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常识简介全集

2022-01-1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夜慬凉

1.介绍美国的一些历史或文化常识

美国 [United States]正式名称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联邦共和国。领土包括美洲大陆中纬度地区48个连成一片的州、北美洲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州,以及太平洋中部的岛州夏威夷。

面积:(包括五大湖)9,529,063平方千米。人口:约286,067,000(2001)。

首都:华盛顿特区。人口包括白人、非洲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亚洲人、太平洋岛民、美洲印第安人(美洲土著)、爱斯基摩人及阿留申人。

语言:英语(主要语言)、西班牙语。宗教:新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货币:美元。地形由山脉、平原、低地和沙漠构成。

山脉包括阿巴拉契亚山脉、欧扎克山、落基山脉、喀斯喀特山脉和内华达山脉。最低点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死谷。

最高点是阿拉斯加山脉的麦金利山,而在美国本土,最高点则是惠特尼山。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系、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和格兰德河。

五大湖、大盐湖和奥基乔比湖为几个最大的湖。美国是世界某些矿产的主要生产国,包括铜、银、锌、金、煤、石油和天然气;也是食品的主要输出国。

制造业包括钢铁产品、化学制品、电子产品和纺织品。其他重要行业为旅游业、奶制品业、畜牧业、渔业和木材加工业。

美国是两院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数千年以前已有一些美洲印第安人定居在这块领土,他们可能是来自亚洲。16世纪欧洲人来此探险和定居,开始取代印第安人。

第一个欧洲人永久居民点是由西班牙人于1565年在佛罗里达州建立的圣奥古斯丁,后来英国人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1607)、马萨诸塞州普里茅斯(1620)、马里兰州(1634)和宾夕法尼亚州(1681)建立定居点。在卡罗来纳被授予英国贵族一年后,1664年英国人从荷兰人手中夺走纽约、新泽西和德拉瓦。

英国人于1763年击败法国人(参阅法英北美殖民地争夺战[French and Indian War]),在政治上控制了13个殖民地。英国殖民政策引起的政治动乱,以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和《独立宣言》(1776)而告结束。

美国在《邦联条例》(1781)下首次组织起来,终于通过宪法(1787)成为联邦共和国。随后确认了西至密西西比河的美国疆界,但并不包括西班牙的属地佛罗里达。

通过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美国从法国人手中购得的土地使美国领土几乎增加一倍。美国在1812年战争中与英国开战,1819年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佛罗里达。

1830年通过立法手段将美洲印第安人迁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19世纪中叶开始向西部扩张,特别是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以后(参阅淘金热[gold rush])。

美国在墨西哥战争(1846~1848)中取得的胜利,使后来的7个州(包括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的部分或全部领土并入美国。1846年美国与英国签订条约确立其西北部疆界,在1853年加兹登购地中又获得亚利桑那州南部的土地。

后来南方蓄奴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自由的工业与农业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使美国分裂,爆发了南北战争(1861~1865,参阅美国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第十三条宪法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重建时期(1865~1877)以后,美国经历了快速发展、都市化、工业开发和欧洲移民。1877年美国准许把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土地分给个别部落成员,致使大片土地落入白人手中。

到19世纪末,美国的外贸得到发展并获得海外领土,包括阿拉斯加、中途岛、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波多黎各、关岛、威克岛、美属萨摩亚、巴拿马运河区和维尔京群岛。1917~1918年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0年给予妇女选举权;1924年给予美洲印第安人公民权。1929年的股市崩溃导致大萧条。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1941-12-07)之后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1945-08-06),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1945-08-09),导致这场战争结束,并使美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

美国参与了欧洲和日本的战后重建工作,但却陷入与苏联长达40年的冷战对抗。美国参加了朝鲜战争。

1952年给予波多黎各自治地位。1954年宣布在美国学校中实行的种族隔离违反了美国宪法。

1959年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成为美国的两个州。1964年国会通过《民权法》,并授权全面干预越南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至末期美国国内各地发生骚乱,包括种族暴乱和反战示威。1969年美国完成首次人类登陆月球。

1973年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在波斯湾战争(1991)中,美国领导联军攻打伊拉克。

1992年派兵到索马里救援饥民。1995年和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空袭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军队。

1998年W.J.克林顿总统成为第二个要被美国众议院弹劾的总统;1999年他被参议院宣布无罪。1999年巴拿马运河的管理移交给了巴拿马。

2000年G.W.布什成为1888年以来尽管获得的选票略低于对手A.戈尔,但仍被总统选举团选为总统的第一人。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的攻击摧毁了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的部分建筑以后,美国以藏匿并拒绝引渡此次恐怖活动的策划嫌疑本·拉登为由,派兵向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发动进攻。

迷惘的一代 Lost Genera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年,并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声誉的一批美国作家。更广。

2.英国历史及其简介

英国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大不列颠岛上在35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5世纪中期,大批的日尔曼人由北欧入侵大不列颠,成为现今英格兰人的祖先。而当时的克尔特人一部分逃进西部和北部山区,另一部分逃往爱尔兰,他们就是今天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祖先。

公元6世纪基督教开始传入大不列颠。在十五世纪中叶,英国贵族为争夺王位打了一场30年的“玫瑰”内战。

结果,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取胜。“都铎王朝”由此建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成了交战国。由于英国人民的反德情绪,英王乔治五世于1919年下令,将具有德国色彩的“汉诺威王朝”改名为“温莎王朝”。

十八世纪中叶,由于政治、经济及技术方面逐渐成熟,英国兴起了一场产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各种机器的使用,到十九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发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大量搜刮别国财富。

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制的地域遍及欧、亚、美、非、澳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美、德等国的崛起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英国逐渐失去优势。

后来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创伤,大英帝国国力日渐衰落。原属本土的爱尔兰岛,其南部的26个郡在1921年脱离联合王国,海外殖民地也在二战后纷纷宣告独立。

大英帝国逐渐演变成一个组织松散的英联邦。

3.英国文学史简介

英国文学主要分五个阶段:上古及中世纪的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以及现代时期。

1、英国文学史中,上古时期大概是始于公园450年,止于1066年,即诺曼底征服的那一年,主要分为宗教诗和世俗诗,圣经和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的典型。文艺复新时期,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是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人文主义是其精神所在。

2、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从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798年的浪漫主义时期为止,前期英国动荡不安,后期国力发展,英国的十八世纪,是启蒙主义时代,提倡秩序,理性,法制。3、浪漫主义时期是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开始到1832年司各特的死截止,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主要强调人权。

4、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6到1901,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国家相对繁荣稳定,国权逐步向中产阶级转移,道德和常理成为时代主题。5、现代时期,由于资产阶级垄断,矛盾激化,加上一战和二战的损失,日不落帝国国力下降,哲学思想涌现。

流派繁多,代表人物有萧伯纳,叶芝,艾略特,劳伦斯,乔伊斯等。扩展资料:16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

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一如在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

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接著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意、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有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国文学。

4.英国简介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英语: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于西欧并具有海外领地的主权国家,英国为世界七大国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

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

该国总面积达94,060平方英里(243,600平方千米),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欧洲第3名。 国旗: 皇徽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

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

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

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地理位置: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

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20],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

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许多以前英联邦的移民前来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强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

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2016年英国脱离欧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间接影响全球经济,所以并未得到多数国家支持。英国国君已于2018年6月26日签署《退出欧盟法案》(European Union (Withdrawal) Act 2018),根据该法案,英国将在2019年3月29日23时退出欧盟。

5.英国历史的简介

1. 从原始社会性到罗马征服时期的奴隶社会 公元前3000—2000年间,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比利亚人(Lberians)大都居住在爱尔兰、威尔士和英格兰西部。

公元前七世纪,凯尔特人分批从欧洲大陆的莱因河(Rhine)区移居前来后,和伊利亚人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当时这些人还处在原始公社阶段,主要以畜牧、农业为主。

公元 前55---54年,罗马大将军凯撒(Caesar)曾两次侵入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征服了不列颠,把它改成罗马和一个行省。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近四百年之久,史称“罗马征服”(Roman Conquest)时期。但是罗马并没有占领不列颠全部,而仅仅是英格兰的大部分。

罗马征服者在其 占领地区修筑不少军用公路,其中有些公路一直保存到现在。他们修造了城堡和要塞,有些后来发展成为城镇。

他们建立了庄园,使用奴隶,耕种大量土地。 在罗马统治下,大多数不列颠人沧为奴隶或成为没有自由的农民。

罗马的官吏、商人和庄园主对不列颠人进行严重的剥削,征收重税,引起凯尔特人的仇恨与不断的武装起义。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是不巩固的。

到了五世纪,罗马帝国开始瓦解,对不列颠的统治也于公元410年左右随着罗马兵团的撤退而结束。 2.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 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罗马兵团撒退不久,自五世纪中叶起,中欧的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 裘特人(Jutes)和日耳曼族就渡过北海侵入不列颠。他们的入侵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

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最初建立了许多小国。到七世纪,这些小国倂为七个王国,封建制度开始形成。

这七个王国是威塞克斯(Wercia)、埃塞克斯(Essex)、色塞克斯(Sussex)、墨西亚(Mercia)、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里亚(East)和肯特(Kent)王国。在长达二百年的“七国时代(Heptarchy)”,各国互相争雄,战事频繁。

从八世纪末起,北欧的丹麦(Denes)人开始不断入侵,在将近三百年的反对丹麦人的斗争中,英格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家。公元827年,西撒克斯王国艾爱格伯特(Egbert,802---839),称英格兰王国。

后来,国王尔弗雷大帝(Alfred the Great,871---899)在和丹麦人的战争中,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抗击丹麦人的入侵。双方通过签订和约,把丹麦占领区限制在英格兰东北部的“丹麦区”,到了十世纪后半期,英王埃德加(Edgar,959---975)收复了“丹麦区”,全英格兰又告统一,但丹麦人后来又大举进犯,一度统治了全部英格兰(1017---1042)。

后来,由于丹麦王国的分裂,英格兰的丹麦王朝也结束了统治。1042年,英王后裔爱德华(Edward,1042—1066)即位,恢复了盎格鲁王朝。

盎格鲁。撒克逊人侵入后,原来的氏族制度全面崩溃。

人们从经营畜牧业发展到经营农业,社会单位是农村公社。私有制已经产生。

贵族------大土地的占有者-------也已出现。他们占有奴隶和半自由人,这些大都是被征服的凯尔特人。

到十世纪,贵族被认为是普通人的“保护者”,农民对他们逐步转入“人身依附“的地位。法律规定每一个人都要依附于一个贵族。

旧的氏族制度被新的封建制度所代替。国王是一国的领袖,其次是贵族,下面是军事贵族,再下面是自由人,最下层是依附于土地的农奴。

但是,英国在十一世世纪中期,即诺曼征服的前夕,有半数农民还保持着自由农民的地位,英国封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成是在诺曼征服以后。 2. 诺曼征服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诺曼人(Normans)原意是“北方人”(Northmen),与丹麦人属同一种族。

在九、十世纪一些丹麦人向英格兰东北部入侵时,另一些北方人 则侵入法兰西的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居留地------诺曼底(Normandy). 1066年爱德华死后无嗣。英国贵族哈罗德与诺曼底公爵威廉争取王位。

1066年9月,威廉率领大军渡过海峡,在英国南部哈斯丁杀死哈罗德,击败英军,登上英国王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征服”. 威谦一世(William,1066—1087)在征服英格兰过程中,遭到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断的抵抗,但他们的多次起义都遭到残酷的镇压。

到1071年,英格兰被完全征服。 英国在被诺曼征服后,旧的贵族大部被废除,土地被没收。

威廉把没收的土地大部分赏赐给他带来的诺曼臣子们。这些人形成了占有领地的封建主。

每一个封建主在领地内,都是一个最高统治者。封建主把领地划成若干庄园。

一个庄园内多数的居民是农奴;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在英国遂广泛建立起来。 庄园里的农奴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同。

农奴虽然要以一半的时间用自己的工具为封建主从事农业劳动,作为劳役地租,但可以有自己的份地,其收成归自己所有。此外,在农忙时节,农奴还被强迫延长服劳役天数,还要为封建主干一些杂活。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必须附属于一封建主,要向封建主纳人头税、继承捐等。为了反抗封建主的压迫和剥削,他们不断进行抗役、抗税的斗争。

封建主一般是有爵位的封建贵族,如公爵(Duke)、侯爵(Marqui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等。这些爵位都是世袭的,英国。

6.英国日常文化特点

初到异国他乡,面对陌生的环境、迥异的文化习俗、初识的朋友,有时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特别是由于中英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学生所习惯的风俗礼仪、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有可能会引起学校老师、同学或房东的不理解。以下是几点有用的建议,希望能对你尽快融入英国社会有点帮助,更多文化上的不同之处还要你自己慢慢体会,入乡随俗。

1. 语言与交流

隐私对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有无孩子、恋爱关系、个人经济状况、健康等涉及私人的话题在相互不熟识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避免。

英国人很有幽默感,有时他们在调侃的时候,可能看起来很严肃。他们善于自嘲,但绝不会对别人的遭遇幸灾乐祸。

谈正事时,喜欢直接切入主题,表达意见也不愿拐弯抹角。英国人“No”的时候,他们要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并非要讨价还价。

说话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不要用手来指着他人,因为在英国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不友好的动作,在说话的时候不要靠对方太近。

2. 风俗礼仪与生活习惯

英国人普遍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公共事业、慈善事业等都很关注。

英国人很注重礼貌修养,谈话总习惯轻声细语,很少大声喧哗。在他们眼里,高声喊叫(特别是在楼外喊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球赛中除外)。

英国人彬彬有礼,提出请求时说“Please”,接受了帮助或者服务后说“Thank you”,无论事情是多么微不足道。

先人后己的礼让行为在英国很普遍。有“女士优先”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妇女老人都是很尊重的。

英国人很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需要等待时会自觉排队。在自动提款机旁,人们会有意识地与正在使用机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离。在拥挤的地方,人们习惯尽量保持距离,避免碰撞。在自动扶梯上会自觉靠右站好,以便急于通行的人从左侧通过。

英国人平时在穿着方面比较随便,以休闲为主。但是在正式场合(商务会面或晚宴)会着相应正装。一般男士为正式西装,女士为职业装或礼服。

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应避免在晚上10点后打电话到别人家。

到英国人家中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应准备一些小礼物送给主任,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餐后应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如果一吃完就告辞是非常不礼貌的。

英国从2007年7月颁布法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你确实想吸烟,要到户外请请勿乱扔烟头。如果想在自己住宿的室内吸烟应该先整的房东和其他方可的许可。发现擅自在室内吸烟会得到警告,严重者会重罚。

英国人喜欢互赠贺卡,逢年过节,亲友生日,结婚或生病等都喜欢送贺卡恭喜或者慰问,以表心意。

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杯“go out to have a pint”,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除非有24小时营业执照,大部分英国酒吧安法律规定晚间11点即关门。

3、在餐馆和商店中

安静地吃东西并且吃完自己餐盘里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把刀叉平行放在餐盘上表明已经吃完了。如果没吃完,就把刀和叉分开成八字形放在餐盘上。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但要注意,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哪怕是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诀窍是: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指望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必须张大嘴,请用一只手遮挡它。

英国人不吃动物的头、足和内脏器官,所以他们形象地称,他们只吃动物的肉,而不吃动物。

在英国人的食物中马铃薯替代米饭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习惯用餐时吃马铃薯,不要不好意思要米饭。

在资助快餐店中,顾客在餐后应当收拾废弃物。

英国人喜欢明码标价,不喜欢讨价还价。

英国人有付小费的习惯,但不是很严格。通常在餐厅要按帐单的10%左右付,给行李员消费按每件行李50p付,给出租车四季可以按票价的10%-15%付,理发一般付2镑,饭店旅馆等帐单中不含服务费,应将10%的费用分别付给对自己有帮助的工作人员。影剧院、加油站等场所无需付小费。

补足的地方需要大家补充。

7.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收集

中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黎里中学 丁建方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已大量地渗入现代的中学英语教材和读物中,这与传统的英语教材只强调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差别较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是这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使用该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思维方式等。

通过对中西方语言文化背景的对比,了解两者的差异。因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材料中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以拓宽视野,提高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以下简略地概括一些中学英语中出现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西方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 一。

日常生活交际和风俗习惯。 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得很多,如姓名、称呼和问候之类。

在汉语中先姓后名而在英美国家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名前姓后,而且在中间还喜欢加上一个中间名。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姓的前面加上称呼语,如“Mr Smith”等,初学者应当注意。

在英语中我们会发现西方国家里对亲属的称谓很少,如“Aunt,Ancle, Cousin”等。 而在汉语中则不同,汉语把亲属间的关系分得极细,既能分别性别、大小又能分出与称者的关系。

这种差异说明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中国人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和等级观念,提倡长幼有序、尊卑分明。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小辈直呼长辈之名比比皆是,少有避讳。

家庭成员之间即使是长辈也常对小辈说“Thank you”。因为西方的一些国家追求人人平等和个人的独立意识。

在英国,熟人见面时谈论天气的话题较多如“Lovely weather,isn't it”。而在中国人们碰面时则常问“你吃了吗?”自古以来中国食风甚盛,请客吃饭司空见惯。

吃是人们谈话常见话题。英国位于大西洋北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变化不明显,但一日之内天气状况可能瞬息万变,英国人认为“在本土没有气候,只有天气”,英国的天气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鲜而有趣的话题,因而长期以来养成了谈论天气情况的习惯。

与西方人交际时应注意一些话题。譬如西方人一般不会向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提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收入或宗教信仰之类的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人的隐私,别人无权知道。

特别女性的年龄,忌讳得很。在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忌讳。

尊重女士是英国绅士的一大特点。 “Ladies and gentlemen”。

“Ladies first”等。Lady在前,体现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如果陌生人见面,介绍人一般都是先向女士引见男士,男士为女士开门、让座位、拿行李等是英国所崇尚的一种 道德风范。 当你带领客人到家作客时,英国人仅会领你到客厅或告诉你卫生间的方向而不会带客人象中国人那样到处参观,西方有一句谚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们的城堡”而在这一方面中国人则表现出自己的大度和推心置腹。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英美国家的社交习俗中坦荡直率的风格与中国人特有的谦虚谨慎很是不同。

当别人问你是否有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总是要客气一番,有时会叫人搞不清是真还是假,弄得尴尬不堪。按西方国家的习惯,你若要即要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或不要“No,thanks”,不必推来推去。

当你受到别人的称赞和夸奖时,说声“Thank you”。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那是非常得体的用语,无须谦虚。

二。历史文化、习语和典故。

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和典故习语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和对文章的理解。“Black”一词是美国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对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的黑人的称呼,甚至称黑人为“Black Slave”。

而随着黑人争取民族解放、平等、民主、自由运动的兴起,白人就借一个外来词“Negro”来称黑人。当黑人运动逐步地胜利后,黑人以“Black”而自豪。

美国著名黑人杰克逊则认为应当称美国黑人为“An American of African descent”才适当得体。 这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作为其交际工具,随时都应适应社会的需要。

历史文化是属于说这种语言的宝贵遗产,它们经常在日常交际和各种阅读材料中出现,值得倍加注意。如西方人说“He is a Shylock”,不了解情况的学生没法理解此句的含义,因为“Shylock”这一词很明显是一个人名。

而如果你知道 “Shylock”是莎翁笔下的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时,此句就很容易理解为他是一个守财奴。又如“Castle in spain”我们译为“西班牙城堡”,而其真正的含义是幻想或梦想。

就相当于汉语中的空中楼阁之类的意思。 英语习语是学英语者最为头痛的事,需逐步地和经常地积累。

“Pull one'sleg”是指开玩笑而不是拖后腿。“Child's play”是简单容易不是视同儿戏。

因为习语是该国文化在特定的场合内形成的,切不可望文生义,否则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It's Greek to me”,英国人一般都不懂希腊语,因而此句意为“我不知道”。

“Take French leave”是指用法国式的方式告别,英国人借用十七世纪法国流行的风俗习惯离开客厅时无需向主人或女主人告别,引深为不经同意和通知而做什么事情。 中西文在各自领域内由于语言文化的背景不同,便有了各自绚丽多彩。

8.英国历史简介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欧洲西北部岛国,国土由bai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du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 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她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历史时期zhi。

1. 古代不列颠

2. 中古时期

日耳曼入侵

丹麦入侵

诺曼征服

瓦特dao泰勒起义

资本原始积累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3. 近现代史

简述

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专内战初期

工业革命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属

殖民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重建

详情请看这里:/view/14065.htm#sub14065

英美文化常识简介全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