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考文学常识
标签: 文艺, 常识写清楚些_ _ 机、器。 回答:3 人气:53 提问时间:2008-11-30 12:21答案内容简介《文艺常识》一书,是真诚献给报考艺术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片管理、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影视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考生的一部考前参考用书。根据多年来考生对此类读物的迫切需求,经全体编创人员齐心协力,为考生们编写整理了这本书。其中包括:文艺基础知识、电影、电视、文学、戏剧、戏曲、美术、舞蹈、音乐及其他知识等,共几百个条目具体内容的概述。
作者认为,高等艺术院校的育人方式应起始于入学考试阶段。《文艺常识》无论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考前参考,还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这部分功能性的教育与服务工作,都将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拓展学科发展。事实上,类似“小百科”性质的工具书,包括中小学生读物有许多,但却不能满足艺术类院校考生集中阅读、复习和迅速补充知识的需求。
在《文艺常识》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相关的工具书,从条目的选择到内容的撰写,都尽量考虑到考生在中学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宽泛性,向考生提供容量适度的考前知识准备,使考生在文艺知识领域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与补充。本书在部分条目名称的确定和内容的编写上与相关工具书也存在不同之处。比如,以电影、文学和美术部分中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就使得篇幅更为浓缩也更具有实用性。对于概念性条目内容的撰写,依据近20年来社会发展和文艺观念的演进,尽可能注入较新的理论观点,努力展现条目内容的现代理论内涵和意义。
2. 艺考文学常识
标签: 文艺, 常识写清楚些_ _ 机、器。 回答:3 人气:53 提问时间:2008-11-30 12:21答案内容简介《文艺常识》一书,是真诚献给报考艺术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片管理、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影视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考生的一部考前参考用书。根据多年来考生对此类读物的迫切需求,经全体编创人员齐心协力,为考生们编写整理了这本书。其中包括:文艺基础知识、电影、电视、文学、戏剧、戏曲、美术、舞蹈、音乐及其他知识等,共几百个条目具体内容的概述。
作者认为,高等艺术院校的育人方式应起始于入学考试阶段。《文艺常识》无论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考前参考,还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这部分功能性的教育与服务工作,都将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拓展学科发展。事实上,类似“小百科”性质的工具书,包括中小学生读物有许多,但却不能满足艺术类院校考生集中阅读、复习和迅速补充知识的需求。
在《文艺常识》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相关的工具书,从条目的选择到内容的撰写,都尽量考虑到考生在中学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宽泛性,向考生提供容量适度的考前知识准备,使考生在文艺知识领域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与补充。本书在部分条目名称的确定和内容的编写上与相关工具书也存在不同之处。比如,以电影、文学和美术部分中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就使得篇幅更为浓缩也更具有实用性。对于概念性条目内容的撰写,依据近20年来社会发展和文艺观念的演进,尽可能注入较新的理论观点,努力展现条目内容的现代理论内涵和意义。
3. 艺考文学常识
艺考文学常识
作者作品:
1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
、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
(
老苏
)
、苏轼
(
大苏
)
、苏辙
(
小苏
)
4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
女词人
)
5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
、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
主义风格。
7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
孟
子被称为“亚圣”
两人并称为“孔孟”
8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
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
有著名的“三吏”
:
《潼关吏》
、
《石壕吏》
、
《新安吏》
;
“三别”
:
《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10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又称《太史公书》
)
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
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有:
12
本纪、
30
世家、
70
列传、
10
表、
8
书,共
130
篇。
11
、
“四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12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
、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
“志”是记叙,
“异”是奇怪的事情。
14
、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f
ǔ
)
15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4. 艺考文艺常识都考写什么
标签: 文艺, 常识写清楚些_ _ 机、器。 回答:3 人气:53 提问时间:2008-11-30 12:21答案内容简介《文艺常识》一书,是真诚献给报考艺术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片管理、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影视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考生的一部考前参考用书。根据多年来考生对此类读物的迫切需求,经全体编创人员齐心协力,为考生们编写整理了这本书。其中包括:文艺基础知识、电影、电视、文学、戏剧、戏曲、美术、舞蹈、音乐及其他知识等,共几百个条目具体内容的概述。
作者认为,高等艺术院校的育人方式应起始于入学考试阶段。《文艺常识》无论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考前参考,还是作用于文艺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这部分功能性的教育与服务工作,都将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拓展学科发展。事实上,类似“小百科”性质的工具书,包括中小学生读物有许多,但却不能满足艺术类院校考生集中阅读、复习和迅速补充知识的需求。
在《文艺常识》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相关的工具书,从条目的选择到内容的撰写,都尽量考虑到考生在中学所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宽泛性,向考生提供容量适度的考前知识准备,使考生在文艺知识领域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与补充。本书在部分条目名称的确定和内容的编写上与相关工具书也存在不同之处。比如,以电影、文学和美术部分中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就使得篇幅更为浓缩也更具有实用性。对于概念性条目内容的撰写,依据近20年来社会发展和文艺观念的演进,尽可能注入较新的理论观点,努力展现条目内容的现代理论内涵和意义。
5. 什么是文化艺术常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中国——戏曲,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 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1) 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代表作 《窦娥冤》 《救风尘》 《单刀会》 、、。 (2)郑光祖:字德辉,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代表作《倩女离魂》 。 (3)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详。
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
代表作《汉宫 秋》 (4)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梧桐雨》 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 (1)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 12~14 世纪 200 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 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 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 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
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 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 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剧作: 《张协状元》 (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戏剧本) 《荆钗记》 《刘知远白兔记》 《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合称“四大 南戏” ,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 《琵琶记》 (南戏发展的顶峰) (2)昆曲:昆曲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 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 昆曲 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 系统。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原名“昆山腔” ,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 ,现又被 称为“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 击乐俱备) 。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 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
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该剧种于 2001 年 5 月 18 日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重要剧作:王世贞《鸣凤记》 汤显祖《牡丹亭》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沈璟的《义侠记》 高濂的《玉簪记》 孔尚任的《桃花扇》 洪升的《长生殿》 2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及其艺术成就 (1)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 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 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 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
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 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 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2) 《牡丹亭》作者:汤显祖。
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 、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 (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 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 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 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 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 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牡 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 处。
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3) 《长生殿》作者:洪升 5 、李渔及其戏剧理论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 、剧, 《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在戏剧构造方面,李渔提出的重要原则有:“立主脑”,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 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 “脱窠臼”,即题材内容应摆脱陈套,追求新奇,重视创意; “密针线”, 即紧密情节结构, 前后照应, 使全剧成为浑然一体; “减头绪”, 即删削“旁 见侧出之情”,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
这些论点,都能切合戏剧艺术的特性,且简明实用。 在戏剧语言方面, 李渔反对用书面文学的标准来衡量, 认为必须首先从适合舞台演出来考虑, 所以剧作家应“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者”,使之顺口而动听。
具体的要求有“贵显 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大体是既要明言直说,不故作姿态,炫耀 博雅,又要生动有趣,见出机锋和性灵,并切合剧中人物各各不同的心理和口吻。他对以前 剧作普遍存在的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