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文学常识

2022-11-29 综合 86阅读 投稿:若迈风

1.《论语》文学常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

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语》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

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

《论语》的作者中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

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作品赏析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

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2.急需《论语》十则的文学常识

论语》,曾经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先世宋国贵族,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教化。但是他鄙视“学稼”,因材施教。少年时家境衰落,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臣臣、父父、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50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教育家,由孔子的弟子编纂、终不再任。孔子(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教育家。

在政治上,维护奴隶制秩序,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字仲尼。后罢官,主张“君君,认为“未知生,著名学者七十二人,焉知死”,对殷周以来迷信鬼神的活动采取存疑态度,提出了不少很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名丘、“学圃”,主张“有教无类”,名丘,字仲尼、政治家、子子”,鲁国人。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论语》六则 《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荷 丈人》

1,摄行相事,还整理《诗》《书》。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看不起劳动人民。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相传弟子有三千。在世界观上,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

3.孔子的资料论语六则

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说:通假字,通“悦”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4)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7)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曰:说,说道。 (9)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0)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 (11)不:不是。

(1)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12)自:从。 (13)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罚础窜飞诃读撮嫂郸讥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

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了”。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4.孔子的资料论语六则

孔丘(前55l~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现在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两三个字为篇名。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各章基本上是独立的,没有结构上的关系。课文的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则见于《学而》篇,第二、三则见于《为政》篇,第四则见于《公冶长》篇,第五、六则见于《述而》篇。《论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孔丘和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孔子。内容如下:孔子语录 论语六则[原文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5.《论语》六则

1.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2.孔子说“要论贤德,当论颜回。他只靠一箪食,一瓢饮而活,住在简陋的地方,就连别人都为他担忧。

但他自己却不管别人的看法依然快活。要论贤德,当论颜回” 3.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4.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5.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6.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

他一犯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会仰望着(敬仰)他。”。

6.论语六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_^望采纳。

7.论语六则的古文七要素是什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有两种说法:

1.复习

2.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

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

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

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

“说”通“悦”,喜悦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弟子、朋党

“人”是别人的意思

孔子说:“学习而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复习知识,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所为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本句的意思有两种说法:

1.温习旧的知识,再学习新的知识

2.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

我们更偏向于第二种,但中学教材中或不作注释以防争议,或解释成第一种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有两种说法:

1.惘然无所得

2.被欺骗

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用例我们认为第二种解释更正确,以前的中学教材解释成第一种,现在的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殆”有三种说法:

1.精神疲殆

2.迷惑

3.危险

在论语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后两种解释,根据对偶词的词义相近的规律,我们判断应为第二种解释,旧教材解释成第一种,是根据一些古人的注解做出的判断,没有依据,新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被欺骗;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迷惑。”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是以”就是“因此”,“凭借这个”的意思,意译为所以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借什么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把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因此被称为‘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识”念做zhi4,记住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读音仍有残留,如博闻强识,标识中的“识”都念zhi4,不念shi2

“厌”不是讨厌的意思,同“餍”,本义吃饱,引申出满足的意思

“何有”是上古汉语的固定用法,是“何有其难”的意思,就教材解释成哪里有,说这是孔子的谦辞,其实是孔子的自负之语

孔子说:“默默的记住,学习又不满足于已经学会的知识,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是虚数,表示很多,不一定就是三个

“其不善而改之”的前面承前省一个“择”字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其中好的地方并且仿效它;选择其中不好的地方并且改正自己身上与他相同的毛病。”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六则文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