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常识简短50字

2021-10-0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冷眸

1.关于防灾减灾内容50个字左右

防灾减灾,保卫家园

灾害是人们的天敌,它不仅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剥夺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干旱就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其实,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这些种种人为原因,使灾情越来越严重。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或以南地区旱情达到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五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止到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区)受灾,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想必大家都会不禁心头一震。身为家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地球家园,通过各方面的行动,减缓旱情。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从抗旱角度来说,确实不能抓大放小,应该二者兼顾。既要抓大,也要兼顾到小的问题。因为大的问题主要是重点工程,重点工程解决它是重点的控制性的方面的问题,但是小的又兼顾到面上,千家万户的,老百姓的,解决生活用水,生产的一些必要的补充水源的用水,它是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说,五小工程,也就是说小塘坝,小水窖,小水井等等这些小型的工程,对千家万户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都涉及到他们切身的利益,而且在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很大。

关键还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投入力度,现在我们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欠帐太多了,抗旱是面的概念,点多面广量大,所以光靠政府的一点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发动社会各个方面。我们不仅要补充水源,还要节约水源,必要的宣传循环用水和不随意用水,使大部分人民都投入到内,这样,在缓解旱灾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久而久之,旱灾一定会渐渐离我们远去。

在灾害中,除自然灾害外,还有一些人为的灾害。比如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其中,火灾时最常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好,就会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我们平时在任何地方,也应注意周围的防火安全,以免发生火灾。

在还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资源,一些灾害也就会离我们远去。

2.自然灾害知识

地震

冰雹/view/8582.htm

海啸/view/9425.htm

飓风/view/7004.htm

龙卷风/view/3945.htm

泥石流/view/7135.htm

3.60条有关自然灾害的地理知识

防震避震小知识1.地震来时要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待晃动停止后再迅速撤离到楼下的空旷地带。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注意高空坠物。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户内防雷要点1、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2、在雷雨交加时,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家电防雷最好把室内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话插头。

3、雷电天气时,居民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 4、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沐浴者。

特别提醒您注意的是:在选购住房时,应要求开发商出具商品房防雷装置设施的证明,以免给以后居住埋下隐患。户外避雷十大方法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

雷电大作时,人们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雷避雨,如万不得已,则需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体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体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应双脚并拢,逃离现场。防汛知识1、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

那么怎样测定降雨量的大小呢?气象工作人员在地面观测场露天放置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金属圆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时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

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2、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3、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 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民间又称“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灾害中还易发生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4、洪水过后,怎样预防疾病流行:(1)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病及蚊蝇滋生;(2)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

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 5、上学或放学路上发生道路受阻怎么办:(1)洪水冲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拦腰切断并有急流通过,此时,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绝对不能强行通过;(2)当山区道路由于山体滑坡堆积阻塞时,应绕道上山,由滑坡面的上部通过是比较安全的;(3)当洪。

4.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知识~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做好防风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 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热带低压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防风状态,建议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撤离;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建议中小学停课; 2、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停止室内大型集会,立即疏散人员; 5、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 其它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建议停业、停课(除特殊行业);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暴雨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家长、学生、学校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4、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已有上学学生和上班人员的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三、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温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对寒潮预警标准中的大风标准,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以下标准制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

5.谁知道一些自然灾害的急救常识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

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

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

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

6.常见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请简短作答

常见的自然灾害:

按其发生的内容和类型可分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各种灾害的解决措施不一,但有其共有特点: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地方防灾抗灾能力3、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制度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面临枯竭问题

各种问题解决措施也不一样,要看材料和具体的内容来写答案。比如要预防水污染和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根本不一样

7.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逃生小常识有哪些

一、灾害前兆

灾害发生前的一些迹象和征兆,可以统称为灾害发生的前兆。按照灾害前兆的感知来源,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的感觉器官所能直接觉察的前兆,另一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察觉,需要仪器测出的前兆。

(一)地震灾害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警告信号。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例如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动物在地震前大多有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委靡不振;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宏观前兆现象。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映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变化等微观前兆现象。

出现这些临震异常现象,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避险,增加躲过灾难的机会。另外,要特别警惕强烈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短期内很可能还会有较强的余震,使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建筑物再次坍塌。

(二)龙卷风灾害

龙卷云除具有积雨云的一般特征以外,在云底会出现乌黑的滚轴状云,当云底见到有漏斗云伸下来时,龙卷风就可能出现。

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躲避,也不要在汽车中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应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三)泥石流灾害

除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外,还可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以便采取快速、正确的自救方法。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都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震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四)雷击灾害

雷击是由雷雨云产生的一种强烈放电现象,电压高达1亿至10亿伏特,电流达几万安培,同时还放出大量热能,瞬间温度可达1万摄氏度以上。其能量可催毁高楼大厦,能劈开大树,击伤人畜。

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出行;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有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附近也很危险。如果雷雨天气呆在室内,必须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造成危害;把电视机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尽量停止使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和手机;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8.请你列举一些灾难自救小常识

降在背风斜坡的雪不像山脚下的雪那样堆积紧实。

在斜坡背后会形成缝隙缺口。它中能给人的感觉很硬实和安全,但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响的动静,就能使雪片发生崩落。

坚固的雪片崩落 这种情况下的雪片有一种欺骗性的坚固表面--有时走在上面能产生隆隆的声音。它经常由于大风和温度猛然下降造成。

爬山者和滑雪者的运动就像一个扳机,能使整个雪块或大量危险冰块崩落。空降雪崩 在严寒干燥的环境中,持续不断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坚固的冰面上可能会引发雪片崩落,这些粉状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

覆盖住口和鼻还有生存的机会,被淹没后吸入大量雪就会引起死亡。湿雪崩 在冰雪融化时更普遍。

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温度会持续快带升高,这使新的潮湿的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砾。

当它停下时,差不多马上会凝固,很难进行抢救。急救措施 平躺,用爬行姿势在雪崩面的底部活动,丢掉包裹、雪橇、手杖或者其他累赘,覆盖住口、鼻部分以避免把雪吞下。

休息时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试着到达表面。

扔掉你一直不能放弃的工具箱--它将在你被挖出时妨碍你抽身。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大声呼叫。

被雪掩埋时,冷静下来,让口水流出从而判断上下方,然后奋力向上挖掘--如果你还能动的话。

自然灾害常识简短50字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