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文常识

2022-12-19 综合 86阅读 投稿:离不开

1. 南京历史文化,人文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平原,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宁镇丘陵山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长江越境而过。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充足。

南京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40多种。其中,铁硫储量占全省40%左右,锶储量和品位居东南亚之首。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江宁的汤山温泉、江浦的汤泉、浦口的珍珠泉等矿泉尤为闻名。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壮丽秀美,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可见南京美景胜境之一斑。

今天的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一座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全国四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大商埠。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1949年4月24日晨解放军先遣部队直奔“总统府”,把红旗插在了门楼上,建立了人民政权。

2. 求有关南京文化的知识,急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于春秋时代。

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于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

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南京的历史名称极多(依照时间顺序): 例如:金陵邑、建康、建业、江宁、集庆、上元、南京。

因为地理环境的伏势,历代南京皆为军事或商业重镇,甚至是为首都。所以宫殿遗址极多。

(1)冶城:吴王夫差所建。 (2)越城:越王勾践灭吴,建越城,算是最早的古城。

(3)金陵邑:楚灭越,建「金陵邑」。 (4)漍东吴建业城:就是前的「金陵邑」。

(5)东晋;南朝改名「建康」。 (6)隋代南唐又改「江宁城」。

(7)明代改名「南京」-相对于「北京」,朱元璋改建重修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 黄帝 - 属江南。

唐虞夏商 - 属扬州。 周 - 为吴国,吴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战国 - 初为吴国,后为越所灭,范蠡筑城于长干(今名越城),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都郡。 秦 - 改为秣陵县,又置丹阳江乘二县,均属鄣郡。

西楚 - 项羽称霸,地属西楚。 西汉 - 先后属楚国、荆国、吴国,景帝时属江都。

武帝元朔初析江都为丹阳、湖熟、秣陵三侯国。 元狩元年后属丹阳郡。

为扬州刺史治理,隶县有秣陵、江乘、丹阳、湖熟。 东汉 - 因袭西汉,存湖熟侯国置丹阳,分扬州置吴郡,置建业。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翌年城石头,改为建业。二十六年徙丹阳郡,治建业。

三国吴 - 自武昌徙都建业,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封孙楷为丹阳侯,复改建业为秣陵县。

东晋 - 元帝渡江建都于此,改建业为建康,改丹阳太守为尹,以江宁为琅琊国,东平兰陵等郡,属南徐州。成帝时置淮南郡,属扬州。

南北朝 - 宋建都于此,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湖熟并隶丹阳尹。 齐因宋旧。

梁武帝于秣陵置同夏县,改南琅琊为琅琊郡,置丹阳尹及南丹阳郡。陈文帝天嘉五年,罢南丹阳郡。

宣帝太建十年立建兴郡,属扬州。 隋 - 废丹阳郡,于石头置蒋州,依汉置太守。

江宁县属蒋州。大业初改蒋州,后名丹阳郡。

扬州初治蒋州,后以江都为扬州。 唐 - 高祖武德二年,置扬洲东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H江宁、搮水二县置扬州,析置丹阳、安业二县。

更江宁曰归化。六年并安业入归化,又更归化曰金陵。

七年平辅公佑,更名蒋州,置金陵县,废东南道行台为扬州大都督府。九年废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阳隶宣州。

五代 - 吴天佑十二年杨吴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义二年改都督府为金陵府。

太和五年杨溥建都于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为齐国,封李升为齐王,又二年禅位给升,都金陵者四年。

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遂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宋 - 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为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又曰: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于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诏改建康府,绍兴七年驻跸,置留守。」 建康 - 是孙吴及东晋建都之处,龙蟠虎踞,北枕长江,东有钟山,南有秦淮,西有凤凰台,行势险要。

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战略据点,又是南宋行都,管辖一路军民财刑赋重任大员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军事以及经济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开省,大德元年,益都新军万户府自宁国移镇建康路。 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 -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金陵遂为留都。

清 - 顺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设经略招抚内院大学士。 四年改经略招抚为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

总督治所及江宁府治皆在此。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等府州。

康熙三年改总督,专辖江南省,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复改总督,辖江南、江西二省。

乾隆二十五年,复设江苏布政使司于江宁府。

3. 有关南京的人文历史资料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属南阳市,位于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南连邓州,西邻淅川、西峡,北依嵩县、南召。地形呈南北条状,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54公里,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全县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和8个居民委员会,38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万人。

县城邮编474350 区号0377

历史沿革

内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县名源于秦代析县。

据旧志记载,西周时建郦国,春秋为楚之郦邑,战国归秦,属商鞅封地,秦设郦县,属南阳郡。汉沿秦制。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县治今西峡县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同属南阳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 956年),废菊潭入内乡,时内乡县辖今内乡、西峡两县境域。元初(公元1265年),县治所由西峡口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同时,淅川、博山两县并入内乡,内乡兼有今内乡、西峡、淅川三县境地,为内乡县面积最大的时期。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复置淅川县。清沿旧制。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8年5月4日内乡解放,分其西境新置西峡县。1949年元月20日,撤销西峡县并入内乡,同年12月15日再建西峡县,内乡建置沿袭至今。

曾造就和培养了春秋政治家范蠡、明代政治家柴升、清代理学家王检心和著名农学家、中国农科院院长陈凤桐及全国劳动模范著名农民小麦育种专家龚文生等一批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

文化旅游 得天独厚

被称为“ 内乡县衙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的内乡县衙为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县级衙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总督府、山西霍州署合称“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已开通了国际旅游专线;生态旅游示范区宝天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天然物种宝库”,不仅蕴藏着29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和华南虎、金钱豹、金雕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且它的自然景观也堪称鬼斧神工、雄奇瑰丽;内乡出土的巨型恐龙蛋巢化石为世界所罕见,300平方公里的恐龙蛋化石保护区被科学家称为“中国的白垩纪公园”;天然溶洞天心洞内,观音送子、七仙下凡、八仙过海等景点栩栩如生,被称为“中原奇观”,五龙潭、七星潭、狄青洞、黄龙洞、哑女泉、石堂山、春秋城、文庙大成殿、菊潭公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遍布全县,茶庵仰韶文化遗址、邓窑遗址,石堂山道教遗址、圣朵寺塔等标志着内乡历史的悠久和辉煌,令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爱好者留连忘返。

内乡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自然景观颇丰:

1 闻名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清代县衙。

2 举世瞩目的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恐龙蛋化石群。

3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4 省文物保护单位元代文庙大成殿。

5 省文物保护单位明代菊潭公园。

6 豫西南最大的天然溶洞天心洞、狄青洞、桃花源、七星潭等自然景观。

4. 南京有那些人文景观呢

『风土人情』 [人文景观]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

孔子自古被人们尊称“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

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之后,于1937年遭侵华日军焚烧而严重损毁。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

如今的夫子庙已焕然一新,再展辉煌。 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1991年被国家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一带秦淮河洗尽前朝污泥浊水,千年夫子庙辉兼历代古貌新姿。”

这里南京夫子庙重建的思乐亭石柱上镌刻的一幅楹联,它把秦淮河的清姿丽质和夫子庙的建设新貌含蓄而充分地展示出来,给游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遐思。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夫子的庙宇,又称文宣王庙,简称文庙。

它已作为古城金陵的秦淮名胜而蜚声中外,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夫子庙始建于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迭经沧桑,几番兴废,经现政府连年拨款兴修重建,使夫子庙以大成殿为主体的既有明清风格,又有庙市街景合一特色的古建筑群拔地而地。

5. 有关南京的人文历史资料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

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

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南京的历史名称极多(依照时间顺序): 例如:金陵邑、建康、建业、江宁、集庆、上元、南京。

因为地理环境的伏势,历代南京皆为军事或商业重镇,甚至是为首都。所以宫殿遗址极多。

(1)冶城:吴王夫差所建。 (2)越城:越王勾践灭吴,建越城,算是最早的古城。

(3)金陵邑:楚灭越,建「金陵邑」。 (4)漍东吴建业城:就是前的「金陵邑」。

(5)东晋;南朝改名「建康」。 (6)隋代南唐又改「江宁城」。

(7)明代改名「南京」-相对於「北京」,朱元璋改建重修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 黄帝 - 属江南。

唐虞夏商 - 属扬州。 周 - 为吴国,吴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战国 - 初为吴国,后为越所灭,范蠡筑城於长干(今名越城),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都郡。 秦 - 改为秣陵县,又置丹阳江乘二县,均属鄣郡。

西楚 - 项羽称霸,地属西楚。 西汉 - 先后属楚国、荆国、吴国,景帝时属江都。

武帝元朔初析江都为丹阳、湖熟、秣陵三侯国。 元狩元年后属丹阳郡。

为扬州刺史治理,隶县有秣陵、江乘、丹阳、湖熟。 东汉 - 因袭西汉,存湖熟侯国置丹阳,分扬州置吴郡,置建业。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翌年城石头,改为建业。二十六年徙丹阳郡,治建业。

三国吴 - 自武昌徙都建业,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封孙楷为丹阳侯,复改建业为秣陵县。

东晋 - 元帝渡江建都於此,改建业为建康,改丹阳太守为尹,以江宁为琅琊国,东平兰陵等郡,属南徐州。成帝时置淮南郡,属扬州。

南北朝 - 宋建都於此,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湖熟并隶丹阳尹。齐因宋旧。

梁武帝於秣陵置同夏县,改南琅琊为琅琊郡,置丹阳尹及南丹阳郡。陈文帝天嘉五年,罢南丹阳郡。

宣帝太建十年立建兴郡,属扬州。 隋 - 废丹阳郡,於石头置蒋州,依汉置太守。

江宁县属蒋州。大业初改蒋州,后名丹阳郡。

扬州初治蒋州,后以江都为扬州。 唐 - 高祖武德二年,置扬洲东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H江宁、搮水二县置扬州,析置丹阳、安业二县。

更江宁曰归化。六年并安业入归化,又更归化曰金陵。

七年平辅公佑,更名蒋州,置金陵县,废东南道行台为扬州大都督府。九年废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阳隶宣州。

五代 - 吴天佑十二年杨吴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义二年改都督府为金陵府。

太和五年杨溥建都於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为齐国,封李升为齐王,又二年禅位给升,都金陵者四年。

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遂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宋 - 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为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又曰: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於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诏改建康府,绍兴七年驻跸,置留守。」 建康 - 是孙吴及东晋建都之处,龙蟠虎踞,北枕长江,东有钟山,南有秦淮,西有凤凰台,行势险要。

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战略据点,又是南宋行都,管辖一路军民财刑赋重任大员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军事以及经济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开省,大德元年,益都新军万户府自宁国移镇建康路。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 -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金陵遂为留都。

清 - 顺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设经略招抚内院大学士。四年改经略招抚为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

总督治所及江宁府治皆在此。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等府州。

康熙三年改总督,专辖江南省,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复改总督,辖江南、江西二省。

乾隆二十五年,复设江苏布政使司於江宁府。

6. 怎样快速了解南京

秦淮河景区

秦淮风光带地处南京城南,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居民、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 秦淮风光带以内秦淮河为轴线,夫子庙为中心,具有明清风格、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秦淮风光带。1990年它被选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和民俗于一体。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华的地区,十里秦淮两岸是贵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隋唐之后,一度冷落。明清又再度繁华,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为江南佳丽之地。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叙述。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千百年来,秦淮河哺育着古城南京,“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夫子庙附近的河房是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许多名胜古迹、历史掌故、风流韵 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是我国四大小吃群之一。夫子庙地区茶楼饭店,街边小吃,满目皆是,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夫子庙地区有七家点心庙制作的,因其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经专家鉴定南京秦淮区风味小吃研究会于1987年9月正式命名这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为“秦淮八绝”现推荐给广大游客。

“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

“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

“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 ;

“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

“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

“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

“七绝”为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

“八绝”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7. 南京风土民情知识

“地名映射了人类历史的过去和现在,是鲜活而且广泛的文化符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城市特殊的文化行为。仅从‘南京十佳老地名’中,我们就可以品味出六种不同风格的南京。”昨天上午,在第22期“市民学堂”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六朝文化研究专家胡阿祥,以“南京十佳老地名”(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为例,和市民一起品味老地名中蕴含的南京历史、文化和风俗。

乌衣巷:历史沧桑的南京

“南京历史的一大特点是兴衰起伏非常明显”,胡阿祥说,得名于孙吴时代的乌衣巷,最能反映南京的这种历史沧桑。六朝时期,乌衣巷和朱雀桥非常繁华。隋朝统一全国后,拆毁六朝宫殿,把这里变成农田。到唐朝时,已经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了。“刘禹锡的《乌衣巷》,用野草开花点缀朱雀桥的荒芜,夕阳余晖映照乌衣巷的凄惶,写尽了南京的历史沧桑。”

龙蟠里、虎踞关:地理形胜的南京

龙蟠里、虎踞关得名于诸葛亮说过的“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也”。胡阿祥说,在冷兵器时代,南京北面、西面有长江天堑,北面还有幕府山,南面有秦淮河,东面有紫金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山环水抱之地,封建王朝建都的风水宝地。南京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地理形胜成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可以说,龙蟠里和虎踞关这两个老地名把南京的地理形势表现得非常精确,是南京地理形胜的象征。”

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性情浪漫的南京

“南京是一个充满了故事的城市,故事里蕴含感情的城市。”胡阿祥说,桃叶渡这个老地名反映了南京的浪漫,长干里体现了南京的纯情,莫愁路展现了南京人有愁不要愁的心态。

桃叶渡因东晋王献之迎送爱妾桃叶而得名。王献之还为桃叶写下了《桃叶歌》,把这种“绿叶红花”、“无风婀娜”变成才子佳人的文化符号,离愁别绪的象征,反映了南京沧桑历史下的浪漫。得名于范蠡筑越城的长干里,李白为之留下了自己最柔情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崔颢则在《长干曲》中描写了秦淮河船家生活的漂泊之感、离愁别恨。加上旧时南京有“长干折柳”的习俗,长干里体现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般的纯情和长干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得名于莫愁女的莫愁路,则表现了南京人化愁为不愁的心态,是南京不断被毁不断重建的一种写照。

夫子庙:市井百态的南京

“夫子庙集大雅、大俗于一体,是最能体现南京市井百态的老地名。”胡阿祥说,夫子庙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官学所在地,可称之大雅;但夫子庙又是什么都有,是最生活化的南京。夫子庙是南京老地名的集中代表区,这里有南京的历史、故事、风俗、歌谣等,走在夫子庙,南京的历史感觉和文化体验就扑面而来。

成贤街:人文雅致的南京

胡阿祥说,六朝时,成贤街是皇家贡院所在地。明朝时,是国子监所在地。当时,国子监是最高学府,人们认为学子入国子监读书,会入仕为官成为贤人,故名成贤街。可以说,成贤街弥漫着浓浓学风、书香,是最能展现南京厚重、平静氛围的地方,是人文雅致南京的象征。

朝天宫、孝陵卫:历史上京都大气的南京

“朝天宫、孝陵卫都与朱元璋有关,只有在京都才能有,它们体现了南京历史上作为京都的大气。”胡阿祥说,朱元璋是平民皇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将士大都出身贫寒,不懂礼仪。朱元璋称帝后,建立朝天宫,派儒生教演他们朝见天子礼仪。孝陵卫是守护孝陵“卫”(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的所在地。明朝确定了南京的城市规模,奠定了南京的历史地位。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