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文体常识及答案

2021-12-27 综合 86阅读 投稿:思念伤

1.《桃花源记》的文体是什么

《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出现得比较早,盛行于唐宋时期,它在内容上可记人和事。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

原文节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2.桃花源记的文学常识有什么

摘自百度百科1.陶渊明的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2.桑落洲就是桃花源,这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就有展现.3.还有一个是轩辕剑虚构的,张良帮刘邦取得天下后,告老还乡与水镜隐居在桃花源.。

3.【帮忙出一份题,100分,关于《桃花源记》的要有文学常识、词语解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答案:8.(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9.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10.(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11.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12.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 《桃花源记》 习题精选 1.陶渊明名 ,字 ,时代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2. 、、、三个成语来源于《桃花源记》. 3.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 子 无 论 绝 境 交 通 语段训练(阅读1、2段) 4.解释下列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 ②阡陌交通 ③ 俨 然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 便扶向路 ⑥寻病终 ⑦ 后遂无问津者 ⑧ 豁然开朗: ⑨怡然自乐: 5.翻译句子.(1) 渔人甚异之. 译: (2)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 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A.暮春花落时 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初夏水涨之时 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 ) 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 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 9.第1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10.阅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 (1)反映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的词语是 (2)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3)写桃花源宁静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11.第2段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4.《桃花源记》的翻译和文学常识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文学常识: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桃花源记的文体常识及答案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