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文化常识总结

2022-12-14 综合 86阅读 投稿:燕归空

1.古代时间的文化常识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地支纪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 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

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

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

2.中国古代时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分为三个部分,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其余类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上新一天的分界线是午夜十一点,而不是现行公历使用的十二点(零点)。

23-1 子时 属于 水 1-3 丑时 属于 土

3-5 寅时 属于 木 5-7 卯时 属于 木

7-9 辰时 属于 土 9-11 巳时 属于 火

11-13午时 属于 火 13-15 未时 属于 土

15-17申时 属于 金 17-19 酉时 属于 金

19-21 戌时 属于 土 21-23 亥时 属于 水

3.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纪年纪月级日纪时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

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

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

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

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

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

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4.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纪年纪月级日纪时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5.关于古代文化常识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何谓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6.中国文化常识

只有在这样的传统节日给市民以假期,大家才有心思和精力去过节,去体会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享受亲情的快乐;也只有规定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才能体现政府对自己民俗文化的重视,为民众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引,且有利于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政府应该考虑立法为中国传统节日正名!给她们贴一个"法定"的标签是绝对必要的!政府的高姿态,必然换来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觉悟和兴趣,否则,一切休提。不知什么时候圣诞节包括圣诞消费已在祖国大地悄然盛行,还真为中国的GNP保持稳定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GDP----国内生产总值也得跟着涨吧?计算公式中都有消费这一项嘛。

可是圣诞消费能增加中国的GNH值(国民幸福总值,由不丹国王首次提出)吗?NO WAY,不可能!起码我没有为圣诞消费而感到幸福,钱花的心疼是次要的啦,关键是这节过的窝囊!放着那么多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不过,圣诞节在那儿消费个什么劲儿嘛!---这根本就是文化入侵!为什么美国人不过春节!!为什么不让中国的春节增加美国的GDP---------(破折号表示声调的提高和声音的延续以及咬牙切齿)!!!牢骚归牢骚,其实一句话,人家西方重视自己的文化,才能搞的全球都过圣诞,中国的基督徒不多吧,可就是要跟着人家过,我们自己愿意当然不关人家的事啦。当然过圣诞也不证明自己就崇洋,可心里就是觉得不舒服,为什么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很有意义,可中国人自己就是不重视?为什么我们知道人家有个圣诞节还跟着过,人家就不知道我们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毫不夸张的说:甚至好多中国人都不能把这些节日的含义正确无误的说出来!我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其实不能怪伟大的中国人民,而是政府本身不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在先------除了春节和元宵节外,你们单位清明节和端午节什么时候放过假的?中秋和重阳呢?我清楚的记得清明节跟同事换课回乡下扫墓,返校后将两天的课放在一天上的痛苦经历。

还有更痛苦的,唉,往事不堪回首------让时间的车轮返回到两年前的农历八月十五,话说那年中秋节上午恰逢俺上最后一节课,下课已是北京时间11点50分整,下课晚倒不打紧,可那天恰逢我讲授新课程;讲授新课程也不打紧,可那天的新课程恰巧又很难懂;课程难懂也不打紧,可我的学生恰巧还很好学;学生好学也不打紧,奈何我的轻功还没练到家,于是我那可爱的学生们不顾一切义无返顾的于教室门口擒获了我,不假思索的从嘴里蹦出了十万个为什么!求知的过程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时光又总是显得短暂的,于是半个时辰的光景象一柱香的工夫般匆匆溜走,等我回到家已是北京时间13点整!老妈跟老婆眼睛盯着月饼估计有一个时辰了吧,我没回家又不好意思吃,反正看到我时两人四只眼齐齐发出残忍的红光,象要把我给吃了。还好亲情是可贵的,她们最终口下留情,没有真的吃了我,只是连手臭骂了我一通------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古人又云好男不跟女斗,所以我当然不是对手了被海扁一顿。

幸亏我拜读过金镛先生的射雕三步曲,从降龙十八掌到九阴真经,从黯然消魂掌到乾坤大挪移还都练过,否则肯定要被骂的神经质,从此以后非象欧阳峰一样倒着走路不可!神经质倒是没至于,可最终我还是功力大损,落的下场跟倒着走路也差不多------由于被骂傻了,吃月饼时我是把花纹拿倒了吃的,这真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大错误,这月饼吃的思路不清晰,吃的没有逻辑性,不符合一个优秀理科生的一贯进食习性。试想如果政府在清明和中秋给全国人民提供哪怕一天的假期,我也就不用这样惨了我!搞的功力大打折扣,下次你让我使降龙十八掌我是使不出来了啦,你要是嘲笑我本来就不会,我就不能使一招亢龙有悔用事实来反驳你了。

哈!玩笑归玩笑,可道理是很明显的:不是大家不想过自己的节,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按农历计算的,未必就恰巧赶上公历周末,所以由于工作的原因大多数人想过也是有心无力,即使有重视的,也大都因为跟工作冲突而留下过不美好的回忆,久而久之也就将这些东东给遗忘或在心里淡化。那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只有在这样的传统节日给市民以假期,大家才有心思和精力去过节,去体会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享受亲情的快乐;也只有规定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才能体现政府对自己民俗文化的重视,为民众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引,且有利于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以政府应该考虑立法为中国传统节日正名!给她们贴一个"法定"的标签是绝对必要的!政府的高姿态,必然换来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觉悟和兴趣,否则,一切休提。我意已决:至函文化部,向懂得尊重传统文化的人倾诉一个普通百姓的心声------至于唤起大多数人的觉醒就不是我这小人物力所能及的了。

今天是12月24日,学生见面就跟我说:老班节日快乐呀!!我心里既欣慰又不是滋味:他们显然对圣诞比对传统节日感兴趣。我该怎么办?难道我跟学生说:你们丫的不要给老子过圣诞了,违令者斩!------这样显然不行,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想:大叔,为什。

时辰文化常识总结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