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服饰的文学常识

2022-07-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最初

1.中国古代的服装文化

中国古代服装资料 汉族民族服饰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两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

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

"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彼伏此起。长期的抵制斗争与满清已统一全国的形势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

于是提出"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及:仕宦 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 一、汉族民族服饰的式样 男装的式样: 1)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

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

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1)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2)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在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

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 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卫创┑模ɑ蛘咚凳浅鲇诹云嫘睦恚??⒉皇呛鹤宕?趁褡宸?巍K蚊魇逼诤鹤甯九?泊┕?恍┍鸬氖窖???跋觳⒉还恪? 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要部分相同。

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不过在细枝末节上还有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

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二、汉族服饰的风格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汉族古代的饱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 抱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样, 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 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 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 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

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 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三 清建立后为什么要强迫汉人剃发易服?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但满洲人入关并建立清后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汉人不能接受异族统治主要不是因江山社稷落入异族之手,而是因汉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周边蛮夷民族,认为他们野蛮愚昧没文化,接受他们的统治对汉人来讲是种侮辱。

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文化,相比异族,汉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文化自大感),相比之下,满洲人文化实在肤浅,毫无文明可言,实在自愧不如,这种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满洲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委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打掉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几十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象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四、日本和服 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中国对日本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进入最重大的时期,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叠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小袖由内衣变为外装,和服的袖筒变短变长,腰带变窄变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染织工艺日益精制豪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 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日本人仍然将和服又称为吴服,在许多教授和服编织的学校里,都要讲述和服来源于中国隋唐文化的历史知识。

五、高丽服饰 韩国宫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许多华丽的装饰。与汉族服饰相似,但是裙子比较宽松、而且蓬蓬的。

汉族基本民族服饰(西周。

2.服饰历史常识 古代服饰名称知多少

汉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声字,而且和古代的礼制有关。

举例如下:

冠。贵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

“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头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

冠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来把冠固定在头发上的细长签子。由于簪和缨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来指戴冠的人。如:“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杜甫《八哀诗》)

冕。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戴的礼帽。从字形上看,“冕”字从“曰”,可知是一种帽子。

弁。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

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如:“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史记·绛侯世家》)

帽。据考证,“帽”字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曰”和“冒”是帽的古字。古代特指用布帛缝合的圆形软帽,一般不在正式场合佩戴。到了唐代,帽子已经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

巾。可以裹头,也可以擦汗。“巾”是象形字。戴头巾之风,汉末时盛行。以后有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衣服的总称。古人特指上衣。《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说,治理天下从衣裳开始。可见,衣服是礼仪制度的象征。

裳。古人特指下衣。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时说天还没亮就起床,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禅。指单衣,是夏天的衣服。

亵。指贴身穿的上衣。

裘。指皮衣。如:“五花马,千斤裘。”(李白《将近酒》)

袍。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袍”是形声字,声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衰(蓑)。用草编成的雨衣。

襟。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也叫“衽”。

裾。指衣服的下摆。

袖。很长的袖子。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和“广袖”。也叫“袂”。

绅。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古代士大大入朝时,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叫“缙绅”。所以后来“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裙。指下衣,也就是“裳”。

裤。古代写作“绔”。只有两个裤筒,两腿分别套入裤腿,没有裆。和现在的裤子不同。

3.关于汉服文化的知识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

它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兴盛于明朝,经手绘纹饰、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集独特的染、织、绣于一身,以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为主要特征,是“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在服饰上的投射,呈现出中国风和东方美学。 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

虽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始终未变。 扩展资料 汉服文化的现状 随着传统文化回归潮渐盛,汉服婚礼、汉服开笔礼、汉服祭祀大典等形式多样的汉服“秀”在中国内地频频上演。

“汉服”热折射出民众对文化传统关注度的提高,但无论是羽扇纶巾、峨冠博带的“穿越”体验,抑或是对传统文化的唤醒,文化传承中“形”与“质”之争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汉服早已从小众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符号逐步走入大众的审美视野。

在审美变化的背后,回避不开的是蕴含在汉服中绵延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推动青年群体走向潮流前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汉服风韵惊艳潮流 传统文化得到青年认可与挖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香港大学生“秀”汉服 文化传承引“形”“质”之争。

4.求中国古代服饰的资料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中国素享“衣冠王国”之美誉。

中国服饰艺术包括衣裳、冠帽、鞋袜、发型、妆面和饰物几类内容。 (1)衣裳袍裙衣裳是服饰的主体部分,中国古代称为体衣。

中国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上衣下裳,二是衣裳相连,历代演化,交替使用。 古代上衣称为襦,有长短之分,有单夹之别。

冬季的衣服主要是裘,裘即皮衣,以狐裘为贵,多为贵族穿用。贫贱者所穿为褐,多用野兽皮毛或粗麻制成,故多称贫贱者为“褐夫”。

古代的下衣有裳、绔、几种。裳为裙,绔为裤,只有两个裤筒,类似套裤,因常用细绢织成,故称“纨绔”,富家子弟多穿纨绔,才有“纨绔子弟”之名。

是有裆的裤,又叫穷裤。 春秋战国之际,产生了上下连在一起的衣裳,当时称为“深衣”,以后逐渐演化成袍。

唐宋时的袍服,元代的质孙服,明代的曳,清代的马褂与旗袍,都与其有承继关系。 中国历史上服装的沿革,多在宽袍大袖、长裙丝履和短衣缚裤、窄裙革靴两方面不断摇摆。

汉民族服装的特点主要为宽袍大袖,由于受到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也时着短衣缚裤的胡服。 清代的长袍、马褂、旗袍是对服饰艺术的一大发展。

女装旗袍初期较为宽大,以后腰身渐趋紧窄,更加突出女性的身材美,终于成为代表中国女性优雅风范的服装样式。 (2)冠帽鞋靴中国古代,人们把饰在头上之服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

冠是古代贵族戴的帽子,汉代时的种类就达十几种之多。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冕是古代帝王专用的冠,常在最庄重的场合下使用。继承皇位者,才能加冕。

弁是在一般性场合下戴的冠,分爵弁、皮弁两种,前者为文冠,后者为武冠。 帻是包发之巾,又称幅巾或巾帻,或称帕头、头或头。

帻开始时在百姓中流行,自汉元帝始,贵族也用帻束发。南北朝时,出现了将布裁成4个角戴在头上的幞头,经隋唐宋几代,幞头不断改变样式,成为主要的冠帽。

明代,官吏戴乌纱帽。清代,官吏则戴圆锥形的礼帽。

中国的靴鞋历史也极为悠久。夏商时代,出现了用草编织的草和以动物皮制成的即拖鞋。

周代,人们用麻、葛编织鞋子,称为屦,即麻鞋。春秋时代,出现屐等各式鞋子。

丝织品缝制的鞋子也开始在士大夫中流行。古时,把单底的鞋叫“履”,复底的鞋称“舄”。

秦汉开始,木屐在社会上开始流行。南北朝时,南方仕宦仍穿丝履,北方人则足蹬短靴。

此后,皮靴丝履就成为古人穿用的主要靴鞋种类。 到三国时,袜子才由自夏代沿袭而来的三角形变成丝线编织成的脚型,与现在的袜型相似。

(3)头式面妆上古时代,小孩头发多成小丫角,称为总角。男于20岁行加冠礼后,要把头发盘成发髦,叫结发,这成为汉族人历代的基本发式。

到清代,里人不论满汉,一律剃去额发,脑后拖一长辫。 中国古代女子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

古代成年妇女的发型基本上可分两类:一为辫发型,分单辫、双辫。自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女子多梳双辫。

明末清初,女子多梳单辫。此发型多为社会中下层末婚女子所采用。

二为高髻型,有两种梳扎方法,一是假,是先将他人之发或马尾等制成所需样式,用时戴于头上,一般为富人所用。二是用丝带束发,编成各种形状,主要有新髻、螺髻、十字髻、单环髻、双环髻等。

古代女子面部化妆很有特色,春秋战国时有桃花面,逐渐演化成红妆。汉代始创花钿妆。

唐代,花钿、额黄妆、时世妆部盛行很久。 在画眉技巧上,古代妇女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汉代产生了远山眉、新妆愁眉、八字眉等。三国时创蛾眉、青黛眉。

唐代,又出现了鸳鸯眉。 (4)首饰饰物首饰,主要指头部装饰品和手、项、臂上的饰物,主要包括簪、钗、步摇、梳子、头花、耳饰、项饰、臂饰、指饰等。

簪即笄,是固定发髻的单股长针。古代男女都用笄,开始多为竹制,后来渐用骨、象牙、铜、金、银等制作,工艺日益精巧,图案精美异常。

钗为固定发髻的双股长针,钗头制成各种形状,雕龙镂凤,嵌珠插玉,描花刻草,尤为华贵。 步摇亦称珠滴,是饰有金玉花兽,并缀有五彩垂珠的簪钗,行步时随人摇动,故有此名。

佩饰是专用于佩戴在身上的各种饰物,有佩玉、佩带、佩绶、香袋、鱼袋、佩刀等不同种类。 佩玉,是古人的一种习俗。

古人佩玉,在于祈求吉祥,既单佩又多种玉合佩或杂佩。佩玉大多佩于腰间。

佩带一般是由丝、葛、兽皮制成并绣花的多彩带子,佩于腰间。宋明时官人上朝时要束金线圈结而成的琉璃装饰带或玉器装饰的红束带。

古代女子出嫁时还系上称为“缨”的彩色带,以示人有所属。 佩剑习俗在中国历代流行。

秦汉时文武百姓皆佩剑,此风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到宋、明时,男子佩剑之习俗犹存。

中国古代服饰图案的发展 服饰图案源于生活,服饰图案形成于人们的观念,因而,作为源于生活和形成于观念的服饰图案,自然也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观念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商代服饰图案 我国的服饰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服饰图案据最初考察表明,有文字记载是商代。那时,奴隶主身着。

5.中国古代服装

关于中国服饰史方面的著作已经出现了若干种,其内容繁简不一。

1980年代有: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和周锡保教授所著《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前者重文物考释而轻舆服文献,后者则重文献资料而推究渊源流变,都是从历史实证与宏观发展演变角度来研究的通史格局。

近十年来,主要服饰著作有:黄能馥、陈娟娟的《中国服饰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以中华服饰的起源作为开篇,依次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服装发展过程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内容包括服装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装纹样、首饰配饰等,全书插图千余幅,分类详细,图文并茂,是一部较好的高级教科书。同样作为教科书,孔德明的《中国古代服饰·用具·职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是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年的积累、研究、探索而完成的集知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专著。

华梅的《古代服饰》(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以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为线索,系统揭示了我国历代服饰的发展特点和艺术风格。全书分为远古衣影、商周瑰奇、秦汉成仪、魏晋通脱、隋唐华彩、宋明矜巧、金元雄浑和服饰研究等8个章节;书中配有彩图6幅、插图58幅,对1个世纪以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审视和综合。

对中国古代服饰历史的综合研究,始终是服饰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出版的绝大部分专著都是围绕这一主题的。周汛、高春明的《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便属此类。

全书26万余字,选用彩色和黑白插图260多幅,分为12编,依次为:综述,首服,发式,化妆,首饰,耳饰,项饰,衣服,裤裳,腰佩,鞋袜,工艺。《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是赵超、熊存瑞的合著,对古老中国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了概括性描述。

赵联赏的《霓裳·锦衣·礼道——中国古代服饰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是一部将古代服饰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详细阐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专著,采用文物映证文献的研究方法,对丰富而又千姿百态的各朝代的服饰制度进行了剖析。 文化人类学是现代兴起的、对人类活动进行综合研究的新学科。

华梅的《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从人类文化学的这个大视角入手,以服饰的历史年代为纵线,广泛联系服饰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将古今中外人类的服饰从起源、发展、沿革逐一进行分析论述,为拓宽服饰研究领域做了尝试。此外,张志春的《中国服饰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模式来展开中国服饰文化学说的轮廓和细部,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专著。

军戎服饰在古代服饰的研究中,一般按习惯分为戎服和甲胄两部分。1980年代以来,对各朝代甲胄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其成果学术价值也比较高。

相比之下,戎服研究则略显薄弱,成果也相对较少。刘永华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广泛搜集考古资料,通过对西周、春秋战国、秦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军戎服饰的论述,可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妇女服饰研究的专著则有孟晖的《中原女子服饰史稿》(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原汉族妇女服饰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汉族妇女服饰的演变特点,以“锦绣中原”、俯骇碘较鄢记碉席冬芦“胡风入华”、“两宋风流”、“金缕曲”四方面内容作为概括。 辞典为人们了解知识、研究问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周汛、高春明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辞书》(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历代衣冠服饰文化的专业辞书,分总类、冠巾、上衣、下裳、鞋袜、发式、化妆、饰物、腰佩、衣料、染彩、纹样、工艺、其他及文献15个门类;所收词类上起先秦,下迄民国,内容包括历代服饰名称、款式、质料、色彩、纹饰、产生年代、沿革变迁、礼议制度、穿着方式、使用场合及相关习俗等。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略》一文;书后收有《中国服饰史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录;另有彩色照片200余幅,黑白插图1 000余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彩色和黑白照片大多取材于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可供读者鉴赏与研究。 关于服饰风俗的研究,近年来许多论著有所涉猎,较有影响的专著有:周汛、高春明的《中国古代服饰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书以服饰习俗为线索,对历代服饰风俗作了详尽叙述,同时也分析了历代影响服饰习俗的因素。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绩斐然,主要表现在:其一,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服饰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其二,研究方法可信,研究者多采取用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结合考证的形式进行研究,增加了论证的科学性。

但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依然有缺憾存。

6.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看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又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这正应验了美国人类学家英菲的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治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王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7.关于古代服饰的描写

小说人物的外貌描写中服饰描写居多,且我国古典小说众多,对于描写古代服饰的小说也非常丰富。

因此关于服饰描写方面的内容非常多,以下选取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方面关于服饰的描写: 1、《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对服饰描写最多也是作为丰富的: (1)对王熙凤出场时对其衣着描写:这个人打扮与姑娘 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 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 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宝玉出场时对其衣着描写: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 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 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 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3)第六回对王熙凤衣着方面的描写:那凤姐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 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 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4)一面看宝玉 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捧珠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 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 草时衔下来的宝玉,等非常多。

2、《西游记》中对服饰的描写: (1)对孙悟空拜师学艺时遇到的樵夫的描写: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

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

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2)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报道:“大王!祸事了!”魔王道:“有甚祸事?”小妖道:“洞外有猴头称为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他说你屡次欺他儿孙,特来寻你,见个上下哩。”

魔王笑道:“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说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你们见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没甚么器械,光着个头,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绦,足下踏一对乌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门外叫哩。”

魔王闻说:“取我批挂兵器来!”那小妖即时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与众妖出得门来,即高声叫道:“那个是水帘洞洞主?”悟空急睁睛观看,只见那魔王: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迎风飘荡。

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腰广十围,身高三丈,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3)梅山六弟道:“且休赞叹,叫战去来。”那营口小猴见了真君,急走去报知。

那猴王即掣金箍棒,整黄金甲,登步云履,按一按紫金冠,腾出营门,急睁眼观看,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打扮得又秀气。真是个:仪容清秀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等; 3、《水浒传》中有关衣着的描写: (1)大尉定睛看 时,但见那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大 尉看那道童时,但见:头缩两枚丫舍,身穿一领青衣。

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 (2)高俅看时,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条; 把绣龙袍前襟拽起扎揣在条儿边;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逼门相伴着蹴气球; (3)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条,足穿熟皮靴; (4)见陈达头戴干红凹面巾,身披里金生铁甲;上穿一领红衲 袄,脚穿一对吊墩靴;腰系七尺攒线搭;坐骑一匹高头白马;手中横着丈八 点钢矛,等。

4、《三国演义》中衣着的描写: (1)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台,左边一座名玉龙台,右边一座名金凤台,各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是日,曹操头戴嵌宝金冠,身穿绿锦罗袍,玉带珠履,凭高而坐; (2)时孙权正尊让魏王,便令人于本城选了大柑子四十余担,星夜送往邺郡。

至中途,挑担役夫疲困,歇于山脚下,见一先生,眇一目,跛一足,头戴白藤冠,身穿青懒衣,来与脚夫作礼; (3)中间孟获出马:头顶嵌宝紫金冠,身披缨络红锦袍,腰系碾玉狮子带,脚穿鹰嘴抹绿靴,骑一匹卷毛赤兔马,悬两口松纹镶宝剑,昂然观望,等。

有关古代服饰的文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