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Yuan文化常识

2021-11-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海枯

1.语文文学常识八年级上

学常识1词出现于唐,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

此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1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编次,主要记载东周前期各国历史、列传三部分是以写人物为主的。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长沙》虽然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但因其为现代人书写的现代情怀,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

10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等三部解释《春秋》著作。5 徐志摩,十四本杂文集,和大量的书信。

《荆轲刺秦王》,字豫才、秦观,豪放派代表诗人有苏轼、《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彷徨》(包括《祝福》,成一家之言”。(出于《报任少卿书》)15 鲁迅,原名周树人。

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散文诗集《野草》。《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中国象征派诗歌代表人物,通古今之变。3《沁园春•。

《廉颇蔺相如列传》,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诗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30世家、70列传等五部分。

8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到宋代广为流行。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主要作品为《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代表作《雨巷》。传说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伤逝》等),《故事新编》。

7 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孔乙己》等)。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9 《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东周及齐、楚、燕、韩、赵、魏、秦、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被称为诗余、五代时期,称曲子词。16 《包身工》是一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报告文学,作者为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鸿门宴》,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被誉为“实录、信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4《史记》全书共130篇,由12本纪、10表、8书,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李清照。

11《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出于此书。《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2 《战国策》是记西周。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

《纪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篇》、辛弃疾,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2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有柳永,仍属“新诗”。

4 戴望舒,浙江人,现代诗人、《沙扬娜拉》、《偶然》等。6闻一多。

本纪、世家。夏衍的代表作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2.八上语文全册文学常识

诗歌:要求:会一字不错的默写;会一些名句的理解性默写;会律诗、词的知识点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诗四首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 维)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登岳阳楼 (陈与义) 课外古诗词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野望 (王 绩) 送友人 (李 白) 黄鹤楼 (崔 颢) 秋词 (刘禹锡) 鲁山山行 (梅尧臣) 浣溪沙 (苏 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文言文重点:要求: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桃花源记 (陶渊明)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三峡 (郦道元)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闻知识点)芦花荡(孙犁)(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写作手法,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背影(朱自清)(写作顺序,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重点分析父亲动作、语言和外貌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反应出的作者的感情变化)五篇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综合性学习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3、说不尽的桥 (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4、走上辩论台 (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5、莲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名著导读(要求:1、背熟作者、主人公姓名;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他1——4单元的重点字词自渎文言文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词语翻译课文(老师讲过的审题、立意、选材、如何写出文学语言的方法;一些素材的准备)。

3.8年级台阶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作者李森祥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同时这篇小说,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进步。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全面实现小康,重点是农村,难点是农业,关键是农民。我们有责任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新闻两则》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要点: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把握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品味本课的语言。 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学习要点:1)掌握消息的结构。 2)把我消息报道的三个特点。

3)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二课《芦花荡》 学习要点:1)了解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旨。

2)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老英雄的爱国精神,培养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感。

本课用时文体一课时(2个小时) 第三课《蜡烛》 学习要点: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把握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要点:1)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

2)领悟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记住祖国的屈辱史,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学习要点:1)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贵,增强维护和平的信心。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六课《综合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 学习要点:1)培养对资料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

2)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长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二单元 第七课《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要点:1)掌握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探究文章锤炼语言的方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鲁迅先生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尊敬、感激、怀念之情。 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 第八课《背影》 学习要点: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2)采用多角度阅读等方式进行整体感知,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3)体味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 第九课《台阶》 学习要点:1)积累本文重要生字词;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探究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写法: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及意义。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课《老王》 学习要点: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2)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风格;探究文章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思想。

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一课《信客》 学习要点:1)识记重点字词;学习文章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2)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特点,理解思想内容。

3)树立诚信为本做人理念。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二课《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学习要点:1)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培养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2)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提高自己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三单元 第十三棵《中国石拱桥》 学习要点:1)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四课《桥之美》 学习要点: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通过理解在内容和表达上都具有个性色彩的句子,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3)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五课《苏州园林》 学习要点: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步展开说明的方法。 2)学习本文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认识苏州园林的与众不同之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六课《故宫博物院》 学习要点: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3)认识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七课《说“屏”》 学习要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屏”的知识,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感受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增强语感。

3)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方面的知识。 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八课《综合性学习 。

5.对 八年级上 第3单元丰富多彩的文化 进行总结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26人,男生15人,女生11人,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学校;有的是新转学来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

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

第四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变、未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文明通信,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如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让学生了解工农业生产过程,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和陌生,教材从“吃穿用哪里来”切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一日三餐的饮食,首先把握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到农村去看看”和“到工厂去看看”两个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方面的基本过程。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1、明确。

6.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第3课 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 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第7课 戊戌变法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第8课 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9课 新文化运动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 北伐战争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3.1927年4月,蒋介石叛。

7.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王杨豆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4、危害:经济上:使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政治上:官吏更加腐败军事上:军队的战斗力削弱生活上: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二)林则徐禁烟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1)人物: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②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时间:1840.61844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二、《马关条约》的签订2(4)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地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

八年级上册Yuan文化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