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宋濂字号朝人

2022-08-02 综合 86阅读 投稿:绝情

1.有关宋濂的文学常识

宋濂生于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

他一生刻copy 宋濂像,出自《晩笑堂竹荘画传》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bai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du礼聘,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本欲杀zhi戮,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

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后谥文宪。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一般认为宋濂於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导致此祸。

明初明惠帝的忠臣,学者方孝孺,少时dao即师从宋濂。

2.送东阳马生序之本文是一篇什么序作者宋濂字号明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

马生,马君则,国子监太学生。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 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 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

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 之辞。

本文即属此类。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

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 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 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3.明史宋濂转 翻译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

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

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

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及叶仪为《五经》师。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

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

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太祖御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濂曰:“《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

已,论赏赉,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

太祖悉称善。乙巳三月,乞归省。

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孝友敬恭、进德修业。

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

服除,召还。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

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明年二月,儒士欧阳佑等采故元元统以后事迹还朝,仍命濂等续修,六越月再成,赐金帛。

是月,以失朝参,降编修。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

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

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

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

《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皇从子文正得罪,濂曰:“文正固当死,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

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帝称善者良久。

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

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顷之御西庑,诸大臣皆在,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

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

问三代历数及封疆广狭,既备陈之,复曰:“三代治天下以仁义,故多历年所。”又问:“三代以上,所读何书?”对曰:“上古载籍未立,人不专讲诵。

君人者兼治教之责,率以躬行,则众自化。”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六年七月迁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赞善大夫。命与詹同、乐韶凤修日历,又与吴伯宗等修宝训。

九月定散官资阶,给濂中顺大夫,欲任以政事。辞曰:“臣无他长,待罪禁近足矣。”

帝益重之。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

帝得舆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因历历举陈,随事进说,甚有规益。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

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每燕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濂不能饮,帝尝强之至三觞,行不成步。

帝大欢乐。御制《楚辞》一章,命词臣赋《醉学士诗》。

又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又诏太子赐濂良马,复为制《白马歌》一章,亦命侍臣和焉。

其宠待如此。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

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

濂顿首谢。又明年,来朝。

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士大夫造门乞。

4.送东阳马生序 的文学常识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从刊》本).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序”是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话说这篇文章学过但素早就忘了。

..汗颜。

这是我找的一些资料 希望能帮到你吧 如若满意 还望采纳 谢谢。

一文学常识宋濂字号朝人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