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文化中,三代、三班、六合,都指的是什么
三代:nbsp;1。
nbsp;夏、商、周三个朝代nbsp;2、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三班:1、汉朝的史学家、政治家父亲班彪,兄班固、妹班昭nbsp;史称“三班”。
2、三班衙役: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
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吏役的总称。nbsp;六合:1、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nbsp;2、六合是种「暗合」,暗中帮助你的贵人。
六合不是六个生肖组成。 而是六组「贵人」。
nbsp;子丑、六合。
属鼠与属牛,为一组贵人nbsp;寅亥、六合。
属虎与属猪,为一组贵人nbsp;卯戌、六合。
属兔与属狗,为一组贵人nbsp;辰酉、六合。
属龙与属鸡,为一组贵人nbsp;巳申、六合。
属蛇与属猴,为一组贵人nbsp;午未、六合。
属马与属羊,为一组贵人nbsp;七巧:1、“七夕”,七巧节就是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2、人体的七窍: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
2.诸子百家文化常识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
法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依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 韩非子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此外,兵家还是大型3D回合制网游《创世西游》里面的一个流派。
3.中国历史上的三代是指哪三个朝代
夏商周 国古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时期,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终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绵延达十八九个世纪。
这段历史时期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也有人从第一个阶级社会产生角度称之为“奴隶制时代”。它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和重要地位,今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三代艺术是三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三代艺术的研究,也已取得丰富成果。
不过,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三代艺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和独特贡献,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试图从比较的、类型的视角,对这一问题作一点初步思考。
一、“礼乐艺术”:三代艺术的本质规定 关于三代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人们也许会作出不同的回答。但有一点是大家能够认同的,这就是把三代文化概括为一种“礼乐文化”,毫无疑问,三代礼乐文化在西周时期发展到极致,所谓周公“制礼作乐”便是这一文化发展过程的象征性表达(注:据杨向奎先生的研究,《左传》“文公十八年”关于“先君周公制周礼”的一段文字“是有关周公制礼的最早记载”。
后来的《礼记》《明堂位》则明确提出周公“制礼作乐”:“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参阅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第283页。)。
而三代礼乐文明、礼乐文化代代相因沿革、损益增删,有其内在的贯通性和一致性,所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礼记·礼器》),等等(注:在近现代研究三代文化的学者中,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三代文化相异的一面(如傅斯年《夷夏东西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三代文化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民族(如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但更多的学者还是倾向于认为三代文化本属一系,同大于异。如严一萍认为“综观三代文化,纵有异同之处,未逾损益相同,寻其本则一脉相承,未尝有变焉。”
(《夏商周文化异同考》)张光直先生更是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证“三代都是有独特性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组成部分,其间的差异,在文化、民族的区分上的重要性是次要的”;“夏商周在文化上是一系的,亦即都是中国文化,但彼此之间有地域性的差异”。李学勤先生在引述张光直的上述说法时,明确表示赞成其观点,并认为“三代文化基本相近的看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回复到王国维以前的观点上去了”。
参阅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初版)、《夏商周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李学勤《夏商周离我们有多远》(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等。)。
在三代“礼乐文化”整体语境下形成的丰富辉煌的三代艺术,其最本质规定是什么?这便是艺术(“乐”)与当时浑融为一的整体性文化形态(“礼”)的密切结合与高度统一。就是说,当时的艺术为礼服务,以礼为内容,以礼的实行为根本目标。
而当时的“礼”,也总是要尽量诉诸使人愉悦的艺术(“乐”)的形式,以使人们心悦诚服地将外在制约转化为内在心理需求。对于这种艺术,不妨称之为“礼乐艺术”。
顺便说明一下,三代时期,并不存在今天所谓的“艺术”概念。甚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也找不到具有近代意义的“艺术”概念。
虽然古代文献中不难找到“艺术”这一词语,但今日所用的“艺术”概念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术语。不过,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概念与今日所说的“艺术”一词意义相当接近,这就是先秦时期所使用的“乐”这一概念。
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
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岳)。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
大约就因为音乐的享受最足以代表艺术,而它的术数是最为严整的原故吧。”(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青铜时代》1945年3月,重庆文治出版社,第163页,第170页。)
应该说,三代所谓“礼乐”中的“乐”,可以包括所有艺术形式在内,至少可以指称以音乐为代表的各种艺术样式。 关于当时礼与乐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古代不少经籍都有深入周详的阐发而尤以《论语》、《荀子》、《礼记》等的论述精深微细,全面周到。
《礼记·乐记》就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礼乐之事也。”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情),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论伦无患,乐之情。
4.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怎么样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4、南京:建康、金陵
5、扬州:广陵
6、苏州:姑苏
7、成都:锦官城
三、官职任免
拜:授给官职;除:免除旧职任新职;授:授给官职;擢:提拨;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降职调动;罢:免职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并调动
四、时间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 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并称
1、王孟: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2、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4、韩柳:韩愈、柳宗元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林、骆宾王
6、苏辛:苏轼、辛弃疾
7、孔孟:孔子、孟子
8、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亚
10、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
11、三苏:苏轼、苏辙、苏洵
12、苏黄:苏轼、黄庭坚
1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14、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15、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16、岁寒三友:松竹梅
1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8、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9、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20、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5.【什么是文化常识】
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商周 23. >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 释 道 27.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3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初中语文 语文常识(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品德 辞令 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三军:上中下 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蜀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 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6.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三个问题)
1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从奴隶、封建社会中的智慧中提取出来的,可以概括为:统治阶级的传统文化、文人阶级的传统文化、还有百姓阶级的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基本精神就是“修身、养性”,好比把浩瀚武学概括为“攻”“守”
2.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这本书主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闭锁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旧中国的各方面局势,其次它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先进国家的有点长处,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让人信服。最后魏源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落后观念,开拓了当时有志之士的眼界。从而产生思想上的深远影响。
3.“姓”最早是指种姓,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的产物。姓在以前是标志着一个群体的特征,而现在则是代表着父亲家庭的标志。‘氏’是由于后来人类数目急剧膨胀,还有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深入,把群体细化成每个人,从而用这个‘氏’,也有祖籍的含义。现代汉语中通常把姓氏连用,简化了它们的原始含义。
7.第三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
一 填空
1 行有恒
无敢折狱
2 一胜一负
每战必殆
3 孔明
三国
战略家 发明家 军事家
诫子书
4 毛笔 砚台
墨汁 中国画颜料
纸 绢
5 沈括
梦溪笔谈
中国科学史
6 金 木 水 火 土
二 简答
1 张择端
北宋
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2 1)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塑造出标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2)地区馆外墙和内部装饰用叠篆手法以地多点缀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3 唱 念 做 打 舞
生 旦 净 末 丑
我是第一个回答的,给一点吧
8.文学文化常识
1.女子 男子 2.兵器 玉器和丝织品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3.《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真、草、隶、篆 5.“风”指《诗经》“国风”,“骚”指《楚量辞》中的《离骚》 6.《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7.《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8.“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氦护份咎莓侥逢鞋抚猫《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9.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10.《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11.《家》、《春》、《秋》 12.《春蚕》、《秋收》、《残冬》 13.《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4.《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15.《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6.夏洛克、阿巴贡法、欧也妮·葛朗台、泼留希金 17.礼、乐、射、御、书、数;《易》、《书》、《诗》、《礼》、《乐》、《春秋》 18.柳宗元;《小石潭记》 累死了。
楼主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