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春行文学常识

2022-10-10 综合 86阅读 投稿:梦渐醒

1.钱塘湖春行文学常识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

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新乐府》、《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全文翻译诗题书名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创作背景钱塘湖春行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写出了作者看见早春风景时的开心和对钱塘江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2.钱塘湖春行文学常识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新乐府》、《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

全文翻译

诗题书名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创作背景

钱塘湖春行

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写出了作者看见早春风景时的开心和对钱塘江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3.钱塘湖春行的文学常识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七言律诗) 1、本诗是写早春景色,是一首写景诗。

2、本诗的线索:游人的游踪。 3、本诗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1)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

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2)、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进行景物描写。

4、最能体现出早春景色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是一手观赏西湖风景的诗,是白居易写景诗中的名篇。此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

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然后点明环境。 第3、4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诗人用“几处”、“谁家”而不用“处处”、“家家”,是因为初春时分黄莺、燕子还不多。

5、6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迷人眼”是说游人看到各色美丽的野花,为之着迷。

“渐”字含有野花渐开渐多之意。“没马蹄”三字,既写出了草浅,也体现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

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迷恋。“行不足”是爱的体现,也照应了题目中的“行”字。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4.钱塘湖春行文学常识现在就要,急1!!!!!!!!!!!!!!!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

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新乐府》、《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全文翻译诗题书名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创作背景钱塘湖春行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写出了作者看见早春风景时的开心和对钱塘江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5.文学常识填空1.乱花渐欲迷人眼,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表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俩句,把对友人的怀恋之情托付给明月.4.宋朝人写诗往往蕴含哲理,引人思考,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体现了这点.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6.《竹影》的作者-----------丰子恺7.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8.杜甫的作品集有《杜工部集》,《------------》.9.泰戈尔著有散文诗集有《飞鸟集》,《吉檀迦利》.10.郭沫若最著名的诗集是《星空》,《女神》,《凤凰》.。

6.钱塘江春行的各类资料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钱塘江春行文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