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文化常识

2022-07-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小优雅

1.游褒禅山记的文学常识填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写作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精锐教育语文老师回答

2.游褒禅山记的文学常识填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写作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精锐教育语文老师回答

3.求《游褒禅山记》的知识整理

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义词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阳间行(取道)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an)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声)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4.求《游褒禅山记》的知识整理

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七)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义词 1. 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阳间行(取道) 3. 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 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此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种,读gu`an)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观赏)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定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不名一钱(以私人名义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声)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游褒禅山记》的知识精讲

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a--n. 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

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重点词“其”“而”的用法其⑴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⑶其孰能讥之乎?⑷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⑵有怠而欲出者。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⑷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⑸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一词多义1、道有碑仆道 道:道路 何可胜道也哉 道:说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 道:主张 策之不以其道 道:正确的方法2、得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得:获得 此予之所得也 得:获得 往往有得 得:心得未得与项羽相见 得:能够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观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3、胜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胜:受得了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沛公不胜杯杓 胜:受得了名胜古迹 胜:美的地方4、文其文漫灭 文:碑文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文字的字迹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文采 皆披发文身 文:纹文过饰非 文:掩饰5、相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扶助盲人的人桓公欲相鲍叔 相:使为相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省视,察看儿已薄禄相 相:相貌及时相遣归 相:(偏指一方)我6、其其后名之曰褒禅 其: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它,华山洞既其出 其:无实义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那个而予亦悔其随之 其:自己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示反问语气7、而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表示转折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因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表示转折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而且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而:表示转折 一说表示假设古今异义词 庐冢 以上 不能 十一 于是 非常 至于。

6.古代文化常识50例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 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肴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江左】 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 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山东】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

7.急求

褒禅山亦谓之华(huá)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这个下面是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8.有关文言文体裁赋、记、志的文化常识

1.赋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view/45191.htm

2.记

【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fr=qrl3

3.志

至于 志 ,好像没有这种文体。志 也是 记的意思。没听说 历史上有谁 写过 志 这种文体的。《三国志》的志 也是 记的意思。

/health.asp?id=1156

游褒禅山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