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课件文库

2021-08-09 综合 86阅读 投稿:麦芽糖

1.有关五的文化常识

/view/100694.htm 常用词语 五霸 wǔbà [the five princes]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五保 wǔbǎo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 五保户 五倍子 wǔbèizǐ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药名。

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或青麸杨等叶上形成的虫瘿 五采 wǔcǎi [the five colors]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须臾成五采。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彩 wǔcǎi [multicoloured] 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五彩缤纷 wǔcǎi-bīnfēn [rainbow;be gandy with primary colours;be blazing with colour;colourful] 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 柔软光滑的斗篷和一排五彩缤纷的勋章 五常 wǔcháng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指仁、义、礼、智、信 [(in feudal China) the five cardinal relationships]∶五伦。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三纲五常 [the five elements]∶五行 五城 wǔchéng [officials of five districts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

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五城御史司坊 wǔchéngyùshǐsīfāng [cages of five districts,ect in capital city]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

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

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 有五城御史司坊。——清·方苞《狱中杂记》 五代 Wǔdài [the Five Dynasties]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五帝 Wǔ-Dì [the Five Emperors] 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五冬六夏 wǔdōng-liùxià [all the year round] 冬夏不分,比喻不论季节 五冬六夏,他都去烧炭 五斗橱 wǔdǒuchú [chest of drawers] 亦叫“五屉柜”。

装有五个抽屉的柜子 五斗柜 wǔdǒuguì [chest of drawers] 五屉橱,几乎只是为盛放抽屉而设计的有箱盒的家具 五毒,五毒儿 wǔdú,wǔdúr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of scorpion,viper,centipede,house lizard and toad] 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五毒俱全 wǔdú-jùquán [addicted to drinking,smoking,etc.] 指烟、酒等各种嗜好为五毒。五毒俱全,指样样嗜好都有 这些小伙子,年纪轻轻,怎么学得五毒俱全 五短三粗 wǔduǎn-sāncū [(of stature) short and strong]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五短三粗的身材 五短身材 wǔduǎn-shēncái [short (of stature);be short in trunk and four limb] 指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 五反 wǔ-fǎn [the movement,begun in 1952,against the “five evils”] 指一九五二年我国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 五方 wǔfāng [all directions (south,north,east,west and centre)] 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五方土音。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五方杂处 wǔfāng-záchǔ [place where peoples from all regions congregate;inhabit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五更 wǔgēng [the five periods of the 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before dawn;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五更转 wǔgēngzhuàn [wugeng song] 又名“五更调”,民间曲调的一种,每首五叠,一叠十句 乐府五更转曲。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五供 wǔgòng [the five containers in which offerings are put in when offering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贡品。 五古 五古 wǔgǔ [a form of pre-Tang poetry, usu. having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每句五字的古体诗 五谷 wǔgǔ [the five cereals of rice,two kinds of millet ,wheat and leans] 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五鼓 wǔgǔ [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

——清·姚鼐《登泰山记》 五谷丰熟 wǔgǔ-fēngshú [have a bumper harvest] 形容各种庄稼均已成熟,丰收在望。亦作“五谷丰登” 有五谷之实。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五官 wǔguān [facial features;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eyes,lips,nose and tongue] 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2.语文必修五

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3、*边城 。

.沈从文4、*哦,香雪 。

铁 凝第二单元5.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6、滕王阁序。

..王 勃 7、*逍遥游 。

.庄 周 8 、*陈情表 。

.李 密 第三单元9、咬文嚼字。

..朱光潜 10、孟浩然 。

..闻一多11、*说“木叶”。

.林 庚12、*谈中国诗。

钱钟书第四单元13、中国建筑的特征 。

梁思成 14、作为生物的社会 。

刘易斯·托马斯 15、*指印。

.丹齐克 16、*宇宙的未来。

.史蒂芬·霍金 表达交流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满意请采纳。

3.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纪年纪月级日纪时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4.高中必修1~必修5语文文学常识(时间,坐次,官职,科举制

一)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

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

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 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 ò),西晋史学家。

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

著有《王子安集》。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

5.历史必修5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免费赠送】。

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课件文库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