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传常识

2022-09-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美人颜

1.地球自转公转知识梳理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转。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且转动一周的时间约是(地球自转的时间将将不够一天)一天。

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1.日半球(被太阳照到的半球)与夜半球(未被太阳照到的半球)的交替你应该知道吧?我国与美国的时间相反,我们是白天,他们是黑夜。这种现象就是地球自传所产生的。2.太阳的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在不停地绕太阳转,如果地球不转,那么,地球就会灭亡。地球公转的方向跟自转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约是一年。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春、夏、秋、东四季的交替

2.地球五带的划分。地球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我们国家在北温带,四季交替明显,其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4.寒带的极昼、极夜现象。当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寒带产生极昼现象,南寒带产生极夜现象。当太阳照射在南回归线时,北寒带产生极夜现象,南寒带产生极昼现象。

一些基本知识:3月21日时,太阳照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时,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时,太阳又一次照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地球自转知识框架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1]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这3种不同的变化:①长期减慢;②周期性变化;③不规则变化。其实,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时间概念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模拟示意图 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格林威治时间所说的一秒是一天的8.641万分之一,而1972年制作的地球时钟所定义的一秒是从铯原子中放射出的光振动91亿9千2百63万1千7百70次所需要的时间。

与铯原子振动数能维持一定速度相比,以地球的自转为准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是发生变化的,闰秒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产生的一种时间概念。ω=2π/(24*3600s)=7.27/100000rad/s 地球在自转时同时公转,自转一周需用23小时56分4秒,公转了约0.986度,按地球自转速度折合3分56秒,时间,自转加上公转用的时间共24小时。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速度变化 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的观察结果表明,长时期以来呈减慢趋势的地球自转速度自1999年开始加快。

NIST的时间测定师们称,为调准以地球自转速度为标准的地球时间和原子时钟的时间,自1972年起到1999年的27年来为地球的标准时钟追加过共22闰秒的时间,但1999年后却没有追加过闰秒,是因为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了。自转速度的变化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

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①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约合每35,000年增长1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

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学家发现在3.7亿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左右。

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

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③不规则变化。

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转减慢还与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其反作用力让地球自转直接变慢,根据动量守恒的原理,这种因素应该是目前造成地球自转变慢的最主要原因了。所以人类为了地球的安全,发射的卫星不应该再借助地球自转的动量。

自转意义 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的自转。 2.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晨昏线含义: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包括晨线和昏线。

晨昏线的判读:①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点对应的为晨线;赤道上的地方时为18点,对应的为昏线。

③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 地方时的概念:以本地子午面作起算平面,根据任意时天体所确定的时间,均称该地的地方时。

产生的原因: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 计算方法:所求地点的时间=已知地点的时间±(两地相隔的经度数÷15°)*1小时(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反之用“-”)。

2.时区和区 时区的含义:时区是指同一时间制度的区域。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区时的含义:为了方便计时,把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通用的时间,即区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用该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所在经度来确定;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号的取舍:若要计算的地方位于已知地的东侧,用“+”,反之用“-”)。 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一般从光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一定是地方时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则二者关。

3.【地球自转公转知识梳理比如定义含义==】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转.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且转动一周的时间约是(地球自转的时间将将不够一天)一天.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1.日半球(被太阳照到的半球)与夜半球(未被太阳照到的半球)的交替你应该知道吧?我国与美国的时间相反,我们是白天,他们是黑夜.这种现象就是地球自传所产生的.2.太阳的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在不停地绕太阳转,如果地球不转,那么,地球就会灭亡.地球公转的方向跟自转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约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春、夏、秋、东四季的交替2.地球五带的划分.地球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我们国家在北温带,四季交替明显,其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4.寒带的极昼、极夜现象.当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寒带产生极昼现象,南寒带产生极夜现象.当太阳照射在南回归线时,北寒带产生极夜现象,南寒带产生极昼现象.一些基本知识:3月21日时,太阳照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时,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时,太阳又一次照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4.关于地球的小知识

地球是距太阳的第三颗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50000000公里.地球用365.256天绕行太阳一周,并用23.9345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是12756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我们地球的大气里78%是氮气,21%是氧气,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是15摄氏度,平均气压1.013帕.

地球形成自46亿年前,大约在16亿年前地球每昼夜只有9个小时,比现在自转快的多,每年约有800多天;到了6亿年前,每昼夜延长到了20个小时,年缩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渐放慢自转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阳星云分化物.46亿年来,地球从一个均质的球体演变成现在的"圈层"结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3473千米,占地球体积的83.4%,地幔温度为1000~3000摄氏度,地核厚度约3473千米,占地球体积的16.3%,物质处于液体状态,内核温度高达6000摄氏度以上,与太阳表面温度差不多.

5.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除两极外,地球上任意一点的角速度都为15°/时.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自转速度的变化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① 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万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学家发现在三亿七千万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左右.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③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地球自转轴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 ,周期为 305 恒星日 .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 ,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将极移中的周期成分除去以后,可以得到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编辑本段]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运动地球的极半径约比赤道半径短1/300,同时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白道面,这三者并不在 一个平面内.由于这些因素,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作用下,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产生了复杂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岁差和章动.岁差运动表现为地球自转轴围绕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 2.6万年.章动是叠加在岁差运动上的许多复杂的周期运动.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1.牙签法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2.炮弹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据这种现象,人们分析射出的炮弹运动的方向,就能证明地球在自转.3.重力加速度法 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必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也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4.深井测量法 地球时刻不停自转,由于自转速度随高度而增加,物体自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而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5.傅科摆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用未经扭曲过的尼龙钓鱼线,悬挂摆锤,在摆锤底部装有指针.摆长从3米至30米皆可.当摆静止时,在它下面的地面上,固定一张白卡片纸,上面画一条参考线.把摆锤沿参考线的方向拉开,然后让它往返摆动.几小时后,摆动平面就偏离了原来画的参考线.这是在摆锤下面的地面随着地球旋转产生的现象.由于地球的自转,摆动平面的旋转方向,在北半球是顺时针的,在南半球是反时针的.摆的旋转周期,在两极是24小时,在赤道上傅科摆不旋转.在纬度40°的地方,每小时旋转10°弱,即在37小时内旋转一周.显然摆线越长,摆锤越重,实验效果越好.因为摆线长,摆幅就大.周期也长,即便摆动不多几次(来回摆动一二次)也可以察觉到摆动平面的旋转、摆锤越重,摆动的能量越大,越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自由摆动.图中拍照的是悬挂在北京天文馆球形展览大厅天花板上的傅科摆摆锤部分.。

6.有关地球的基础知识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奖牌获得者的台前幕后 LG 手机一元抢拍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基本数据 赤道半径 6378140米 扁率因子 298.257 质量 5.976*1027克 平均密度 5.52克/厘米3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978.0厘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极地) 983.2厘米/秒2 自转酣旦丰秆莶飞奉时斧江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 公转轨道半长径 149597870千米 公转轨道偏心率 0.0167 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7.怎样了解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绕日运行的姿态,它相对于太 阳的位置而言,每24小时旋转一周;相对于恒星的位置而言,每23小时56分旋转一周,这是现行时间标量的

依据,是太阳日和恒星日日长的由来,也是地球出现朝、昼、暮、夜的原因。“地球自转”这一概念揭示的是“地球在自转”这一自然现象。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4秒,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其实,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然而,地球为什么会自转?自转的原因是什么?自转的动力从哪里获得?为什么选择现在的方向、姿态、速度自转?这些都是现代科学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它不是要求去重复说明“地球在自转”这种已被证实的自然现象,而是要求弄清地球自转现象背后的原因,要求弄清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及其制约因素。 “地球自己转”已经是在说明地球自转的原因,它要肯定的是:地球自转的动力在于“自己”,在于地球内部而不是外部,在于自身具有的内力而不是外力。否定“地球自己转”并不是否定“地球在自转”这一现象,而是否定地球内部有推动自己旋转的动力,如同水磨旋转的动力并不在于磨体内部一样。故“地球在自转”不等于“地球自己转”,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若把两者等同起来,便是一种“误等”。 所有的行星都会自转的。

地球自传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