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知识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
2.高中地理知识总结
你最好还是自己总结,我这里有一份,是我自己总结的,给你一部分作为参考吧!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单元: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人类认识的宇宙一、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指客观存在的运动着的物质时空二、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三、宇宙的特性1.物质性:由形态多样的天体组成2.运动性: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四、天体的概念宇宙由多种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天体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第二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他七大行星类似1.八大行星的位置(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巨行星:木星、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二、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一颗适宜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环境(宇宙环境)(1)稳定的光照条件(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内部条件(自身环境)(1)地球和太阳距离适中——温度适宜(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的运动——形成了海洋和液态水第三节: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的向四周放射能量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色球、日冕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1)黑子:(2)耀斑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周期有关(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得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第四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宇宙探测的发展1.探测过程2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的第三个能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的国家3.开发宇宙(1)空间资源——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2)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3)矿产资源——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矿种4.宇宙环境问题(1)太空垃圾的种类:报废的航天器、机器碎片、生活垃圾(2)太空垃圾的危害:撞坏正在工作的航天器,威胁宇航员生命(3)太空垃圾的清除方法:限制排放,实施回收,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到其它轨道。
3.高中地理知识梳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氧、氮、臭。
4.高中地理常识有哪些
地 理 1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地球月球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图1—1所示:(2)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昼夜更替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见图1-2);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区时计算: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1—3所示。
按自西东的方向,从自西12区到东12区,每过一个时区,时间增加1个小时。东12区比西12区多24个小时,即1天。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3)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
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
5.高中地理要点知识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
6.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梳理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3)濒临的海洋 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²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五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大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大区 黑 东北区 湘 中南区 吉 鄂 辽 粤 晋 华北区 桂 内蒙古 琼 京 豫 津 川或蜀 西南区 冀 云或滇 沪 华东区 贵或黔 苏 藏 浙 渝 赣 陕或秦 西北区 鲁 甘或陇 皖 宁 闽 青 台 台北 新 港 香港 澳 澳门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²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侨乡 :广东、福建 (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分析:四、我国的民族(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4)少数民族节日: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五、地形1.地形概况(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情况: 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 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①关注:阶梯交界处的水电站②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由南向北——阿尔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③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作剖面:30°N、38°N、45°N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E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
7.地理知识总结
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10、七大洲地形(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11、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地形变化,内外力加。沧海桑田,内部力大;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风浪水冰,侵蚀变化,天长日久,削高填洼。13、天气和气候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大气污染,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被淹。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17、地球气压带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条件空汽饱,气温降;凝结核,相碰撞;体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云杉能耐寒;亚美北部欧大半,动物冬夏羽毛换。苔原气候冬长寒,亚欧美洲最北边;植物地衣。
8.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