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有关南京文化的知识,急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
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
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南京的历史名称极多(依照时间顺序): 例如:金陵邑、建康、建业、江宁、集庆、上元、南京。
因为地理环境的伏势,历代南京皆为军事或商业重镇,甚至是为首都。所以宫殿遗址极多。
(1)冶城:吴王夫差所建。 (2)越城:越王勾践灭吴,建越城,算是最早的古城。
(3)金陵邑:楚灭越,建「金陵邑」。 (4)漍东吴建业城:就是前的「金陵邑」。
(5)东晋;南朝改名「建康」。 (6)隋代南唐又改「江宁城」。
(7)明代改名「南京」-相对於「北京」,朱元璋改建重修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 黄帝 - 属江南。
唐虞夏商 - 属扬州。 周 - 为吴国,吴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战国 - 初为吴国,后为越所灭,范蠡筑城於长干(今名越城),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都郡。 秦 - 改为秣陵县,又置丹阳江乘二县,均属鄣郡。
西楚 - 项羽称霸,地属西楚。 西汉 - 先后属楚国、荆国、吴国,景帝时属江都。
武帝元朔初析江都为丹阳、湖熟、秣陵三侯国。 元狩元年后属丹阳郡。
为扬州刺史治理,隶县有秣陵、江乘、丹阳、湖熟。 东汉 - 因袭西汉,存湖熟侯国置丹阳,分扬州置吴郡,置建业。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翌年城石头,改为建业。二十六年徙丹阳郡,治建业。
三国吴 - 自武昌徙都建业,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封孙楷为丹阳侯,复改建业为秣陵县。
东晋 - 元帝渡江建都於此,改建业为建康,改丹阳太守为尹,以江宁为琅琊国,东平兰陵等郡,属南徐州。成帝时置淮南郡,属扬州。
南北朝 - 宋建都於此,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湖熟并隶丹阳尹。齐因宋旧。
梁武帝於秣陵置同夏县,改南琅琊为琅琊郡,置丹阳尹及南丹阳郡。陈文帝天嘉五年,罢南丹阳郡。
宣帝太建十年立建兴郡,属扬州。 隋 - 废丹阳郡,於石头置蒋州,依汉置太守。
江宁县属蒋州。大业初改蒋州,后名丹阳郡。
扬州初治蒋州,后以江都为扬州。 唐 - 高祖武德二年,置扬洲东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H江宁、搮水二县置扬州,析置丹阳、安业二县。
更江宁曰归化。六年并安业入归化,又更归化曰金陵。
七年平辅公佑,更名蒋州,置金陵县,废东南道行台为扬州大都督府。九年废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阳隶宣州。
五代 - 吴天佑十二年杨吴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义二年改都督府为金陵府。
太和五年杨溥建都於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为齐国,封李升为齐王,又二年禅位给升,都金陵者四年。
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遂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宋 - 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为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又曰: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於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诏改建康府,绍兴七年驻跸,置留守。」 建康 - 是孙吴及东晋建都之处,龙蟠虎踞,北枕长江,东有钟山,南有秦淮,西有凤凰台,行势险要。
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战略据点,又是南宋行都,管辖一路军民财刑赋重任大员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军事以及经济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开省,大德元年,益都新军万户府自宁国移镇建康路。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 -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金陵遂为留都。
清 - 顺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设经略招抚内院大学士。四年改经略招抚为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
总督治所及江宁府治皆在此。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等府州。
康熙三年改总督,专辖江南省,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复改总督,辖江南、江西二省。
乾隆二十五年,复设江苏布政使司於江宁府。
2.关于南京的知识
1927年(民国16年)中华民国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别市。
1929年(民国18年)6月1日置首都特别市。1930年(民国19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
1931年,根据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1937年(民国26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国民政府西迁陪都重庆;1946年(民国3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9年4月21日,中国共产党军队进攻国民党反动派中心南京,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又转迁台北。
3.南京风土民情知识
“地名映射了人类历史的过去和现在,是鲜活而且广泛的文化符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城市特殊的文化行为。仅从‘南京十佳老地名’中,我们就可以品味出六种不同风格的南京。”昨天上午,在第22期“市民学堂”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六朝文化研究专家胡阿祥,以“南京十佳老地名”(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为例,和市民一起品味老地名中蕴含的南京历史、文化和风俗。
乌衣巷:历史沧桑的南京
“南京历史的一大特点是兴衰起伏非常明显”,胡阿祥说,得名于孙吴时代的乌衣巷,最能反映南京的这种历史沧桑。六朝时期,乌衣巷和朱雀桥非常繁华。隋朝统一全国后,拆毁六朝宫殿,把这里变成农田。到唐朝时,已经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了。“刘禹锡的《乌衣巷》,用野草开花点缀朱雀桥的荒芜,夕阳余晖映照乌衣巷的凄惶,写尽了南京的历史沧桑。”
龙蟠里、虎踞关:地理形胜的南京
龙蟠里、虎踞关得名于诸葛亮说过的“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也”。胡阿祥说,在冷兵器时代,南京北面、西面有长江天堑,北面还有幕府山,南面有秦淮河,东面有紫金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山环水抱之地,封建王朝建都的风水宝地。南京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地理形胜成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可以说,龙蟠里和虎踞关这两个老地名把南京的地理形势表现得非常精确,是南京地理形胜的象征。”
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性情浪漫的南京
“南京是一个充满了故事的城市,故事里蕴含感情的城市。”胡阿祥说,桃叶渡这个老地名反映了南京的浪漫,长干里体现了南京的纯情,莫愁路展现了南京人有愁不要愁的心态。
桃叶渡因东晋王献之迎送爱妾桃叶而得名。王献之还为桃叶写下了《桃叶歌》,把这种“绿叶红花”、“无风婀娜”变成才子佳人的文化符号,离愁别绪的象征,反映了南京沧桑历史下的浪漫。得名于范蠡筑越城的长干里,李白为之留下了自己最柔情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崔颢则在《长干曲》中描写了秦淮河船家生活的漂泊之感、离愁别恨。加上旧时南京有“长干折柳”的习俗,长干里体现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般的纯情和长干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得名于莫愁女的莫愁路,则表现了南京人化愁为不愁的心态,是南京不断被毁不断重建的一种写照。
夫子庙:市井百态的南京
“夫子庙集大雅、大俗于一体,是最能体现南京市井百态的老地名。”胡阿祥说,夫子庙供奉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官学所在地,可称之大雅;但夫子庙又是什么都有,是最生活化的南京。夫子庙是南京老地名的集中代表区,这里有南京的历史、故事、风俗、歌谣等,走在夫子庙,南京的历史感觉和文化体验就扑面而来。
成贤街:人文雅致的南京
胡阿祥说,六朝时,成贤街是皇家贡院所在地。明朝时,是国子监所在地。当时,国子监是最高学府,人们认为学子入国子监读书,会入仕为官成为贤人,故名成贤街。可以说,成贤街弥漫着浓浓学风、书香,是最能展现南京厚重、平静氛围的地方,是人文雅致南京的象征。
朝天宫、孝陵卫:历史上京都大气的南京
“朝天宫、孝陵卫都与朱元璋有关,只有在京都才能有,它们体现了南京历史上作为京都的大气。”胡阿祥说,朱元璋是平民皇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将士大都出身贫寒,不懂礼仪。朱元璋称帝后,建立朝天宫,派儒生教演他们朝见天子礼仪。孝陵卫是守护孝陵“卫”(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的所在地。明朝确定了南京的城市规模,奠定了南京的历史地位。
4.关于南京有趣的历史知识
民国时候,简称京的是南京,所谓的京沪铁路指的是南京到上海的这一段,现在不仅改成沪宁铁路,而且宁还只能排在沪的后面,难怪南京人对此不爽呢。
民国时候,北京简称平,因为连北京这个名字都被改成了“北平”,平津战役、平绥铁路、平汉铁路的平都是北京。
南京的简称宁来源于南京的一个古代称谓“江宁”。江宁现在只是南京一个郊区的名字,但宁却被用来代指整个南京。
公元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南京与北京的称谓转换的历史着实有趣。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曾经的元大都被改为北平,意为北方平定,降为一般州府;到了永乐朝,朱棣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但南边的京城又不敢轻易废弃,于是制定了两京,北京又称顺天府,南京称为应天府。这是继唐代的东西二京之后,中国再次出现两京制局面。不过,两京只是在理论上同等重要,而人们通常更愿意叫北京为京师。
清朝定都北京,南京被改为江宁,意为江南安宁。江宁虽为两江总督驻地,但政治地位与明朝相比,自然是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北京作为唯一的都城,连“北”字也去掉了,直接称为京城、京师。(沈阳只是陪都,所以清朝不是两京制)(另外,《南京条约》其实是《江宁条约》,后来才改为现在的名字)
接下来到了民国。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从上海乘专车来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府就设在清代的两江总督署内,今遗址犹存。其后,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军阀统治以后,1927年至1949年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又再度建都于南京。北京(京师)改为北平。
南京的民国首都没作几年,就被日本鬼子蹂躏和占领;八年之后“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又三年之后,南京被解放,从首都变成直辖市,再变成江苏省省会。
北平在日本侵华时期,曾经被日本人定为未来的支那的首都,这个使命由伟大的GCD完成。1949年,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应该感谢新中国,南京没有被改为江宁,仍然保留了“京”字。虽然现在南京的地位连清朝时期的江宁都不如,虽然现在北京的“京”字已经完全遮盖住了“北”字的含义。
5.从古到今有关南京历史知识
【六朝古都】
211年,孙权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6.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简介
1、四书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五经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3、六艺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4、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5、灯谜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56631灯谜”一称。
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
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7.寻找关于南京城市文化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建设现代化城市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同样一个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精神培育和提升,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繁荣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文化形象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最重要因素。
南京是座文化历史名城,当我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后,南京与国内的其他文化名城一样都面临着一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如何保护与协调历史的延伸,如何再造南京城市文化形象成为当今关注热点。 一、南京的历史文化遗存与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 南京是一个绝对的六朝古都或称十朝都会,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遇难同胞纪念馆、南唐二陵、廖正恺墓、谭彦恺墓……十里秦淮,桨声灯影;黛瓦青砖马头墙,文人雅士商贾潮……古都南京、文化南京、历史南京,这些概念就是南京在世人心中的深刻印象。
从90年代初开始,南京几个“三年大变样”,城市最具性格的一些民俗建筑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到毁坏,许多文化的习俗与民风离开了那些古老建筑和群落很快消失,而它们在高楼中只能变成新的畸形儿,或叫文化“祥林嫂”反复宣讲着那过去的故事。 其次,从深层次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从全国或是全省层面而言,南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实力远远落在其他城市的后面,与她的政治与历史地位很不相适应,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南京人开始反思,发现南京人在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就是: 1、“重工轻商、重文轻商、重官轻商”的价值取向。
南京人长于办实业、搞制造,但对经营、流通则远没有浙江等地百姓擅长。南京人尊师重教,豪爽直白,但往往倾向于政界向往与官场追求,忽视市场实现,同时民间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思想,这是南京科教优势不能充分转化成发展优势的一个重要文化因素。
2、小富即安、守土恋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十里秦淮、金粉之地,鱼米之乡的独特条件会淡化人们的忧患意识,削弱人们的进取精神,养成人们守土恋家的心理,缺少闯荡天下的勇气和动力。
二、文化形象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必然选择来源:( ) - 再造南京城市文化形象浅见_天涯无垠_新浪博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同样一个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精神培育和提升,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繁荣持续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纵观国内外的知名城市,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丰富的人才等共性因素之外,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着各自独立的个性,特别是良好的人文环境,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文化氛围,构成了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是城市品位与形象的核心要素。
进入新世纪,城市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
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最根本是人的现代化。文化的作用就是引导、规范、激励和提升人的行为方式和精神境界,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成为凝聚和激励城市各阶层群体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增强城市各阶层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支配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速度。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如: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 GDP 约五分之一,其音像制品出口超过航空航天业.成为全美第一大出口贸易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 40 %以上的份额;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 600 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 5 %: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超过农业、交通、通讯及信息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表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十分引人瞩目的新兴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自身也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一种经济活动。
所以,文化是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形象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再造南京城市文化形象与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观念转变 任何一种优秀人文精神的传承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总需要与时俱进来防止消退弱化。
而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媒体的发达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极其快速、高效,让整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所以,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科学的传承基础上,再造南京城市文化形象显得十分必要。
同时,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举措宣传南京的城市文化形。
8.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 ..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文学常识大全(2)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
9.历史文学常识
1.西安,先后有周,秦,汉,新,前赵,前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 2.北京,作为都城共有近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燕国的国都,叫蓟城,辽时为陪都,金,元,明,清各代都正式建国都于北京. 3.开封.有战国的魏,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等朝代. 4.洛阳.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在此建都. 5.南京.南京作为帝都从221年孙吴近都秣陵始,继之有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在此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