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识误区

2022-09-26 综合 86阅读 投稿:想自由

1.七大被误解的医学常识

你知道吗,我们每天从电视、报纸里了解到的“科学常识”有很多都是错误的,而且这些错误一错就是几十年。

近期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由美国雷根斯特赖夫研究院助理教授阿伦?卡罗尔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雷切尔?维雷曼撰写的一份报告,为公众澄清了在日常生活中七大被误解的医学常识。 误区一:每天至少喝八杯水 “日饮八杯水”的说法在一直很流行,而且被公众普遍接受。

这种观点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当时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每一个成年人适当的日饮水量约为2.5升,具体的标准以食物摄入量计算(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男性的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约为2500卡),即每卡路里对应1毫升水,其中食物中的含水量也应计算在内。不知何故,人们在传播这个观点时,却把后半部分给省略掉了,因此“日饮8杯水”就变成了生活常识。

另一个产生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弗雷德里克?斯特尔,他曾经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情况下,鼓励“人们每天至少要喝6到8杯水,其中可以是咖啡、牛奶、茶、汽水甚至是啤酒等”。事实上,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显示,每日饮水的摄入量基本能在正常饮食中达到平衡。

过多饮水只能给身体造成负担,还能引发水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误区二:只有10%的大脑被利用 这个“人类的大脑只有10%被开发出来”的说法,恐怕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被广泛引用于人脑潜能开发的种种理论中。

尽管今天脑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可是这个观点依旧根深蒂固。在大量的文献记载中,只有加拿大脑科学家巴里?贝叶斯坦,曾经提供过一个关于大脑器官使用率的详细数据,但这个数据样本也不能为 “10%”的说法提供支持证据。

另一个“10%”则被传源自爱因斯坦,但是至今也没有发现一纸文书能证明爱因斯坦真正说过或者写过这个观点。 事实上,根据对大脑的研究显示,人类对大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10%。

比如在对大脑受损病人的观测发现:任何位置的大脑受损都会对大脑产生显著的、持久的,神经性、植物性、行为性的影响。而大量的大脑扫描数据显示,大脑中没有任何区域是完全“静止”的。

大脑中的许多功能都是高度“区域自制”的,不同的人体行为会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此外,探针检测的脑研究已经证明并没有90%的所谓“未被开发”区域,即使在分子层面的研究上也发现,没有任何脑神经细胞是完全“不工作”的。

误区三:人死后头发和指甲会继续生长 这个观点恐怕来自人们的想象力,很可能是来自某些文学作品。记得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作者雷马克就曾经描述过死去的朋友被埋葬后,指甲在墓穴里疯长成螺旋般卷起的情景。

用美国人类学家威廉姆?马普的话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绝对没有发生过。”不过这种说法的产生基于一种生物现象。

就像马普和众多皮肤学家所解释的:死亡会造成皮肤脱水,干燥会让皮肤收缩,并造成头发和指甲变长的错觉。因为人们判断头发和指甲长度是按照人体为参照的,当人体脱水时其体积会变小。

而参照物缩小后,头发和指甲在视觉上自然会产生变长的错觉。事实上,头发和指甲的生长受到生命体内荷尔蒙等其他激素的控制,人死后,体内不可能维持适合头发和指甲生长的激素水平。

误区四:毛发越刮长得越黑越粗 这又是一个普遍共识。事实上,科学家早已证实了这是一条讹传。

早在1928年,一项医学实验就证明了剃须前后毛发生长的速度和粗细并没有受到影响。无论是剃须、剪发还是其他除去体毛的行为,剔除的都是一部分已经死亡的毛发,只有在皮肤下面的毛囊才是有活性的部分。

我们之所以总有“新长出来的头发和胡子又黑又硬”的错觉,同样是种错觉。那些新长出来的毛发因为没有长发发尾较细的部分的作对比,所以看上去好像变粗了。

误区五:在昏暗灯光下看书有损视力 这个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因为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而且昏暗环境必须让眼睛加倍聚焦,加上眨眼次数减少后,容易造成眼睛的干涩,尤其是还有可能形成斜视。但是尽管如此,这些症状并不持久,短暂休息就可恢复,因此它们还不能对眼睛的视力造成影响。

在通过对大量患者的研究后,眼科专家已经证实,在昏暗灯光下阅读,会产生显著的眼疲劳特征,但这种特征是短暂的,不会对视力功能有持久影响。甚至在对若干眼症患者的观测中也发现,昏暗阅读只会造成短暂的眼部紧张状况,停止阅读后,症状会马上消失。

其实,不难想象,早在电灯发明以前,人类一直是在烛光、煤油灯等昏暗的照明设备下阅读的,当时并没有产生大量近视眼人群。今天,近视眼人数的增加恐怕还是与人们阅读时间的长短和频繁程度有关。

误区六:吃火鸡令人昏昏欲睡 火鸡含有色氨酸,而色氨酸在科学上被认为是容易引起困倦和疲惫的物质,色氨酸也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助眠药物。所以吃火鸡令人犯困的结论由此而来。

事实上,火鸡中的色氨酸含量并不比其他食物显著。火鸡、碎牛肉中色氨酸的含量十分接近(每115克中含有350毫克),而其他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中,比如鸡肉、奶酪等的色氨。

2.医学误区都有那些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人类的通俗文化有着神秘和半真实的一面,而半真实的通俗文化中多数是无害的,比如医学界长期认为的一些日常生活医学常识常被人们信奉为医疗保健的“金条玉律”,但经过时间的证实它们很可能是不正确的。上周,《英国医学杂志》撰文指出,目前研究人员列举了人们所“共识”的七大医学误区,比如:人每天至少应当喝8杯水保持健康;人死亡之后指甲和头发仍在生长等。

第一误区:人死亡之后手指甲和头发仍在生长?

事实真相:起初许多医生都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经过深入分析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维瑞曼博士指出,人死亡之后,身体的皮肤会干瘪,皮肤组织尤其是皮肤会收缩。因此当皮肤干瘪时指甲就会显得更加突出,同样当皮肤收缩时,头发显得更加长,失去营养补给的发根使头发变得蓬松许多。

第二误区:你应当每天至少喝8杯水?

事实真相:印地安那州大学小儿科医师雷切尔•维瑞曼博士说,“目前没有医学证据表明人们每天必须需要喝这么多水!”

维瑞曼认为,这种观点可能起源于1945年营养协会的建议——人们每天应当摄入8杯(相当于64盎司)液体。多年之后,8杯液体的建议逐渐变成了8杯水。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水果和蔬菜也含有大量的液体水,因此如果每天必须喝8杯水,这样的液体摄入量就有些超标了。

第三误区:我们只使用了大脑了10%?

事实真相: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正电子断层(PET)扫描和其他成像研究表明:大脑没有静止睡眠区域,甚至单独的神经或细胞也没有非活动区域。这项最新研究揭示,脑细胞化学处理进程的新陈代谢研究显示大脑中没有非机能区域。

美国印地安那州大学医学院小儿科副教授亚伦•卡罗尔博士称,关于“人类大脑只使用了10%”的说法源于20世纪初,这种观点的起因可能是鼓励人们进行自我修养提高,激发大脑的完全潜力。

第四误区:经常刮体毛会使其长得更快、更粗、更黑?

事实真相:1928年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对比剃体毛和未剃体毛的皮肤区域体毛的生长速度,结果显示未剃体毛的皮肤区域毛发不黑也不浓密,同时生长速度也不快。

近期的多项研究证实,当体毛被剃去后,其生长顶端是较粗的毛发根部,继续生长时看起来就比较粗。而体毛后期发育是否浓黑主要取决于阳光的照射程度。

第五误区:在昏暗灯光下看书有损视力?

事实真相:研究人员未发现在昏暗灯光下看书能够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但这将导致眼部疲劳和暂时性视力下降,当充分休息之后这种视觉疲劳就可缓解。

第六误区:吃火鸡能使人昏昏欲睡?

事实真相:在研究中,卡罗尔和维瑞曼起初对这种观点犹豫不决,他们的确在火鸡肉中发现一种能够诱导睡意的物质色胺酸,但是火鸡肉中色胺酸含量并不高,不超过鸡肉和牛肉。很可能是由于火鸡是节日的大餐,每次人们食用时都会尽快享受,吃得会多一些,同时吃火鸡还喝酒,更加促成了睡意朦胧。

第七误区:手机信号对医院设备有干扰影响?

事实真相:在一项真实的研究中,手机对4%的设备产生干扰影响,但是手机辐射干扰仅在3英尺范围之内。今年在75间手术室进行了300项测试,结果显示手机并未对医院设备有干扰作用。但相反,当医生在手术时接听手机很容易导致手术中的失误。

3.常见卫生小误区有哪些内容呢

常见卫生小误区的内容如下: 1.毛巾挂在浴室里。

毛巾最好不要挂在浴室里,用后,及时拧干,晾晒于通风干燥处,避免潮湿造成细菌滋生。 2.马桶旁边习惯性放置一个纸篓,只会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

对难以用水冲掉的卫生用品,可自备小的方便袋,随时带出卫生间丢弃。 3.把卫生间当成储物间,将拖把、脸盆、换洗衣物、消毒剂等都放在卫生间里。

其实,高温潮湿环境,最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常用的卫生用品最好随用随放置,或者放在通风的专用储存柜内。 要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就要勤打扫,不留死角,保持清洁。

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餐具消毒可采取高温蒸汽消毒或在沸水中煮20~30分钟。

日用品可以通过太阳紫外线照射消毒。

4.日常生活医学小常识

牙齿变白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怎么戒烟

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怎么醒酒

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怎样除去口臭

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嗓子哑了怎么办

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牛皮癣

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牙痛绝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5.医学常识中老年抑郁症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只是情绪冋题,不是疾病。

老李近一个月以来总感到心情不好,烦躁不安,没什么高兴时候, 以前爱看报纸,爱听京剧,这些日子也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说话, 不想活动,总想一个人独处,吃不香,睡不好,体重也掉了十多斤。 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可家里人觉得这只是情绪方面的小问题, 还没到病的份儿上。

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情绪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续到一 定时间,就可能是抑郁症,就不应该认为是通常的情绪不好,而应 该以抑郁症来对待。误区二:老伴去世,悲伤过度,不是得了抑郁症。

赵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她一直无法从悲伤中摆脱出来, 心里非常难受,常想起这么多年来,夫妻互相陪伴,恩恩爱爱,如 今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形影孤单。 她整日以泪洗面,半年多时间心情一直好不起来,看见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子女们专门来陪她,她也 觉得心烦,不愿出门,整日唉声叹气,有时甚至想死。

大家都觉得这是亲人去世的正常反应,根本不是病。亲人去世后,亲属(居丧者)一定非常痛苦,情绪行为也一定 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

居丧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 亲属经常向周围人诉说悲伤的心情,会有轻微的负罪感,如认为自 己没有照顾好死者,会有轻微的体重减轻与睡眠紊乱,但在2个月 内严重症状会消失,居丧者会试图重返工作和社会活动,如尽量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或去工作,居丧者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摆脱悲痛情绪,1年内情绪逐渐平稳。 而居丧者患的抑郁症是一种 异常的悲痛反应,与居丧反应有多方面不同,抑郁症患者会有强烈的负罪感,认为自己有罪,会有强烈的无价值感,认为自己活得毫 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这些严重的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 与社会活动,这种异常的情绪可持续1年以上。

因此,切不可把抑 郁症当成正常的居丧反应。误区三: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

老郭以前在单位当局长,一呼百应,非常风光,今年到年龄退 休了。回家后总觉得不适应,家里没什么大事让自己拍板,老伴也 不听自己的,半年都过去了,老刘高兴的时候一直很少,总觉得特别没意思,不想说话不想动,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周围人都说老郭只是适应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性格不够开朗,不是得了病。遇到不如意的生活事件,医学上称作不良生活事件或负性生活 事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 郁、焦虑的情绪。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很快度过这一时期,接受现实,正确面对以后生活;性格不开朗、心理素质差的人则可 能出现持续较长时期的抑郁、焦虑情绪。

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得了抑郁症,是根据前面所述的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不管有无重大刺激, 不管是什么性格类型,只要严重到一定程度,满足标准,就诊断为 抑郁症,就应该进行抗抑郁治疗。当然,抑郁症与性格、与生活事件有密切联系,性格不开朗,不乐观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后, 更容易得抑郁症。

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前常有家庭矛盾、经济纠 纷、身患重病等诱发因素。特别是在离、退休后,由于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助、自卑等不良心理, 很容易患抑郁症。

误区四:只是身体不好,没有精神问题。老张这几个月来,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心慌气短,胸口发闷,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全家都担心老张得什么病了,陪 老张多次到各大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最后,精神科大夫诊断为抑郁症,家里人都不解:这明明是身体上的毛病,怎么是抑郁症?有些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往往主诉最多的是躯体的各种不适, 到多家大医院各个科室反复检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因。

其实,在这些躯体不适下常掩盖着患者内心抑郁的体验。遇到这种排除躯体疾病后的患者,经过专科医生的仔细询问,能发现患者内 心存在着无愉快感、无兴趣、精力缺乏等抑郁体验。

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作隐匿性抑郁。经过抗抑郁治疗后,躯体不适将缓解。

误区五:也就说说,不会真的自杀。 老徐得了抑郁症,医生一再叮嘱家属,老徐有自杀观念,要严 加防范,最好住院治疗。

可家里人觉得没那么严重,认为老徐也就 说说,不会真去自杀,家里人多陪着就行。结果,当天晚上,老徐趁家人熟睡后,把一瓶地西泮都给吃了。

幸亏老伴及时发现,送到 医院经过抢救后才脱险。 事后,家人都后悔自己没有重视,差点出事。

抑郁症患者长期心情低落,愉快感丧失,觉得自己没用了,没 有希望了,生不如死,经常出现自杀观念,自杀企图,甚至有自杀 行为。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抑郁症患者一旦下决心自杀,意志更加坚定,行为更加隐蔽,自杀的发生率更高。

因此,抑郁症患者 只要有自杀观念,就必须严加护理,千万不可忽视。

6.医学小常识

一、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

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

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

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四、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

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

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

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五、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

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

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

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亮警报:只要窒息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六、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

急救办法: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 绝对禁止: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

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亮警报:只要中毒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七、头部“遇袭”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为了“牺牲品”。

急救办法: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

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医院,一刻也不能耽搁。 绝对禁止:不要让伤者一个人入睡。

在被砸伤的24小时之内,一定要有人陪伴伤者,如果伤者入睡,那么每三个小时就要叫醒伤者一次,并让伤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伤者没有昏迷,没有颅内伤,比如脑震荡。 亮警报:当伤者出现惊厥、头晕、呕吐、恶心。

7.医学小常识

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三型,轻型: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

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

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如发生煤气中毒,主要采取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

立刻拨打120,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毫升,加维生素c500~1000毫克。轻、中型病人可连用2天,每天1~2次,不仅能补充能量,而且有脱水之功,早期应用可预防或减轻脑水肿。

医学常识误区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