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科学等常识

2021-11-23 综合 86阅读 投稿:徘徊

1.高中政治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理念

总体来说,学习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对于一些课本的黑体字要一字不漏的记下来,答题时才能有理有据,才有机会拿分;而更重要的是要能正确分析材料和图表,这是拿高分的关键。

政治常识主要是符合中心思想;经济常识有很多题都是与图表有关,要提高从图表中找出与课本联系的能力;哲学理念则更多的是对哲学常识的理解和背诵。另外,回答问题是要注意问题,是要求用哪一部分的知识答题。

经济常识主要有以下问题:关系:1、简答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关系。2、简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4、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5.效率、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6.共同富裕与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关7“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8.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原则1国家安排财政收支的原则2投资理财应当遵循哪些原则3市场交易的原则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5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则6存款储蓄原特征1税收的基本特征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3市场经济固有的不足与缺陷4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计算:税收 生产率和价值量的计算政治知识总结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 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 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

2.政治必修三文化常识

比较多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 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

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 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

3.想了解1949年到2000年历史人文,经济,政治,民风等方面书籍 爱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已迈进小康社会,国富民强。 在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被人践踏的屈辱历史。

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在历经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当家作主的一天。

建国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与美帝国主义展开搏斗。五八年大跃进,全国上下学大寨,浮夸风骤起。

虚报瞒报此起彼伏。 六零年开始三年自然灾害,物质变得极其匮乏,购买任何东西都要凭本、凭票,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的三年饥饿历程。

三年后,物质方面刚刚有所改进,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即将来临。“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篇简单的文艺评论性文章《海瑞罢官》刹时引起千层浪。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这颠倒黑白的十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受着严酷的考验,许多人历经肉体与精神上双重折磨。

1976年,这是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三位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离开了人世。

1月8日,凛冽刺骨的寒风中,无数人民站在长安街两旁,目送着敬爱的总理离开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国家和人民。 4月,带着总理无限的遗憾和愤慨,正义的人们不惧艰险走上街头,宣泄着心中的悲愤…… 历经十年的动荡社会, 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

《人民目报》展开了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最终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历史性的结论。 四人帮终被打倒,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同时,也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针,转化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中国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的召开,第二代领导人站在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全会不但以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了老一辈领导者在新中国的建立中做出的特殊贡献,更历史性地指出:文化大革命是绝对错误的革命,是有悖于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颠倒黑白的运动。

随后,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为在文革中蒙受不白之冤的、被错误打倒的无数所谓“反革命”者平反的“拨乱反正”。饱受冤屈的人民终于盼来了昭雪的一日,但此时,又有多少人早已含冤受辱离开了人世,这不可不说是中国历史历程中绝对要牢记的一页!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全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滞后,文化、教育更是一片狼籍。

“改革开放”成了中国进入八十年代最为重要的标志,第二代领导人大力发展南方沿海城市,以‘特区’为中心,力抓经济建设。然而,战火并没有远离中国。

‘自卫反击战’的炮火又响彻云霄,“最可爱的人”首次见诸报端,便在全国上下引起一片对解放军战士们的赞赏之声。 利用沿海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中国人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五讲四美三热爱两个文明一手抓”这是两代领导人的智慧结晶。八十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各种国外、港台优秀的文艺作品也相继引进中国,在外交方面秉承‘四项基本原则’,与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友好外交。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明确了在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八十年代末,中国又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

中国大跨步向前的趋势是无人能阻的。 此时,第三代领导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进入九十年代,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经济转形期间,国有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北方大量企业职工下岗,生活没有保障。下岗工人这一代人,正是中国建设的中硫底柱,也是十分悲哀的一代。

幼年时,难以温饱、青年时上山下乡、中年时又面临下岗。但为了全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他们一无反顾地牺牲了自己。

党中央国务院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建立社会最低保障措施、安置下岗工人、建立再就业体制,在九十年代,下岗工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九二年、九八年两次洪涝灾害中,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面对洪峰,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不惧艰险,舍生忘死抢险救灾,抵制了洪水的侵蚀;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灾民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进行自救。 一场灾难并没有吓退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国民生产总值依然稳步上升。

在此时,第三代领导人提出了“三个代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号召,“公民道德规范”、“以法治国”转化为“以德治国”标志着中国以迈进了德育国家,在全面提高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又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1997年7月1日,离开祖国百年的香港终于回来了,这洗涮了中国百年的屈辱,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的强大。

99年澳门回归,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台湾统一的希望。 2000年,一个崭新的千禧年,一个中华民族即将再一次崛起的新世纪。

回首半个世纪中国的兴衰荣辱,中国人民历尽艰辛、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等到了又一次复兴的新千年。 从1949年到2000年,五十年的风起云涌,五十年的自强不息,五十年的百折不回,五十年的顽强拼搏,铸就了如。

4.收集我国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题,有答案,要求

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四书》是指哪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提出的发展路线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 我国著名地理分界线是哪条?(秦岭——淮河一线)

5. 我国的第一本纪传体通史是哪本书?作者是谁?(《史记》、司马迁 )

6. 汶川地震起因是什么?(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

7.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8. 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

9.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封建主义?(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时期。)

10. 我国著名医书有哪些?请举出三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5.什么是中国人

中国人在使用中具有多个涵义: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居住于中国的居民。

是以“国籍”概念界定的。 中华民国的国民,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间的中华民国国民。

1949年后,一些认同“中华民国等于中国”的中华民国国民,也会自称是中国人。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华人,但是华人不等于就是中国人,例如新加坡人因为没有中国国籍,只可以称为华人。

某些调查显示,过半数台湾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且其中部分认为“中国”就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并不会认同自己就是“中国人”,但一般都认同自己是华人。根据某些民意调查结果,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因包括种种因素逐渐减少;但另外一种看法认为,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增,情况或转向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方向发展。

汉人或具有汉族血统的人。是以“人种”概念界定的。

但有人并不同意这种馍糊民族与公民权的看法。也有人认为汉族主要是文化认同,血统并不是主要因素。

指“华人”或“华裔”,但华人或华裔并不一定拥有中国国籍。这是以“宗族”概念来界定的。

界定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需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国籍(法律因素)、居住地(地理因素)、人种血统(生理因素)和宗族(历史因素)以外,还有其本人和其他人(主要是与之关系密切的人)的认同(价值观因素)也非常重要。诸如民族原因,不少西北方国家民族也为中国人。

自称为“中国人”和“龙的传人”的现代人却名不符实,因为实际情形是,现代中国人既不懂得“中国”的深刻含义,也不懂得“龙”究竟是什么。 “中国”起初并不是现在的地理概念,而是在指一种学问,即是关于“中”的学问。

尤其是,“中”的学问的成果是要能建立起“国”。“国”是关于宇宙的“方”,而“方”是由“龙”来表现的。

古中国人之所以尊崇“龙”,是“龙”可以“御天”。现代人在讲到宇宙的“龙”的现象时,其所使用的词汇为“膨胀”。

中:“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本定律,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庸定律”,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关于“中”的规定性,其最根本地是要能够将任何事物作为一个确定的对象转换为一个关于“时”(时间)的过程,从其过程特征中去找到“中”。简单地说,任一过程都有“始”和“终”两端,而两端之间的部分就是“中”。

国:为“格物”的结果。所谓“格物”,就是在格子(古人也称其为“方”)中放置可供区别的物件,如“身”(=元素):单一之物件,“家”:物件(或元素)之集合,“乡”:物件(或元素)之更大的集合。

许多连在一起的(方)格子可以称为“网”,最特别地是将其称之为“天网”,因为是用“网”的办法来了解“天”(宇宙)。大概,伏羲时代的男人主要进行放置和计算格子和物件的工作,当时的女人“女娲”则负责织“天网”,甚至炼石取色,将“天网”染上不同色彩,以更便于分别,同时,若“天网”破了,也负责修补,即“补天(网)”。

“国”是关于“卦”的表述形式,是“数”的集合。“卦”最初是在“格”之中“挂”上不同的物件来作出区别并便于计算。

“卦”共为八个,是为八卦。“国”的最完整形式是“方”,一个完整的逻辑正方体。

龙:“龙”是位于逻辑正方体“方”之中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支撑着“方”的存在的根本规定性,由于有费尔马大定理的支撑,使得该坐标系在扩展时不产生形变,所以该坐标系不管膨胀到多大,其逻辑形态并未改变,永远都是“八卦”。正方体“八卦”有八个角,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记上1379和2468,而且,可把5放在1379四角正中,可把0(古时记为“十”)放在2468四角正中,从而构成一个数字化的正方体。

然而,当“方”扩大即膨胀时,“方”之中的数字却不断增加。研究“方”之中的数字的增长就构成了八卦学术系统。

空间直角坐标系xx'yy'zz'六个方向构成“六龙”,其闭合的运动构成宇宙的膨胀机制。 只有当人们知道了“中国”和“龙”的深刻意蕴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和“龙的传人”。

了解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科学等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