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常识

2021-11-05 综合 86阅读 投稿:孤心泪

1.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马克西米御座”

象牙雕刻、宝石镶嵌、金属雕刻等方面在这一时期的拜占庭文化中占有重要 地位。

其中象牙浮雕最为有影响力。象牙雕刻,如饰板、执政官折合板、首饰盒和 圣物盒等曾被大量制作。

象牙镶板嵌入许多物品中,如衣柜、小箱、圣骨箱甚至门 上。在这些象牙浮雕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马克西米御座”的椅子。

这把 椅子是拜占庭马克西米安大主教的御座。这张御座现保存在意大利北部的拉温那。

它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桶形基座,罗马式样的靠背成曲线,其主要特点是饰以流动的 树叶和水果雕刻图案,并散缀着马和动物。它的正面和侧面雕刻分别表现了圣约 瑟、圣约翰和福音传道者的形象。

执政官折合板常被用来歌颂执政官的业绩,它的 一叶饰板通常雕有执政官的肖像,另一叶雕刻着人物、场景或装饰母题。这件象牙 浮雕显示出了早期拜占庭雕刻希腊化风格的平面化倾向,在构图上趋向于传统和程 式化,略微显得拘谨和呆板。

2.西方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以知性女学者的清新的语体,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欧洲、北美美术史的发展历程,年代跨度从史前到20世纪80年代。

此书不仅融入了美学情感,而且还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是对爱琴艺术、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予以了较充分的阐述,特别是将中世纪艺术对西方美术史的贡献做了公允的评述,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同类西方美术史或外国美术史著作和教材的偏颇,使人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美术史的总体状况。其次,为完善美术史的叙述概念做了一定的努力,对西方历史上卓有成绩的女性艺术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评述,令人感到美术史的叙述对象不再是单一性别的。

国外一些当代艺术史学者已经以女性……再者,关于作体例,在论述历史主线的同时,结合作者的专业研究成果,对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作了新颖的分析和鉴评,点线兼顾,具有完整、清晰的阐释过程和令人心神愉悦的美学引导视角。 …… 作者简介 ······ 马晓琳,1965年生于宁夏。

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主讲西方美术史。主要著作有:《西方美术史》、《莫里索——印象主义的彩虹》。

译著有:《制迷巴尔蒂斯》、《杜桑》曾获1999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生活节奏。

美术作为商品走进市场,给艺术发展带来激烈的竞争。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眼睛延伸到宏观与微观世界。

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现代哲学直接影响现代美术创造,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体论思想、唯意志论观点导致认识上的直觉主义,这使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

尔后的尼采、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领域又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揭示,又成为现代艺术创造之源泉。柏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和传统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和背叛,从此艺术不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主观世界的表现。

现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沿着必然规律运行的,西方艺术自远古产生始就注重实用、物质性的再现,经历不同时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已达高峰。当照相术发明,再现的写实主义绘画已被摄影部分取代,绘画必然另择其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客观物质的形态走向表现画家自我内在精神为追求。

绘画自产生起就以为别人服务为宗旨,原始社会为实用,后来为神、为人的生活、为政治斗争等服务。西方艺术家宣称他们不再为谁服务,艺术就是为完善艺术自身而独立存在。

因此艺术的价值观与传统决裂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发展、思潮的演变,缓慢地由量变到质变的。

现代美术的发端是从印象派开始的。 印象派的出现是西方艺术划时代的里程碑。

为了表现自然界丰富的瞬间即逝的光和色的变化,它忽视或否定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更是破坏或放弃了西方几千年完善起来的严谨造型,因此衍生出后来一系列的反叛画家、画派。首先起来与传统决裂的是塞尚,他要创造一种绝对的绘画,它不再是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注入画家主观解释的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

同时还有画家高更,他从强烈的主观出发,对客观事物获得的印象和感觉加以分析、综合,创造出一种突破时空制约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而荷兰人凡·高用明亮的色调与颤动奔放的线条传达了炽烈的思想,他们共同开创了西方现代美术之先河。

从他们的理论派生出尔后的众多现代流派。 一部分追随塞尚的画家们确认画面的经营构造是画家的能力和权利,画家是画面的创造者,应该像上帝一样任意去安排画面,形成了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

认为绘画不应该作自然对象的奴隶,也不应仅是画面的精心构造,而必须表现画家的心情意志,必须是画家内在情感的外在图像,从而诞生了法国的野兽派和德国的表现派。俄国人康定斯基纵览了这一画坛变化之后认识到,绘画已不是靠着物象的支持,而是靠色彩、线条与形状主宰整个画面,是这些绘画的元素赋予了画面生命与美,是他第一个创造了抽象绘画。

上述几个流派都是对艺术作出思考后的探索表现。 当艺术家面对社会和现代物质文明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已经过时,现代是不完整不健康的,产生了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达达派,他们希望在纯粹空白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文明。

当艺术家面对人生时,人的意识被过多的概念装饰得已经不真实了,唯有潜意识领域才是最真实的领域,这个领域从未被表现过,画家着意于这个精神世界,创造了超现实主义绘画,这种绘画以表现反逻辑常理的物象组合展现一个鲜为人知的潜意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美术中心由法国巴黎转向美国纽约,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和创造,更多地是以注重观念改变为特点。

50年代兴起抽象表现主义,只重绘画行为过程而不注重画面结果的行为绘画,体现了美国人自由创造的活力。当人们不满于偶。

3.西方美术常识中巴洛克艺术有哪些特色

所谓“巴洛克”,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指奇形怪状矫揉造作;在葡萄牙语中 的意思是指很大但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最初产生于意大利,由于它服务于教 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贵族们永无休止的享乐欲望,大肆挥霍不惜重 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和大量装饰绘画、雕刻,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所以人们借 用巴洛克这个贬义词来嘲弄具有这种风格的艺术。 但正因为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的特性,它得以随着宗教的传播迅速扩散到 宗教所覆盖的地区,很快影响到整个欧洲各个天主教盛行的国家,并影响到其他的 美术流派。

17世纪也因此被称为巴洛克时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强调理性的宁静与和谐不同,巴洛克艺术是一种激情的 艺术,它着重强调运动与变化,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努力打破文艺复兴的 美术中那种和谐与平静的风格,以丰富多变的构造,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为主 要特征。

此外,巴洛克艺术还强调多种艺术形式的处理和综合。这种综合在总体上 有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综合,有绘画与雕刻的互相综合、也有造型和环境的综合。

4.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新客观派

新客观派出现于1923年。

严格说来,它不是一个画派的名称,而是一个展览 会的名称,是由德国曼汗艺术馆馆长哈特劳伯提出的。他在1923年所策划组织的那 个新现实主义画展,便被冠以“新客观派,表现主义以来的德国绘画”的标题。

参 加展览的这批画家主要有格罗斯、迪克斯和贝克曼等。这是一群不满于现实的艺术 家。

他们大多出生于1890年前后,青年时代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德国的政治 动荡时期,因此,他们不象其表现主义前辈那样只关心形式与精神的问题,而是热 衷于用艺术表现他们所处的现实,揭示社会的腐朽和阴暗。新客观派画家曾受桥社 和青骑士社画家影响。

不过,他们并不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观现实,而往往关注于 对细节的真实描绘。同时,他们也把抽象的绘画语言,运用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揭 示之中。

5.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行为艺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行为艺术开始逐渐登上了艺术的舞台。

所谓行为 艺术,最早被称为“偶发艺术”或者“表演艺术”,还有“行动艺术”、“动作艺 术”、“身体艺术”、“肢体艺术”等很多种提法,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艺术 家首次提出T这个概念。 行为艺术的创始者阿伦•卡普罗最早属于“激浪派”的先锋人物,他提出了 一个从未有过的观点:艺术灵感不一定要借助颜料和画布来表现,更不需要借助金 属、木材、玻璃、布匹、橡胶包括现成品等所有非身体的物质。

“一些事情的发 生,一些偶发事件”,这些用人体自身来表现就是最为合适的,人体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艺术表现工具。 根据这样的设想,他做了很多富有情境的偶发短剧的实验, 并第一次提出了“偶发艺术”这个词语。

也许是因为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经 历巨大的变革,卡普罗这个令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设想竟然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艺术 家的共鸣,很多艺术家都开始做相关的探索和尝试。 卡普罗更是信心大增,他根据 自己的设想,于1959年在纽约的一个艺廊举办了一个题为《六部分的18次行动》的 行为作品展示会,这次展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作品,更像是一场表演,艺术家用自 己的身体作为艺术表达的载体和工具,通过自身身体的演示,把自己内心对艺术、对美的感悟或体验与观者进行交流。

这次展会是空前的,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成 熟的行为艺术,但在行为艺术的发展史上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突破。1964年,阿伦•卡普罗又在一所学校做了一个被他命题为《家庭》的行为展 示。

他在一辆汽车上涂满了果酱,然后让学生们去舔着吃。这标志着“行为艺术” 的正式诞生,所有之前那些展示和试验的相关提法也统一成“行为艺术”这个词 语,开始通用。

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完全抛弃了画笔、颜料和画布,也抛开 了所有非身体的物质和材料。这不但意味着对艺术传统的挑战和否定,也是对人们 固有的艺术必须依赖美术馆或展览馆才能被作为艺术认可的观念的否定。

在之前出 现的达达主义中,虽然也有这种挑战和否定的因素存在,比如杜尚的《泉》,但达 达主义的作品毕竟还要依赖于展览馆才能被看作艺术品,离开了展览馆,就失去了 艺术品的身份和作用,只能是那个现成的物品本身。 而行为艺术的出现,这种否定 更加的彻底,艺术家只需要通过自己以及参与者的身体来把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呈 现出来,表达给观者,即使场地离开了展览馆,这种艺术的表达仍然是有效的,从 这层意义上说,要比达达主义更进一步。

和达达主义作品失去了展览场地就失去了艺术身份一样,离开了行为者本身 的艺术家身份,行为艺术也会失去它的艺术身份。 这也构成了行为艺术的另一个特 征:即试验性最强,也最具边缘性。

正是因为行为艺术的上述特性,无论是最初的“偶发主义”,还是成熟的行为 主义,都与艺术家本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

6.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又称“地景艺术”、“土方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于欧美的 一种美术思潮。

它是指艺术家以大自然作为创造媒体,把艺术与大自然进行有机的 结合而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和当时同时盛行的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大地艺术也是对传统、对权威的颠覆和 消解。

艺术家们受到装置艺术、现成品艺术形式的启发,把装置艺术中的天然物质 扩大并还原到大自然中去,彻底告别了博物馆和展览馆,把大自然作为艺术创作的 材料和场地,按照艺术家的意愿进行改造和布置,从而使艺术观念和自然形态紧密 地结合起来。1968年,首次大地艺术展在美国纽约的“杜旺画廊”举行,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该次展览所展出的只是大地艺术创作现场拍摄的一些照片。

这次类似于摄影 展的展会虽然有很多不足,但仍然让人们认识到了大地艺术这种新的表现形式的存 在,并宣告了大地艺术的正式诞生。如果说行为艺术是时间的艺术,那么大地艺术就是空间的艺术,艺术家们以 广阔的大自然代替了传统的画布,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不仅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 式,还扩充了艺术创作的材料、范围和空间,使大地艺术最终完成了对现成品艺术 的再次颠覆。

主要的大地艺术家有克里斯托、史密森、海泽、安德烈、玛丽亚、莫里斯、奥 本海姆、维特等。

7.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红绘风格

“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 风时期。

它恰好与黑绘风格相反,瓶身变成黑色,而图像则以红色呈现出来。这一 转变给瓶画带来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利用花瓶本身天然的红色来创作图像,这意味 着可以用黑色线条来装饰和丰富他们,从此,侧面影像就能利用具有立体感的轮廓 线而获得生气。同黑绘式风格比较,红绘风格所绘陶瓶的人物已经不再在同一个水 平线上,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上。

重叠的人物造成一种距离感,而且人物具有不 同的动作,很具动感。在人体的处理方面,也较黑绘式风格更为活泼、写实。

红绘 风格时期的艺术家们同以前相比,有了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在题材选择方面,也 更多地描写日常生活情形,内容也因此丰富而且广泛。即使是简单的构图,也开始 注重内心世界思想的体现。

红绘风格的陶瓶造型十分典雅,在高度风格化中也不会 失去写实的感觉,的确是陶器绘画艺术史上最高的表现。

8.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哥特式美术

“哥特”这个词在欧洲内涵比较丰富。

最早是意大利人把它作为问候语使用 的,而此后“哥特”一词的词义便面目全非。最典型的解释认为“哥特人”就是野 蛮人。

而在这些人眼里,这群“野蛮人”在历史发展中扮演了破坏艺术作品的角 色。后来,“哥特式”作为一个艺术词汇流传下来。

在这里,“哥特式”是指摧毁 罗马文明的哥特人建筑的一种完全不同于罗马建筑的低水平线、有垂直上升感、看 起来就像用石头砌筑的尖拱式建筑;后来统称具有“哥特式”风格的艺术形式,包 括哥特式建筑、哥特式雕刻及哥特式绘画等等。

9.西方美术常识中什么是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是一个希腊化城市。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到这里之后,这里逐渐取代了罗马城的地位,成为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一体的重要城市,并且也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交流中心。拜占庭帝国的文化艺术不但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同时也接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

而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也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拜占庭美术实际上就是宗教美术。

因为拜占庭建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也多取材于《圣经》,绘画的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等方面都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 同时,拜占庭美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

拜占庭美术炫耀帝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另外,拜占庭美术还被看作是东西方相互融合的艺术。

拜占庭美术的特点是注重色彩的灿烂和装饰的华丽,注重人物精神和思想的体现。拜占庭美术在1000多年的发展时间中经历了几次较大的风格变化期,公元330年~5世纪为早期,6〜8世纪为第一盛期,9~12世纪为第二盛期,13世纪~1453年为第三盛期。

拜占庭的美术也可以具体地从建筑、雕塑及绘画诸方面进行考察。

西方美术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