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古代文化常识羹醢脯等

2021-11-0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倦容

1.古代汉语中表示肉食的词有哪些

上古乾肉叫脯(fǔ),叫修,肉酱叫醢(hǎi)。

本来醢有多种:醓(tǎn)醢(肉酱)外,还有鱼醢、蜃醢(蛤蜊酱)等。但一般所谓醢则指肉酱而言。

上古已有醋,叫做醯(xī)。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葅(jū)。

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齑(jī)。腌肉腌鱼也叫菹,所以有鹿菹、鱼菹等。

在这个意义上,菹与醢相近。 除了乾肉(脯)和肉酱(醢)以外,上古还吃羹。

据说有两种羹,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这是饮的。《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所谓“大(太)羹”,就是这种羹。

另一种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

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

《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咸与酸是羹的主要的味道。《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大概就是这种羹。

《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赐颍考叔食,颍考叔“食舍肉。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注:见本书第一册11页。)大概也是这一类的肉羹。

2.古代饮食文化之原材料

“考”中国人的饮食之道(书苑)

袁筱芬

该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各地的风味饮食进行了考证和诠释。作者从引证、辨析和梳理大量的文献典籍出发,将饮食、民俗更加广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联在一起,既有严谨的学术佐证,又不失浓厚的文化特色,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

《考吃》

朱伟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其中泽被天下,连平头百姓也能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吃”。老百姓谈吃,油盐酱醋、一粥一饭都落在实处。一句“吃了吗”更是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家常、最亲切的问候,其中多少透露出这个民族某种务实的天性。

相比之下,知识分子谈吃,动机和目的就复杂多了,并非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后一番欲罢不能的鼓噪,往往要借“吃”来抒发和卖弄骨子里的那点精英意识。譬如《考吃》中记载的《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的故事。商汤得到了才华过人的伊尹之后,举行朝见他的仪式,伊尹便从调味开始,谈到各种美食,告诉商汤,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成为天子,而要成为天子,就必须施行仁道。这位伊尹,后来被中国民间尊为“厨神”。而另一位被公认为“厨神”的彭祖,传说是因为创造了雉羹献给尧帝而被封为侯的。

几千年过去了,中国人依旧好吃,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把厨房里的事情直接和天下大事联系在一起了。朱伟辛辛苦苦地“考吃”,既不是想让大家一饱眼福,满足一下官能上的享乐,也无意借饮食之事来阐述一些玄远的东西,而是力图辨析和梳理中国饮食源流,把饮食、民俗和俗文化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从而集成一部“中国饮食文化史”。这显然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不是寻常人所能做的。

关于“吃”,实际上无非两项内容,一是“吃些什么”,二是“如何吃”。这两者一经一纬,正好编织成《考吃》一书的整体架构。

纵的方面,《考吃》从水、火、油、盐、酱、醋、糖这些饮食的基本要素谈起,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饮食之道的根本———从生食到熟食是一次飞跃,从直接吃原材料到注重五味调和又是一次飞跃。之后,中国人便开始了对食物的各种各样花样翻新的探索:肉食中有形形色色的羹,有“八珍”;主食中有饼、馒头、面条、米线、馄饨等。林林总总的食物各自有其久远的历史,体现了彼时彼地的人民对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创造的执著。细细咀嚼这些历史,就会感觉到它们是极其朴素而又令人感动的。

饮食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便渐渐有了吃的风尚,比如将熊掌、鲥鱼、河豚、螃蟹等物视为珍馐;又比如将莼菜和鲈鱼两大美味并列一处,称之为“金齑玉脍”;再比如由苏东坡所创的“东坡肉”和“东坡羹”受到人们的追捧等。对于这部分内容,朱伟同样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考证,既引经据典,也注意从各种野史笔记中摘取材料,无疑是为了在建构尽可能丰富的知识背景的前提下,突出其浓厚的文化旨趣。然而,朱伟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这些饮食中的珍奇之物的把玩。从篇目的选择便可以看出,对于百姓家常佐餐的爱物,如豆腐、荠菜、豆芽、面筋、竹笋等,他同样给予了相当的关注。这些记载菜蔬食用和食品制作历史的内容,读起来颇为清新,比那些供人饕餮的“大菜”更让人觉得齿颊生津、口角留香。

有了吃的风尚之后,菜系和私家菜也渐渐出现并且成型。《考吃》中便考证记述了著名的官府菜———谭家菜的历史。令人遗憾的是,仿佛刚刚开头便煞了尾———在谭家菜之后,作者只是罗列了几份“满汉全席”的菜单。作者在自序中明言,本来计划在饮食领域里做两百篇考证,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最终只做成五十篇。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可以从此书的结构布局中窥出端倪:从饮食的基本元素谈到各地风味主食,再谈到各地的美食风尚,然后出现了菜系,最后以“满汉全席”收尾。

在横向的拓展方面,《考吃》在文体上的选择亦显得收放自如。朱伟选择了一种汉语书写史上最为庞杂而又最为精微的文体———笔记体。古人用笔记考古记史,留下了许多关乎社会民俗的风情画卷。朱伟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将客观的历史记述和旁逸斜出的野史传说交织在一起,互相阐明,再加上微言大义的评述,于一点一滴中汇聚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文字,看似随意洒脱实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在这一点上,朱伟的《考吃》无疑向古代那些文化史学家的前身做了一次致敬。■

3.牛酒是什么酒

你看书还真是细致,还真不很清楚,查了查,发现在《汉书》、《史记》中“牛酒”出现还蛮多的。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有很多处,其中有一处“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女子百?襞>啤薄ءغ笕私馐停禾K林曰:「男赐爵,女子赐牛酒。」??古曰:「赐爵者,谓一家之长得之也。

女子谓赐爵者之妻也。率百?艄驳门H舾深^,酒若干石,?o定?狄病!? 好象是指牛和酒。

又看到一篇文章,是中山大学200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司徒伽的论文《鼎镬尊箸间的刀光剑影》,(你不妨找全文看看)对“牛酒”有专门论述,转在下面: 在《史记》中,有大量赏赐牛酒的事例—— 魏昭王派须贾、范雎出使齐国,齐襄王慕范之辩才而赐其金十斤和牛酒,只是想不到虽范不受但须贾怒以为范出卖国家机密,使魏相国对其百般折磨而致其出走秦国(《范雎蔡泽列传》)。 秦始皇二十五年战无不胜,“五月,天下大酺”,初并天下后“更名民为‘黔首’,大酺” ;把腊祭改名为嘉平,赐人民每里六石米二只羊(《秦始皇本纪》)。

汉文帝“夜下诏书曰:‘……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集解》 中文颖说明了当时赏赐的背景:“汉律三人已上无故髃饮,罚金四两。

今诏横赐得令会聚饮食五日。”他巡行太原时以里为单位赐所有民众牛和酒,改元为后元元年时又下令天下民众大举聚钱饮酒(《孝文本纪》)。

汉景帝后二年正月一日三次地震,又要攻打匈奴,下令许民众宴饮五日(《孝景本纪》)。汉武帝封禅后于明堂之上制诏御史:“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

”(《孝武本纪》)。公孙弘病而上书天子希望归还侯位退休回家,天子赐其文告牛酒和布帛,最后竟死于任上(《平津侯主父列传》)。

统治者如是成功获得被赏赐者的好感和人心,下面的人自然也上行下效地学会了这一套,冯驩替孟尝君到薛国收债后,买下美酒肥牛请借债人吃喝,使百姓彰扬孟尝君的声誉(《孟尝君列传》);司马相如被天子委以重任,其岳父卓王孙和乡亲父老亲自登门,献上牛酒以攀交情(《司马相如列传》)。 其实,这些在统治者主动而有导向的引领和严格控制下的低层社会聚食群饮,作用不仅是“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教之尊长、养老、见孝悌之道” 。

粉饰太平和显现统治者的“德政”只是其中的一面,更应引人注意的是,这些赐酒食的记载从反面证明平民对牛肉和酒液的得之不易和无限渴求,以致统治者不能长期独霸,在适当时候也得“颐养天下”,划分一些出来,给百姓一点有限的聚食群饮机会以安抚其心,使其社会底层心生感激,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苟安于一时的快乐满足,继续死心塌地或克制欲望受其役使,令皇图永固。 《汉书·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病。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天之美禄”并不能让人人共享,它在中国被统治者十分实际、具体地操控着,具有特殊的政治作用,再者,粮食酿成的酒哪里是口腹不果者所能有闲暇奢求的?《殷本纪》言商末王纣嗜酒,“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正义》 引《太公六韬》云:“纣为酒池,?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有商一代统治集团里外上下成员极其崇尚酒食醉饱的生活,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统治者沉湎于芳醪而为政荒怠,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降临当然也就不可避免,最终蔚为政权败亡的大气候。

前车可鉴,为了缓和上下矛盾,营造和乐景象,彰显功绩,维护统治地位,后世帝王都学会了不少笼络下层的好法子,赐牛酒就是其中较为大型而公开的一种。 但民间百姓在允许的范围内也可以饮酒,且不说刘邦微时常大醉(《高祖本纪》)、曹参“日夜饮醇酒”(《曹相国世家》)、游侠多嗜酒(《游侠列传》),单就那交通发达的大都市而言,一年在市场上的交易竟需要一千坛似醋的薄酒(《货殖列传》),而且酒醪应用于医生治病(《扁鹊仓公列传》)还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方法,医和酒之关系从文字构造即可见出 。

而供天子诸侯等贵族享用的高级饮料非常丰富 ,然百姓平日的饮料种类却很少,浆 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因为一般的浆只是贱价之物,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街市上以卖浆为业之人和引车者流皆从事低人一等的工作,“引车卖浆”指的就是卑贱的职业。

然而却有一张氏,竟以卖浆之小业而成千万富翁,可见当时小贩商业头脑之精,而浆液需求量这样大不仅因为人口多,还因为百姓只有这些少得可怜的选择(《货殖列传》)。 帝王所赏赐的牛当然是食用的,可为什么偏偏是赏牛呢?原来,虽然牛属于《周礼·天官·膳夫》说的“膳用六牲”之一,但《礼记·王制》上明文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郑玄注曰:“故谓祭、享。……谷者,民之命,牛植谷,故王制禁杀。

”孟子也认为:“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不可否认,肉食的享用能使人在生存必需之外和之上追求健康和幸福;然而在欠发达的时期内的中国,由于生态的限制以及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机会、高密度的人口、食物生产。

4.中国古代饮食礼仪,你知道多少

饮食礼仪,源远流长,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之一。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饮食生活实践中,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规范化饮食礼仪。中国饮食礼仪,数千年来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以一贯之,成为中国一种文化现象的特征,据文献记载可知,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曾经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和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而当代世界的饮食礼仪甚为规范,尤其在正式宴会中更显得井井有条,发挥着重要的用作。餐饮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中国餐饮文化很丰富,中国人热情好客,很讲究餐饮礼仪。

目录:一、中国古代餐饮礼仪 二、现代中餐礼仪(一)中国餐饮(宴会)类别(二)中餐宴请礼仪1用餐地点的选择 2 点菜礼仪 3 中国酒知识 4 餐桌摆放礼仪(三)餐具使用礼仪(四)用餐礼仪 1.座次安排 2.上菜程序 3.夹菜、敬酒、喝汤特别注意 4.宾主礼仪 5.餐桌上如何说话 6.餐桌礼仪中餐礼仪正文:一、中国古代餐饮礼仪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有这样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同时,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i]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

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

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ii]二、现代中餐礼仪(一)中国餐饮(宴会)类别餐饮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中餐宴会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宴会,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宴请活动就其目的性质而言,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礼仪性质的,如为迎接重要的来宾或政界要员的公务性来访;为庆祝重大的节日或举行一项重要的仪式等举行的宴会,都属于礼仪上的需要,这种宴会要有一定的礼宾规格和程序。

另一种是交谊性的,主要是为了沟通感情、表示友好、发展友谊,如:接风、送行、告别、聚会等。再一种是工作性质的,主人或参加宴会的人为解决某项工作而举行的宴请,以便在餐桌上商谈工作。

这三种情况又常交相为用兼而有之。宴会的目的形式性质不同,但宾主所遵循的基本礼仪是一致的。

以用餐为形式的社交聚会,宴会可以分为正式宴会和非正式宴会两种类型。正式宴会,是一种隆重而正规的宴请。

它往往是为宴请专人而精心安排的,在比较高档的饭店,或是其他特定的地点举行的,讲究排场、气氛的大型聚餐活动。对于到场人数、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音乐演奏、宾主致词等,往往都有十分严谨的要求和讲究。

非正式宴会,也称为便宴,也适用于正式的人际交往,但多见于日常交往。它的形式从简,偏重于人际交往,而不注重规模、档次。

一般来说,它只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不邀请配偶,对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往往不作过高要求,而且也不安排音乐演奏和宾主致词。(二)中餐宴请礼仪1.用餐地点的选择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办法,因此餐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用餐空间,用餐地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餐宴的效果。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的疆域和历代的风流人物,都成了各类餐厅取之不尽的素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以特定的历史朝代为主题带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在菜肴、装饰和服务等方面,都尽显历史风貌,如大唐酒楼、清宫御膳房等。(2)以特定的地方菜色为主题很多餐厅都是选择众多菜系中的一种,作为制定菜单、。

5.羹在古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您好

羹的意识有好几种 您看看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soup]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愉快!

6.古代过年分餐制

孟尝君被“误会”分餐制古已有之。

早在氏族部落时期,采用的就是分餐制。不过,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那时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为保证平均分配,只能实行分餐制。后来,食物日渐充足,就不用追求平均分配,开始讲“礼”了。

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主要体现在定等级、明贵贱,衣食住行、行为举止,都有严格而明确的标准。食礼,也就是吃饭的规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礼体现在食物分配上,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能吃几个菜,都是固定的。《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天子食九鼎,王食七鼎,诸侯食五鼎,大夫食三鼎。”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齐国的贵族孟尝君就反其道而行之,赢得了礼贤下士的名声。据《史记》记载,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他都是一视同仁,宾主之间并无贵贱之分。

有一天晚上,孟尝君请一个门客吃饭,有人不小心挡住了烛光,门客误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以为孟尝君是个伪君子。结果,孟尝君把自己的饭菜端到这个门客面前,门客一看,还真和自己吃的一模一样。

他羞愧难当,于是自刎。孟尝君的好名声也就越传越远。

“举案齐眉”难不难?从孟尝君的例子也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吃饭,还是分餐制,不然那个门客不可能看不到孟尝君吃的什么饭。但是说起来,那时的分餐制,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很多人在古装剧里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古人进食时席地跪坐,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个小桌子和若干精致的盏碟,显得讲究而繁复。

这大体是没错的,只需要注意一点,那个小桌子不能太重,不然举不起来。“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

《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隐士梁鸿受业于太学,还乡娶妻孟光,夫妻二人后来转徙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

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话。那时候的“案”,类似于如今的餐盘,女人也能轻易举起。

周朝开始分餐制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必须通过协作劳动获得食物,把食物平均分为若干等份进行分配再进食。这种先把食物分成每人一小份再吃的方式,就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力逐渐提高,食物也日渐充足。商代之后,人们实行分餐制,这不仅是根据当时的生产状况而定的,同时也是当时礼制思想的体现,即“定等级,明贵贱”。

周代可以被视为中国分餐制的正式开端,西周时已经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并用“礼”的形式加以强化。秦汉时期,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仍然存在,人们依然尊崇一人一案、正襟危坐的就餐方式。

汉代“独尊儒术”使儒家观念深入人心,有身份、有地位人均以儒家礼仪规范作为行为准则,再加上东汉时期品评人物风气的盛行,使人们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但也是不同文化间充分融合的契机,以往单向的文化交流局面有所改善,草原游牧文化在中原产生深刻影响。

社会文化变革的表现之一就是用餐方式的转变,在饮食习惯上既有分餐,也有合餐。合餐现象主要是在北朝开始出现,此时社会逐渐受到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影响,同时高桌大椅的出现才促使百姓同桌而食。

“合餐分食”用公筷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坐已经成为标准姿势。在唐代中晚期,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但是分餐制与合食现象并行存在,并形成了介于一种“分餐制”与“合餐制”之间的用餐方式“会食制”,即在主人请客人吃饭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除了像饼或汤、粥等食物是采用合食的方式,其他的饭菜都由厨师或仆人按人数分配好。

后期合食逐渐占据主流。从五代开始各民族再一次大融合。

加上在这之前“高坐会食”已经成为主流,因此到宋朝,中国人真正适应了坐高椅子、聚餐吃饭的习惯。因此,宋代是合餐的就餐方式定型巩固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合餐方式已经形成。

到明清时期,合餐的就餐方式已经完全定型。围桌合餐是现代中国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合餐可能带来一些疾病传播。

对于分餐,有人双手赞成,也有人认为“没必要”“矫情”“麻烦”。事实上,“分”与“合”并非单选题,并不绝对矛盾,只是需要转变观念。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既要保留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又要保护好个人的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倡导“合餐分食”,也就是大家在一起用餐,用公筷把食物再取到自己的餐盘里食用。

饮食古代文化常识羹醢脯等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