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基本常识,美术基本常识
12: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
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13: 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
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14: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现代小音阶"四 形式。 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
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 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15:纯律(Just intonation)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
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 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 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
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 半音相当于小二度, 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1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 3 、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19:音程(Interval) 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
度数相 同 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0:十二音体系 (tweleve-tone system, tweleve-note system)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
由奥地利作曲家勋柏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 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21:五声音阶 (prentatonic scale) 八度内有五音,谓之"五声音阶"。 22:七声音阶 (diationic scale) 八度内有七音,就称为"七音音阶"。
23:力度 (dynamics)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弱)等。
26: 不定音高 (inderterminate pitch) 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
现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27:不对称节奏 (asymmetric rhythm) 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
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
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28:切分音 (synopation)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2)、休止强拍位置; (3)、弱拍音改为强拍。 29:无调性 (atonality) 指乐曲的构成没有一定的调性基础。
34:平行五度 (parallel fifths)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 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现。
35:平行减七弦 (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 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37:节奏 (rhythm)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 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38:节拍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42:主调音 (tonic keynote)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43:主调音乐 (homophony)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
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45:半音音阶 (chromatic s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50:全音音阶 (whole-tone sa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53:华彩段(cadenza)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
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55:声部(part,voice)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57:转调(modulation)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 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
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58:拍子(beat) 小节的单位时值。
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62:和声(harmony)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
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 、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3:和弦(chord) 和声的结构单位。
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
2.高中阶段的美术知识复习题
美术教师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 每空1分 共36分 ) 1、教师考试试题美术课程具有 性质,是学校进行 的主要途经。
2、教师考试试题美术课程标准按教学活动分为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学习领域。 3、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 教材,新教材观是 教材。
4、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学生学习的欣赏者。 5、美术又称 、、。
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功能 功能和 功能。 6、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 ,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透视法又称 ,常见的焦点透视有 透视和 透视两种。 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 。
9、用笔,中国画技法名。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 等方法。
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等方法。 10、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 雕与 雕。
的作品《大卫》是一件 雕作品。 11、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与 。
12、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和北齐画家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13、北宋画家王希孟的 ,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4、马蒂斯被称为是 派派别的画家。 15、毕加索是 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 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 共8分 ) 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张择端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 )。
A、后印象画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 )。 A、罗马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拉丁式建筑 4、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 )。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 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 )。 A、形体结构 B、光线明暗 C、光色变化 D、意象效果 6、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 )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判断题:( 每小题1分 共8分 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 )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 ) 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 8、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属四种书体。
( ) 四、简答题:( 每小题6分 共18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2、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3、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或范画)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目标二: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六、技能题( 共计20分 ) 用草图形式创作《我的学生》。
基本要求: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构图饱满,表现力强;人物结构比例准确,服饰与环境关系处理得当。 1、人文性、美育 2、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3、4、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 5、具性艺术、意向艺术、抽象艺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物资材料。
3.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
美术教案-魔幻的颜色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
美术教案-魔幻的颜色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 :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
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
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index.php?ctl=article&act=knowledgeview&news_id=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