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金庸武侠小说中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贸易金融中心,在高度繁忙的商业活动中运转着。
香港的作家不能不受到商业机制的制约,这就决定了香港的文学作品带有很强的商业化特点:娱乐性较强,通俗文学盛行。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在整个香港文学中一枝独秀,有着重要的地位。
金庸是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集新派小说之大成,广泛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之精髓。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说神侠依碧鸳”等14部小说,并以《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为代表作。
金庸把武侠小说从一个较低的通俗娱乐层次提高到了于娱乐中负载人生哲理、生命体验、价值信仰的较高的艺术境界,具有极深的文化内蕴。成为雅俗共赏的成人童话,被誉为“香港三大奇迹”之一。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文化内涵。金庸是一位历史学家,其小说中始终洋溢着一种历史英雄观,即英雄上历史的创造者。
金庸将历史与小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小说的方式演化历史事件与人物。作为英雄传奇小说,金庸武侠着重体现的是英雄人物对于历史的决定作用。
英雄传奇首先要以情节为先,充分利用悬念起伏跌宕,用金圣叹的话来说情节往往发展到无路可走,作者再绞尽脑汁想出出人意料的办法。其次人物要扁平夸大,是超人,比平常人大一 号,但还要是“人”,是“神仙”也不行,也就是有杰出才能的“英雄”。
金庸武侠中的英雄人物上至帝王下至侠义志士、乞丐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笔下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善与恶的冲突中,生与死的抉择中,价值信仰与个人私利中塑造出人物的内心高尚的品格。并且还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百态人生,有豪杰志士、跳梁小丑,有野心勃勃争霸武林,有清心寡欲、无为无求,有儿女情长、多情多义…… 小说中的帝王英雄,叱咤风云,纵横驰骋,尽显风流,从而缔造巩固千里江山。
以〈射雕英雄传〉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鹿鼎记〉中的康熙大帝最为典型。铁木真从势力微弱到忍辱负重统一大草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铁骑踏遍草原。
作者将一个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刻画的淋漓尽致。〈鹿鼎记〉应该是以武侠的视角来写历史的一部小说最恰当不过了,整部小说贯穿了康熙大帝一生的丰功伟绩:除鳌拜、灭三藩、平定葛尔丹,俨然一个武侠式的〈康熙王朝〉,可见作者丰厚的历史功底。
侠士英雄是刻画的最精彩、动人的,容貌上犹如“白马王子”又总能力敌万夫,势不可挡,既侠骨柔情又肝胆相照,很纯情但是仅仅止于此。金庸就不能雅俗共赏了,他往其中装了很多理想性的东西,诸如儒家的大担当、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从而拓展了小说的内存空间,所以才会有著名作家王蒙读《笑傲江湖》有身世之感的感动之哭,才会有人认为最有寓言品格的是《笑傲江湖》与《天龙八部》。
这些侠士英雄在金庸小说中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创造历史的英雄人物,也是作者最为青睐的一种,寄托着作者的终极理想。《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郭靖以及《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最具代表性。
《射雕英雄传》中记叙了历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战”,北宋的南大门襄阳城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命运,然而正是由于郭靖的镇守与保卫,才会被包围四年之久而没有失陷于元,延迟了北宋的灭亡时间。郭靖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到了北宋对元的反吞并战争中,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态度与一种社会责任感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
乔峰又是另外一个最真心的英雄,具有一种大担当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身为汉人时积极阻挡辽的入侵,或许是命运的捉弄,又让他偏偏是辽人的后代,身为辽人则又竭力劝谏阻止对大宋的入侵。
以一身豪迈的气度在宋辽之战中坚持着正义,最终悲壮感人的死去,留取一片丹心照耀青史。从美学角度来看,金庸小说在广阔的历史空间中广泛地涉及动乱时代的生活领域。
表现出了动乱人世的悲悯情怀,对于源远留长的东方文化给予深刻的透视与反思,建构了自己的理想模式。金庸小说不象其他的武侠小说一样,刻意追求离奇怪异的故事情节,盲目虚构没有一点历史真实感。
而是截取真实的历史背景,具有一种真实的艺术魅力。题材多取自宋元、元明之际。
这一段历史时期政治局势混乱,军事势力割据,因此便于建构一种“乱世出英雄”、“乱世英雄乱世情”的审美境界。作者并且还在历史的 长河中撷取许许多多的真实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历史的民间传说,然后再让精心虚构的英雄人物身置其中,纵横决荡,决战沙场,笑傲江湖,从而给人一种艺术真实的享受。
因此读金庸的武侠总有一种读历史小说的感觉,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靖康之难、襄樊之战等事件,以及王重阳、丘处机等道家人物《;鹿鼎记》中的除鳌拜、灭三藩、平定葛尔丹、顺治出家;〈书剑恩仇录〉中有关乾隆皇帝的出身的传说。
在这一点上,金庸与19世纪英国小说家斯各特十分相似。斯各特把历史看成是挂他的小说的钉子,以历史来网络他的小说,金庸也是如此。
金庸武侠小说的传统文化内涵。金庸以通俗的武侠小说的方式对于中国几。
2.关于金庸的文学知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好问的《摸鱼儿 雁丘词》,因金庸而闻名。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另一代表诗,他的十四部小说开头第一字的连读。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神雕英雄传》,描写桃花岛。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引自欧阳修《蝶恋花》,《神雕侠侣》的全篇开头。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
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神雕侠侣》第三回,丘处机所作。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倚天屠龙记》开篇,赞颂小龙女。 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 绝世奇事传闻里 最好交情见面初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成 无迹可寻羚挂角 忘机相对鹤梳翎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象间 可知今日怜才意 即是当时种树心 古来成败原关数 天下英雄大可知 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见无因 琢磨颇望成全璧 激烈何须到碎琴 尽有狂言容数子 每从高会厕诸公 春辞小院离离影 夜受轻衫漠漠香 语带滑稽吾是戏 弊清摘发尔如神 翻覆两家天假手 兴衰一劫局更新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关心风雨经联榻 轻命江山博壮游 粉麝余香衔语燕 佩环新鬼泣啼乌 法门猛叩无方便 疑网重开有譬如 金刚宝杵卫帝释 雕篆石碣敲头陀 九州聚铁铸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残碑日月看仍在 前辈风流许再攀 金剪无声云委地 宝钗有梦燕依人 老衲山中移漏处 佳人世外改妆时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与此图皆可传 爱河纵涸须千劫 苦海难量为一慈 乌飞白头窜帝子 马挟红粉啼宫娥 草木连天人骨白 关山满眼夕阳红 滇海有人闻鬼哭 棘门此外尽儿嬉 未免情多丝宛转 为谁辛苦窍玲珑 卷幔微风香忽到 瞰床新月雨初收 镇将南朝偏跋扈 部兵西楚最轻剽 罗甸一军深壁垒 滇池千顷沸波涛 歌喉欲断从弦续 舞袖能长听客夸 谁无痼疾难相笑 各有风流两不如 一纸兴亡看复鹿 千年灰劫付冥鸿 曾随东西南北路 独结冰霜雨雪缘 乞鸟蛮花天万里 朔云边雪路千盘 辕门谁上平蛮策 朝议先颁谕蜀文 纵横野马群飞路 跋扈风筝一线天 先生乐事行如栉 小子浮踪寄若萍 待兔只疑株可守 求鱼方悔木难缘 渔阳鼓动天方醉 督亢图穷悔已迟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间 身作红云长傍日 心随碧草又迎风 人来绝域原拼命 事到伤心每怕真 尚余截竹为竿手 可有临渊结网心 千里帆樯来域外 九霄风雨过城头 云点旌旗秋出塞 风传鼓角夜临关 都护玉门关不设 将军铜柱界重标 好官气色车裘壮 独客心情故旧疑 鹗立云端原矫矫 鸿飞天外又冥冥 ——《鹿鼎记》的回目全是对联。
仁者无敌 ——《鸳鸯刀》,虽算不上对联与诗词,但也是金庸小说的一句经典了。 这里仅给出几例。
3.金庸小说的传统文化因素
金庸小说的基本特点是大俗大雅,至幻至真。
大俗大雅是指金庸小说从“雅文化传统”与“俗文化传统”的接合部切入,融通雅俗而超越雅俗。金庸小说一方面以“俗文化传统”中富有活力的文学形式和合理的文化因素向“雅文化传统”渗透,一方面又把“雅文化传统”中的文化理想融汇到“俗文化传统”中去。
至幻至真是指金庸小说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甚至刻意追求超越细节的真实,直接诉诸人们心灵的最深层次,达到了理念的真实、文化的真实,从而创造了一种具有诗的功能的文化小说样式。惟其如此,金庸小说才能摆脱种种局限,将各种应有的情感推向极致,才具有了其他小说无法具有的魔力。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武”与“侠”——征服世界与完善道德的恒久渴望。
在伦理本体型的文化中,“武功”、“武力”、“武术”等以“武”为中心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们征服社会的渴望,“侠客”、“侠义”、“侠行”等以“侠”为中心的概念反映的则是对完善道德的祈盼。“武”的最高境界是“神武不杀”,“侠”的最高境界是“欲除天下不平事”,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所谓“侠”是目的,“武”是手段,两者在行为方式、道德追求、文化理想等方面和谐地统一起来。金庸小说从武德和人生境界两个方面对“武”作了深刻的阐释。
武德的高尚与卑下是决定武功成败的根本因素之一。作为社会道德的武德要求练武要有“振人不赡”、“扶危济困”的正确指导思想,作为文化道德的武德,主要表现在对武功的理解、选择和练功的方法上,由此而分出所谓的“正派武功”和“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应符合儒家、道家乃至释家哲学的和谐理论,主张性、命双修,顺应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构建弘大刚毅的人格;“邪派武功”则破坏人自身及宇宙万物间的和谐,追求“片面的深刻”,违反人性准则。武功与人格是相统一的,如“为国为民”的大侠郭靖练的是符合《周易》文化精神的武功“降龙十八掌”,而东方不败则练戕害人性的“葵花宝典”。
武功也绝不是单纯的外在的技击,而是与人的生活经历乃至生命感受密切相关。作为道家文化象征的老顽童周伯通晚年练成了“左右互搏术”和“空明拳法”,飞扬佻达的杨过在经历了人事惨变之后悟出了“黯然销魂掌法”。
其实这已不是武功,更不是武术,而是人的心灵情感的外向宣泄,是人们的生命外化形式。金庸小说把武功变成了体现文化理想的符号,把儒、释、道乃至诸子百家学说中的合理成分相互融通并形象地显现出来,从文化、哲学和人的生命的高度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道德文化体系,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形象主要可以分为四类:民间侠、儒侠、道侠和“自由”型侠客。民间侠的典型代表是萧峰,他具有历史上一般侠客的讲义气、重然诺、扶危济困等优良品格,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古往今来的侠客中最为潇洒不羁、纵横无束而又豪爽纯真的性格和深厚的怜悯情怀。
儒侠的典型代表是郭靖,他的身世经历以及性格思想都符合孔孟的论述,他的具有远大理想而又积极行动的大侠品格有着巨大的楷模的力量。道侠的典型代表是张三丰,他清虚自守、圆融无碍、慈善为怀而又不是遗世独立,他的清明澄澈的智慧和静穆高大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恒久景慕。
令狐冲是“自由型”侠客的代表,其特征是以蔑视陈规陋俗的道家思想为底蕴,而又熔铸了五四精神的某些特点,他不顾武林中的正邪观念、门派观念和一切陈规陋俗,处处以生命的真情来对待世事人生,因此才能笑傲江湖、笑傲江山乃至笑傲人生。人们对令狐冲的喜爱,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真情与自由的渴望,对世俗纷争的厌弃及对文化理想的向往。
“情”与“理”——本真生命与道德禁锢的纠结与冲突。金庸小说最大的成功之一是通过爱情描写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携手走天涯的人生范式。
由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袁承志与温青青等人共同构建起的这种人生范式有着恒久的激动人心的力量。“走天涯”是指仗剑行侠,“携手”则是指与红粉知己共闯江湖。
仗剑行侠之诱人,尚不在其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倒多是为了肆逞己志,抒解久遭压抑的情绪。“携手”的妙处就更多了,沙里淘金、自择伴侣、追求幸福。
这“携手走天涯”五字,既能满足人的社会实现的要求,又能使人充分享受感性生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实现的方式:“走”。豪迈、刚烈、苍凉、忧伤、潇洒、自由,一“走”,就全出来了。
从这一意义上讲,“携手走天涯”确是一种诗意人生。这种融“水浒”与“红楼”于一体的人生范式,既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处,又为正统的封建观念所不容,因为她把传统文化中符合人的本真生命的内在的合理因素张扬出来,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道德观念的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尖锐的冲突,并对其发生着撞击性的破坏作用。
传奇与传统——以传奇的形式展示民族的文化原型和文化精神。郭靖想实现的是儒家的社会理想,萧峰企望以死来消弥刀兵,陈近南则是一个兼侠客、忠臣、民族英雄于一身的人,书生侠客陈家洛的失败及归。
4.金庸武侠小说中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这个问题范畴太广,在这里我只做一个粗略的梳理:
微观方面,金庸小说很多细节都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从琴棋书画到经史子集,几乎都有涉猎,与一般武侠小说不同,金庸小说在武功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有的融入琴棋书画,有的融入不同个性,有的融入儒释道文化。
宏观方面,我常把金庸小说按照创作顺序分为四个阶段,1955年-1959年是第一阶段,是金庸侧重入世的儒家文化的阶段,书里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一般都是积极入世的,常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阶段的代表是《射雕英雄传》和儒侠郭靖;1959年-1963年为第二阶段,这阶段人物和思想都由儒转道,以杨过、张无忌为代表——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道家文化写的同样好的《笑傲江湖》却是个特例(因为它不仅涉及道家文化,还要影射政治);从1963年-1967年是第三阶段,作者由道入佛——这大概与金庸先生中年开始读佛经不无关系,以《天龙八部》为典型代表;从1967年《笑傲江湖》之后,金庸通过反思,或者说是颠覆,否定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糟粕,进入“无侠”的阶段,开辟了武侠小说,乃至通俗小说的巅峰,以《鹿鼎记》和韦小宝为代表。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只是人为划分的,其实不管在哪个阶段,儒释道都是相互渗透的。另外,作为新武侠的代表,与传统的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更多地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以骑士文化(如《堂吉诃德》)最为突出。
附上金庸小说时间表:
小说作品
《书剑恩仇录》 1955年
《碧血剑》 1956年
《射雕英雄传》 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 1959年
《神雕侠侣》 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 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 1961年
《鸳鸯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 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 1963年—1966年
《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记》 1969年—1972年
《越女剑》 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我觉得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了解小说和进行金庸小说研究非常重要的窗口。
5.关于金庸的文学知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好问的《摸鱼儿 雁丘词》,因金庸而闻名。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另一代表诗,他的十四部小说开头第一字的连读。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神雕英雄传》,描写桃花岛。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引自欧阳修《蝶恋花》,《神雕侠侣》的全篇开头。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神雕侠侣》第三回,丘处机所作。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倚天屠龙记》开篇,赞颂小龙女。
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
绝世奇事传闻里 最好交情见面初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成
无迹可寻羚挂角 忘机相对鹤梳翎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象间
可知今日怜才意 即是当时种树心
古来成败原关数 天下英雄大可知
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见无因
琢磨颇望成全璧 激烈何须到碎琴
尽有狂言容数子 每从高会厕诸公
春辞小院离离影 夜受轻衫漠漠香
语带滑稽吾是戏 弊清摘发尔如神
翻覆两家天假手 兴衰一劫局更新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关心风雨经联榻 轻命江山博壮游
粉麝余香衔语燕 佩环新鬼泣啼乌
法门猛叩无方便 疑网重开有譬如
金刚宝杵卫帝释 雕篆石碣敲头陀
九州聚铁铸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残碑日月看仍在 前辈风流许再攀
金剪无声云委地 宝钗有梦燕依人
老衲山中移漏处 佳人世外改妆时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与此图皆可传
爱河纵涸须千劫 苦海难量为一慈
乌飞白头窜帝子 马挟红粉啼宫娥
草木连天人骨白 关山满眼夕阳红
滇海有人闻鬼哭 棘门此外尽儿嬉
未免情多丝宛转 为谁辛苦窍玲珑
卷幔微风香忽到 瞰床新月雨初收
镇将南朝偏跋扈 部兵西楚最轻剽
罗甸一军深壁垒 滇池千顷沸波涛
歌喉欲断从弦续 舞袖能长听客夸
谁无痼疾难相笑 各有风流两不如
一纸兴亡看复鹿 千年灰劫付冥鸿
曾随东西南北路 独结冰霜雨雪缘
乞鸟蛮花天万里 朔云边雪路千盘
辕门谁上平蛮策 朝议先颁谕蜀文
纵横野马群飞路 跋扈风筝一线天
先生乐事行如栉 小子浮踪寄若萍
待兔只疑株可守 求鱼方悔木难缘
渔阳鼓动天方醉 督亢图穷悔已迟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间
身作红云长傍日 心随碧草又迎风
人来绝域原拼命 事到伤心每怕真
尚余截竹为竿手 可有临渊结网心
千里帆樯来域外 九霄风雨过城头
云点旌旗秋出塞 风传鼓角夜临关
都护玉门关不设 将军铜柱界重标
好官气色车裘壮 独客心情故旧疑
鹗立云端原矫矫 鸿飞天外又冥冥
——《鹿鼎记》的回目全是对联。
仁者无敌
——《鸳鸯刀》,虽算不上对联与诗词,但也是金庸小说的一句经典了。
这里仅给出几例。
6.金庸武侠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武侠虽然有了很大的反响,一些作家纷纷效仿,作品如雨后春笋,但内容大多是一些金童玉女的情感经历,读来已无趣味。直到解放之后才出现了特色小说家“金古梁”,但自从金庸封笔、古龙梁羽生相继去世,中国武坛还见过可以与上述三位比拟的作品吗?
韩寒的武侠小说《长安乱》读来甚是无味,耐心一般的读者几乎都读不下去,但这部武侠却被推崇为优秀武侠小说,不就是因为这部武侠的独特幽默性吗?韩寒在小说里秀出了自己的性格,开创了自己的风格。
可以说独特性便是武侠的成功之要。金庸将儒、道、释三家思想融入作品中,武打面面俱到,医学、阵法等都可以作为打斗方法。古龙以忧郁、虚幻的风格开创了自己的风格,他的武打往往形虚内实,在《边城往事》中的飞刀随发随有,但绝对没有人知道飞刀在哪,这样的写法处处可见。而梁羽生的武打讲究写实,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的武打均是有路可找的,如果顺着他的描写耍出,你会发现是一套完整的武打。
现在好的武侠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现代都市小说,武侠是中国的特色,我们要继续创造独特的武侠风格,让武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