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皇帝文化常识

2022-09-03 综合 86阅读 投稿:壞簲気

1.中国古代避讳文化知多少

~以下内容转自知乎~ 一般来说,避讳这种事,在宋以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严的过程的。

中间也有一些波折,有时候松弛一下,有时候重视一下。但总体来说,是越来越严的。

先以东汉为例。东汉和西汉,是避讳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看起来很废话是吧?其实不是。

因为这两汉带来了一个对皇帝姓名的避讳要求,即所谓的“讳训”。例如:刘邦,邦字应改为国,《说文》里说,“邦,国也”。

再比如刘恒,恒字应改位常,《说文》里说,“恒,常也”。再比如刘彻,彻字应改为通,《说文》里说,“彻,通也”。

这是西汉的例子。我们再看东汉的例子:刘秀,秀则改为茂,这是因为《广雅》里解释“秀,茂也”。

刘庄,庄改为严。改为严有个出处,《论语》的“为政篇”集解里有“庄,严也”。

不少人因此改姓,连庄子被汉人所称,也要改名严子。连带“老庄”都要改为“老严”。

(项羽名籍,他活跃的时期,就有人为了避这个籍字,而把姓改成席。) 因为两汉君主太多,所以我们不一一列举了。

说了这些例子,不难知道,所谓的避讳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要知道,在封建的独裁体制中,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封建制度的专制性。

一个字,只许一个人用,在当时那种识字率相当低的情况下,是对有资格识字的人,即那些可能成为统治阶级及帮凶的那些人,炫耀封建独裁者的无上权威的良好工具。《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东汉中晚期的人,但即使是到了他那个时期,他在他的书里,写“秀”字条,依然只能写“上讳”。

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里加了篆字的那个“秀”字,是后人改上去的。但是,是不是有这些规定,就一定严格执行了呢?大家都知道,专制政权也好,还是什么其他政权也好,都是力图将各种社会生活控制在手里的。

统治者们都很清楚,只有控制住社会,他们的统治才会稳固。社会生活的发展,往往是无法得到全面的控制的。

在各种权力的之间,往往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供人们自由发挥。而事实上,只要统治阶级中有了某种特权,这种特权就一定会慢慢扩散开来,从皇帝开始,逐步蔓延到皇族,从皇族甚至蔓延到后族(外戚),从死去的独裁者的名字避讳蔓延到活着的独裁者的名字也要避讳。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避讳的范围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逐步发展,两者就造成了矛盾。结果就是出现了各种例外的情况,不避讳的情况了。

有一种认识,认为单名的趋势在两汉时期非常明显和避讳有关,因为相比较双名,单名避讳更容易一些。例如,汉宣帝原始双名“病己”,元康二年就为了避免大家犯讳,而改单名为询。

双名变单名,有不少人怀疑是西汉末王莽规定的(“中国不得有二名”)。但事实上可能王莽只是针对这个发展趋势做了明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单名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重名,对各种大姓而言,都是如此。) 还有一种避开避讳的情况,就是引用古代文献。

古代文献往往诞生在当代乃至当朝以前,今天的避讳古代还没有。在引用古代文献的时候,当事人会尽量修改符合今天的要求,但挂一漏万总是有的。

至于到底是不是挂一漏万,那得去问当事人自己。

当然,对照的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前朝的避讳,今朝不必再讳。例如东汉学者著作,写西汉事,往往就不避讳了。

出现这些情况,就充分说明,封建的专制体制的注意力永远是注意当下的,对之前之后往往不太重视,而这也就带来了“管得住口,管不住笔”的问题了。当然,对比汉代这种字还比较好认,单名也比较好改的时代。

宋代的避讳,那叫一个装逼。众所周知,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华,之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步汉化,大部分人改名改姓都是无所谓避忌怎么方便怎么来的(贵族相对比较注意)。

单名逐步被双名取代,就是这个时期的发生的事情。之后又是隋唐五代,到入宋之后,避讳讲究就彻底走上了一个高峰。

随便举个例子,宋太祖赵匡胤俗称赵大,其名应避匡、胤二字。他弟弟本名赵匡义,俗称“赵二,他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为避其兄的名讳,于是连个匡字都保不住,改名叫“光义”,这就是赵光义这个名字的由来。弟弟都保不住名字,何谈其他,来几个冷知识:庐山当时名匡庐山,因此避讳宋太祖,于是改名庐山。

搞宋代史的人都知道的定国军,其实是从匡国军改来的。廖匡图这种人名,也要改名为光图。

(蒙古和北方学者文化素养比较差,编纂《宋史》看见文献就往上抄抄抄抄抄,管你什么廖匡图还是廖光图。于是《宋史》里既有廖匡图诗集,又有廖光图诗,其实这两个名字是一个人。)

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个字,字体类似的框、眶、筐等十七个字,胤字连同笔画类似的三十七个字,也给一概避了。大家想想,门框不能写门框,眼眶不能写眼眶,连竹筐都不能叫竹筐了!这日子过得下去么?这些避讳的字,对宋代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是一件非常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的事情。

其实,想想今天我们的各种屏蔽字,逼得大家把老司机改成老阿訇,把开车改成讲经,把福利改成古兰经。原文传送门。

2.中国古代避讳文化

在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就是避讳的典型例子。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

(《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封建礼教极端强调等级名分,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

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

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为改字。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

“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

(《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称嫦娥。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

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

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

如“秀,上讳”。 其三为缺笔。

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

如清雍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字,必须缺笔。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为“邱”字。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写的就是黛玉每遇其母的名字“敏”时,读、写都注意避讳(即家讳)。 避讳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延续了千多年。

历朝历代对避讳的规定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朝代相对较松,有些朝代则十分严格。

总的来看,唐朝以后,对避讳就非常重视了。历代皇朝出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对避讳都很讲究。

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故唐朝一代不能称“虎”。于是,虎便被“兽”、“彪”等字所替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变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画虎不成反类犬”,则成了“画龙不成反类犬”。就连“老虎”的名称也不能叫,而称其为“大虫”。

宋太祖即位后,规定自其始。

3.中国古代避讳文化

在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就是避讳的典型例子。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

(《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封建礼教极端强调等级名分,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

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

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为改字。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

“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

(《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称嫦娥。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

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

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

如“秀,上讳”。 其三为缺笔。

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

如清雍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字,必须缺笔。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为“邱”字。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写的就是黛玉每遇其母的名字“敏”时,读、写都注意避讳(即家讳)。 避讳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延续了千多年。

历朝历代对避讳的规定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朝代相对较松,有些朝代则十分严格。

总的来看,唐朝以后,对避讳就非常重视了。历代皇朝出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对避讳都很讲究。

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故唐朝一代不能称“虎”。于是,虎便被“兽”、“彪”等字所替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变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画虎不成反类犬”,则成了“画龙不成反类犬”。就连“老虎”的名称也不能叫,而称其为“大虫”。

宋太祖即位后,规定自其始。

4.关于古代帝王避讳的问题

明朝是按辈分取名,明朝皇帝第二个字是朱元璋取好的辈分不避讳,其他朝代基本都是避讳的

李世民,就避讳 “世”“民”两字

赵匡胤,避讳“匡”,让弟弟 赵匡义改名赵光义

清朝皇太极是满族名的汉译,那时满族没有汉化,不讲究避讳,如努尔哈赤的 2个弟弟分别叫 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

顺治入关后开始汉化,学汉族避讳,康熙更是学汉族排辈分取名,所以雍正登基后兄弟中的“胤”字全都改成“允”字

但是乾隆登基后,怕改名麻烦,开始规定后代辈分用字不在避讳,乾隆的兄弟们 弘时 弘昼 都不曾改名

以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几朝都不在更改辈分用字

5.中国古代避讳文化知多少

~以下内容转自知乎~ 一般来说,避讳这种事,在宋以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严的过程的。

中间也有一些波折,有时候松弛一下,有时候重视一下。 但总体来说,是越来越严的。

先以东汉为例。 东汉和西汉,是避讳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看起来很废话是吧?其实不是。

因为这两汉带来了一个对皇帝姓名的避讳要求,即所谓的“讳训”。 例如: 刘邦,邦字应改为国,《说文》里说,“邦,国也”。

再比如刘恒,恒字应改位常,《说文》里说,“恒,常也”。 再比如刘彻,彻字应改为通,《说文》里说,“彻,通也”。

这是西汉的例子。我们再看东汉的例子: 刘秀,秀则改为茂,这是因为《广雅》里解释“秀,茂也”。

刘庄,庄改为严。改为严有个出处,《论语》的“为政篇”集解里有“庄,严也”。

不少人因此改姓,连庄子被汉人所称,也要改名严子。连带“老庄”都要改为“老严”。

(项羽名籍,他活跃的时期,就有人为了避这个籍字,而把姓改成席。) 因为两汉君主太多,所以我们不一一列举了。

说了这些例子,不难知道,所谓的避讳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要知道,在封建的独裁体制中,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封建制度的专制性。

一个字,只许一个人用,在当时那种识字率相当低的情况下,是对有资格识字的人,即那些可能成为统治阶级及帮凶的那些人,炫耀封建独裁者的无上权威的良好工具。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东汉中晚期的人,但即使是到了他那个时期,他在他的书里,写“秀”字条,依然只能写“上讳”。

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里加了篆字的那个“秀”字,是后人改上去的。 但是,是不是有这些规定,就一定严格执行了呢? 大家都知道,专制政权也好,还是什么其他政权也好,都是力图将各种社会生活控制在手里的。

统治者们都很清楚,只有控制住社会,他们的统治才会稳固。社会生活的发展,往往是无法得到全面的控制的。

在各种权力的之间,往往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供人们自由发挥。 而事实上,只要统治阶级中有了某种特权,这种特权就一定会慢慢扩散开来,从皇帝开始,逐步蔓延到皇族,从皇族甚至蔓延到后族(外戚),从死去的独裁者的名字避讳蔓延到活着的独裁者的名字也要避讳。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避讳的范围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逐步发展,两者就造成了矛盾。结果就是出现了各种例外的情况,不避讳的情况了。

有一种认识,认为单名的趋势在两汉时期非常明显和避讳有关,因为相比较双名,单名避讳更容易一些。例如,汉宣帝原始双名“病己”,元康二年就为了避免大家犯讳,而改单名为询。

双名变单名,有不少人怀疑是西汉末王莽规定的(“中国不得有二名”)。但事实上可能王莽只是针对这个发展趋势做了明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单名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重名,对各种大姓而言,都是如此。) 还有一种避开避讳的情况,就是引用古代文献。

古代文献往往诞生在当代乃至当朝以前,今天的避讳古代还没有。在引用古代文献的时候,当事人会尽量修改符合今天的要求,但挂一漏万总是有的。

至于到底是不是挂一漏万,那得去问当事人自己。

当然,对照的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前朝的避讳,今朝不必再讳。例如东汉学者著作,写西汉事,往往就不避讳了。

出现这些情况,就充分说明,封建的专制体制的注意力永远是注意当下的,对之前之后往往不太重视,而这也就带来了“管得住口,管不住笔”的问题了。 当然,对比汉代这种字还比较好认,单名也比较好改的时代。

宋代的避讳,那叫一个装逼。 众所周知,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华,之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步汉化,大部分人改名改姓都是无所谓避忌怎么方便怎么来的(贵族相对比较注意)。

单名逐步被双名取代,就是这个时期的发生的事情。 之后又是隋唐五代,到入宋之后,避讳讲究就彻底走上了一个高峰。

随便举个例子,宋太祖赵匡胤俗称赵大,其名应避匡、胤二字。他弟弟本名赵匡义,俗称“赵二,他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为避其兄的名讳,于是连个匡字都保不住,改名叫“光义”,这就是赵光义这个名字的由来。 弟弟都保不住名字,何谈其他,来几个冷知识: 庐山当时名匡庐山,因此避讳宋太祖,于是改名庐山。

搞宋代史的人都知道的定国军,其实是从匡国军改来的。 廖匡图这种人名,也要改名为光图。

(蒙古和北方学者文化素养比较差,编纂《宋史》看见文献就往上抄抄抄抄抄,管你什么廖匡图还是廖光图。于是《宋史》里既有廖匡图诗集,又有廖光图诗,其实这两个名字是一个人。)

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个字,字体类似的框、眶、筐等十七个字,胤字连同笔画类似的三十七个字,也给一概避了。 大家想想,门框不能写门框,眼眶不能写眼眶,连竹筐都不能叫竹筐了!这日子过得下去么? 这些避讳的字,对宋代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是一件非常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的事情。

其实,想想今天我们的各种屏蔽字,逼得大家把老司机改成老阿訇,把开车改成讲经,把福利改成古兰经。 原文传送门。

6.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的避讳避讳制度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7.清朝皇帝禁忌语

皇帝的名讳。清朝在位的皇帝有10位。大概十位的名讳。

对清朝统治的冒犯的字语。

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以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

一般有形无形影射到清朝统治者和朝廷的话语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个这个文字狱就是相当好的例子。

所以说你提出的问题是相当广泛的。

8.郑韶大难不死的文化常识

皇帝的谥号。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末代皇帝姓杨名广,生前好大喜功,又滥杀无辜,抄执政13年就国灭身亡。死后给他的谥号叫“炀”,故世称隋炀帝。古代皇帝死后都要给他一个谥号——概括其袭一生的品行或功业。如汉百武帝刘彻,因为他生前好武,而且扩大了疆士,所以谥号叫“武”。而杨广生前内心险恶,嫉妒度有才能的人,所以谥号“炀”。炀,意为火势很旺,指杨广的暴政,所以这是一个极坏的谥号。

避讳皇帝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