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培训体会
幼儿园的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为了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各项预防保护措施、教育孩子进行自我保护以外,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意外伤害迅速腾空急救知识和技能。针对这一情况,近日,我园特地组织开展了一次幼儿意外伤害急救知识的中众多创造培训。我园的保健医生在此次培训中主讲了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幼儿意外伤害空间的发生,以及幼儿常见的几种伤害事故如何处理,如:流鼻血、鼻入异物、烫伤、表皮挫伤、扭伤、碰伤、腹痛、呕吐、惊厥等。通过培训,教师们都纷纷表示,以后除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也知道了该如何更科学地处理孩子的意外伤害,真是一次受益非浅的学习啊!
处理流程:
1、处理伤者。将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并且垫付医疗费用。
2、安抚周边情绪。对事故进行理性信息输出。千万不能藏着掖着,这样会造成信誉的损失。
3、请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找真正原因,认定事故责任。
4、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在相关调查结果的支撑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赔偿。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支持。并将信息通报大众知晓,使事故获得圆满解决。
2.自救互救培训活动感想600字 急
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救护志愿者队伍,普及现场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和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达到保护健康、挽救生命与减轻伤害为目的。
近日,某某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初级现场卫生救护训练,进行了现场包扎、现场急救救护演练。 有好几位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表演了各种外伤的止血包扎技术及现场心肺复苏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解了遭遇突发事故的现场急救,气道异物梗阻排除法及颈腰椎骨折的固定、搬运等。
通过表演和讲解,让前来同学还有老师都了解最基本的现场急救技术。 我们不但学会了头、眼、臂、腿等不同部位的包扎方法,还学习了其他的自救互救知识。
比如:如何在抢救的黄金时间给生命垂危的人做心肺复苏等等,对抢救的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这样遇到危险时就不会手忙脚乱。而且,绝大部分同学都希望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救护志愿者,都在2008年奥运会的志愿者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宣传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普及卫生救护知识,是红十字会的一项传统业务工作。卫生救护培训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培训唤起了人们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精神。
今后八宝山街道还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开展卫生救护知识培训,使更多的社区居民掌握急救技能及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力图通过社会的自救互救行动传播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最脆弱人群。 洒下一片春雨,收获一个春天,让我们献出爱吧!让爱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3.通过学习《医疗常识与急救》这门课程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何影响
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规避一些风险。教材由平安童话、平安导航、平安童谣、平安童操四部分构成一个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未来,我们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正提高安全意识。具体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同学身边的事情做起。平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关键是要认真准备好每一次安全演练,绝不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用事故来提高安全意识是愚蠢的。全校要统一思想,认真对待,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第四,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它应该与家庭教育,和家长的安全习惯联系在一起。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双方要有必要的沟通,统一步骤,才能形成合力。
扩展资料:
学校所有的工作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安全,没有工作和学习生活,更不用说管理,只要一切都不断地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使安全成为所有教育教学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措施,不太可能有责任,和生命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主题是最好的平台。
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材中,学生自我安全保护的内容包括:防止交通事故、防止盗窃抢劫、防止其他意外伤害。一定要开安全教育课,掌握“十大”安全防护知识,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终身受益。
4.急救 谁会写医疗急救心得啊
在观摩以救护交通事故中被夹人员为例的急救措施操作事例过程中,我们真正体会到德国在处理紧急事故的效率之高,在出现事故报警2分钟后,救护车、救护医师车、消防车、汽车切割车、事故保障车等五辆车到达现场,首先急救医师评估伤员情况,其他人员一切听从急救医师安排,一切的过程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培训工作,常抓不懈 急救人员有急救助理和急救医师。有专门培训急救助理和急救医师的培训中心。
1、急救助理每辆救护车配备一名急救医师无必要,且费用高,一般配备急救助理,急救助理要经过2~3年的专业培训,协助急救一定数量的病人,具备识别异常心电图、除颤、体外起搏、气管插管、静脉输液、常用药物使用、急症识别等,获得急救助理参加急救后,每年集中培训一次,以更新知识。 2、急救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1年icu工作经验,有足够能力应付急救,通过考核,可取得急救医师证书,以后还需每年参加一次急救培训,如不参加培训将取消资格。
3、培训学校人体模型、插管模型、监护设备、异常心电图、除颤等仪器设备,一应具全,操作是否得当,一目了然。师资力量雄厚,考核标准科学,量化分数得当。
五、医疗保险,保障运作 德国制订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法,从对生病、事故以及年老时的保障直到子女补助,住房补贴或失业金。医疗保险是三大(养老、事故、医疗)保险之一,法律规定90%以上的公民都必须参加一般医疗保险,10-15%的公务员、教师等人员由政府进行特殊的医疗保险。
所有参加一般医疗保险的投保者(指收入在6500马克以下的人员)的保险费由投保者和雇主各付一半,人均缴纳保险费占总收入的11-15%。一家户主医疗保险,全家(无职业者)可以享受在被允许的医疗保险医生和牙科医生中自由选择医疗保健服务。
收入在6500马克以上的高收入人员,还可以参加私人医疗保险,并享受到医院指定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待遇。 医疗急救费用均由保险公司支付,个人不与急救站、医院发生经济来往,收费标准为:救护车200欧元/次,急救医师400欧元/次,飞机1100欧元/次(或35欧元/分钟,海军飞机6000欧元/小时)。
保险公司统一支付,解除个人费用的顾虑。 六、流程通畅,突出急字 德国城市急救的特点:德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为世界之首,高速公路没有时速限制,交通事故伤员是急救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心脑血管病症越来越多,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病员的抢救量仅次于交通事故;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日益增强,导致不少人心理失衡,因抑郁而轻生者、伤害他人者增多;滥用药物导致急性中毒以及宠物传播感染如狂犬病、猫抓病也为数不少。
面对这种情况医院急救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一个危重病人,调度中心接到报警后,马上派急救医师到现场,急救医师在现场进行处理,病人病情稳定后,由救护车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并且在报警的同时,调度中心已通知医院做好一切的急救准备。
柏林夏里特(charite)大医院急诊部、基尔(keil)大学附属医院急救门诊设备更为齐全,武装到“牙齿”,伤病员能够在“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成功的希望很大。院前急救→急诊处理→icu→康复,流程通畅,高效运作。
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德国急救:“先进的抢救设备、温馨的就医环境和以人为本、救助生命的精神”。 七、几点建议 1、制订《浙江省急救医疗工作条例》,对急救资金来源、急救车配备、急救药品编号、急救医师技术、医院急诊室、icu、急救质量质控等,作详细规定。
2、全省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立即停止或废除其他急救电话号码。 3、整顿全省急救医疗秩序,遏制急救医疗市场无序竞争。
4、县、市级建立急救调度中心,合理设置急救站,使危重病人能在10分钟内得到救护。 5、急救工作是城市文明进程的标志,与抗sars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业相关,政府部门应把急救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畴。
6、多渠道集资,如慈善结构、个人捐资、私人营业、医院集资等,解决政府部门对急救医疗的投入不足。 7、统一全省急救站、急诊室设备配置;统一急救药品编号;统一急救箱。
8、加强各县市急诊医学技术中心指导作用,加强对急救医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急救水平。 这次培训学习得到德国同行热情友好热情接待,无论是到大学医院还是在造船厂医疗站参观考察,院方领导及专家总是准时,毫不保留地向我们介绍情况及参观设备和新技术,百问不厌地解答问题,相互交流无拘无束,热情友好。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德国的医疗卫生设施先进,居民的健康有保障,急救医疗技术非常发达。正如国际医学界普遍的一种看法,“美国的手术成功率最高,日本的医疗器械最好,而德国的急救水平堪称一流。”
5.急救 谁会写医疗急救心得啊
在观摩以救护交通事故中被夹人员为例的急救措施操作事例过程中,我们真正体会到德国在处理紧急事故的效率之高,在出现事故报警2分钟后,救护车、救护医师车、消防车、汽车切割车、事故保障车等五辆车到达现场,首先急救医师评估伤员情况,其他人员一切听从急救医师安排,一切的过程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培训工作,常抓不懈 急救人员有急救助理和急救医师。有专门培训急救助理和急救医师的培训中心。
1、急救助理每辆救护车配备一名急救医师无必要,且费用高,一般配备急救助理,急救助理要经过2~3年的专业培训,协助急救一定数量的病人,具备识别异常心电图、除颤、体外起搏、气管插管、静脉输液、常用药物使用、急症识别等,获得急救助理参加急救后,每年集中培训一次,以更新知识。 2、急救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1年icu工作经验,有足够能力应付急救,通过考核,可取得急救医师证书,以后还需每年参加一次急救培训,如不参加培训将取消资格。
3、培训学校人体模型、插管模型、监护设备、异常心电图、除颤等仪器设备,一应具全,操作是否得当,一目了然。师资力量雄厚,考核标准科学,量化分数得当。
五、医疗保险,保障运作 德国制订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法,从对生病、事故以及年老时的保障直到子女补助,住房补贴或失业金。医疗保险是三大(养老、事故、医疗)保险之一,法律规定90%以上的公民都必须参加一般医疗保险,10-15%的公务员、教师等人员由政府进行特殊的医疗保险。
所有参加一般医疗保险的投保者(指收入在6500马克以下的人员)的保险费由投保者和雇主各付一半,人均缴纳保险费占总收入的11-15%。一家户主医疗保险,全家(无职业者)可以享受在被允许的医疗保险医生和牙科医生中自由选择医疗保健服务。
收入在6500马克以上的高收入人员,还可以参加私人医疗保险,并享受到医院指定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待遇。 医疗急救费用均由保险公司支付,个人不与急救站、医院发生经济来往,收费标准为:救护车200欧元/次,急救医师400欧元/次,飞机1100欧元/次(或35欧元/分钟,海军飞机6000欧元/小时)。
保险公司统一支付,解除个人费用的顾虑。 六、流程通畅,突出急字 德国城市急救的特点:德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为世界之首,高速公路没有时速限制,交通事故伤员是急救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心脑血管病症越来越多,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病员的抢救量仅次于交通事故;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日益增强,导致不少人心理失衡,因抑郁而轻生者、伤害他人者增多;滥用药物导致急性中毒以及宠物传播感染如狂犬病、猫抓病也为数不少。
面对这种情况医院急救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一个危重病人,调度中心接到报警后,马上派急救医师到现场,急救医师在现场进行处理,病人病情稳定后,由救护车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并且在报警的同时,调度中心已通知医院做好一切的急救准备。
柏林夏里特(charite)大医院急诊部、基尔(keil)大学附属医院急救门诊设备更为齐全,武装到“牙齿”,伤病员能够在“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成功的希望很大。院前急救→急诊处理→icu→康复,流程通畅,高效运作。
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德国急救:“先进的抢救设备、温馨的就医环境和以人为本、救助生命的精神”。 七、几点建议 1、制订《浙江省急救医疗工作条例》,对急救资金来源、急救车配备、急救药品编号、急救医师技术、医院急诊室、icu、急救质量质控等,作详细规定。
2、全省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立即停止或废除其他急救电话号码。 3、整顿全省急救医疗秩序,遏制急救医疗市场无序竞争。
4、县、市级建立急救调度中心,合理设置急救站,使危重病人能在10分钟内得到救护。 5、急救工作是城市文明进程的标志,与抗sars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业相关,政府部门应把急救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畴。
6、多渠道集资,如慈善结构、个人捐资、私人营业、医院集资等,解决政府部门对急救医疗的投入不足。 7、统一全省急救站、急诊室设备配置;统一急救药品编号;统一急救箱。
8、加强各县市急诊医学技术中心指导作用,加强对急救医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急救水平。 这次培训学习得到德国同行热情友好热情接待,无论是到大学医院还是在造船厂医疗站参观考察,院方领导及专家总是准时,毫不保留地向我们介绍情况及参观设备和新技术,百问不厌地解答问题,相互交流无拘无束,热情友好。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德国的医疗卫生设施先进,居民的健康有保障,急救医疗技术非常发达。正如国际医学界普遍的一种看法,“美国的手术成功率最高,日本的医疗器械最好,而德国的急救水平堪称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