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文化常识

2022-05-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未了情

1.关于冬至的知识20条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2.和冬至有关的文化

12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是我国农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也称“冬节”、“长至节”、“亚岁节”等。

史籍中的冬至 据史籍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发现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同时根据“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将这一天称之为“冬至”,成为二十四节气中制订最早的一个,并被古人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等人合撰的《晋书》中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官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的记载,并有“献袜履之仪”,表示迎福绵长。

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中更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记叙,这足以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古时的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因而古人在冬至这一天都要举行庆贺仪式。

周朝时,冬至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因而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大礼仪,并于《周礼》中定下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俗称“祭天”。 时至汉代,冬至被列为“冬节”,官府要放假并举行祝贺仪式,名为“贺冬”。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东汉大尚书崔寔所著的农业著作《四民月令》中也记叙云: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南朝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中则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看来,汉代时冬至之日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代,“冬至”与“岁首”并重,成为民间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还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因而冬至这天更加热闹。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中明确记载:“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

妇人小儿服饰华炫,谓之像过年”,同时还记述:“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宋代文学家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也记载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之时,人们对冬至更加重视,这天皆袭古俗,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到祠堂祭祀祖先,并向长寿年长者祝福,《江阴县志》记载:嘉靖年间的冬至之日,民间皆“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皇帝这天仍按旧制要举行贺冬祭天大典,大小官员着吉服放假三天。

明代散文家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中就详细记曰:“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特别是明成祖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后,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一直是皇帝贺冬祭天的地方。

古韵里的冬至 冬至既然是自古以来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自然也会引得无数文人雅士诗兴大发,以独特的感触吟咏之。现如今,友人相聚于冬至日之时,也会谈论起关于冬至的文化,而冬至古诗词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赏读间使人感受到冬至的文化韵味。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朝中为官时,面对宫中欢度冬至之景,有感而发,作有《小至》一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全诗情景交融,将宫女冬至之日绣花添线、吹琴娱乐的场面再现于读者眼前,同时展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美景,通读全诗,无异于欣赏一美丽的画卷,可以体味到作者当时的欢快心情。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一年冬至,在外为官的他只身来到吉祥寺,周围景色令其诗兴大发,信手拈来《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一诗:“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雅致。而与其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朱淑真作有另一《冬至》诗:“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冬至节的喜庆热闹:击乐声声,阳气回升,葵影移动,寒梅花开。

而在大诗人陆游的眼中,冬至却显得寂静清贫,这一点在他的《辛酉冬至》一诗中可以看出:“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古代诗人描写冬至的诗虽然比比皆是,但在民间流传最广、最通俗易懂的恐怕就是《九九歌》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是说,从“冬至”之日起,冬天算正式到来,“九九歌”就是根据人们根据对寒冷的感觉表现出气候的变化。

待“九九加一九”之时,冬天就算过完,春天真正到来了。 舌尖上的冬至 冬至节作为民俗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便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但因地域不同,所以风俗各异。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

3.关于冬至的知识20条

原发布者:李鹏亚

冬至的知识【篇一:知识竞赛题目】知识竞赛题库1、清明节起始于我国的哪个朝代(b)a、商b、周c、秦d、唐2、下列哪个不是我国清明节的其他称呼(b)a、鬼节b、亡人节c、扫墓节d、冥节3、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ab)a、清明b、冬至c、夏至d、谷雨4、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时第几个节气(c)a、第三个b、第四个c、第五个d、第六个5、清明节亦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古代又称(b)a、寒食节b、踏青节c、鬼节d、祭祀节6、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柳在人们心中有(d)的功用a、装饰b、挽留c、报春d、辟邪7、清明有(c)年历史a、500多b、1000多c、2000多d、3000多8、清明节不能吃凉食(错)9、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对)10、清明节现在是法定节日(对)11、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清明扫墓(对)12、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4月5日)清明节属于阴历还是阳历还是阴阳历?(阳历)13、时年八节指的是哪八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节除夕)14、风筝在古代叫什么?(纸鸢)15、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是(寒食节)16、(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张择端宋代)18、请列举至少三项与清明节有关的我国的风俗体育活动?(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植树,蹴鞠,打马球)19、清明节的食品有哪些?(答对两个即可)

4.关于冬至的知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5.冬至习俗

冬至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有些地方还要冬至祭祖。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有一个故事。相传汉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其中有两个部族首领分别姓浑和屯,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把它们叫做“馄饨”,然后恨恨地全部吃掉。

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希望早点把他们消灭。因为做馄饨最初是在冬至这一天,于是就流行冬至吃馄饨。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时,当时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一个叫周密的人说,杭州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

6.冬至有什么传统习俗

冬至有什么传统习俗?好像昨天就是冬至日。

这冬至到了,意味着这冬天就正式来临了。在中国古代,冬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明间一般会有这么一些习俗:1、拜天祭祖:从周代起,冬至这一天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祭祖,即便是最贫穷的人家,都会拿出平时的积蓄来添置新衣,准备祭祀用品。

2、传统饮食:冬至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等。3、冬至养生: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所以女性和老人家尤其要注意这一天防寒保暖,同时也可以在晚间泡脚,适量进补,吃些养肝护肝食物比如菠菜、芹菜和猪肝等。

7.冬至的民俗有哪些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

在二十2113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5261,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4102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做冬至圆时1653,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

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内最后只剩两粒,表示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表示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还容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8.冬至有哪些民俗活动 冬至的传统饮食

冬至南方沿海一带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

冬至的传统饮食有:烧腊与姜饭、年糕、饺子、羊肉汤、糯米饭、冬至团(汤圆)等食物。1、烧腊与姜饭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2、年糕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3、饺子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4、羊肉汤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

5、糯米饭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6、冬至团(汤圆)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

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9.冬至节气有哪些知识要知道

节气地位: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汉代前未见冬至过节日风俗的文字记载。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节盛于唐宋。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而冬至才被称为“小年”。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冬至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