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1阅读与运用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④地图的种类:按内容(普通和专题)比例尺大小(大中小)按制图区域(世界、大洲、国家分省)三维地图、电子地图、特殊地图第二章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1.地球和地球仪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 /公转地球绕绕转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周期 : 约24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周期 :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三、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6.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8.六大板块: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四、天气与气候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风向及风力。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 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模型(3)纬线和经线(4)利用经纬网定位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 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2)地形图的判读(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章:陆地和大洋1 大洲和大洋(1)海路比例的分配和分布(2)七大洲和四大洋2 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3)板块的运动第三章:天气与气候1 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2)明天的天气(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2)气温的变化(3)气温的分布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2)降水量的季节变化(3)降水的分布4 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2)影响气候的因素(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居民语聚落1 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2)世界人口的分布(3)人口问题(4)不同的人种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和三大宗教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
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地理知识口诀记忆大全 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数,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
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沙漠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亚知识总结:澳大利亚大洋环,南回归线过中间,地广人稀国发达,高原面积占一半,气候植被呈半环,动物稀有多奇观。
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5、我国领土四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6、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
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10、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阳洞庭江汉连,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粮为先。
11、学生学中国地形时,可用歌诀概括: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太行巫雪峰。 (2)三级阶梯特点的影响 海洋湿润供水多,利于农、林、牧、渔棒。
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海陆交通网。 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阶梯间。
12、长江概况: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源出此山间,各拉丹东是源头,自西向东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奔流上海入东海,流程全长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为上游,切山断岭多峡谷,落差达到六千米,水力资源最丰富。
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寻常见,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宽水深平原阔。 13、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湾。 14、秦岭-淮河线的概括:秦岭淮河线两边,亚热暖温分界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一月均温零度线,水田旱地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15、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东是香港 ,素称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
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
煤 河北峰峰和开滦 大同西山晋阳泉 黑有鸡西鸭鹤岗 辽抚阜新淮北皖 徐州煤矿在江苏 河南有个平顶山 内蒙古的准格尔 霍林东胜元宝山 陕西神府贵六盘 再加宁夏石嘴山铁 河北武安和迁安 辽宁本溪和鞍山 白云鄂博内蒙古 安徽铁矿马鞍山 海南石禄富铁矿 攀枝花矿在四川 湖北铁矿是大冶 甘肃有个镜铁山有色金属 钨产南岭与大余 锡矿山间生产锑 铜仁汞个旧锡 修文淄博平果铝 云东川赣德兴 两地铜矿负盛名 锡铁山水口山 两个山地产锌铅 招远金白银铜 甘肃金昌镍资源 我国省级行政区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 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 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
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
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 :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 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 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 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 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 西北哈吉塔,三个皆。
4.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简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三一建筑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1]〕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
5.七年级上册地理归纳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理知识要点(卷面分值60%—80%)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
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
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最高。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43.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
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7年级地理第1章复习指导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 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度为低纬度 30-60度为中纬度 60-90度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1、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 公转[/td]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判断晨昏的办法:面对昼半球,西晨东昏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划分: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四、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内容
重要内容可不是一页纸就能写完的,大少了必然不够全面。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 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 二、地球仪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2. 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0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度为低纬度 30-60度为中纬度 60-90度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1、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 公转[/td]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约365天)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判断晨昏的办法:面对昼半球,西晨东昏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划分: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四、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方向:地图上判定方向有3种依据: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文字=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 山体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文字描述 闭合曲线的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 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一目了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低于500米 不一定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七年级上册地理段考复习提纲七年级地理段考复习提纲第一章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第7页)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方向的字母表示: 北——N,南——S,西——W,东——E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 。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
例如,1:10000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记住课本10页的常见图例。第二章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
8.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简写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P2 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⑷地球卫星照片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
纬线 经线(又名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平行 相交
5.经度和纬度(见P6-P7)
经度(子午线)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 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
数值范围 0°—180°(180°W和180°E重合) 0°—90°(90°N(北极) 90°S(南极))
表达方式 度数+W或E 数值+N或S
变化数轴 半球划分 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例题1
1. 写出A、B的坐标 (A:15°W,15°S B:75°E,0°)
解题方法:①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
②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
2. 判断A、B的半球位置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
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②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如上),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其二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500m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
平原:海拔很低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0人口增长;=0人口不增不减;
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原发布者:云雨科技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上学期)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地球仪(注意:地球仪是正球体)①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②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4、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注意:纬线是一个圆圈。)纬度:人们为区别各条纬线。给它们标定了度数,就是纬度。规定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叫南纬,用字母S表示,各有90°。5、纬度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6、纬线的特征:a: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b: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越向两极越短。c:指示东西方向,相互平行。d:表示方式:xx°N(北纬),在北半球;xx°S(南纬),在南半球。7、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叫经线。经度: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也给经线标定了度数,就是经度。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经线往东为东经(E),往西为西经(W),各180°。东西经180经线重合。8、经线的特征:a:
10.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复习资料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
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
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最高。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43.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48.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