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汉代,儒学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发展为顶盛时期。宋明理学的出现,丰富了中华文化。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直到在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累死我了,全是有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多加点分吧…
2.中国古代士人有哪些
士大夫是对中国古代官僚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是一个精英社会群体,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指“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这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社会集团。 起源:精神渊源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
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
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一个“士族”。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这就是说,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孔子的这个“士”和“君子”的概念基本上是重叠的。
这种“士”的精神,在实践上更多的是“武士”。 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柯,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
这和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 形成:制度保障 汉代的董仲舒说服当时的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从此,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以后格代上的主流哲学。(注意:儒学在各代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同) 孔子的学说鼓励知识分子“入世”,即直接做官参与政治,来报效君王和国家。
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进入政府。 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
考试不是必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
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
这种精神气质对孔子的“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政治,醉心于文学艺术,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即“隐”。 这种精神也可在老庄哲学中找到母体。
虽然隋唐时期就有了科举制度,但真正称为选拔政府官员的唯一途径还是在宋代以后。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了儒家思想,占据了哲学的主流地位。
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化考试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径。“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开始称为读书人信奉的格言。
反过来说,一个政府官员,也必须是一个饱读儒家诗书经典的文化人。这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这样,哲学精神的传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士大夫”这一阶层应该说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发展:进退两得 绝大多数“士大夫”都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崇高道德使命感。
因此,政治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
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 宋代以后,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
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样,没有太多政治经历,全凭诗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衰落:科举消亡 既然士大夫阶层和“科举制度”相伴相生,那么科举制度的消亡也就意味着士大夫阶层政治制度保障的缺失。
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在内忧外患中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科举制度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也越发显得落后,成了束缚人才的“瓶颈”。
而被迫的开放,却让中国的读书人看到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获得知识的方式。 1905年9月2日,慈禧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不仅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千年绝唱,更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改变。
“士大夫”从此也成了一个空有“士大夫情结”,而再也没有实际地位的历史名词了。“士大夫”对知识、文化、艺术的垄断也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作者:阎步克;出版社:北京大?W出版社,ISBN:7-301-02903-9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作者:阎步克,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SBN:710801503X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作者:赵?@,出版社:北京大?W出版社,ISBN:7301039573 中国社科院网站:《士大夫集团文化性格的完成与文人画的产生》 希望这个回答你能满意。 。
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1、君子以言有物,而( 行有恒 )。君子以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 )。
2、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3、诸葛亮,字( 孔明 ),( 三国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战略家 )、( 军事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出自他的《 诫子书 》。
4、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是(毛笔)和(砚台),材料是(墨汁)和(国画颜料),载体是(纸)和(绢)
5、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的人是( 沈括 ),著有综合性著作《 梦溪笔谈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整部( 科学史 )中最卓越的人物。
6、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是构成世界上万物的五种元素。
4.中国古代各种文化常识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
《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
《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
《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
《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5.士人传统指什么
士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一阶层在传统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作为知识群体的士人,从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在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出现了士人身份
获得机制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士人文化性格。
士人传统主要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儒家入世哲学的影响下,中国士人群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执着现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是他们的人生哲学;治国平天下,实现大同则是他们的崇高追求。”①
2. 特别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 忧患意识强烈
4. 既因循守旧,又富有改革精神
6.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有:
1、【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3、【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4、【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7.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三个问题)
1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从奴隶、封建社会中的智慧中提取出来的,可以概括为:统治阶级的传统文化、文人阶级的传统文化、还有百姓阶级的传统文化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基本精神就是“修身、养性”,好比把浩瀚武学概括为“攻”“守” 2.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这本书主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闭锁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旧中国的各方面局势,其次它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先进国家的有点长处,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让人信服。最后魏源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落后观念,开拓了当时有志之士的眼界。
从而产生思想上的深远影响。 3.“姓”最早是指种姓,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的产物。
姓在以前是标志着一个群体的特征,而现在则是代表着父亲家庭的标志。‘氏’是由于后来人类数目急剧膨胀,还有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深入,把群体细化成每个人,从而用这个‘氏’,也有祖籍的含义。
现代汉语中通常把姓氏连用,简化了它们的原始含义。
8.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1.静以( 修身 ),俭以( 养德 ),非淡泊( 无以明志 ),非宁静( 无以致远 )。
2.少年智( 则国智 ),少年富( 则国富 ),少年强( 则国强 )。出自(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
3.中国剪纸艺术是铁器工具和( 造纸术 )发明之后的产物,形成于( 汉魏时代 )。在技法方面,剪纸主要分为(阳刻法)、(阴刻法)和(阴阳刻法)
4.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崇尚生产技术的哲学思想
《天工开物》一书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誉为古代的“技术百科全书”他著的《论气》、《谈天》等文,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剖析宋应星的思想不难发现,它是根植于深厚的科学土壤的。
5.《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请说说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9.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拓展资料: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
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10.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成不?
四书:论语 中庸 孟子 大学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乐府双壁: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三言: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四大发明: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 造纸术
四大美女:西施 貂蝉 王昭君 杨玉环
宋四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先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