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来源:童讯网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形成无意识。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环境适应教育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走出家庭,生活环境越来越广阔。当然外面的环境与家庭小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环境适应教育,让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培优班、青少年宫、图书馆、公园、商场等环境。
二、人际关系教育 随着幼儿生活环境的扩大,他们面临的人际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相应地要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包括:亲子关系教育、师幼关系教育、同伴关系教育等等。
三、学习困难教育 幼儿入园之后,学习就是幼儿的一大任务了。有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或者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而产生了学习困难,因此,必须加强针对性教育。
四、情绪情感教育 3-6岁的幼儿,情绪情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如何发展积极情感,避免消极情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
2.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
活动内容:心理健康——让自己高兴 (大班)设计意图: 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愉快的情绪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
在教育中,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并采取多种方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为快乐的人生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懂得情绪愉快有利与身体健康。
初步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2、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4个木偶、一个开心枕 重、难点分析: 学习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受快乐 拍手入场,进行开心碰碰碰的游戏。
二、开心与烦恼 1、刚才玩的真开心,你们想想平时你还遇到过什么开心的事? 2、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3、除了开心的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谁来说一说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开心的事? 4、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样?(用动作表现) 5、你喜欢开心的自己还是不开心的自己? 小结:不开心就是生气,生气不仅不让人喜欢,还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坏的影响。生气的时候,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越来越差,所以我们要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
三、化解不开心 1、生气商店:谁知道什么是消气商店? 2、我们来看看谁来消气商店了? 3、依次出示小动物,请幼儿帮他们想办法! 4、你觉得消气商店好吗?为什么? 5、如果你生气了,你会想哪些办法让自己消气呢? 小结: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你生气的时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电视或者大声的哭一哭,这样你就能消气,让自己快乐起来。 四、让自己开心 1、介绍开心枕。
2、传递开心,让每个幼儿和“开心枕”抱一抱,亲一亲。 3、说一说抱着“开心枕”有什么感觉? 4、把开心枕送给其他人来感受一下开心的滋味。
3.小班幼儿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小班幼儿主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不稳定性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一些玩具哄一哄,马上又高兴起来。 小班幼儿的行动也常常受情绪支配,他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高兴时非常听话,不高兴时你说什么也不听。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年龄越小越突出。所以,在我们工作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二.小班幼儿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如果老师说“***,把你的小垫子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摆弄小垫子。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三.小班幼儿的思维仍依靠着动作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进行,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让他们数出一小堆豆子有几个,他们就用手一个一个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在画画过程中往往说不出自己要画个什么,而常常是在画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像个什么。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小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小手背后注意听讲!
4.小班幼儿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
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短”。
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这要受棋子排列形式的影响。所以说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
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三、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
正是从3岁起,儿童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儿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情绪性强。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小班儿童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
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
老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 了解儿童的以上特点,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如每年开学初,小班教师都面临一个接待新入园儿童的问题。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儿童刚入园的几天总爱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如新奇的玩具、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等)吸引儿童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2.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
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
如果老师说“***,把你的手绢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玩手绢。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是先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
让他们说出某一小堆糖有几块,他们就用手一块一块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
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面条!”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
因此,对小班儿童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
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注意听讲!”因为儿童不容易接受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四、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1.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
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
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解决,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譬如,他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6粒糖给了弟弟3粒还剩3粒,但还不理解“3加2等于几?6减3还剩多少?”的抽象含义。
中班幼儿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例如,他们常常认为“儿子。
5.幼儿心里学内容
幼儿心理学概述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幼儿心理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理论课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 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般来说也就是幼儿心理学家追寻的目标是: 1、描述幼儿发展的普遍行为方式;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探究不同的外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提出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
6.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小班幼儿主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不稳定性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一些玩具哄一哄,马上又高兴起来。 小班幼儿的行动也常常受情绪支配,他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高兴时非常听话,不高兴时你说什么也不听。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年龄越小越突出。所以,在我们工作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二.小班幼儿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如果老师说“***,把你的小垫子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摆弄小垫子。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三.小班幼儿的思维仍依靠着动作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进行,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让他们数出一小堆豆子有几个,他们就用手一个一个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在画画过程中往往说不出自己要画个什么,而常常是在画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像个什么。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小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小手背后注意听讲!
7.幼儿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特点
一、学前期儿童心理的一般特点1.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儿童是通过感知表象,也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认识客观事物,具体的表象左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
这个主要体现在儿童的记忆、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想象方面2.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对于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这种无意性,可以通过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及行为表现看出来。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第三个特点就是儿童从出生到三岁,他已经具备了一些个性和特点比如他的兴趣、爱好,这时候并不是固定、稳定的二、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年龄特点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小班时期是指3~4岁儿童的心理,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影响,也就是不受理智支配,而受情绪支配。
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年龄越小表现得越突出一般表现在对人对事情的表现特点上。2.爱模仿因为在这时期,儿童独立性差,所以就表现出爱模仿来,3. 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就是在思维方面,会表现出直觉行动思维这个特点来。
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带着直觉行动性。这时期儿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时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凭着感知觉,凭着动作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
所以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时候,或者组织儿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这个特点。三、幼儿中期(中班)儿童心理特点1. 爱玩会玩也就是说,孩子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特别爱玩儿游戏,游戏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来讲,处于高峰期,尤其是角色游戏,所以我们说,中班孩子是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这是中班儿童在游戏方面的特点2. 思维具体形象性幼儿中期,思维具体形象性是儿童典型的思维。
整个幼儿时期,儿童都具有具体形象思维。而在中班阶段这一特点,比起小班来讲,有了很大的提升。
小班儿童思维主要是通过感知觉、通过动作去进行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而到了中班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大量地感知,儿童积累了大量的表象,那么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以后,他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一些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四、幼儿晚期(大班)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求知欲旺盛我们说,经过中班的教育教学活动,到了大班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表现的第一个特点是:好学好问,求知欲望强。因为他积累了大量知识经验,经过老师的培养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他有一个旺盛的求知欲,什么都要问你,比如天文地理知识,不管他懂不懂,他都要问你为什么。这就表现出儿童的一种好学的心理特点。
即使是比较淘气的孩子,他也是爱追究,问一些问题的。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家长应当满足孩子的求知欲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在这个时期,由于在中班儿童的具体思维发展以后,他对大量的表象进行抽象概括,就能形成一些概念。
形成概念以后,就可以出现抽象思维。但是这时期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刚刚开始发展,只是抽象思维的一个萌芽阶段。
3.个性初具雏形儿童个性的初具雏形,也就是说大班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比如在性格方面,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不再随大流,显得比较有主见。
在社交方面,他对人对己,都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对待别人方面,有的孩子表现出热情大方,有的孩子表现出胆怯害羞、自尊心强。
在能力方面,比如美术方面、音乐方面,或者智力方面都出现了个性差异。
8.幼儿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特点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浮潜状态。
这里所说的浮潜状态主要指的就是孩子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反映,简单来说就是看见什么,就是什么。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所导致的。
第二,幼儿的情绪容易起伏,不易被自己所控制。
通常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状况,那就是方才宝宝还笑容满面,顷刻间就会嚎啕大哭。这是情绪控制难的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
第三,个性萌芽的显露也是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尽管宝宝幼小,但许多个性方面的东西已经略微地有所显现。比如说有的孩子胆小怕生,而有的孩子却活泼开朗,这也是性格的雏形状态。
综上所述,如果家长朋友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要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发掘,从他们的一举一动去领会,知道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爱好,判断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此才能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明白他们的个性所在,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9.幼儿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特点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
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短”。
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这要受棋子排列形式的影响。所以说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
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三、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
正是从3岁起,儿童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儿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情绪性强。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小班儿童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
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
老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 了解儿童的以上特点,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如每年开学初,小班教师都面临一个接待新入园儿童的问题。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儿童刚入园的几天总爱哭,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一边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稳定他们的情绪,一边用新鲜事物(如新奇的玩具、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等)吸引儿童的注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伙伴的行列。
2.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
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需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时,可以说“看**小朋友学习多认真,小眼睛一个劲地看着老师呢!”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孩子。
如果老师说“***,把你的手绢收起来!”可能会引起更多孩子玩手绢。 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是先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
让他们说出某一小堆糖有几块,他们就用手一块一块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
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面条!”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
因此,对小班儿童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上课时,有的孩子要上厕所,其他几个孩子一个跟着一个学,也要去。
老师不高兴了,说:“都去都去!”孩子们一下就全跑光了。对儿童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最好说“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注意听讲!”因为儿童不容易接受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四、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1.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
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
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解决,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幼儿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譬如,他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6粒糖给了弟弟3粒还剩3粒,但还不理解“3加2等于几?6减3还剩多少?”的抽象含义。
中班幼儿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例如,他们常常认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