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2021-08-30 综合 86阅读 投稿:宿醉

1.对外汉语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哪些中国文化知识

我在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培训时,北语的导师曾教授我们,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至少应该熟悉掌握的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六大块其中具体如下:

1、中国历来的学术思想 包括儒学、老庄思想、墨家学说、法家学说等等。

2、中国自古以来民众的信仰世界 像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佛教的传入和发展、道教的出现和发展等

3、中国古典文学包括我国古代诗词作品及诗人,散文及其作者、辞赋及其作者等

4、中国风俗习像中国的茶酒与烹调、衣冠服饰、民族的祥瑞动物、崇尚和禁忌等

5、中国古代科技像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的落后和发展等

6、中外文化交流包括海陆丝绸之路、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等

课堂上领受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也比较喜欢这块。希望能帮到你。

2.参加对外汉语教师面试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考试应该如何准备

2004年8月23日,教育部颁布《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第19号令),同时,取消了自1990年以来实施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原国家教委第12号令),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取代“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2006年6月8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及认定工作将在标准、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整,2006年“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以下简称汉教考试)将延至2007年上半年进行。与此同时,2006年6月13日,“为建立对外华语教学能力专业,因应全球华语市场需求,扩大华语师资输出规模,”台湾公布了其“教育部对外华语教学能力认证作业要点”、“考试科目大纲”和“三科免试采认说明”等文件,并确定于2006年11月在台北举办第一次认证考试(以下简称台湾考试)。

其考试科目包括汉语语言学、华语文教学、华人社会与文化、国文、华语口语与表达。如何保持汉教考试的先进性、权威性?改革是唯一出路。

我们认为,改中国文化测试为人文测试,增加“试讲”,关注口语表达能力,分层次考查,变初、中、高三等级为不分等级,将培训与认定考试结合进行等,是值得改进的一些思路,在保证、提高考试效度方面将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一、宜改中国文化考试为人文测试 汉教考试宜考虑将中国文化考试改为人文测试。

因为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应熟稔中国文化,还应了解世界文化。回顾《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其中对汉语教师知识结构的描述,除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概况,熟悉我国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了解主要的名胜古迹,有一定的社会、民俗知识”外,还有“对世界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所了解”,“具有一般的世界历史、地理知识”。

但1996年9月3日发布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实施细则》中,却将考试科目固定化为“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此后,这一领域的考查视野始终束缚在“中国”。我们认为,向外国人传授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知己,还要知彼。

用涵盖古今中外的人文测试替代中国文化考试,可能更为合理。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面丰富、人文视野开阔,这样的教师更有可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更有可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

专业理论知识学得再好,“干巴巴”的教师终究是不受欢迎的。我们认为,知识面丰富、见识广博的人,不一定胜任汉语教学工作;但知识面、见识狭隘的人则往往很难胜任。

人文测试不仅关注中外,同时也绝不仅限于作家、作品、名胜古迹、民俗知识等,而是包罗历史、地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医疗、哲学、宗教、科技、人物、民族、媒体、民俗、其它等领域。人文测试所包含的内容,将是胜任汉语教师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要力避偏难、偏专、偏深。

为避免成为死记硬背的考试,人文测试首先不会指定参考书目,不画定考试范围,其次,测试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如四选一、判断题,因而题量可以相当大,比如500题,覆盖面很广。这样,考生想在这科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要靠长期积累,靠大量阅读,广博见闻,而非考前突击。

二、宜增加“试讲” 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所需要的能力很复杂,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汉教考试单纯依赖纸笔考试可能是不够的。鉴定考生能否做合格的汉语教师,宜增加“试讲”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诗句也可用来形容纸笔考试和“试讲”这类操作性考试的关系。

通过试讲,可以对考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进行更直观、有效的评判,更容易判定哪些人真正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试讲”从操作成本上看投入较大,但可以保证考试的效度,提高考试的质量,提高证书的含金量,使汉教考试不仅有国家品牌的权威性,还有质量优良、可靠的有效性。

“雅思”如此大规模的考试都可以实现考官、考生面对面口试的模式,汉教考试安排“试讲”也应该是可行的。三、宜关注口语表达能力 台湾考试的一个特点是包含了“华语口语与表达”测试项目,类似于汉教考试中“打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应试者华语标准发音与口语的准确程度和流利程度,并据以确定应试者的华语标准语音与口语水准”。

但它与普通话水平测试都偏重考查语音规范程度,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认为,口齿清晰,能说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只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能正确理解他人的意思;遣词造句准确、丰富,表达得体;能进行较长时间、话语连贯的发言,允许偶尔的停顿;思维有条理,逻辑性强;知识面开阔,对事物的分析全面、深入,观点或见解有创新;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应对自然从容,情绪稳定,言行举止符合一般礼节;能应对不同的情景和话题等。

汉教考试以往的考试模式下,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某些考生普通话规范、标准,笔试成绩也都很理想并获得认定,但实际教学中却口语表达能力低下,明显不胜任工作。改革汉教考试,可通过“试讲”环节实现这方面的。

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题目(1)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责国富。出自( 少年中国说 )。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庄子,名( 周 ),( 道 )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老子 )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 )并称为(老庄 )。

4、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 蔎 )、( 茗 )、( 荈 )等。陆羽在(茶经 )一书中首次把茶的众多称呼统一为“茶”。

5、中国剪纸艺术是铁器工具和( 造纸术 )发明之后的产物,形成于(汉魏时代 )。在技法方面,剪纸主要分为(阳刻法 )、( 阴刻法 )、(阴阳混刻法 )。

对外汉语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