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民族的知识的小常识
民族知识小常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 观点。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 是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 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民族乡民族乡是在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 政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它不是单 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 合起来的制度,所以叫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 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 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各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关于民族知识
过年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
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
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
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婚丧喜庆: 从人的一出生:--洗三、满月、抓周儿,到庆生日、婚礼、丧仪 等等,一直到死,各种庆祝活动都可以在自己的家中举行。
四合院为此提供合适的空间。 北京儿歌有:"二姑娘二,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箱子柜子我的事儿。
"这儿歌说明了要办喜事儿,要搭大棚,贴喜字儿。在大棚下招待亲朋好友。
除了丧事之外,都算喜事,就连高龄去世的丧事,还叫"老喜丧"哪。 先说办喜事的大棚, 叫喜栅,体量高大,上设可以卷放的卷窗。
四周壁的上部装玻璃窗。棚顶还可以饰以彩色的挂檐。
窗框为红色的,四角绘蝙蝠图案。 娶媳妇的用双喜字:"喜喜"。
聘闺女的用单喜字:"喜",用红纸贴金字。大门、二门的门框上贴喜联,常见的喜联如:上联是"易曰乾坤定矣";下联是"诗云钟鼓乐之",横批是"天作之合"。
上联: "吹笙堪引凤",下联:"攀桂喜乘龙",横批:"龙凤呈祥"。在大棚中 可以设宴席,招待亲友,以弥补室内空间之不足。
来贺喜的行动,在北京称为"随份子",即要赠给办喜事、办生 日等的主家一些钱,以及幛子、喜联等等。喜事的幛子以红色或粉 色、紫红色等喜庆颜色为主。
贺生日的幛心一般用"华封三祝"、"仁者有寿"等等。 办丧事的大棚称为"灵棚",灵棚与喜棚的最大区别在于一切用蓝色、白色代替红色。
玻璃窗上用蓝色寿字,挂檐用蓝色白色。 有的在宅的大门之外,在胡同中就搭起过街棚,过街牌坊。
在灵棚内有为喇嘛、和尚、道士等搭的经台。死者如是宅主或主妇,停灵在堂屋中线上,即所谓的"正寝"。
死者如是未成年人,或是姨太太之类的,灵只能停在院中,或不位于中线的房中。停灵的规矩是头南脚北。
十七八的大姑娘叨烟袋: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 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
大姑娘为什么会叼 上了大烟袋呢?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 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
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 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
到了严冬,温暖的 关东人家的炕头上, 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 身穿绿袍头戴花, 到老被人捆又扎; 勒的小脸黄又紫, 专和炭火结亲家。
在关东民间,这是大人小孩都熟悉的一条谜语(民间叫“猜闷”),而谜底就是“烟”。 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
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一一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
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 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
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子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
挖参的人。
3.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
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太多了,你具体要知道哪方面的呢?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具体介绍: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
4.有关民族常识的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5.民族常识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白 族
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
纳西族称之为“那马”
僳僳族称之为“勒墨”
白族共有人口159.4万人(1990年),其中云南有134万人,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
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
[编辑本段]民族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font color=#c60a00 size=2]僰[/font]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善于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
[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早在公元1世纪(汉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带。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3--4世纪,由于战乱,不少汉族人曾避难来到白族地区,部分与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东部迁到洱海地区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14世纪前后有不少屯军的汉族人在此地,后来也与当地白族人融合。后来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后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大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6.关于民族的常识(急)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氵万)尾、山心、巫头潭吉4个自然村。
京族以渔业为主,以农为辅,属沿海渔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
后来有一部分人自越南 涂山沿海捕鱼来到巫头岛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 多 年的历史。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
新中国成立后, 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语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
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 "、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2 0 世纪末叶创制了以拉丁字 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白族有人口1594827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
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
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保安族有人口12212 人。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保安回”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面与当地回、东乡等民族大体相同。
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很早就会冶铁的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他们制作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观,在当地各族群众中享有盛名,被称作“保安刀”。
藏族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达斡尔族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朝鲜族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 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源于古代氐羌系统。
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倮黑"。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
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 语和傣语。
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后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高山族现有人口40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
7.各少数民族知识问答
1. 我国共有几个少数民族? (55个)2. 崇明目前有几个少数民族? (31个)3.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壮族)最少的呢? (珞巴族)4. 哪个少数民族有“游牧民族”之称? (蒙古族)5.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例如回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他们有哪三大共同节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6.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 (白族)7. 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她是什么民族? (高山族)8. 荡秋千是哪个少数民族妇女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 (朝鲜族)9. 分布最广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回族)10. <<孔雀舞>>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傣族)11. 东巴文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过去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12. 到现在还保留着“吃白饭”待客习俗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景颇族)13. 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第55个少数民族的是哪个民族? (基诺族)14. 哪个民族严禁饮酒? (撒拉族)15. 饮食习惯中,特别讲究药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羌族)16. 哪个少数民族用一块木片作为邀请对方的请柬? (独龙族)17. 德昂族和傣族共同拥有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18. 我们经常看到的旗袍来源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满族)19. 那达慕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 (蒙古族)20. 哪个民族的服饰品种最多?有多少种? (苗族,130多种)21. 很多少数民族都有饮茶的习惯,但最著名的“三道茶”是哪个民族的饮茶方式? (白族)22. 哪些民族过“三月三”? (壮族,黎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瑶族,彝族,畲族)23.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阿昌族)24. 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阿昌族,德昂族)25. “花儿”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舞形式? (东乡族)26. “辣椒骨”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典型食品? (仡佬族)27. 有“射箭民族”之称的是哪个民族? (锡伯族)28. 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西兰卡普”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29. “芦笙”是哪些民族的代表乐器? (苗族,拉祜族)30. 哪个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 (蒙古族)31. 哪个民族对盐非常重视? (瑶族)32. 哪两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习惯上用汉文? (满族和回族)33. “竹筒饭”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黎族)34. 青稞酒,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藏族)35. 哪两个民族的汉语解释是“白人”? (白族和普米族)36. “东布尔”是哪个民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锡伯族)37. “萨邦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塔塔尔族)38. 长鼓舞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还愿,它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舞蹈? (瑶族)3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有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回婚节这三个家庭节日的是哪个民族? (回族)40. 在进餐之前要先念祖先几辈姓名的是哪个民族? (瑶族)41. 五色糯米饭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令食品? (壮族)42. 哪个民族的特色食品是以昆虫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 (傣族)43. 哪个民族对火很敬畏,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 (哈尼族)44. 最喜欢红色的是哪个民族? (柯尔克孜族)45. 哪个民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46. “过溜索”是哪个民族的传统交通工具? (僳僳族)47. 竹筒茶和酸茶是哪个民族所特有的饮料? (布朗族)48. 传统的曲棍球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达斡尔族)49. 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是哪个民族独有的纪念活动? (毛南族)50. “复活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俄罗斯族)51. 被誉为“森林之舟”的驯鹿曾是哪个民族唯一的交通工具? (鄂温克族)52. 中国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 (云南)53.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54. 土族和土家族是同一个少数民族吗? (不是)。
8.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
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太多了,你具体要知道哪方面的呢?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具体介绍: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