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扳机等。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如轨道或摇臂,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像。降:下降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反打:指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 “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
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
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由于划:又称“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
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
2.影视视听语言学什么
视听语言是学习影视专业的入门课程,只有掌握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电影评论写作水平。
电影视听语言主要分为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和光线、蒙太奇六种。 景别是指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在镜头固定的情况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画面,它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可以营造出磅礴的气势,也可以创造某种优美抒情的情调,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全景更贴近人物可及的活动空间,能够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景重视情节和动作,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感交流;近景所表现的已不是人物的形体动作,而是透漏人物的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产生情感交流;特写常常被用来细腻的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 运动镜头是电影家发挥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
推镜头从群体中突出主题,从全局中突出重点,强化任务的喜怒哀乐,并模拟视线的集中和投向;拉镜头拉出环境,交代典型细节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拉出意外之物,创造戏剧效果;摇镜头分为纯描述性、表现性、戏剧性镜头;移镜头进行全景式的展开叙述,建立围观的全景图画;跟镜头造成的恐怖效果最为明显。 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面、侧面、背面、平视、仰视、俯视六种。
侧面表现人物的轮廓,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动势;背面是恐怖片里的常用手段,积累了越来越大的悬念;平视显得更平和,更冷静,常被纪录片所采用;仰视用于表达威严、敬仰和尊敬,这是一种更为主观,反常规的视角;相反,俯拍的对象就显得低矮、渺小和卑微,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或者怜悯的情感。 电影是一种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艺术,在电影评论的写作中,电影声音的分析也是很重要的,它主要分为音乐和音响。
音乐的功能有很多,描绘功能、抒情功能、喜剧性功能、评论功能、剧作功能、结构贯穿功能等等;音响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展现立体幻境,使银幕生活富有质感,渲染画面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画面所蕴含的哲理。 光线和色彩是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
色彩可以表达多种不同形式,其审美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免回环境、渲染气氛,暗示某种抽象的意念;光线主要用于表达人物思绪和情感起伏,渲染气氛,描绘环境,还具有象征意义。 还有就是蒙太奇的各种变换,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划入划出、切入切出等等,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到影片的观摩和电影评论的写作当中。
3.电影里面视听语言包括那些
视听语言是利用视听刺激与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
语言就会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知道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以及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视听语言的定义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视听语言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视听语言的概念视听语言还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就是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分为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视听语言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对白、旁白等形式所不能摆脱的问题)。
视听语言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视听语言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
4.电影的视听语言包括哪些方面
视听语言是利用视听刺激与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语言就会有语法,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上罢了。
完整概念:
1、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之一;形象思维方式;(写作、对话、叙述等形式无法回避的问题);
2、影片的基本结构、叙事风格、镜头、分镜头和场景段落的编排与组合;
3、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与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程的主要研究是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摄像机运动、镜头分割、镜头组合、声像关系)。
这些方法和技巧来源于人们长期的视听实践,可以说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从专业角度讲,没有必要担心缺乏一个共同的意义范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人性和长期的研究积累。
视听语言的定义一直随着这门艺术的发展而变化。例如,guccedo认为“电影是由图画写成的”,而alexander arnault认为“电影是一种图画语言。它有自己的词汇、名词、修辞、语言变化、省略、规则和语法。
基于这些理论,我们认为视听语言不仅是电影的艺术手段,而且是大众传媒中的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镜头组合和声像关系。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有文化的人或学者更喜欢用一种扭曲的、东方的、儒家的委婉语。这和西方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西方视听语言在语境建构上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西方可能更注重视觉和听觉刺激,而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故事本身,即更注重镜头呈现的情节。
因此,中国的眼光是一种道德形象,深邃而深刻,它的深邃必须完全植根于故事之中,绝对不能直截了当而热烈。否则,他们很可能会被有知识和思想的人指责为庸俗和无聊。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鉴赏文化,需要思考而不是追求感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视听语言
5.什么是视听语言
原发布者:wxhwdn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一、视听语言的概念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系的问题。主要包括: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声画关系处理)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1、“多重假定的真实”第一重假定性——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第二重假定性——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第三重假定性——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第四重假定性——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2、独特的时空结构A、独特的影像世界B、独特的时间结构——非连续的连续性C、独特的空间结构——再现的空间与构成的空间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A、定义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
6.我急需一些编导文艺常识,要包含答案,跪求,,,越多越好
编导考试中的文学常识及影视作品分析导语:一、影视作品分析部分 (一)考查目的 1.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2.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 一、文学常识部分(一)考查目的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对学习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对学习本专业所应具备的电影电视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1.文学常识: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艺术常识(1)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2)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戏曲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3)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4)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 (5)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 (6)器乐的分类 (7)器乐作品的演奏形式 (8)声乐作品的演唱形式 (9)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10)黄金分割 3.电影电视常识 (1)电视节目类型 (2)常见电视节目及所属电视频道(3)电视语言构成:画面、声音、字幕、图形等(4)景别、拍摄角度与方向(5)运动镜头(6)色彩常识:暖色调、冷色调等(7)蒙太奇(8)电视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区别(9)主流电影(10)电影院线(11)电影、电视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电视的诞生(12)好莱坞、亚洲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13)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14)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15)中国重大电影节、电视节(三)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二、命题写作部分(一)考查目的 叙事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叙事能力。
命题写作主要考查考生对事件的理解能力,叙事能力和基本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要求 1.内容健康,观点正确,中心明确。
2.具有原创性。3.设置人物和情节,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4.结构完整、合理,层次清楚。5.字数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形式、分值及时量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综合知识与命题写作合卷。2. 考试分值:满分100分,其中综合知识50分,命题写作50分。
3.考试时量:120分钟。四、题型示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谁的诗句……………………( )A.苏东坡 B.孟浩然 C.柳宗元 D.陶渊明题型二:填空题1. 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丰碑。题型三:名词解释题1. 长镜头题型四:简答题1.简述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类型及作用。
题型五:命题写作题题目:除夕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影视作品分析一、考查目的 1.考查考生对电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2.考查考生对电视视听语言艺术的了解程度。 3.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只考其中1种)1.播放一部时长30分钟以内的电视作品或作品段落,考生观看后,根据试卷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作品只播放1遍)。2.播放一部时长30分钟以内的电视作品或作品段落,考生观看后,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作品只播放1遍)。
三、考试要求 1.评析性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不要写成感想式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
2.字数800-1000字。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四、考核知识点 1.作品的题材、主题和结构。 2.作品的画面解析。
3.视听语言的初步解读。 4.作品制作的风格特色。
五、考试形式、分值及时量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分值:满分100分。
3.考试时量:120分钟(含看片时间)。六、题型示例题型一:通过观看《11度青春》系列短片中的《老男孩》,撰写一篇评析文章,要求如下:1.文章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主旨和结构特点;②视听语言初步分析;③叙述方式的特点。
2.不要写成读后感、随笔、散文等。3.字数800-1000字。
题型二:通过观看《台北故宫》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 分析片中《台北故宫博物院宣传片》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2. 分析本片视听语言的特点;3. 分析本片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及其作用。
7.什么是视听语言,它又什么特性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
1、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对白、旁白等形式不能摆脱的问题);
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
3、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
8.什么叫视听语言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lianlujunllj 什么是视听语言?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个话题,我不妨将这个话题聊得再深一点吧。
从什么方向开始着手了解影视这个行业呢?那就从这片文章开始吧,为了方便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的哥们,或者是没有机会看书的同行们,我就来教大家入个门吧,权当省两个书钱、省点去图书馆的时间吧,今天先视听语言开始讲讲吧。什么是视听语言?文学,是以书面文字作为自己表述工具,它通过文字的表述,把客观世界的特征展现出来,从而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一种联想,再现一种模糊的形象。
美术则是以色彩、光线、形状、质地为表述语言的艺术。它完全诉诸视觉,含蓄而直观的展现画家捕捉到的客观事物最为传神的状态,并进行定格式的表现。
而音乐则是以节奏、旋律、音色、音质、音量为自己的语言工具,重在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它只具备声音的形象,而不具备实在的视觉形象。舞蹈、戏剧作为造型性的艺术将视觉与听觉综合在一起,与电影和电视更为亲近一些,但他们恰恰在听觉形象与表演者主题是否分离上,造成了它们之间最更本的差异。
从这一点上划分,可以说舞蹈艺术与戏剧艺术更贴近原始状态下的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其实原本就是电影语言。
100多年以来,经过无数电影大师的实验、实践,和随着电影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已经形成了有着自己独特语法规则、自己独特表达方式的一门艺术。随着后来的电视普及、影视广告业、甚至包括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语言的说法不能涵盖所用的视听艺术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