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有哪些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2.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
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
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
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
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
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 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
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
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
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 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
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
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
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
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 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
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
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
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
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 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
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 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
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
3.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有哪些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4.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5.中国古代各朝衣服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服装资料 汉族民族服饰 满清使汉族人的服装面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将延续了两三千年的汉民族冠冕衣裳送进了坟墓。
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去头,改梳发辫,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
"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当时由于穿汉人衣裳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
汉族对清政府的命令极力抵制,反抗活动彼伏此起。长期的抵制斗争与满清已统一全国的形势使清政府也考虑做些让步,以稳定局势。
于是提出"十从十不从",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及:仕宦 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这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保留了一些汉族衣装中的特点。 一、汉族民族服饰的式样 男装的式样: 1)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
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
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1)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2)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在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
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 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卫创┑模ɑ蛘咚凳浅鲇诹云嫘睦恚⒉皇呛鹤宕Í趁褡宸巍K蚊魇逼诤鹤甯九泊┕恍┍鸬氖窖Ó跋觳⒉还恪? 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要部分相同。
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不过在细枝末节上还有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
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二、汉族服饰的风格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汉族古代的饱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 抱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样, 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 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 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 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
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 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三 清建立后为什么要强迫汉人剃发易服? 按常理,穿什么服饰,留什么发型和统治并无多大关系,但满洲人入关并建立清后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汉人不能接受异族统治主要不是因江山社稷落入异族之手,而是因汉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周边蛮夷民族,认为他们野蛮愚昧没文化,接受他们的统治对汉人来讲是种侮辱。
汉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灿烂的文化,相比异族,汉人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 (文化自大感),相比之下,满洲人文化实在肤浅,毫无文明可言,实在自愧不如,这种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满洲贵族拼命学习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满洲贵族深恐汉人看不起他们,因此要想统治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汉人习异族风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汉族精神委缩,使汉人丧失自尊,自信,打掉汉人骨子里的民族优越感。清建立后全国因服饰,发式而被杀的汉人不下几十万,当时在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看到这些情景写到:“全世界象汉族这样因服饰,发式而遭屠杀的民族绝无仅有。”
四、日本和服 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中国对日本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进入最重大的时期,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叠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小袖由内衣变为外装,和服的袖筒变短变长,腰带变窄变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染织工艺日益精制豪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 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日本人仍然将和服又称为吴服,在许多教授和服编织的学校里,都要讲述和服来源于中国隋唐文化的历史知识。
五、高丽服饰 韩国宫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许多华丽的装饰。与汉族服饰相似,但是裙子比较宽松、而且蓬蓬的。
汉族基本民族服饰(西周时期): 汉族民族服。
6.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竹林七贤 开放分类: 中国历史、历史、竹林七贤、建安七子、三国名士 目录 • 【竹林七贤】 • 【嵇康(224—263)】 • 【阮籍(210-263)】 • 【山涛(205—283)】 • 【向秀(约227-272)】 • 【刘伶】 • 【阮咸】 • 【王戎(234—305)】 【竹林七贤】 [编辑本段]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
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 ,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
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山涛有集5卷,已佚。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 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简介 【嵇康(224—263)】 [编辑本段] 嵇康(223~262),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迁家谯国侄县(今安徽宿县西南),改姓嵇。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编辑本段]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
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山涛(205—283)】 [编辑本段]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编辑本段]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
7.古代服装
中国服装的变迁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的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
中国的服装一开始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一同诞生和发展的,中原地区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方经济文化最古老最发达的中心。加之良好的地理环境,呈现出放射状向四方影响和传播。
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的发展基础上,即与时代相符的纵向发展的道路上,走过了5000年的历史。 从上古至封建社会灭亡,我国服装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以长袍服饰为主——高领阔袖、长衣拖地以及直线正裁法和交领等为特征。
历代统治阶级所推行的服装显示着等级服冠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保持和发展着。虽然随着改朝换代以及时间的推移,中国服装不断地出现新式样,而且朝代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不是截然无连续,而是一步一步地沿续与交错着向前发展。
例如,古朴的秦汉服装,富丽的隋唐五代服装,高雅的宋装,堂皇的明装,华贵的清装,它们虽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但却显示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唐代的服装。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到盛唐之后,其主要是汉族服装与西北地区其他民族的横向发展关系。
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处于从一个个分裂走各统一,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处于上升时期。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在这一时期里大量地吸收印度和伊朗的文化,并融于我国的文化之中,这可以从壁画、石刻、书、画、绣、陶俑及服装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服饰中的佼佼者,衣料质地考究,选型雍容华贵而大胆,装扮配饰富丽堂皇而考究。
其形制虽然仍是汉隋遗风的延续,但是多受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域涌进来的文化艺术的影响。以历史名画“簪花仕女图”的服饰为例,图中妇女袒胸、露臂、披纱、斜领、大袖、长裙的着装状态,就是最典型的开放服式。
衣外披有紫色的纱衫,衫上背纹隐约可见,内衣无袖“罗薄透凝脂”,幽柔清澈。丝绸衬裙露于衫外,拖曳在地面上,可与17世纪、18世纪欧洲宫廷长裙相媲美。
这种服式从北朝以来,甚至唐代开元、天宝时期,都不曾出现过,因此风格独特。 在横向的交流影响中,促使一个民族的服装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变化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经济和文化的强盛和落后。
清朝末年,中国封建社会处于即将崩溃之际,政治黑暗,经济衰弱,思想禁锢,中国社会在走下坡路,资本主义文明正处在迅速发展的上升阶段,迫切要求开辟海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西洋商品日渐输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受欧洲现代文明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服装大大地简化了,同时中国社会中上层社会开始流行穿着西洋服装,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风气。 民国初年的女子,生活起了变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这种外来思潮的影响,纷纷走出闺房,奔向社会,投身于电影业、商业、手工艺业等。
由于职业的要求,这些女性的改装换容就成了必然之事。在民国元年,政府规定了男女礼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礼服和常礼服。
大礼服分昼礼服和晚礼服两种,均采用黑色衣裤和领结。常礼服有西式和中式两种,中式即长袍马褂。
女子礼服是身长齐膝、有领、对襟式,裙的前后有镜面,两则做裥,两端有带结的式样。都市女子结婚采用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手持白色花,举行“文明”结婚,农家女子仍然以红袄珠冠,乘坐花轿,保持着旧式风俗。
由于中国文化的根基之深厚,即使在外来服装的强烈冲击下,依然使中国服装表现出对外族文化精华兼收并蓄的能力,中山装和近代旗袍的出现,即证明了中国文化的深厚作用。中山装和旗袍是东西方服装结合的典范。
在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在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等许多内容上符合20世纪的服装趋势,从而走向了世界。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不仅仅是思想开放了,更注重个性化,时代概念在整体服装上早已不再是一个虚有的名词。
从宏观上看,中国服装界已形成一定影响的服饰文化活动,无论上海、北京或大连,都是服装文化搭桥,企业唱戏;或时装表演或时装流行趋势发布等,以期达到交易,繁荣经济文化的目的。 而在这一时期服装的重点发展趋势是经典传统回归和对优雅华贵的追求两极的并存和对比,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
正规的、经典的,完美的与反常规的,不平衡的,怪诞的形成对比,也带来了特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感受优雅、感受经典、感受自然、感受幽默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印象。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国际信息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服装市场。世界服装的潮流越来朝着“自由”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信息很快地传入中国。为运动服时装化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人们在休闲时更加放松自已,脱下严谨的西装,换上休闲式合适的服装。 服装的时尚。
8.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习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9.中国古代各朝衣服都有什么特点
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纵观古代各朝的服饰,可谓各有特色,秦汉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服饰华贵富丽,宋朝服饰娟秀精巧,明朝服饰高雅堂皇,清朝服饰华美雅致……
一、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和树叶等来遮盖自己的身体,穿戴动物的皮毛用于保暖。石器时代后期,人类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约5000年前,中国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于是人们开始用麻布做衣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养蚕业,丝绸就出现了。
二、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指夏、商、周和战国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至前3世纪。先秦时期的服饰实质上是统制者的工具。周朝时期出现了冕服,其制度的确立,是周朝国家意志的具体反映,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深衣制”,即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的形式也出现了,并逐渐普遍地被采用。战国时妇女普遍穿宽边缠绕式的肥大曲裾深衣。衣服的左襟展开时呈三角状,穿时将其环腰部一圈,再用腰带扎好,配上横线与斜线并用的镶边,总体表现出静中有动、动中带静的装饰效果。
三、秦汉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秦汉时期的服饰日益讲究,着装也渐趋华丽。女装方面有作为礼服的深衣和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一改战国时期的肥大,转而形成瘦且窄的特点。裙裾长可及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时不会露出脚裸。衣袖有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左右交叉,领口很低,可露出里衣。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腰带长垂。秦汉以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将秦汉服饰推向了世界,它的意义在于:悠久的中国服饰文化,从此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与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