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是1961年王力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一部分(第八、九单元的通论部分)。《古代汉语》书稿的原始基础是 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讲义》。讲义分为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个部分,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力、林焘、唐作藩、郭锡良、曹先擢、吉常宏、赵克勤、陈绍鹏等先生编写。《古代汉语》在这部讲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删改写,凡四易其稿,但是讲义的体例和基础内容都被继承下来。根据教育部当时的委托,对讲义进行修订的编写组同样分为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个部分。通论部分的执笔人是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和祝敏彻(兰州大学)诸先生。当时每一篇稿子都经过集体编写组内讨论,组外(即北京师范大学的萧璋、许嘉璐,人民大学的刘益之,北京大学的赵克勤、吉常宏诸先生)传观并签注意见,最后由主编王力教授定稿。这个定稿比起《古代汉语》最初的两稿已经是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定稿后,丁声树、朱文叔、洪诚、殷孟伦、陆宗达、张清常、冯至、魏建功、姜亮夫、叶圣陶诸先生都曾审阅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其中尤以姜亮夫和叶圣陶先生的修正内容为多。1980年和2004年,这部书稿分别在王力教授和郭锡良教授主持下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大的修订。2008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原稿的基础上,请美国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近世考古学、史学新发现为依据,对这部书稿做出了全面的第四次修订。
2.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哪个版本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 王力 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3
页数: 116
定价: 1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王力别集
ISBN: 9787300152066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先生主持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通论性经典专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个主题论述,半个世纪以来,历经多次重要编写修订,至今仍是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3.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 什么出版社最好
王力,中国语言学家、诗人。
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
生于1900年8月10日,卒于1986年5月3日。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
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
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曾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几家最好,其余就数二流的了。
4.古代汉语(王力)主编的第一册复习重点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3、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与本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5、异体字: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异体字。
一、对于异体字,有几点应当注意: 第一,有些字古代常通用,读音也相同,但意义不完全相同,不应看作是异体字。如:维、唯、惟,作语气词常通用,但“维”的本义是绳索,《淮南子·天文》:“天柱折,地维绝。”
这个意义不能写作“唯”、“惟”。“惟”的本义是思索。
“唯”的是应答声。它们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是不同的三个字。
再如:“游”和“游”。“游”的本义是关于行走的,“游”的本义是关于水的。
关于行走的都可写作“游”,但关于水的却不能用“游”。 第二,有些字只是偶尔通用,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如“蚤”和“早”,两个字意义完全不同,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临时借用,属于古音通假。 第三,不能把异体字和古今字混为一谈。
异体字的显著特点是音义完全相同,而古今字表示的意义一般有多少之别。 同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而今字却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代古字。
二、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主要用?矶允挛锝薪馐突蚍掷唷? 三、判断句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
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先秦汉语判断句的最大特点:普遍?]有系词。
例:南冥者,天池也。”“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
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
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
(“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
(“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
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五、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
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 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关系,但在语义表达方面却并不单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表达功能有五种: (一)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同类。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仲弓父,贱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二)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就是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战国策·赵策》) 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项羽本纪》) 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宣三年》) 这两种判断句不仅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
(三)表示比喻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就像谓语表达的人或事物一样,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四)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某种复杂的语义关系,即说话人把复杂的表达?热荩门卸暇涞男问奖泶锍?恚郧蟠锏角苛胰啡系谋泶镄Ч纾? 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战争并不等于勇气,但战争依靠勇气。 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用判断句形式表达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五)谓语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
(《庄。
5.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 什么出版社最好
王力,中国语言学家、诗人。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生于1900年8月10日,卒于1986年5月3日。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汉语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冬赴波兰讲学。曾当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五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曾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这几家最好,其余就数二流的了。
6.王力古代汉语1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
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
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罃
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
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
鲁仲连义不帝秦触詟说赵太后
第三单元
文选:论语
学而为政里仁
公冶长雍也述而
泰伯子罕乡党
先进颜渊子路
宪问卫灵公季氏
阳货微子子张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战于郎
苛政猛于虎大同
教学相长博学诚意
第四单元
文选: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
文王之囿所谓故国者
夫子当路于齐许行
攘鸡陈仲子
弈秋舜发于畎亩之中
第五单元
文选:墨子
非攻
老子
庄子
北冥有鱼
不龟手之药
疱丁解牛
胠箧
百川灌河
庄子钓于濮水
惠子相梁
运斤成风
曹商使秦
荀子
劝学
吕氏春秋
察传
韩非子
五蠹
第六单元
文选:诗经
〔国风〕关雎卷耳桃夭
苤苢北门静女
柏舟墙有茨相鼠
氓木瓜黍离
君子于役风雨伐檀
硕鼠鸨羽蒹葭
黄鸟无衣月出
七月
〔小雅〕节南山
〔大雅〕公刘
〔颂〕噫嘻
第七单元
文选:楚辞
离骚山鬼国殇
哀郢卜居渔父
第八单元
文选:
史记
汉书
第九单元
文选:
贾谊 论疏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枚乘 上书谏吴王
司马迁 报任安书
杨恽 报会宗书
李密 陈情表
第十单元
文选:
韩愈 答李翊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谷序
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愚溪诗序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段太尉逸事状
永州使君新堂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王安石 褒禅山记
苏轼 贾谊论
喜雨亭记
第十一单元
文选:
沈约 谢灵连傅论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吴均 与顾章书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
萧统 文选序
庾信 哀江南赋序
王勃 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