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探险急救常识与技巧

2021-10-30 综合 86阅读 投稿:温瞳

1.户外急救有哪些技巧

户外探险、野外生存,正越来越成为深受现代人爱好的休闲运动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也是从自然界走出来的,但是现代人远离野外环境已经太久,越来越依赖人工环境生存。在进入自然环境中进行探险活动时,如何能在此环境中安全生存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真正的探险者,绝不轻率地对待自己生命。户外探险的意义不是拿生命去冒险,相反,要尽一切可能降低或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本刊邀请户外急救专家马桂林老师主持这一栏目,是希望每一个参加户外活动的人,除充分进行物资及身体准备之外,还能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术能力,完满体验精彩的户外活动过程。 行囊中的应急小宝贝:报纸、高锰酸钾、保温毯 出门参加户外活动,生存和保护自身安全的必备物品是肯定要带的。

除此之外,建议随身再带上一点报纸、高锰酸钾、保温毯。别小看这三样东西,它们的作用可非同一般!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是你行囊中不可缺少的自救互救物品。

报纸 户外活动时,报纸的重要作用是众人皆知的,千万不要随意扔掉呀。你看,保暖、消遣、当夹板、点火、驱虫,功能齐全,出门在外随身带,自救互救真方便。

保暖:运动就会出汗,尤其是在大运动量的户外运动后。出汗可以使衣服潮湿,休息时,被风一吹,会带走身体的热量,不仅增加寒冷程度,粘在身体上的湿衣服还让人行动不便,这是出游人最常见的、难以避免的头疼事。

户外运动是一项体育运动,本身就消耗大量的体能,所以出游者一般都是轻装上阵,不可能带很多套衣服供随时更换。尽管现在不少的户外装备厂商研制了防潮、通风、保暖的衣料来解决出汗带来的问题,但价钱昂贵。

那么,报纸就是解决这个矛盾最简单、最经济、最应急的方法。 用报纸来保暖效果非常可靠,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将报纸前后贴身铺平就可以。

报纸致密性强,挡风效果很肯定,相当于多穿了一件保暖内衣。出汗后,报纸会吸附汗液,而不至于使衣服沾湿。

轻轻地将已经潮湿的报纸取出,在空气中抖干,再次使用就可以了。 防暑:夏天出游,烈日当头,暴晒后会中暑。

报纸可用来做帽子,挡住烈日。 消遣:迷路是出游常见的事,当你孤身一人在山里迷路等待救援时,最好的伙伴就是报纸。

看报纸可以消磨时间,大声朗读报纸可以战胜恐惧,说不定报纸上的幽默消息还能让你开怀大笑呢。黑暗中,燃烧的报纸还可当成明显的目标,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所在的位置。

点火:据报道,在报纸上倒一小勺高锰酸钾,再滴上几滴汽车防冻液,把报纸揉成一团,30秒内就会着火。 驱虫:野外有各种飞虫走兽出没,尤其是扎营休息时蚊虫干扰,令人烦躁。

点上一张略潮湿的报纸,产生的烟可以驱走蚊蝇甚至爬行动物;燃烧的火焰,还可驱走走兽。 夹板:行进中摔伤是常见的损伤,在现场无法断定是扭伤还是脱臼,甚至骨折的情况下,急救原则是都当成骨折来处理。

那就是让受伤部位制动(固定不动),避免移动造成伤处再次损伤。制动就要使用夹板,在户外获得夹板的机会很多,比方说树枝、树干,但是,最安全、最便捷的夹板就是报纸。

报纸柔软不伤皮肤,省去使用树干做夹板需要大量衬垫的麻烦;报纸轻便,不增加更多的分量,减轻搬运的负荷;报纸可塑性强,运用自如、使用方便。 纠正呼吸性硷中毒:高山空气稀薄,人会利用加快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过度呼吸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造成呼吸性硷中毒,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如果将报纸卷成漏斗状,在漏斗顶端留出直径1厘米的小孔,将漏斗的底部包住口鼻,一部分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被吸入呼吸道,用此方法预防和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看,报纸有这么多的用途,便宜、随时可得,出行时可别忘了把它放入行囊。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最常见的化学物品,在户外运动中,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说是高锰酸钾真神奇,小剂量解大难题。净化水、做标记,清创、消炎解毒力。

摩擦生火三十秒,困在深山不用急。 生火:根据高锰酸钾与有机物接触、摩擦、碰撞,产生热量放出氧会引起燃烧的原理,用一份砂糖两份高锰酸钾混合后,在干木片中间研磨,如果天气干燥,木片很快就能燃烧,时间短、效果好。

净化水:高锰酸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用的常规添加剂。在野外取水时,1升水中加三四粒高锰酸钾,30分钟即可饮用。

消炎: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有杀灭细菌作用。其杀菌力极强,临床上常用浓度为1:2000—1:5000的溶液冲洗皮肤创伤、溃疡、鹅口疮、脓肿等。

溶液漱口用于去除口臭及口腔消毒。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要掌握准确,过高的浓度会造成局部腐蚀溃烂。

在配置溶液时要考虑时间,高锰酸钾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时间一定要达到5分钟才能杀死细菌。配制溶液要用凉开水,用热水会失效。

洗胃:在野外误服植物中毒时,要尽快洗胃,减少毒性物质吸收,简单的方法就是用1:1000—1:4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检验此浓度的简易方法是直视溶液呈淡紫色或浅红色即可,如果溶液呈紫色、深紫色时,其浓度已达1:100—1:200,这种极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液可引起胃粘膜的溃烂,绝对不能用它洗胃。

2.野营知识及注意事项,还有户外急救知识快速掌握

急救知识 户外运动受伤在所难免,但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以减轻受伤的后果。

特此,把急救员学习时的笔迹陆续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帮助。

如何紧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

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抢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出血的特点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二)出血的种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图1-1)。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

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力压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动脉出血。

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 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动脉止血: 将伤指抬高,可自行用健侧的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伤指指根的两侧。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

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向血。 3、加垫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屈曲的肝体紧紧缠绑起来。

②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把上臂紧紧固定在胸前(图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用三角巾或长带子将腿紧紧固定在躯于上。

注意事项: 有骨折和怀疑骨折或关节损伤的肢体不能用加垫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错位和剧痛。使用时要经常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血液循环完全被阻断,要每隔一小时左右慢慢松开一次,观察3-5分钟,防止肢体环死。

4、止血带止血: 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损伤无法再复原时,才可用止血带。

因止血带易造成肢体残疾,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止血带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两种,如果没有止血带时亦可用宽绷带、三角巾或其他布条等代替以备急需。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 先在缠止血带的部位(伤口的上部)用纱布、毛巾或受伤者的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两圈,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绞紧止血: 在没有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手边现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绷带、手绢、布条等,折叠成条带状缠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缠绕部位用衬垫垫好,用力勒紧然后打结。

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图1-15)。 ③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当,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野外生存户外探险的一些知识技巧

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户外的队伍当中,而更多危险也伴随而生,迷路、失踪的事故屡屡发生。教给你在野外生存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技巧,辨别方向。

方法一:可以找到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

方法二:还是找一颗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

方法三: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方法四:在岩石众多的地方,你也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方法五:还可以利用手表来辨识方向: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野外长时间走路时,通常都会停下来休息。但如果毫无规律地随便休息,反而会增加疲劳。休息时间要合理,而且必须相隔一定的时间才好。

依照经验,走路30—45分后,休息5分钟,以还不至于让身体发冷为宜。不过,依照地形和背负的行李重量以及每个人的体力不同而应该有所差异。通常,以走路30分钟到一个小时, 一定要休息5~10分钟。当然,也应适当考虑地形和速度。

休息的方法也应挑选适当的时机。例如:长时间的下坡后, 准备再爬坡时的间隔,或者,相反的转变期的间隔,都是适当的休息时机,不管其间间隔多久,都要停下来休息好。

休息中,要注意因运动而升高的体温降低而使身体变冷。 因此,要避免直接的强风吹袭或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如果需要用餐而不得不长时间休息时,最好披上一件外套。

此外,要利用休息时间补给水分和进食,或者检查鞋带等等

4.在野外的一些急救常识

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或者你也可以称它为“野外求生盒”)。别看它小,在关键时刻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盒:

最好选择一个铝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因为饭盒本身可以用来加热、提水或者化雪,都能发挥作用。塑料盒虽然轻,但无法加热,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同时,饭盒的金属盖可以当做反光镜使用,关键时刻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工具刀:

在野外配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绝对有必要的。虽然不一定要使用类似兰博用的丛林格斗刀,但是瑞士军刀是必不可少的。它除了集成常规的小刀、起子、剪刀以外,还有锯、螺丝刀、锉刀等,甚至还带有一个放大镜!

针线包:

无论是红军长征的年代还是现代化的军队中,针线包一直是军队的野外必备品。当然,现代针线包的功能已经不仅是原来单纯的缝缝补补,针不但可以挑刺,更能在有些时候弯成鱼钩,改善伙食,甚至是救命(当然你的针线包里起码得配两根钓鱼线)。

火柴:

在野外,火种几乎是一切。带上防风防水的火柴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买不到这样的火柴,也可以自己DIY一些。方法很简单,先将蜡烛融化,均匀地涂在普通火柴上,使用的时候,将火柴头上的蜡除掉即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我们DIY的火柴“强大”的防风防水功能,可以把它们放在空的胶卷盒内。磷皮(就是擦火柴用的)也绝对不能忘了的,否则我们DIY的努力就白搭了。

蜡烛:

一小节蜡烛在野外是绝对有用的。你所带的手电、头灯等现代化照明装置,随着电池的耗尽而变成摆设。这时的蜡烛就显示其“英雄本色”了。蜡烛除了照明,还可以取暖(不过别把手指头当成要烤的土豆)、引火。如果你把一个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做成灯罩,你就拥有了一盏野外使用的防风灯,它的“功率”够大,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求生哨:

其实就是一般的哨子,不过在野外,哨子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在球场上吹的黑哨。现在它可以救你的命。当你遇险时,可以用哨声引来救援,或者吓走一些小野兽(不过如果是老虎、熊等猛兽的话,不吱声是最佳选择)。

铝膜:

这是一张2x2米的镀铝的薄膜,有金色和银色两种。它不但可以防风防雨,也可以支起来做成一个凉棚,防止太阳直射。在寒冷地区,可以用它裹住自己,保持体温。铝膜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反光,使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你。平时也可以把它铺在地上当地席使用。

指北针:

即便你带上了GPS,你的手表也带有电子罗盘,有些原始的指北针还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谁都无法保证先进的设备不出岔子,这时,小小的指北针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医疗胶布:

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玩意儿,它可是最快的修补剂。当你外衣被划破、帐篷被吹裂时,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虽然它的基本功能是粘贴纱布,但稍微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你能发现它能派上的用处会大得多。

燕尾夹:

虽然是很普通的办公用品,但在野外,它能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曾经被用来夹过断裂的背包带、开线的裤子、脱了底的鞋……虽然我们并不想让它发挥作用,但多备上几个,也许会有用。

铅笔:

在野外想写点东西,用什么笔?派克吗?不,最昂贵的未必是最好的。野外严酷的环境,使得铅笔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建议选择2B以上的铅笔。

纸:

最好是即事贴,如果是白色更佳。

几个瓶子:

分别放上食盐、水果糖、维生素C。这些不起眼的食品在危急关头可能是救命的良药。

最后,建议你在急救盒外面再套上个防水的密封袋(家用的冰箱密封保鲜袋就可以了,如果备一个专业的防水袋,那更是万事OK了)。

5.野外遇险急救自己方法

野外遇险救护方法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户外运动多次出现的无人救援情况让人遗憾。户外安全问题也因此引起多方人士的关注,国内一些相关组织及户外爱好者因此谈了很多有关野外安全的知识,及野外救护培训,经过培训的国际认可的急救员在关键时刻将会露一手“救人一命”。

学急救——让人“死而复生”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6分钟,周围的人都不能正确地做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即使之后抢救过来,病人也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发生大出血,周围的人可能都不懂得有效的止血方法,如果失血20%以上,病人就有可能死亡。这些致命的教训让人非常痛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正确的救护知识,等医生赶到时,只能摇头叹息。

在野外发生意外时,自救或互救技巧,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排除气道异物等基本技能。而户外急救员除了必要的急救理论学习,还要掌握心肺复苏、排除气道异物、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操作等急救技巧。

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内如果有人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术,8分钟内再有专业人员进一步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死而复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讲窍门——避免无畏牺牲

心肺复苏术:首先相关人员要注意保护伤者的颈椎,否则,这很可能造成伤者颈椎以下全部瘫痪。做人工呼吸时,女生很容易气息不足,而不少男生则气量过大,气量太大也不好,可能使伤者胃膨胀、反流,影响施救效果。进行心脏按压时,要找对精确的按压位置,注意力度,按压时肘不要弯曲,这样才能用到你上身的力。

闪电击伤:发生闪电击伤,应尽快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十多分钟还没有成功,此时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最好坚持1小时左右,成功的几率还是比较大。这里有个窍门:雷雨天,如果你在室外突然感到头发竖立、皮肤刺痛、肌肉发抖,这可能是雷击的前兆,应赶紧卧地蜷缩身子。

溺水:溺水是很危险的,4—7分钟就可能窒息死亡。冬天下水救人要注意脱掉棉衣,因为衣服吸水会让救人者往下沉,救人时千万不要和溺水者正面拥抱,他在惊慌中可能将你死死抱住,都没法游泳。

骨折伤:很多人认为包扎和搬运是很容易的,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窍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骨折端移位损伤或压迫脊椎造成瘫痪。曾经在多次交通事故中,因群众救护人员不会搬运伤者,造成伤者终身瘫痪。

急救电话: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对方先挂电话,以免急救人员想问的问题没问到,需要带的工具没有带或找不到地方等,影响施救。

及时采纳 谢谢合作

6.户外探险应注意七事项

探索你从来没去过,甚至很少人去过的地方请注意以下几点。

(当然最好聘请当地人做向导) 1、要注意天气。了解所要去区域历年(至少是10年内)此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情况; 2、了解同行人是不是志同道合,是否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3、要量力而行。

没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最好不要轻易登上海拔6000米的高度; 4、对所要去地方的地域情况应该充分了解,并作好各种不测的准备。比方说,登山时要作好雪崩、滑坠等情况的紧急处理; 5、除了要带足常用的药品外,还要有相应的急救药品,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方法; 6、不能自发组织,一定要有相关资质单位带队,以保障安全性; 7、出发前一定要就近联系好相关救援人员,以应出现不测。

7.野外求生知识,急救知识(详细一些)

工具刀:

野外求生配备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不一定要使用类似兰博用的丛林格斗刀,但是瑞士军刀是必不可少的。它除了集成常规的小刀、起子、剪刀外,还有配有锯、螺丝刀、锉刀等工具,甚至还带有一个放大镜!

火源:

野外求生没有火源是不可想象的,无论吃东西、取暖等都离不开货源,所以野外时最好带两种取火的装备。打火机和打火石,打火机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不稳定,万一紧急时刻打不着火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打火石出场了,打火石极其稳定,即使是潮湿的引火物及最难处里的营火,皆可被点燃。利用一点火芒即可将火顺利点燃。每块打火石平均可使用上千次。被美国军队及其它世界各地的军队机构所使用。

手电筒:

手电筒在野外求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晚上可以不受风的影响,防水的甚至可以在水中工作,所以配备一款好的强光手电是野外急救的救命稻草,紧急时刻甚至可以用它的强光发射求救信号。所以此款装备必不可少。

户外包:

户外包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装一些必不可少的装备,针线、水壶、救急药品、医疗胶布等,针线在关键时刻可以做鱼钩和钓线,是不可或缺的,包里最好放上一些能想得到的用得着的必需品。户外包在野外求生中不可或缺。

水壶: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食物人可以活几个星期,没有水人连几天都熬不过,所以野外求生中户外水壶是保命的关键,户外水壶的选择应该遵循一下几点,第一重量要轻,因为在野外负重越轻就越节省体力。第二要结实,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你的水壶不甚掉到地上,如果不结实而破裂,那么你的救命之水就送给大地解渴了。第三要保温,热水可以快速被人吸收,还能提供热量,因此保温的水壶也很必要。第四要安全,最好还要环保,安全最重要的,有很多杯子装水时间久了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选择一款好的水壶是对健康负责。

手表:

野外求生中如果不知道时间无疑是十分可怕的,一款好的军用手表让这一问题简单化,军用手表功能强大,用它可以轻松的辨别方向,军用手表都有夜光功能,保证您在漆黑的夜晚也能知道具体时间,野外求生佩戴一款军用手表是必不可少的。

8.户外急救方法

■专家提示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秘书长 王维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雪山飞狐,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所向往的,于是拥有着蔚蓝天空、纯净空气的高原便成了许多人期待已久的度假地首选。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秘书长王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含氧量比内地平原低25%至30%,阳光强烈,年平均日照可长达3000小时。冬季漫长寒冷而无盛夏。前往高原工作、生活、旅游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出行时宜穿宽松、保暖的衣服。

2.因为高原地区普遍日照强烈,人们最好戴上墨镜、太阳帽并涂抹防晒霜以免紫外线灼伤皮肤。

3.初到高原进食切莫过量,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在早上活动前喝足水,最好不吸烟、不喝酒。

4.另外,晚上休息时应开窗户以保持空气流通。

■特别介绍

严重高原反应怎么办

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从而引起高原反应。高原病的常见症状是呕吐、耳鸣、头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发烧、睡意朦胧,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定、精神亢奋、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1.对高原病患者而言,给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处理,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注意失温及其他并发症。

2.应将病患移至无风处,并立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同时严禁大量饮水。

3.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止痛。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一般而言,出现高原反应的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虽然如此,严重的患者仍需送医院处理。

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1.无论是乘车还是游览观光,口袋里要备几粒糖果,巧克力、水果糖比较好。要按时吃早餐,一旦没有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太少而在午餐前出现心慌、饥饿感,就马上吃几粒糖果,大约10至15分钟就会恢复正常。

2.如果有条件,可马上冲一杯浓的砂糖水喝,如是在旅途行进中,身上未携带糖果,可喝些含糖饮料或吃些其他食品,也能恢复正常,只是在时间上稍微慢一点。

3.如果旅伴出现低血糖并突然晕倒在地,应立即让其平躺仰卧休息,松解其衣服扣子和裤腰带,让其服些浓糖水或甜饮料、果汁之类,一般都能很快缓解过来。假如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均无法使低血糖症状消失,应考虑患有其他疾病,要毫不犹豫地送当地医院诊断治疗。

腿脚出现浮肿怎么办

初到高原,人们也许会由于海拔高、行程过于紧张而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此时不要惊慌,以下方法可以适当减少或舒缓浮肿的程度:

1.要妥善安排旅游的时间和路线,不要赶得太紧,游完一个景点后要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

2.途中要注意体位的变化,站立和行走一段时间后,要坐一会或平躺一会,并把两腿跷起来。长时间坐车时,要把两腿抬高,便于腿脚的静脉血液回流。

3.外出旅游需要长时间行走时,最好打上松紧合适的绑腿,或用宽布带在小腿上缠几圈,用别针固定住。

4.每天旅游完以后,用热水烫脚,使脚部的血管扩张,便于血液回流。

■特别情况

高原行车抛锚怎么办

1.如果汽车在高原遭遇抛锚等意外时,应及时通过手机、海事卫星电话等通讯手段向相关部门报警,如出现手机没有信号或未携带其他通讯工具的情况时,应积极向往来车辆示警,如挥手叫后面来的车辆靠路旁停下,迎面驶来的车辆也要截停;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或浅色围巾截停车辆。

2.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所以人们在行车遇到意外时,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否则会增加吸氧量,加大体热的消耗,并会导致身体疲惫。

3.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被困者应保持车厢内空气流通,并每隔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四肢,例如活动脚趾、转转手腕、伸伸肩膀和颈部,促使血液循环。

4.不要经常打开收音机或车灯,以节省电池电力。如果所处地区气候寒冷,建议每小时开动引擎和暖风约10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燃油,更重要的是引擎开动时间过长,废气涌入车中的危险也较大,同时过于温暖的环境也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9.野外生存户外探险的一些知识技巧

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户外的队伍当中,而更多危险也伴随而生,迷路、失踪的事故屡屡发生。

教给你在野外生存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技巧,辨别方向。方法一:可以找到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方法二:还是找一颗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方法三: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方法四:在岩石众多的地方,你也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方法五:还可以利用手表来辨识方向: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在野外长时间走路时,通常都会停下来休息。但如果毫无规律地随便休息,反而会增加疲劳。

休息时间要合理,而且必须相隔一定的时间才好。依照经验,走路30—45分后,休息5分钟,以还不至于让身体发冷为宜。

不过,依照地形和背负的行李重量以及每个人的体力不同而应该有所差异。通常,以走路30分钟到一个小时, 一定要休息5~10分钟。

当然,也应适当考虑地形和速度。休息的方法也应挑选适当的时机。

例如:长时间的下坡后, 准备再爬坡时的间隔,或者,相反的转变期的间隔,都是适当的休息时机,不管其间间隔多久,都要停下来休息好。休息中,要注意因运动而升高的体温降低而使身体变冷。

因此,要避免直接的强风吹袭或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如果需要用餐而不得不长时间休息时,最好披上一件外套。此外,要利用休息时间补给水分和进食,或者检查鞋带等等。

户外探险急救常识与技巧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