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苏的文化百科常识

2021-12-05 综合 86阅读 投稿:爱太浅

1.求江苏省的代表性文化介绍

1,昆曲。

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

2,扬剧。扬剧是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戏曲剧种。

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淮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3,扬州玉雕。

扬州是我国玉器的主要产区,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在江淮东部龙虬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玉璜、玉管等物,扬州汉代墓葬亦出土不少玉器,品类繁多,造型优美,且已采用透雕、阴线刻和浅浮雕手法。

唐代的扬州玉器工艺又达到新高峰,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为后来特色技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4,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

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 缂丝素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并是最早用作制造艺术欣赏品的丝织物。

5,无锡惠山泥人。无锡惠山所产的泥人,以其造型简练、色彩艳丽、形神俱备的独特风格而久负盛名。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6,南通蓝印花布。

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宋代称为药斑布,明代称为浇花布,传说为嘉定一归姓者发明。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土布与天然兰草为农家平常之物,故前庄后坊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农村集镇。

6,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

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7,苏绣。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2.求高人、提供有关江苏传统文化资料,例如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

全省主要分为两大方言区。

一为江淮方言区,属北方语系,分布在我省长江以北、镇江以西地区;一为吴方言区,属吴语系,分布在我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含镇江市区),还有南通市、泰州市小部分地区。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江苏传统文化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以苏、锡、常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宁、镇为中心的金陵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维扬文化和以徐、淮为中心的楚汉文化等。 江苏有20多个具特色的地方戏剧,比较著名的有昆剧、苏州评弹、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等。

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对京剧和许多地方剧种产生过较大的影响,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江苏菜肴大致可分为淮扬、京苏、苏锡、徐海4种风味。

扬州等地的菜系,称为“维扬菜系”,为我国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常被当作江苏菜的代称。 名人荟萃:江苏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

政治家、军事家有孙武、伍子胥、刘邦、项羽、韩信等,科学家有祖冲之、沈括、徐光启、徐霞客等,文学家有刘勰、李煜(南唐后主)、范仲淹、秦观、范成大、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吴敬梓、冯梦龙、刘鹗等,艺术家、书画家有顾恺之、张旭、米芾、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和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还有思想家顾炎武等。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古典名著均出自江苏籍作者之手或与江苏有关。

张謇、荣宗敬、荣德生、刘国钧等著名实业家,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创始人。近代和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有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钱伟长等,文化名人有柳亚子、朱自清、叶圣陶等,著名书画家有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有梅兰芳、周信芳、赵丹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都是江苏籍。 史迹遗存:江苏历史悠久,古迹遍布大江南北。

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江苏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淮安、常熟7座。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岩画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天书”;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还早一二百年,有“九州第一窟”之誉。

武进春秋淹城是我国目前保存的最古老、最为完整的地面建筑遗址。徐州汉画像石,南京、丹阳帝王墓前留下的六朝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

徐州狮子山发现的西汉兵马俑被考古学界称为第三大奇迹。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城墙之最长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砖城之一。

江苏近现代历史纪念地众多,如南京静海寺、太平天国天王府、总统府、中山陵、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

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简介

1、四书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

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五经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

3、六艺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4、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5、灯谜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

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4.江苏省简介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 江苏地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从远古时代起,在江苏这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江苏境内就生活着丹徒“高资猿人”;在距今四万至一万年前,“泗洪下草湾人”、“丹徒人”、“溧水人”、“宜兴人”等远古居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炭化小米,吴县草鞋山文化跨越中发现的炭化籼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纤维织成的罗纹葛布线片以及“杆栏式”房屋建筑遗存,昆山千墩、吴县张陵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来看,江苏境内古人类创造的文化位居当时其他地区的前列。 江苏在春秋时期,分属吴、宋等国,战国时为楚、越、齐国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分属九江、会稽等郡。西汉时分属徐州郡和扬州郡。 三国时,苏南属吴,苏北归魏。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属江南东路的一部分。 元朝时,苏北属河南省,苏南属江浙省。明朝,建应天府,直隶南京。 清朝初年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省辖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江宁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省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苏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和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苏全境解放,分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3年1月,两署一市合并,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 1955年2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出由47名委员组成的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政府。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专区九县和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1966年1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中断。 1980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复办公。

5.江苏省介绍

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的省份,简称“苏”。公元1667年因清代江南省(明代南直隶)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取自江宁府、苏州府首字。中华民国沿袭清代建置,仍置江苏省。期间南京、上海脱离江苏省成立“特别市”。1949年以长江为界分设苏北人民行政公署、苏南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重建江苏省。

中文名称: 江苏

外文名称: Jiangsu

别名: 吴韵汉风,江南

行政区类别: 省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1副省级市12地级市55区25县26市 。展开全文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的省份,简称“苏”。公元1667年因清代江南省(明代南直隶)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取自江宁府、苏州府首字。中华民国沿袭清代建置,仍置江苏省。期间南京、上海脱离江苏省成立“特别市”。1949年以长江为界分设苏北人民行政公署、苏南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重建江苏省。

中文名称: 江苏

外文名称: Jiangsu

别名: 吴韵汉风,江南

行政区类别: 省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1副省级市12地级市55区25县26市

政府驻地: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68号

电话区号: 025,0510至0527

邮政区码: 210000至223800

地理位置: 中国东部沿海,长江、淮河下游

面积: 10.26万平方公里

人口: 7676.5万(2008年)

方言: 南京官话江淮官话吴语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著名景点: 中山陵、鼋头渚、徐州汉楚王陵墓群、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等

机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等10个机场

火车站: 南京站、徐州站、苏州站等

车牌代码: 苏A至苏N

简称: 苏

著名高校: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

重要城市: 南京、无锡、徐州、扬州、淮安等

6.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 [编辑本段]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

“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雨连连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芒种火烧天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

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

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

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

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

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

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

7.文化 知识

太湖目录[隐藏]【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简介生态特征形态描述太湖大桥特色活动旅游景点【台湾省金门太湖】太湖景点介绍县情概览行政区划乡镇简介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太湖名人名优特产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简介生态特征形态描述太湖大桥特色活动旅游景点【台湾省金门太湖】 太湖景点介绍县情概览行政区划乡镇简介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太湖名人名优特产 太湖卫星影像[编辑本段]【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她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编辑本段]太湖简介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古称震泽、具区、笠泽。

湖区属于江苏省。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

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公尺。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

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黄浦江为最大泄水河道,约占总出太湖鼋头渚水量的80%。

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1]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

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它自镇江谏壁口引长江水南流,穿过太湖水系众多的河流和湖荡,吞吐江湖,调节水量,成为这个水网的重要干流。

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洞庭西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为著名游览区。

沿湖丘陵和湖中岛山盛产茶叶、桑蚕以及亚热带果品杨梅、枇杷、柑橘等。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

现已进行统一规画,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编辑本段]生态特征 太湖富营养化明显,磷、氮营养过剩,20世纪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属严重超标,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标;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过程相应、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7、8月份和1月份,历年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太湖现有鱼类106种,隶属15目24科,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有54种。

[编辑本段]形态描述 为太湖流域第一大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又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

湖岸形态,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以湖岸计算的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太湖中现有51个岛屿,总面积89.7平方公里。

因此太湖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总线405公里。平均水深1.89米,从湖底地形可见湖盆的地势是由东向西倾斜,湖盆形态呈浅碟形。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位于富饶的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区域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

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太湖水域面积约为3159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1982年,太湖以江苏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

8.求有关南京文化的知识,急

南京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曾在南京东郊的汤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和猿人头骨,表示南京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是人类聚居之地。而根据史书记载,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时代。

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国,孙权更是据此以建国立都,史称孙吴。自此之后,南京便成为中国历史史上举足轻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拥有珍贵历史文化的名城。

在孙吴之后,陆续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再加上后来的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於是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因此今日虽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镇,却仍处处可见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华及王者风范。

历史岁月并不曾带给南京沧桑的色彩,反而四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馀韵。 来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闲气氛,想像当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风情,欣赏婉约可人的南京佳丽,相信你应该能彻底地明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南京的历史名称极多(依照时间顺序): 例如:金陵邑、建康、建业、江宁、集庆、上元、南京。

因为地理环境的伏势,历代南京皆为军事或商业重镇,甚至是为首都。所以宫殿遗址极多。

(1)冶城:吴王夫差所建。 (2)越城:越王勾践灭吴,建越城,算是最早的古城。

(3)金陵邑:楚灭越,建「金陵邑」。 (4)漍东吴建业城:就是前的「金陵邑」。

(5)东晋;南朝改名「建康」。 (6)隋代南唐又改「江宁城」。

(7)明代改名「南京」-相对於「北京」,朱元璋改建重修南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设防城市。 黄帝 - 属江南。

唐虞夏商 - 属扬州。 周 - 为吴国,吴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战国 - 初为吴国,后为越所灭,范蠡筑城於长干(今名越城),楚灭越,置金陵邑,属江都郡。 秦 - 改为秣陵县,又置丹阳江乘二县,均属鄣郡。

西楚 - 项羽称霸,地属西楚。 西汉 - 先后属楚国、荆国、吴国,景帝时属江都。

武帝元朔初析江都为丹阳、湖熟、秣陵三侯国。 元狩元年后属丹阳郡。

为扬州刺史治理,隶县有秣陵、江乘、丹阳、湖熟。 东汉 - 因袭西汉,存湖熟侯国置丹阳,分扬州置吴郡,置建业。

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翌年城石头,改为建业。二十六年徙丹阳郡,治建业。

三国吴 - 自武昌徙都建业,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晋 - 武帝太康元年平吴,封孙楷为丹阳侯,复改建业为秣陵县。

东晋 - 元帝渡江建都於此,改建业为建康,改丹阳太守为尹,以江宁为琅琊国,东平兰陵等郡,属南徐州。成帝时置淮南郡,属扬州。

南北朝 - 宋建都於此,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湖熟并隶丹阳尹。齐因宋旧。

梁武帝於秣陵置同夏县,改南琅琊为琅琊郡,置丹阳尹及南丹阳郡。陈文帝天嘉五年,罢南丹阳郡。

宣帝太建十年立建兴郡,属扬州。 隋 - 废丹阳郡,於石头置蒋州,依汉置太守。

江宁县属蒋州。大业初改蒋州,后名丹阳郡。

扬州初治蒋州,后以江都为扬州。 唐 - 高祖武德二年,置扬洲东南道行台尚书省,三年H江宁、搮水二县置扬州,析置丹阳、安业二县。

更江宁曰归化。六年并安业入归化,又更归化曰金陵。

七年平辅公佑,更名蒋州,置金陵县,废东南道行台为扬州大都督府。九年废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阳隶宣州。

五代 - 吴天佑十二年杨吴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义二年改都督府为金陵府。

太和五年杨溥建都於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为齐国,封李升为齐王,又二年禅位给升,都金陵者四年。

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遂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宋 - 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为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又曰: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於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宁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

」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诏改建康府,绍兴七年驻跸,置留守。」 建康 - 是孙吴及东晋建都之处,龙蟠虎踞,北枕长江,东有钟山,南有秦淮,西有凤凰台,行势险要。

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战略据点,又是南宋行都,管辖一路军民财刑赋重任大员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备了军事以及经济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 -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开省,大德元年,益都新军万户府自宁国移镇建康路。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明 - 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直隶中书省。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金陵遂为留都。

清 - 顺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设经略招抚内院大学士。四年改经略招抚为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

总督治所及江宁府治皆在此。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等府州。

康熙三年改总督,专辖江南省,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复改总督,辖江南、江西二省。

乾隆二十五年,复设江苏布政使司於江宁府。

有关江苏的文化百科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