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民俗节日知识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2.国庆节的小知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3.关于国庆节的知识
国庆节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
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
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每逢国庆前夕,天安门广场中心都将摆放安置大型花坛。
名为“祝福祖国”的中心大型花坛以花篮为主景,篮中插有牡丹、玉兰、芙蓉、月季等花材,平面部分由如意图案的花卉组成,寓意富贵吉祥、平安幸福。花篮篮体表面嵌有中国结图案和中国梦文字。
花坛直径50米,花篮最宽处15米,顶高15米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主席新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相框,总重量达1.5吨,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袖画像。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泽东画像每年更换一次,旧画像将运回画像棚,进行修整。
[8] 从1949年至2014年,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经历过8次更迭。
4.国庆节常识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中文名:国庆节外文名:National Day时间:公历10月1日(中国)节日象征:国家独立纪念方式:大规模、全民性庆典活动分享节日来历国庆节宣传画图册 2张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而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
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
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
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
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
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节日意义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庆祝仪式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
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以下列举个别国家的庆祝活动:国家 相关事由 相关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阅兵仪式美国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在这里通过。1776年7月4日,在美国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独立日法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下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1880年,法国议会正式将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5.关于中国民俗的小知识
春节
春节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常识中常见的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节日包括1月份1月1日 元旦(放假三天)2月份2月15日 中国12亿人口日3 月份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15日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3月18日 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3月24日 保钓登岛日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 月份4月5日清明节(放假三天)4月25日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5 月份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1889(放假三天,以前是五一七天长假)朱宣咸中国画《端阳佳节》朱宣咸中国画《端阳佳节》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1939 五四运动纪念日 1919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19945月9日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日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淮河治理日(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纪念日)5月17日电信日5月19日中国旅游日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1990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我国并未认定,仅民众和商家在推崇此节日)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19905月30日 五卅惨案纪念日6 月份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1949(小学生放假一天)6月5日 世界环境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1991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我国并未认定,仅民众和商家在推崇此节日)7 月份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7月1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 1997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7月11日:中国航海节8 月份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8月8日中国男子节(爸爸节) 1945年,上海一些爱国人士为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发起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父亲节”。
全民健身日 2008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抗战胜利纪念日8月26日 全国律师咨询日 19939 月份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1985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 1931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1989公民道德宣传日2003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0 月份10月1日 国庆节 1949 国际音乐日 国际老人节(放假七天)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 199810月9日 邮政日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 1911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1949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每年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198911月份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2000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992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日) 194612月份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1988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2012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199212月4日 中国宪法日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935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7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999阴历节日正月初一 春节(放假七天)正月初五 破五节正月初七 七草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放假一天)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放假三天)七月初七 七夕女儿节 (乞巧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放假三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腊月初八 腊八节腊月二十三 小年腊月最后一天 除夕节(有时放假一天有时不放)。
7.各个国家的重大节日
元旦 1月1日
世界湿地日 2月2日
情人节 2月14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15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
国际愚人节 4月1日
清明节 4月5日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4月26日
受难节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复活节 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世界儿童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中国青年节 5月4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
世界哮喘日 5月第二个星期二
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
母亲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
世界电信日 5月17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
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
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世界难民日 6月20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3日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
联合国宪章日 6月26日
父亲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国际合作社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八一建军节 8月1日
国际扫盲日 9月8日
中国教师节 9月10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16日
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
世界旅游日 9月27日
国际和平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
世界海事日 9月最后一周某一日
国庆节 10月1日
国际老人节 10月1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4日
世界邮政日 10月9日
世界标准日 10月14日
国际盲人节 10月15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6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17日
万圣节 10月31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
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 12月5日
国际民航日 12月7日
世界人权日 12月10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龙抬头节 二月初二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节 七月初七
鬼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腊八节 腊月初八
小年 腊月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