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文化常识

2023-01-07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最初

1.亲戚称呼大全

所有亲戚,可以分为爸爸的亲戚和妈妈的亲戚。

他们的爹妈是你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爸爸的兄弟姐妹叫伯伯叔叔姑姑,妈妈的兄弟姐妹叫舅舅阿姨。

你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和姨父家里的孩子们,就是你的堂亲和表亲,怎么区分?教你一招,和你同姓的是堂亲,不同姓的就是表亲。虽然在英语里,他们只有一个名字cousin。

前面这些,都是你的实在亲戚,还有重要一条,这些三代以内直系和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壹读君良心提醒:表兄妹移民韩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就可以登记结婚。

不管是堂亲还是表亲,兄弟家的熊孩子都是你的侄子/侄女,姊妹家的萌萌哒都是你的外甥/外甥女。堂亲表亲不只你有,爸爸妈妈也有。

爸爸的表哥是表伯,表弟是表叔,堂哥是堂伯,堂弟是堂叔,表妹是表姑,堂姐是堂姑;妈妈的表兄是表舅,表弟是表舅,堂兄是堂舅,堂弟还是堂舅,表姐是表姨,堂妹是堂姨。实在认不清,只叫叔叔舅舅姑姑阿姨也没人会怪你。

2.家乡走亲戚的习俗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3.传统文化小知识有哪些

传统文化小知识有哪些

农历节日 记录了很多传统 比如九月九日登高 牛郎织女的七夕节 纪念屈原的端午节 拜访亲戚塞红包 祭祀祖宗

建筑方面 飞檐走壁 坐北朝南 顺龙脉 对天象的讲究 北方红黄相映 南方淡漠水色

玩物方面 也记录了传统 比如斗蟋蟀 打麻将 茶馆 武馆 舞龙舞狮 扭秧歌 陶器

服饰方面 如意 玉器 金银 肚兜 开锁 刺绣

道德方面 女子忠贞 三从四德 男子君臣父子

文化方面 考试制度

哎呀 太多了 要好好珍惜。..

4.在亲戚家住几天,日常生活中礼仪应该注意什么

一、亲戚礼仪 杭俗,亲戚之间关系十分亲密,讲究礼尚往来。

杭谚:"亲戚像把梭,往来特别多。"家庭有婚丧喜庆、生儿育女,亲戚之间都要相互馈赠礼物,道喜庆贺;逢年过节,都要相互登门拜年,送年礼、节礼;农村亲戚每逢新麦上市、新茶开摘,都要向城里亲戚送新茶、果蔬之类,以示庆贺丰收。

城里亲戚则要回赠糖果、糕点。新春拜年,城里拜年到初五,农村拜年要到正月落。

亲戚之间,如遇有建造新房、生死病痛,都会相互帮助,有的在经济上帮助,有的则帮工。二、日常礼仪 杭州民间日常生活,都有一套礼节习俗。

握手:旧时,亲朋好友相见,都相互行鞠躬、作揖之礼。辛亥革命以后,通行握手礼。

初次见面,须经熟人介绍再握手,如有名片,相互交换名片。遇见长者,需对方先伸手,再与之相握。

冬季戴手套,须脱下手套再握手,不然不够礼貌。 让路:出入门户,要挥手示意,让老人、客人、妇女先行。

路上相遇,须年轻让年老的,男子让女子,空身让挑担,行人让车子。问路时,须先称呼对方。

作客:外出作客,如遇雨天应将雨具放置门外,不将屋内弄脏;客人多时须一一招呼或握手。如身旁坐有妇女,一般不要抽烟。

敬茶要喝,敬糖要吃,不吃不礼貌。就餐时,须让主人安排坐位,切不可自己上坐;主人请吃,才可动筷。

就餐用筷:一忌半途筷,将食物挟住又放下;二忌乱筷,挑精拣肥;三忌窥筷,手握筷子,目光盯住菜肴;四忌咬筷,用嘴咬住筷子;五忌签筷,以筷当牙签;六忌泪筷,夹菜时滴汤不止。 接客:客人进门,主人须起身相迎、让坐、敬茶、敬烟,如果时间迟了,要留饭,以示礼貌。

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避免"下逐客令"之嫌。 交谈:与人交谈时,目光须注视对方,频频点头,中途一般不应插话。

谈话之中,切忌当面谈人伤心之事,也不要议论别人短长,讽刺嘲笑他人。 礼物么:实用点的就买个茶枕、足疗仪之类的 或者买点西洋参等,也就100多块钱 给孩子可以带些吃的喝的。

一些用的着的东西。

5.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汉代,儒学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发展为顶盛时期。宋明理学的出现,丰富了中华文化。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直到在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累死我了,全是有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多加点分吧…

6.“家人”、“亲戚”用古文怎么说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7.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如下图:

亲戚分为血亲跟姻亲。

一族至亲指,妻亲:爱姥/阿姥/阿娘。夫亲:爱爷/阿爷/阿爹。

三族血亲指,姐/毑:母亲、姊亲、妹亲、女亲。哥:父亲、兄亲、弟亲、男亲。

五族血亲指,王母/大母(姥姥/奶奶)王父/大父(爷爷)、从母/姨母(姨妈)、从父/伯父/叔父(叔伯爸)、姑母(姑妈)、舅父(舅爸)。

母亲称谓姥、姐/毑。父亲称谓耶、哥。

母父之母父称谓老姥、老耶。

姥,本意,母亲之敬称。

耶,本意,对从母的敬称,后来指是父亲。爷。

母之母又谓娘娘、姥姥、毑毑、家婆等(‘家婆’、'噶婆'等南方大部分方言都来源于毑毑)。

父之父又谓爹爹、爷爷、祖祖。

母之母的正式称谓是王母或大母。

母之父的正式称谓是王母或大母。

父系社会初期,女男平等。母父之母父称谓相同。

扩展资料:

称呼:

对自己的母父称母亲、父亲;

对自己的女男称女儿/息女/女亲、男儿/息男/男亲;

称别人的母亲、父亲谓令堂和令尊;

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父亲谓家慈/家母和家严/家父。

对自己已故的母亲、父亲称妣和考;

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母父谓先慈先母和先严先父府君。

对于后母称继母,对于后父称继父。其他如前。

称母之母父为王母/王父/大母/大父/毑母/毑父(姥姥爷爷)。自称孙女/孙男。南方称之为毑毑(即家家),毑婆(即家婆或者爱婆)。毑爷(即家爷),毑公(即家公或者爱公)

称别人的毑母、毑父谓令大母和令大父;

对别人称自己的毑母、毑父谓家大母和家大父。

对已故的毑母、毑父称先大母和先大父,或者称王妣和王考。

注:外祖母、外祖父因为携带外字。对长辈有不尊之意。祖又有男根之意。所以大部分南方人用毑母、毑父来代表外祖母,外祖父。毑的本意是母亲,所以毑毑、毑姥有王母之意。毑爷有王父之意。毑有女阴之意。

所以,男女平等。毑母、毑父代表了母系。南方的大部分方言,如毑毑、家家、嘎嘎、简婆等都是来源于毑母。爱婆来自外婆。因为避嫌外字。亲人怎么能用外字。所以一部分南方人把外婆叫成爱婆、爱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

亲戚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