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地理小中考知识点

2022-05-06 综合 86阅读 投稿:北凌萱

1.2018年江苏地理小高考必背知识是什么

考点

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1

)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

2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

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

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

2

)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

原因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适宜的温度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

3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

2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

3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

4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

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

(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2.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识图 1、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地区分布图 2、锋面雨与地形雨的形成图。

一、世界陆地地形类型: 类型 主要特征 典型地区 山地 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过500米。 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高峰-珠穆郎玛峰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

高原 中间海拔高,起伏小,边缘陡峭。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 地势低平,海拔小于200米。

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盆地 四周高山高原环绕,中间低平。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二、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部位 特征 图示 坡度陡缓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 陡崖 几条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山谷 等高线由地势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弯曲 山脊 等高线由地势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弯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块构造 1. 六大板块名称、分布: 2. 活动规律: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3. 主要地理现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现象 形成原因 红海面积扩大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地中海面积缩小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 台湾和日本多地震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地壳活动 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安第斯山脉 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五、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临海地带,人口特别密集。

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带来影响。

所以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的。

三大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语言 六大语言 使用范围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超过12亿,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及华人华侨。

英语 流传最广的语言,母语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官方语言有:印度、菲律宾等。 法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俄语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 教徒 时间 诞生地 活动场所 主要分布地区 经典 基督教 10亿 公元1世纪 巴勒 斯坦 教堂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圣经 伊斯兰教 7亿 公元7世纪 沙特 清真寺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 古兰经 佛教 2亿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庙宇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金刚经 九、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 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3. 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4.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世界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极洲;我国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 十、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 降水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汽量;(2)气温下降和凝结核. 2. 降水的主要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典型例子 图示 对流雨 地面 受热 暴雨雷电交加,多出现在午后2-4时.(俗称雷阵雨) 赤道地区 我国的夏季 锋面雨 冷暖空 气相遇 降水历时长。

3.小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

4.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

5.小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

6.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km2,人口有1.27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易型的经济。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通用日语。 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6.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亿(2000), 面积是937万km2 。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9.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 11.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 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

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4.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该盆地内部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其中东南沿海最为稠密。

人口有 1.70亿(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东南亚的主要物产:稻米:缅(甸)、越(南)、泰(国)。橡(胶)油(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8.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内。

南亚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达到10亿。

南亚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被誉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

21. 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圣城”是耶路撒冷。 23. 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南亚的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4.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严寒、烈风。

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巴西。该国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鸸鹋、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针鼹。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27.南极的主人是企鹅。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厚度多1720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

28.南极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极的暖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这时正是南极的极昼(极昼、极夜)。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是1708万km2 。 29.被誉为“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0.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雅加达。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

巴西有三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是咖啡、剑麻、香蕉、蔗糖。

7.请各位归纳一下中考地理知识(全)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2、通过精确的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4、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用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5、地轴只是人们假象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6、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7、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8、在地球仪上能画无数条纬线。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9、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的度数逐渐增大。

10、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11、在地球仪上,人们把南北纬23.5°的两条纬线分别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把南北纬66.5°的两条纬线分别叫做南极圈和北极圈。12、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30°N~30°S)、中纬(30°N~60°N、30°S ~60°S)、高纬(60°N~90°N、60°S ~90°S)三部分。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14、通过观察地球仪可知,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15、在地球仪上能画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也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16、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分别向东、向西排列,它们的度数逐渐增大。17、在地球仪上,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一条,只有东经180°和西经180°相互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18、在地球仪上,我们看到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19、在地球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

20、利用经纬网可以确立地面上每一点的位置,既方便又准确。第三章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地区是以海洋为主,而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3、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半岛,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4、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5、地球上的陆地共可划分为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其次分别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6、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欧洲和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

我们生活的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7、亚洲和欧洲的陆上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 亚洲和非洲的陆上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陆上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8、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

9、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其次分别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10、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它的面积比较小,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大致隔开。11、海峡是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12、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13、20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形成的。

板块构造学说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①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14、根据测量,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

(可用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第八章第二节 日本 1、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

3、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4、日本的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

8.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km2,人口有1.27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易型的经济。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通用日语。 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6.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亿(2000), 面积是937万km2 。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9.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 11.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 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

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4.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该盆地内部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其中东南沿海最为稠密。

人口有 1.70亿(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东南亚的主要物产:稻米:缅(甸)、越(南)、泰(国)。橡(胶)油(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8.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内。

南亚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达到10亿。

南亚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被誉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

21. 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圣城”是耶路撒冷。 23. 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南亚的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4.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严寒、烈风。

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巴西。该国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鸸鹋、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针鼹。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27.南极的主人是企鹅。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厚度多1720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

28.南极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极的暖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这时正是南极的极昼(极昼、极夜)。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是1708万km2 。 29.被誉为“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0.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雅加达。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

巴西有三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是咖啡、剑麻、香。

9.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4)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 B.长度:相等; 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度和180度除外)(5)几条特殊经线: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切记:经度在0°--20°在东半球;160°——180°在西半球。经度在20°—160,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C、所有的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的纬线互相平行。

4.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2)经纬网的判读步骤:A:一般经纬网的判读: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 步骤二:确定经纬度确定纬度的方法:1、赤道以北是北纬,字母代号是N;赤道以南是南纬,字母代号是S 2、纬度数向南增加为南纬,向北增加为北纬确定经度的方法:1、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字母代号E;以西是西经,字母代号W 2、经度数向右增加为东经,向左增加为西经B、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1)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

(方法: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2)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封闭圆圈是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判断东西经。(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东经度,度数递减的是西经度。)

C、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东、西”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东,后者为西。(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离北极近的在北方,离南极近的在南方。(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

再判断方向。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2.地球公转知识点: (1)北半球的节气:春分日(3.21);夏至(6.22);秋分日(9.23);冬至(12.22)。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3)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①地球公转至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线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球公转至冬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②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 ,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 南半球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 南 移动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 北 移动(4)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内有 极昼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夜 现象;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越往北白昼越短。

北极圈内有 极夜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昼现象;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从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3.地球上五带的形成与分布(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 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 66.5°S-90°S为南寒带。

(3)五带的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④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

2018年地理小中考知识点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