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空航天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必要么
1、航空航天工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航空航天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非常必要。
2、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籍中记载了许多与飞行有关的神话、传说和绘画。“嫦娥奔月”是人类最古老的登月幻想。鲁班制作木鸟、西汉时期的滑翔尝试和列子御风的想象,说明古代中国人民已想到利用空气浮力和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现在仍在使用的帆、舵、风车等是古人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利用风力和水力制造的生产工具。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飞行器,走马灯的原理和现代燃气涡轮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竹蜻蜓则是螺旋桨和直升机的雏形。这些发明和创造显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出众的智慧和才能。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共同孕育了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
在近代,中国人民也为航空航天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之后,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而热心发展航空事业。从1887年华蘅芳制造中国第一个氢气气球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里,尽管条件极端困难,中国的航空事业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在空气动力、火箭技术、燃烧理论等方面所作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推动了有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2.关于航天的知识
航天活动包括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部分。航天技术是指为航天活动提供技术手段和保障条件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空间应用是指利用航天技术及其开发的空间资源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技术的总称。
空间资源系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可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环境、能源与物质资源,入空间高远位置、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微重力环境、太阳能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物质资源等。
扩展资料:
太空资源:
太空资源泛指太空中客观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环境和物质。主要包括: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行星资源等。
太空上可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丰富的多。仅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类木行星和彗星上,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在行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有真空资源、辐射资源、大温差资源,那里的太阳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的多。
目前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高真空和高洁净是外层空间的显著特征,是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发展航天技术、生产电子产品和高级药品的理想环境,尤其它是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先决条件。
高真空、超洁净环境资源取得了相当大的实际效果,但微重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试验、研究和创造条件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天
3.空乘需要了解哪些航空知识啊
空乘需要了解的航空知识如下:
1、乘务知识类课程:机场的航空运输服务与管理、民航旅客与货物运输、客舱设施与服务、航空服务礼仪、航空法、民航概论、中国航线地理、民航服务心理学、乘务英语、飞机起降原理、客舱安全管理等
2、文化提升类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播音与主持、舞蹈与形体训练、化妆技巧与形象设计、跨文化交际(英)
3、实践环节类:广播电视栏目主持、演艺实践;公益广告拍摄;国内空姐大赛;各航空公司、星级酒店、国际邮轮顶岗实习;专业艺术比赛等。
4.中国航天小资料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5.有关通用航空知识有哪些
利用航空器从事的非公共航空运输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以及公务飞行、文化体育运动飞行、教学飞行、游乐游览飞行等。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包括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航空吊挂吊装、石油航空、航空监测、航空护林、航空播种、人工降雨、航空化学处理等。过去,中国把这种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统称为专业航空。公务飞行指为行政事务和商务活动服务的、自身需要的、不取酬的飞行活动。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游乐游览飞行居通用航空之冠,1990年达2650万小时,占通用航空小时总数的57%。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游览也逐步开展起来,每年飞行约1000小时。国际民航组织各缔约国用于通用航空的飞机1990年33.7万架,其中固定翼飞机32.6万架,而美国拥有的固定翼飞机占总数的75%。中国1990年用于通用航空的飞机约400架,主要是固定翼运五型飞机。
中国专门从事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有: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等。
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了关于开办通用航空企业审批权限的规定:凡申请者必须具备与通用航空要求相适应的条件——航空器经民航局检验合格,登记注册,领有适航证件;飞行人员、航空器维修人员、航行调度人员经民航局考试合格,领有执照;所使用的机场以及机务维修条件,能够保证正常飞行和作业。当上述条件符合后,凡从事或经营省际通用航空飞行或业务的,由民航局审查批准并发给通用航空许可证;凡从事或经营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的通用航空飞行或业务的,由地区民航局审查批准发给通用航空许可证并报民航局备案。经营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持通用航空许可证,按照《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可经营通用航空业务。
6.什么是航空安全文化
航空运输是近代科学发展而出现的运输形式,航空安全文化也是近代形成的概念,加快建立航空安全文化是行业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但必须要注意的是,物质存在、制度形成、行为举止、价值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均是形成航空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培训、学习和许多隐形的生活思维习惯才能够形成的。
航空企业安全文化融会了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其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其中,行政部门应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积极倡导并大力支持安全文化建设;党群部门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优势,开展各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利用网络和行业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企业的安全知识,时刻把握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主题,及时报道并推广安全生产的典型事件和经验,曝光习惯性违章等不安全事件,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出“以人为本,安全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