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2.关于古代文化常识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何谓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3.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习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4.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哪些
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的地区范围。
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每朝的疆域大小、政府机构和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所以,诸多原因就势必影响到历代行政区划的制定。了解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对我们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阅读古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这里要概说的历代行政区划,仅限于历代中原王朝的,不包括当时与中原王朝共存的边疆民族政权的行政区划制度。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1949年,约有两千一百多年时间,在此段时期内,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州郡时代,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约800年。
第二阶段称道路时代,经隋、唐、五代、宋、辽、金朝,约700年。第三阶段称行省时代,经元、明、清朝和民国时期,约700。
一、州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周礼》、《吕氏春秋》等书上都有关于九州的记载。传说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到禹掌权时,天下分为十二州,冀州分为并州和幽州,青州分出营州。但九州只是先秦地理学家心目中的理想的地理区划,而不是实际存在过的行政区划。
实际的州的行政区划开始于西汉。汉武帝时,全国一百多个郡国分为十三个刺史部。
汉武帝用前人想像的十一个州名来作为十一部的名称,河套地区和岭南地区命名为朔方、交趾,当时人习惯称一部为一州。西汉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
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郡、县两级,郡太守直接与中央政权联系,不必通过州一级。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到三国时就固定下来了。
这种制度后来延续了四百年左右的时间。三国魏有十二州,吴有四州,而蜀只有一州。
西晋初年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末年赠至二十一个州。南北朝时,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南北方合计有五、六十个州。
至南北朝末期,州已经增加到三百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州已经有名无实了。唐初将郡改称为州,全国共有三百几十个州,是行政区。
宋元时的州与唐时基本一致。明清时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
二、郡 秦朝的行政区分郡、县两级,以郡统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至秦末增加到四十个。一个郡管理十几个到二、三十个县。
汉朝有一百零五个郡,那时的郡比现在的省级政区要小,今天的一省大致相当于汉朝十二、三个郡,与今天的地区市相当。当时的郡大小差距很大,落后的地方郡大,发达的地方郡小。
会稽郡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隋朝取消了郡。
唐朝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三、国 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一级行政区。国的区域大致与郡相等,所以“郡国”常连称。
国的官吏由朝廷直接委派,在行政区划制度上与郡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与郡不同的是,国的赋税收入不归朝廷,而归诸侯王享受。四、道 唐朝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个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
十个道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至开元年间,在前十道中又划分出五个道,成为十五个道。
安史之乱后,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制。元明清三朝都有道的设置,但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而是省的派出机构。
当时有的道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如清朝管理苏州、松江、太仓两府一州的苏松太道,因道员驻上海,所以又称上海道。鸦片战争后,因上海租界的关系,所有外交事宜都由上海道管。
民国初年北洋时代在省县之间还保留了道,地位也相当重要。五、路 宋朝时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成为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北宋初,宋太祖、太宗厉行中央集权政策,所有的州都直属中央,在州上设置了路,分全国为十五路,后变为十八路、二十三路。路的性质是介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
宋朝的路和今天的省大致相似,如广西路、湖北路、陕西路等,与今天的省名也大致相当。六、省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
西汉称宫禁之中为“省中”,魏晋以后把设于宫禁近处的尚书、门下、中书等中央政府机构都称为省,这是省的原义。魏晋时出现了行省的的前身,名为行台、大行台或行台省。
所谓台省是指设在京都城内的中央政府,一旦发生了重大事件,需要由掌握中央政权的要臣率领部分中央政府人员离开首都到外地去处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出行在外的台省,因而便以行台或行台省为名。行省制始于元朝,它的全称叫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省或某某省。
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元朝初年,省都还不是正式的、经常性的地方行政区划,而只是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临时机构,当行中书省久驻一地之后,就不可避免地要在军国大事之外,干预到地方政务,行省由此就成了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省”便从中央政府变成了地方政府的称呼。元朝中叶以后,全国分为一个中书省直辖区和十个行中书省。
七、府 依唐代制度,大。
5.中国的古文化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地理山川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 临安、钱塘--杭州 姑苏、吴郡--苏州 淮上、江都、维扬--扬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6.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地 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官 名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纪 年 纪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季节,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
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称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
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两小时。此外,鸡鸣指早上三、四点,日出时叫旦、晨、朝,黄昏,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夕、暮、黄错,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
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
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
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
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
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
6.中国的古文化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地理山川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 临安、钱塘--杭州 姑苏、吴郡--苏州 淮上、江都、维扬--扬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6.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官名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纪年 纪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季节,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
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称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
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两小时。此外,鸡鸣指早上三、四点,日出时叫旦、晨、朝,黄昏,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夕、暮、黄错,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
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
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
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
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
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
7.中国一级行政区的古代时期
自秦朝以来,作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划,其名称经过演化,其主体名称元朝“行省”,到清朝为“省”,之后以“省”的形式固定下来。
秦朝时期直属秦朝中央政府的行政区为“郡”,秦立国之初设立“三十六郡”;郡设守(郡守,主持民政)、尉(郡尉,主持军事)、监(郡监,主持监察事务);郡守下设郡丞,作为郡守的副职。秦末增至40郡。
西汉实行郡国制,西汉初年设有60多个郡,至公元2年共103郡、国(封国);自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13“行部”,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最初称“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
东汉时期,全国分为14个一级行政区,即13州和1个西域都护府;州下辖郡、国。
三国时期,魏国13个一级行政区即1个司隶校尉和12州;吴国5个州;蜀国2个州。
西晋时期,全国分为12州。
隋朝时期。隋初实行州、县两级制。炀帝时改州为郡。 唐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唐玄宗天宝年间,在边境设十节度使。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以后,在室韦部(黑龙江上、中游和额尔古纳河两岸)设置行政机腹,任命室韦部首领为都督等官职。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在粟末地区(松花江上游_设置忽汗州,任命粟末首领大祚荣为州都督,并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此后,粟末即专称渤海。
唐开元十年(722年),封黑水(黑江龙中下游地区)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勃利州治所在乌苏里江口东岸的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在黑水地区设置黑水军。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为黑水都督府,其余各部为隶属于都督府的州。都督府辖地包括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北抵小海(今鄂霍次克海)。
唐武后长安二年(702年)设置安西部护府,辖地包括天山南路和帕米尔以西地区。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北庭都护府,辖地包括天山北路和巴尔喀什湖以西至雷翥海(今中亚咸海)的广大地区。 北宋分全国行政为二十四路,军事为三十一路;南宋分全国为十七路。路下辖府、州、军、监、县。
辽朝的一级行政区分为5道,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
金朝划分为十九路。 元朝共设12个行省(1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取代路成为第一级政区,另置其他行省和直属宣政院或朝廷直接管辖(不属行省)的其他地方。
明朝设16行省(2个直隶和14个承宣布政使司),另外有主要7个附属国。
清朝分为十八省(布政使司)、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二十五个一级行政区域,另设内蒙古等旗盟即内蒙古六盟、套西二旗和察哈尔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