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太庙的有关历史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
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
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
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沿革 太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改建。
此后于清朝顺治八年、乾隆四年屡次修葺与扩建,太庙面积为139650平方米。 太庙在明朝时归内府神宫,清朝时归太常寺。
明清两代每逢新皇帝登极,或有亲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献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及岁暮大袷等等,均需告祭太庙。 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于1926年将其命名为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两年后归内政部。
民国二十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次年8月对外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理周恩来将太庙划拨给了总工会。
太庙从此变为文化宫,设有剧场、电影院、球场、图书馆、展览室等等。 太庙景观 总体布局: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戟门。
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与神库。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门,门外的东南有宰牲房、治牲房和井亭等。
太庙的正门:设于天安门内御路东侧,称太庙街门,是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该门与天安门内御路西侧社稷坛门相对称。
太庙的正门在对外开放后,改设为长安街上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正门。 五彩琉璃门:是祭殿的正门,此门得名于五彩琉璃的装饰。
门内为玉带河及金水桥,其作用和名称与紫禁城之内的金水桥相同。 大戟门:此门得名于门内外曾陈列有八个戟架,每个戟架上陈戟15枝,共陈戟120枝。
大戟门有五个开间,当中三间均为前后三出陛,中阶九级,左右则各七级。门外东间有一座小金殿,专供皇帝祭祀时更衣盥洗所用。
燎炉:大戟门内稍东与西南方各有一座黄砖燎炉,专为焚烧祝帛而设。 太庙三大殿 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这里是皇帝举行大祀之处。
前殿始建于明代,明末清初被毁得只剩有中间三间和殿柱。顺治年间重修太庙大殿,完工后的大殿十一楹,深四楹,重檐列脊,殿额有满汉文对照的"太庙"。
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环绕,月台御道正面依次刻有龙文石、狮纹石和海兽石。殿内的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用金丝榆木;地铺"金砖";天花板及四柱,均贴有赤金叶。
殿内供奉木制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供品、香案和铜炉等。
两侧的配殿设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中殿,宽九楹,深四楹,通过石露台连接前殿,殿外的石阶下左右各有二个石灯。
殿内正中室供太祖,其余各祖分供于各夹室。神龛之外陈列着与神牌数目相同的帝后神椅,对于皇后的祭祀,明代仅供原配,清代兼祀继配。
后殿,四周围以红墙,有门五楹,殿九楹。殿外石阶中刻龙纹石,殿内供清朝立国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
太庙其他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太庙正殿 除殷墟、二里头、周原有可能为宗庙的遗址外,较为明确的遗址,应为西安汉长安故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遗址。遗址有十一组,每组均为正方形地盘,四周有墙垣覆瓦;各面正中辟门;院内四隅有附属配房,院正中为一夯土台,主体建筑仍采用高台与木结构结合的形式。
每组边长自260米至314米不等,其规模相当大。这种有纵横两个轴、四面完全对称的布局方法,大约是当时祠庙的通例;并且可以见于明堂·辟雍、陵墓、早期佛寺和某些祭坛的平面形式等。
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制,大约是魏晋间事。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
原在庙内两厢别立夹室“储”贮放已祧神主,后世则另立祧庙于殿后。至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
祭宗庙以功臣配享的制度,汉代已有;明清太庙两庑,是平日贮存配享功臣神主所在。 北京故宫紫禁城前出端门往东,经太庙街门进入太庙区。
此区于太庙垣墙外满布古柏。用常绿树丛造成肃穆气氛,是古代建筑绿。
2.中国太庙的有关历史
太庙位于北京市天安门的广场东北侧。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
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
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
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沿革 太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改建。
此后于清朝顺治八年、乾隆四年屡次修葺与扩建,太庙面积为139650平方米。 太庙在明朝时归内府神宫,清朝时归太常寺。
明清两代每逢新皇帝登极,或有亲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献俘,奉安梓官,每年四孟及岁暮大袷等等,均需告祭太庙。 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于1926年将其命名为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两年后归内政部。
民国二十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次年8月对外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理周恩来将太庙划拨给了总工会。
太庙从此变为文化宫,设有剧场、电影院、球场、图书馆、展览室等等。 太庙景观 总体布局: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戟门。
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北面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与神库。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门,门外的东南有宰牲房、治牲房和井亭等。
太庙的正门:设于天安门内御路东侧,称太庙街门,是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该门与天安门内御路西侧社稷坛门相对称。
太庙的正门在对外开放后,改设为长安街上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正门。 五彩琉璃门:是祭殿的正门,此门得名于五彩琉璃的装饰。
门内为玉带河及金水桥,其作用和名称与紫禁城之内的金水桥相同。 大戟门:此门得名于门内外曾陈列有八个戟架,每个戟架上陈戟15枝,共陈戟120枝。
大戟门有五个开间,当中三间均为前后三出陛,中阶九级,左右则各七级。门外东间有一座小金殿,专供皇帝祭祀时更衣盥洗所用。
燎炉:大戟门内稍东与西南方各有一座黄砖燎炉,专为焚烧祝帛而设。 太庙三大殿 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这里是皇帝举行大祀之处。
前殿始建于明代,明末清初被毁得只剩有中间三间和殿柱。顺治年间重修太庙大殿,完工后的大殿十一楹,深四楹,重檐列脊,殿额有满汉文对照的"太庙"。
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环绕,月台御道正面依次刻有龙文石、狮纹石和海兽石。殿内的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用金丝榆木;地铺"金砖";天花板及四柱,均贴有赤金叶。
殿内供奉木制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供品、香案和铜炉等。
两侧的配殿设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中殿,宽九楹,深四楹,通过石露台连接前殿,殿外的石阶下左右各有二个石灯。
殿内正中室供太祖,其余各祖分供于各夹室。神龛之外陈列着与神牌数目相同的帝后神椅,对于皇后的祭祀,明代仅供原配,清代兼祀继配。
后殿,四周围以红墙,有门五楹,殿九楹。殿外石阶中刻龙纹石,殿内供清朝立国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
太庙其他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太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太庙正殿 除殷墟、二里头、周原有可能为宗庙的遗址外,较为明确的遗址,应为西安汉长安故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遗址。遗址有十一组,每组均为正方形地盘,四周有墙垣覆瓦;各面正中辟门;院内四隅有附属配房,院正中为一夯土台,主体建筑仍采用高台与木结构结合的形式。
每组边长自260米至314米不等,其规模相当大。这种有纵横两个轴、四面完全对称的布局方法,大约是当时祠庙的通例;并且可以见于明堂·辟雍、陵墓、早期佛寺和某些祭坛的平面形式等。
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制,大约是魏晋间事。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
原在庙内两厢别立夹室“储”贮放已祧神主,后世则另立祧庙于殿后。至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
祭宗庙以功臣配享的制度,汉代已有;明清太庙两庑,是平日贮存配享功臣神主所在。 北京故宫紫禁城前出端门往东,经太庙街门进入太庙区。
此区于太庙垣墙外满布古柏。用常绿树丛造成肃穆气氛,是古代建筑绿化的成功经验。
3.太庙是根据中国的什么传统礼制建造的
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太庙为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按周制,位于宫门前左(东)侧。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汉代则不仅京城立庙,各郡国同时立庙,于是其数达一百七十六所,这是和后来天子宗庙仅太庙一处的制度很不相同的。
每庙一主变为一庙多室、每室一主的形制,大约是魏晋间事。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
原在庙内两厢别立夹室“储”贮放已祧神主,后世则另立祧庙于殿后。至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
祭宗庙以功臣配享的制度,汉代已有;明清太庙两庑,是平日贮存配享功臣神主所在。
4.北京太庙的介绍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面积14万平方米,平面成南北向长方形,正门在南,四周有围墙三重。主要建筑为三进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琉璃砖门及戟门各一座,两门之间有7座石桥。明、清两代为皇家祖庙。1北京太庙以古柏最为著名,园内有多株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树,现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魏峨宏丽,庄严肃穆。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5月1日改名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太庙的由来是什么
太庙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南门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于1420年竣工,占地面积139 650平方米。
由三道围墙,三重大殿和 .一座配殿组成,殿堂高大宽敞,气势磅礴,数丈高的楠木殿柱,威 严肃穆。金水桥小巧玲珑,玉带河殿前流过,十分秀丽。
四周千年 古柏繁茂苍翠,掩荫殿群,路旁花坛争芳斗艳,蝶舞蜂鸣,令人神 往,流连忘返。 这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的古宫殿建筑群,是明、清两朝供奉 皇家祖宗牌位的皇帝家庙。
凡新帝即位、大婚、新祈等大典,皇帝 都要到此祭祖。因此,称之为“太庙”。
太庙之称即由此而来。 太庙改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由来。
1949年之后,太庙作为工 人文化娱乐场所。1950年对太庙进行了整修,整修后太庙的名称便 改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也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为经常举办文 娱、体育活动和人民群众休息参观游览的场所了。
6.有关五的文化常识
/view/100694.htm 常用词语 五霸 wǔbà [the five princes]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五保 wǔbǎo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 五保户 五倍子 wǔbèizǐ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药名。
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或青麸杨等叶上形成的虫瘿 五采 wǔcǎi [the five colors]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须臾成五采。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彩 wǔcǎi [multicoloured] 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五彩缤纷 wǔcǎi-bīnfēn [rainbow;be gandy with primary colours;be blazing with colour;colourful] 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 柔软光滑的斗篷和一排五彩缤纷的勋章 五常 wǔcháng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指仁、义、礼、智、信 [(in feudal China) the five cardinal relationships]∶五伦。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三纲五常 [the five elements]∶五行 五城 wǔchéng [officials of five districts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
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五城御史司坊 wǔchéngyùshǐsīfāng [cages of five districts,ect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
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
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 有五城御史司坊。——清·方苞《狱中杂记》 五代 Wǔdài [the Five Dynasties]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五帝 Wǔ-Dì [the Five Emperors] 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五冬六夏 wǔdōng-liùxià [all the year round] 冬夏不分,比喻不论季节 五冬六夏,他都去烧炭 五斗橱 wǔdǒuchú [chest of drawers] 亦叫“五屉柜”。
装有五个抽屉的柜子 五斗柜 wǔdǒuguì [chest of drawers] 五屉橱,几乎只是为盛放抽屉而设计的有箱盒的家具 五毒,五毒儿 wǔdú,wǔdúr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of scorpion,viper,centipede,house lizard and toad] 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五毒俱全 wǔdú-jùquán [addicted to drinking,smoking,etc.] 指烟、酒等各种嗜好为五毒。五毒俱全,指样样嗜好都有 这些小伙子,年纪轻轻,怎么学得五毒俱全 五短三粗 wǔduǎn-sāncū [(of stature) short and strong]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五短三粗的身材 五短身材 wǔduǎn-shēncái [short (of stature);be short in trunk and four limb] 指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 五反 wǔ-fǎn [the movement,begun in 1952,against the “five evils”] 指一九五二年我国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 五方 wǔfāng [all directions (south,north,east,west and centre)]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五方土音。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五方杂处 wǔfāng-záchǔ [place where peoples from all regions congregate;inhabit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五更 wǔgēng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五更转 wǔgēngzhuàn [wugeng song] 又名“五更调”,民间曲调的一种,每首五叠,一叠十句 乐府五更转曲。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五供 wǔgòng [the five containers in which offerings are put in when 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贡品。 五古 五古 wǔgǔ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 usu. having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每句五字的古体诗 五谷 wǔgǔ [the five cereals of rice,two kinds of millet ,wheat and leans] 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五鼓 wǔgǔ [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谷丰熟 wǔgǔ-fēngshú [have a bumper harvest] 形容各种庄稼均已成熟,丰收在望。亦作“五谷丰登” 有五谷之实。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五官 wǔguān [facial features;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eyes,lips,nose and tongue] 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7.北京太庙的历史演变
北京太庙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万历和清顺治年间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大加修缮,历时4年,乾隆退位前又将三进大殿及配殿全部扩建。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则,形制完全模仿南京的太庙。太庙建于紫禁城的左前方即东南方,而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则在右前方。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庙,占地14万平方米,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位于中轴线上的享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则供奉皇帝远祖神位。
北京太庙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大的变动。弘治四年(1491年)在寝殿之后修建祧庙,以安放皇帝的远祖们牌位,这是第一次改动。第二次改动发生于嘉靖十四年(1544年),明世宗将太庙改建成独立的9个庙。仅5年之后,9个庙中除明世宗父亲(被追封为睿宗)的庙外,全部被火焚毁。嘉靖二十二年,由于太庙占地有限,明世宗决定恢复太庙的原有形制,即将明太祖以下所有皇帝的牌位集中在一个寝殿中,并于两年建成,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太庙,其享殿和寝殿至今已经有46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