,男方执事人答清楚,女方移桌开门,请接亲队伍进屋;男方若答不上即算输,得拿出"三茶"、"六礼"(皆为红包)及报晓鸡、梳头油、蒙头帕等礼品,请女方开门进屋。 苗族拦门礼与此大同小异,摆上桌子关上门,若男方答不上,则将红包从门缝塞进去,求主人开门迎接,但男方全权代表'管亲郎"须先从方桌下钻进去。

7、找"摸米":土家族婚俗。接亲队吃过酒饭,天将麻黑时,陪嫁的姑娘以涂在手上的锅底灰向她们认为是"摸米"(代替新郎迎亲的男青年)的人脸上抹去。

躲避不及的,被抹成一个黑花脸,他又用手将脸上锅灰抹下来往姑娘脸上反抹过去。男女戏谑,闹成一团,旁观者笑得前仰后翻,而真"摸米"却不愿受抹,躲在花轿边或老人背后,因为,未婚姑娘不准接近花轿,不准打扰老人。

8、节庆民俗:社巴日摆手土家族习俗。即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有"大摆手"、"小罢手"之分。

大摆手在摆手堂举行。摆手堂前宽坪中竖一高24米的旗杆,两面龙风旗迎风招展,顶端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届时,各寨分别组成龙风旗队、祭祀队、舞队、小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等。至摆手堂前,各队依次"闯架进堂"、"扫邪安神"、"祭神献供",随以排炮、吆喝声,似春雷般的大锣大鼓引出全场沸腾的大摆手舞。

小摆手一。

6.有谁了解湘西的风俗民情

湘 西 风 情白 水记得在一个晚上观看湘西风情表演,其中几个场景印象极深:一曰哭嫁;二曰赶尸;三曰放蛊。

与朋友谈起这些事,大家亦颇感新奇。并非我们这些人孤陋寡闻,细细想来,历史上湖南湘西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过去与外界交往较少,再加上这里少数民族较多,土家族、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才培育出独特的习俗。

哭 嫁经过仔细查书才知道哭嫁的习俗其实许多少数民族皆有,尽管结婚是喜事,应该皆大欢喜才对。可是从女方来说结婚嫁人就意味着女儿离开母亲,母女离别,难舍难分,落泪亦人之常情。

有的地方的人如果出嫁时不哭无泪,会被人指为不孝。可是女儿出嫁大哭特哭,哭的如此缠绵、如此悲痛、如此入情、如此跌宕起伏,唯湘西土家族所独有。

据说,土家族的女孩儿从懂事起就要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这里面名堂颇多。

与其说是哭嫁,莫若说是哭唱。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唱山歌在本地也叫“喊歌”。

因为湘西山多峰险,隔山喊话是家常便饭,土家族人自小就练就了大嗓门,以便于日常沟通。哭嫁,作为土家族人的独特婚俗,土家姑娘大约从十岁左右开始学习哭嫁,一般是母传女、姐传妹,或者姑娘之间互相传诵,完全是口头相传。

女儿出嫁哭的悲痛感人,就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重,嫁到婆家地位也高,有的新媳妇就因为过门时哭嫁受到赞许,婆婆当场将象征家庭权利的钥匙交付新媳妇。当双方婚事确定,男方送来聘礼,婚前三个月就开始哭唱,几乎三五天哭一次,临嫁前要夜夜哭唱。

哭的内容一般是爹娘情、姊妹情、姑嫂情等等,哭嫁词因地、因人、因时而别,曲调不变,哭嫁词可随意发挥,但一般也有固定的歌词,如《别祖歌》、《恋寨歌》、《别爹娘歌》、《别姊妹歌》、《上轿歌》……如其中《别爹娘歌》,女儿唱道“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燕子齐毛离窝去,何时衔泥得回头?”娘亦哭女道“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孝敬公婆勤持家,夫妻恩爱度春秋。”

母女情深,叮咛嘱托,执手相别,真情感人。赶 尸何谓“赶尸”?即由人拿着鞭子赶着尸体走。

人死如灯灭,死去万事空,僵尸一具,怎能行走?听起来不可思议,这可确实是湘西独特的习俗。湘西自古被称为“荒蛮之地”。

一则山高路险,与世隔绝;二则其中居住的多为少数民族,被人歧视称其为未开化的“蛮族”。明清以来,军队驻扎,屯兵垦田,当地人亦把当兵吃粮视为“正途”。

清朝太平天国起事时,曾国藩组织湘军,其中就有一支苗族的军队。苗军义勇刚烈,疆场威猛,堪称尧勇之师。

还有一些湘西人到云贵一带做生意。因为要叶落归根,这些湘西人在外地或战死或病死,无论山高路险,都要运回湘西埋葬。

运尸的行业迎运而生。封建时代人们相信人死是有鬼魂的,运尸是一件颇为恐惧的事情。

湘西道教盛行,于是一些道士、巫师就成为运尸的主角。据说,建国初期还有赶尸现象。

赶尸一般是“夜行昼伏”,当路过村庄时,道士手持灯笼高喊:“各家各户,关门闭户,鸡犬回家,请早让路!”也有好奇之人曾目睹其景,道士手持尘拂,高声喝道,后面几具尸体身着黑色长衣,双脚跳行,遇到转弯或水溪,道士喊话指挥,观者无不称奇,对这种神奇现象,人们口口相传,愈显神秘。在当时湘西形成了一个行当,有收尸的、有运尸的、有专门接待赶尸住宿的客栈。

无神论者认为,让尸体自己行走是根本不可能的,这里面肯定有“机关”。我后来在新浪旅游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解放初期,解放军部队进驻湘西剿匪,在一个镇子驻扎时,清晨有人报告,说有赶尸的进了镇子。

指挥员怀疑很可能是土匪装扮成尸体要逃跑,于是带人到赶尸的客栈去查看,敲门时许久才有人开门,指挥员愈加怀疑。待开得门来,只见一个赶尸人在桌边吃饭,墙壁立一排死尸,细心的指挥员却发现桌上摆了多副碗筷,严厉讯问,赶尸人懦喏。

走到尸前掀起尸体的长衣,原来每具尸体下都立着一个活人!至此,赶尸人的秘密真相大白,所谓尸体行走,却原来是由活人背着行走。还有的文章披露说,赶尸人接到尸体后要分解躯干,只保留四肢和头颅,以减轻重量,然后以支架固定,再捆绑在背尸人身上。

等到了丧家,听到死者亲属的哭声,尸体“砰”然倒地,赶尸人再喝退众人,重新为死者穿衣,以棉絮充填躯体,装殓入棺。这是一套十分专业化的行当,据说,赶尸人在招收徒弟时十分严格,一要身体强壮;二要胆大心细;三要机灵应变。

学徒的头几年只能背尸体;然后才能接尸、肢解、装殓;几经考验合格,才传授念咒画符等关键技能。如今,赶尸早已成为历史。

想像当初在湘西崎岖的山路上赶尸队伍艰难行进。一些愚昧的人们对此却坚信不移,真令人吁唏感叹。

放 蛊作家沈从文是湘西凤凰城人,他在《湘西》一文中曾写到:“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蛊,男人特别喜欢杀人。”

到了湘西,常听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起“放蛊”的故事。曾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海知青到湘西插队,与当地的一位姑娘相恋。

后来知青在回城前与姑娘海誓山盟,吃了姑娘特地为。

湘西州的州情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