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植物科普小知识

2022-07-19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朦胧海

1.海洋植物珊瑚小知识

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海洋植物属于初级生产者。海洋植物门类甚多,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即原核细胞的蓝藻门和原绿藻门),到具有真细胞核(即真核细胞)的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及至高等的种子植物等13个门,共 1万多种。

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海洋科普知识

海和洋的区分 [编辑本段]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

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

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

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

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

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

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

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

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

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的形成 [编辑本段]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

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

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

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

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

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

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

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

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

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

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海水的盐分 [编辑本段] 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百分之三点五。

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 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

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

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呎的盐层。 波浪 [编辑本段] 波浪不断在海上翻滚,有时波平如镜,有时却巨浪滔天。

除了那些由地震或火山爆发造成的波浪外,波浪多半由吹过海面的风引起,远处暴风雨所搅起的波浪,可能移动数百哩才抵达岸边。 浪与浪之间由波峰至槽底的高度,多半不超过10呎。

不过在暴风雨中,波浪可能高得惊人;1933年,在太平洋录得的最大波浪高达112呎。 大陆架 [编辑本段] 少数像火山岛之类的陆块,边缘会陡峭地落入海中。

但在大陆周围,大多数是覆盖著浅浅海水的架形陆块,是大陆的延伸部分,称为大陆架。

3.海洋植物珊瑚小知识

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

海洋植物属于初级生产者。海洋植物门类甚多,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即原核细胞的蓝藻门和原绿藻门),到具有真细胞核(即真核细胞)的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及至高等的种子植物等13个门,共 1万多种。

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4.海底世界动植物资料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惟一没有征服的地方就是洋底世界。

今天的人类,已多次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多次到宇宙空间旅行,人造的探测器已达到太阳系的外层空间。然而,大洋的最深处是个什么样子,人们还是不清楚的。

因为到大洋底去探险,花费巨大,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然而,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探测洋底世界的回报会是极其丰厚的,因为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矿产、天然气、石油的储藏量十分丰富。

另外,对洋底奇妙世界的探索成果,很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传统观点。在这些现实的利益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但又确确实实的满足,这就是探索地球最后边沿的巨大快乐。

海洋--这个至今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地方,占地球表面的3/4,海水量达到140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有3700米。大洋错综复杂的食物网养育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陆地上的任何生态系统都要复杂得多,从生活在洋底火山口边的吃硫磺的微生物、细菌,到各种深海鱼类,它们放出的荧光能照亮很远的地方,吸引了众多的供它们食用的生物。

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可能潜藏着有待发现的被称之为“海怪”的动物新种,有20米长的大乌枪鰂。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这个海底世界里,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能量巨大的漩涡洋流,影响着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气象,若能了解它们的形成机理和规律,可预报气候灾害的发生,免于损失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大洋还有巨大的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镍、锰、铁、钴、铜等;深海的细菌、鱼类和植物,有可能成为保护人类健康与长寿的神奇药物之源。有人估计,在今后几十年里,从大洋获得的利益会远远超过人类目前探测太空的收益。

如果人们能自由安全地出入洋底,其经济效益会立竿见影的。 但是,到达洋底和到达外层空间一样,没有特殊的装备,人是不可能到达洋底的。

常识告诉我们,若没有氧气筒的帮助,人是不能长时间的下潜到3米以下的水里——这只不过是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千分之一!随着不断地潜入水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人的内耳、肺和一些孔道就会感到压力,令人痛苦。

水下温度低,会很快吸走人体的热量。使得人难以在3米以下的水里坚持2~3分钟。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当代深海的探险,不得不坐等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深海球形潜水器和深潜铁链栓系钢球深潜器。会游泳的人一直在寻思,如何在水下得到氧气?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古代希腊的潜水者是从充满气的瓶子里获得氧气,近代潜水者则多用压缩空气的办法,进人潜水。通常人可以潜入到30米的深度。

甚至最有经验的使用水下呼吸器的人也不敢冒险潜到45米以下,因为深潜压力的增加和上浮水面的过程的压力变化,造成减压病甚至死亡。使用密封的潜水服,也只能潜入到440米的深处。

球形深海潜水器创造了下潜923米的深度,但操作十分困难。后来又发明了体积很小的深海潜艇,但它只能供科学研究用。

先进的深海潜艇配备有水下摄影机、收集标本筐和具有人手功能的操作机械臂。深潜器的实践做了肯定地回答。

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出于不同目的研制出深水潜艇,收集到大海深处的动物、植物、岩石、水样等资料标本。这就开辟了一个深海探测的新时代。

人们获得了大量的深海世界里的信息,从而改变了生物学、地质学和大洋地理学某些传统的看法。科学家们用新的目光来看待风海流的变化规律;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群有极大的危害,并且还会诱发地球上气候的奇特变化。

大洋环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全球性的气候改变,或使现在地球上稳定的气候慢慢消失。 科学家们还认识到,大洋底的海床并不是平坦的,它高低起伏,比我们的陆地地形更复杂,它的峡谷能装得下喜马拉雅山山脉。

更令人惊异的是,大洋底还有一条独特的、全球范围的、长达60000千米的大山脉,它像一条巨蛇一样,蜿蜒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科学家们称这条洋底大山为“大洋中脊”。 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质学家们仔细研究了大洋中部的诸山脉后,使他们更坚信了大地板块结构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地球的表面不是单一的石头外壳,它是由若干块巨大板块构造组成的,这些板块构造最小的也有数千平方千米,它们飘浮在地幔之上。大洋中脊的隆起部分,可能是最初创造地壳的地方;新的板块构造也许在形成海床之前就被它下面的地壳内营力作用下造成的。

从大西洋中脊上采来的岩样已证明了这一点。这正是板块结构理论正确性的惊人证据。

洋底不断流出的、炽热的、富有矿物质的海水原来来自洋底像烟囱一样的山峰,这又是一个证据。它表明岩石下仍有巨大的热量,它来自相对年轻的底质构造。

在这里,有被称之为热液喷出口,其平均深度为2225米。海洋地质学家们已仔细研究了洋底热液喷出口。

观察后发现,这些喷出口,实际上是洋底的间歇喷泉,就像美国的黄石公园的“忠实泉”一样。炽热的海水从洋底裂缝里流出来,虽然温度高达400℃,但因为这里的压力太大了,所以不会沸腾。

热水喷出后,很快冷却。喷出的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锌、铜、铁、硫磺混合。

5.海洋生物科普讲座

主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上推广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内容:建议以图片、录像、讲解、有奖问答等形式,介绍了一些生活在海底世界的海洋动物和有关它们的知识和趣闻,以及有关海洋的现状和人类不良行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听讲者近距离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彩、海底世界的魅力,最后还可以做点小问卷普查。

目的:普及海洋生物方面的知识,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

6.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

科普知识讲座——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活动主题 海洋生物科普知识讲座 二、活动背景及目的 日本东京海啸引发核泄漏正向中国袭来,中国沿海出现了抢盐、抢口罩的大规模恐慌。

作为人类的我们如此珍爱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环境,那么同样受到核泄漏影响的海洋朋友应该如何面对了?关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开展这期科普知识讲座,旨在向同学们讲解这一问题。 三、主办单位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六、目标人群 七、前期准备 1. 制作宣传海报,最迟4月13日作出,4月14日打印出来,4月15日张贴于学校。

2. 传单就不必了,浪费人力物力同时效果不好。(因为感兴趣的人群不是很多) 3. 在人人网,校园bbs,和通知辅导员,班长向同学发布消息。

于4月15日前落实。 4. 于4月12日前预约相关老师、教授。

并于4月16日提醒。 5. 于4月13日前预约好教室。

并确认放映装置能用。准备笔记本电脑放映。

6. 准备相关视频文件,于4月15日前落实。 7. 向相关部门借音响、话筒等装置。

八、活动流程表 1. 在活动开始前半小时联系授课教师,由同学到门口迎接引路。 2. 在活动开始前一小时进入教室,并布置会场。

(准备科协会旗、标明活动、讲桌等) 3. 在明显处放置宣传展板,指明活动地点。 4. 晚19点活动正式开始 5. 活动形式:教师讲解 放映视频文件 学生提问。

6. 活动内容:(1)海洋生物依靠什么生存。(2)海洋生物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3)核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影响。(4)人类应该如何帮助和改善海洋环境。

7. 活动结束后,由一名同学送走授课教师,同时安排同学引导观众离场。 九、物资准备 1. 提前准备音响装置、调试电脑视频文件、话筒发声。

2. 为授课教师准备礼品、准备水。

7.海底有什么植物

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简单来说,它们可以分 为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两大类。

不过,和种 子植物比起来,藻类植物要多得多,有海带、紫菜、鹿角 藻、娃藻等。海洋植物是海洋世界的“肥沃草原”,它们 不仅是鱼、虾、蟹、贝、海兽等动物的天然“牧场”和人 类绿色食品的重要来源,也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和制造 海洋药物的重要原料。

海洋植物差异很大,色彩多样,有 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也各不相 同,就拿海藻来说吧,最小的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 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两三百米。

海底植物科普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